随州土特产 专卖店 随州哪里有卖土特产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08 22:41:30

一.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随州桃胶

随州桃胶俗称桃花泪又名随州燕窝,是随县久鲜水果种植合作社从随州民间本地宝典中最新挖掘出的一道滋补养颜佳肴,久鲜果业位于炎帝神农故里社九桃花村,每年的阳春三月桃花盛开的季节这里的桃农都有从成年的桃树上采桃胶的习俗,桃胶因取于桃花凋零的时节故而得名桃花泪。

随州燕窝做法:

1.准备桃胶、冰糖备用

2.将桃胶置于大碗中清水浸泡2小时以上,中途需换水,将表面杂质清除

3.将所有泡发好的材料过水冲洗后倒入高压锅中,加入10-15倍的水,加入冰糖

4.盖上盖子,大火烧上汽后转小火,炖40分钟即可

随州燕窝的功效:

桃胶,又称桃树胶,是由桃树上自然分泌出来的桃树油经化学反应而制得的浅黄色粘稠液体,经进一步干燥,粉碎为固体颗粒状,是一种浅黄色透明的固体天然树脂,除补充胶元蛋白之外,桃胶本身的药用功效更佳,内服可养肠胃,同时对面部粉刺、痤疮、色斑均有疗效。

二.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神农李

神农李是湖北随州市曾都区的。

神农李因出产在神农故里,而且与一般李子不同而得名。神农李成熟后皮紫红,色泽美观,表层附灰粉,故又称“灰紫李”。神农李果实大,平均单果重82.8克,最大单果为135克。核小,可食部分达96%,味甜酸,富香气。目前,随县有神农李果园5万余亩,产量达1000万公斤。

神农李具有清肝热,生津液功效,能治牙痛、痢疾、白带、大便燥结、妇女小腹肿满以及水肿等症,还可用去除雀斑及解蝎毒。

神农李是随州开发的新,列为全市多种经营的龙头产品。该品种属桃李嫁接后的优良品种,产量高、品味纯甘甜可口,颇受群众欢迎。开始在随西双河镇试种成功,后来推广到全市。年产神农李18000吨,市场销路看好。计划以尚市镇为中心的10个乡镇扩大种植面积6700公顷,形成稳产高产的神农李高产带。

三.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殷店大米

贡米之乡——随州殷店镇位于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漂水河的源头,特有的地理气候和富含矿物质的无污染水质土质,使该地盛产的大米含有多种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其米质晶莹,色泽光亮,味道清香,口感柔和,营养丰富。所选精米更为人们所喜爱,常吃常新,健胃强身。1987年和1990年分别被湖北省和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畅销全国,出口东南亚,享誉海内外。2003年,曾都区供销社运用传统种植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办法,对该品种推行优化种植,并按定向品种、定点种植、定点收购的形式,生产加工无污染、无化学添加剂的优质稻。该产品被曾都区供销社注册为“胜泰”牌大米,经湖北省有关部门检验,被列为全省优质农产品推广项目予以立项。2004年全区落实种植面积20万亩,预计产量可达10万吨。目前“胜泰”牌水晶米已打入各大超市,产品供不应求。

四. 湖北省 随州市 广水 广水滑肉

广水滑肉是湖北名肴,曾载入《三楚名肴》和《中国菜谱湖北菜系》两书中。民间传说,唐朝开元年间,应山籍有位姓詹的御厨做滑肉的手艺很高。他将五花肉切成小块,用面粉拌和,加上蛋清、葱、姜等上十种配料,先炸,再溜,后烩,做出一道颜色金黄,外形很像豆腐的菜。唐玄宗吃这道菜时感到特别鲜美爽口,不用细嚼就滑入喉咙,称此莱为“滑肉”。不知为什么,詹厨师得罪了安禄山,他勾结内奸在唐玄宗面前谗言,詹厨师被杀。后来安绿山叛乱,唐玄宗才发现自己误杀詹厨师,特追封为厨王,其忌日为农历八月十三日。以后每到这天,应山厨师们都要相聚一起,设酒筵祭奠他,第一道菜便是滑肉。

民间另一个版本说詹厨师为食欲不振,身体虚弱的唐太宗李世民做了一道滑肉,荤素搭配,觉得醇香可口,又不腻人,很是开胃,一碗滑肉都被吃光。此后每天都有这道菜,李世民身体强壮起来,便封詹御厨为厨王。

五.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随州蜜枣

此蜜枣产自素有“中国蜜枣之乡”之称的唐县镇,个大、甘甜,长期食用,有益气养血等功效随州金黄蜜枣以天然罗汉枣.白糖为主要原料秉承百年工艺精制而成.是炎帝神农故里.编钟之乡.随州的传统产品.蜜枣是随州的传统食品.以金黄透明.体丰肉厚.香甜可口.风味独特.而久负盛名.相传几百年前为皇室贡品.据本草纲目记载[枣性平味甘.补脾和胃、益元生精、补血安神九窍、肺增肌之功能]。蜜枣是一种营养价值较滋补品,为馈亲友之佳品。

六.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大洪山黑木耳

黑木耳是大洪山区特有的山珍之一。绿林木耳朵大肉厚,营养丰富,含有人体必须的八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一定的药用价值,黑木耳中含有丰富的胶质,对人体消化系统有良好的清润作用,具有清毛,洗肠,润肺,减少血液凝块,缓和冠状动脉粥状硬化,降低血栓的作用,黑木耳中的多糖具有抗肿瘤活性,对肿瘤有一定预防效果。

七.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草店香菇

湖北省随县草店镇位于随县北部,桐柏山南麓,淮河流域上游,版图面积30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0570亩,草店镇是特色经济发展大镇、农业强镇,除水稻、油菜、花生外,最负盛名的是食用菌产业,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该镇就开始种植香菇,并以盛产花菇而闻名全国。

草店镇是中南地区重要的香菇菌种生产基地,其菌种除供应本地香菇种植户外,还远销陕西、河南、四川等地。全镇现从事香菇贸易的有200多家,3000余人;从事食用菌栽培的农户6000多户,占全镇总户数90%以上,共种3000多万袋袋料香菇,户均4000多袋,年产干菇约1050万公斤,年产值达3亿,户均收入3万余元,占全镇农民家庭总收入70%以上。香菇产业已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网络。近年来,该镇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优质菌种在市场上赢得了很好的声誉,各地菇农形象地称赞:“草店菌种,一点就中。”

草店镇被誉为“中国花菇之乡”。先后被认定为中南地区食用菌种供种基地、中国万吨食用菌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和全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镇。

八.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万和兰花

万和兰花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万和兰花是湖北随州市曾都区的。

万和镇是中国蕙兰之乡,是与日本、韩国齐名的世界三大兰草产地之一。野生蕙兰存量占全国总量的80%。全镇现有兰花资源5千多万株,常年有2千多人从事兰花的培植和经营活动,现培植名贵兰花3万余盆。名贵品种有梅瓣、牡丹、水仙、三星蝶、树形兰等。《兰蕙宝鉴》一书中收录万和蕙兰名品有15个,“蕙矮水晶”被称为蕙兰栽培史上的空前奇观。每年全国举办的兰花博览会上,万和兰花常获得金奖、银奖。2007年3月,武汉兰博会上,万和一兰商培植的一株蕙兰“东部雄师”获特别奖。万和兰商培植的蕙兰名贵品种最高交易价格每株达8万美元。创单株销售最高记录。

万和兰花交易早在20多年前就形成市场,有江浙及韩国等地的兰花经销商人闻香而至,低价大量收购。近些年随着兰花资源的减少,加上林业部门严禁上山采挖野生兰草,使万和镇兰草培植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2002年,经省政府批准,在万和镇境内的七尖峰林场建立了兰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7.2万亩。2006年,万和镇建起兰花培植园,有5个村成为兰花培植专业村。万和兰花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了让万和兰花香飘海内外,做大做强兰花产业,弘扬兰花文化,2007年4月18日至19日,湖北省林业局、随州市人民政府举办主办,曾都区人民政府、曾都区林业局、湖北省花木盆景协会兰花分会承办了首届中国随州(万和)兰花节。同时举办了珍品兰花展,经贸洽谈会,兰花之春文艺晚会。节庆期间,韩国、港澳台地区的兰花经销客商3000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兰花节两天时间里,兰花交易额突破5千万元,其中最贵的一盆5苗兰花卖到了93万元。场外自由交易区每苗最高卖到13万元。

兰花节弘扬了兰文化。兰花以其高雅清馨闻名于世,奇异的花姿,冰清玉洁的色泽,沁人心脾的幽香给人以极大的享受,象征着中华民族爱美向善、求真务实、宁静淡泊、清雅高洁的情趣和意境。

每年4月中旬,是观赏兰花的最佳时期,到万和赏兰是一种高雅的志趣。在万和兰花培植园可观赏到许多名贵兰花品种。

九.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曾都大蒜

随州市曾都区种植大蒜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属地方特色品种,有品质优、产量高、无污染等特点,属生态绿色保健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该品种主要种植在南郊、均川、何店等乡镇办事处,常年种植面积在3万亩左右,蒜苔亩产在600公斤左右,蒜砣300公斤左右,大蒜因含有大蒜素,辛辣香甜,增进食欲,且具有抑菌杀菌之功效,既可药用,又可生食,调味、腌制蒜苔,蒜苗可以炒食,也可切碎作调味品,无论是鲜食还是腌制食用,吃后都令人回味无穷。

大蒜还可提炼大蒜油、大蒜素,耐贮藏,可常年供应。大蒜生产基地远离工业厂区,无污染,加之大蒜属越冬作物,生产过程中无须治虫施药。

该品种每年四至五月为收获季节,山东、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客商纷纷登门抢购,商贩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十.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红头蜈蚣

红头蜈蚣是湖北随州市曾都区的。

随县蜈蚣因头红、爪红、个大、药效好而驰名,其产量居全国产区之首,占全省收购量的四分之一,年产量500万条左右,畅销国内外。

蜈蚣性喜阴湿,多栖息于石头、树林烂叶之中,亦常见砖渣碎瓦中,是一种肉食小爬虫。清明至立夏之间是捕捉季节。每当下雨打雷、闷热暴雨前,蜈蚣外出活动频繁,最好捕捉。

蜈蚣又名天龙、百脚虫。《本草纲目》中说:“蜈蚣,头、足赤者良”。中医以干燥全虫入药,性温,味辛,有毒。有祛风、定惊、止痛功效。主治中风、破伤风、百日咳、惊厥、偏头痛、恶疮、蛇咬中毒等症。蜈蚣还是治疗癌症的有效药。

随州土特产必买清单随州哪里有专卖随州特产的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