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展销会土特产 郫县十大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04 17:03:15

一. 四川省 成都 郫都区 蒋排骨

蒋排骨

选用新鲜肉排,经过考究的熏卤过程,使其具有色泽微红、口感干爽、鲜美香润等独特品味,是今日鹃城饮食文化中一道时令工艺菜。

二. 四川省 成都 郫都区 郫县川芎

    郫县种植川芎历史悠久。由于郫县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非常适宜川芎种植,所产川芎块头大、质量好,经成都市中医学院进行品质鉴定,阿魏酸含量达万分之四点九。作为郫县农业种植结构的主要项目,目前全县川芎种植面积达1.8万亩,总产量260万公斤。建立了以花园、安德、古城为主的川芎生产基地,依托四川迪康集团、省中药研究所,大力发展川芎生产与深度加工,形成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的格局。( 郫县)

三. 四川省 成都 郫都区 唐昌板鸭

唐昌板鸭生产加工历史悠久,口味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为促进农民增收,我镇一直鼓励农民饲养各种优质小家禽,仅鸭子一项一年出栏在120万只左右,更为唐昌板鸭生产加工提供了优质原料,现已形成了以西北村、蔬菜村、鸣凤村为代表的加工基地及一批加工大户,其中有成都市名优商标“施牌”板鸭,“蜀唐牌”板鸭,也有深受广大消费者喜欢的“张胖鸭”等等,产品销售渠道畅通,在周边区市有较高的声誉,在成都、都江堰都有唐昌板鸭的直销门市,除成都地区外,产品运销乐山、绵阳、德阳、重庆等地,年销售收入达3000万元。

四. 四川省 成都市 郫都区 郫县永丰食用菌

食用菌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丰富,常被人们称作健康食品,如香菇不仅含有各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具有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治疗高血压的作用,近年来还发现香菇、蘑菇、金针菇、猴头中含有增强人体抗癌能力的物质。

郫县永丰食用菌合作社建有珍稀食用菌种植基地200余亩,并通过基地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发展食用菌种植800余亩,常年种植有白灵菇、杏孢菇、茶树菇、鸡腿磨、鲍鱼菇、猴头菇、灵芝菇、姬松茸、双孢菇、金佛菇、香菇、姬菇、大杯伞、滑菇等20余个品种,并注册了“高菌仔”商标。合作社已在成都、重庆等周边大城市建立了稳固的销售渠道。

五. 四川省 成都 郫都区 川味干煸鸡

·原料:鸡腿肉、芹黄、蒜苗、干辣椒、花椒、郫县豆瓣、盐、料酒、味精、酱油、香油、菜油
·制法:1、鸡腿切成丁。芹黄、蒜苗切节
2、锅中放油,放入干辣椒、花椒、鸡丁煸炒至水分将干,放入豆瓣炒香上色,加入盐、料酒、 酱油煸炒至鸡肉干香滋润,加入芹黄、蒜苗、味精炒匀至断生,淋香油炒匀即成
·特色: 麻辣味浓,干香滋润。( 成都)

六. 四川省 成都市 郫都区 魔方豆花

魔方豆花

魔方豆花是郫县望丛祠、三源农庄餐厅的一道特色菜。魔方豆花除了色泽洁白、口感细嫩、柔软、棉扎而且还有不易碎散的特点外,还在于它味碟的配制,即味碟的变换。味碟佐料可达酸、甜、麻、辣、咸5个系列40多种,食客可自由勾兑味碟,产生出千变万化的味道和感觉,如同玩魔方一般,旋转、自由组合、怪味别出,妙趣横生,故名“魔方豆花”。

七. 四川省 成都 郫都区 蜀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蜀绣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它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运用独特 的绣技,绣制被面、枕套、衣、鞋和画屏等。蜀绣的绣工和针法特点可以概括为:“针 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所谓“车”是指刺绣的关键部位,如动物 的眼睛,一朵花的花瓣等处,由中心起针,逐渐向四周扩展。所谓“拧”则是指运用 长短不同的针脚,从刺绣形象的外围逐渐向内添针或减针。这种独特的绣工使绣作品有张有弛,浓淡适度,密疏得体,因而,蜀绣多有水墨写意画的艺术效果。成都蜀绣 厂生产的蜀绣艺术珍品里最负盛名的作品要数《鞭蓉鲤鱼》条屏。此产品在洁白的缎 料上,用几朵粉红色的鞭蓉花作衬托,七条肥腴丰满的鲤鱼,大小参差,前游后随,摇头摆尾,自由自在。看上去,有的动有的静,有的浮在水面,有的沉在水底,层次 分明。1981年,蜀绣作品参加了四川省出口商品展览,赴美国费城展出,深受赞赏。同年在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会上,蜀绣作品荣获银杯奖。

蜀绣也称"川绣",它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蜀绣的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针法多达100多种,充分发挥了手绣的特长,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蜀绣题材大多为花鸟、走兽、虫鱼和人物等,品种除了绣屏之外,还有被面、枕套、靠垫、桌布、头巾等等。 明式家具. 早在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蜀绣之名就已誉满天下,汉朝政府还在成都专门设置了"锦官"进行管理。汉以后至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60年),四川相对安定的局面为蜀绣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大,刺激了蜀绣业的飞速发展。到了宋代(公元960~1279年),蜀绣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绣品在工艺、产销量和精美程度上都独步天下。清朝(公元1644~1911年)中叶以后,蜀绣逐渐形成行业,当时各县官府均设"劝工局"以鼓励蜀绣生产。新中国成立后,在四川设立了成都蜀绣厂,使蜀绣工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技术上不断创新,品种日益增多。

蜀绣起源于川西民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严谨细腻、光亮平整、构图疏朗、浑厚圆润、色彩明快的独特风格。蜀绣作品的选材丰富,有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水鱼虫、人物肖像等。针法包括12大类共122种,常用的针法有晕针、铺针、滚针、截针、掺针、沙针、盖针等,讲究"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绣品的种类繁多,包括被面、枕套、衣、鞋和画屏等,既有巨幅条屏,又有袖珍小件,是观赏性与实用性兼备的精美艺术品。

八. 四川省 成都 郫都区 新民场生菜

新民场生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民场生菜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新民场镇、安德镇、唐昌镇、唐元镇、古城镇、三道堰镇、花园镇、友爱镇现辖行政区域

《郫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新民场生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函》郫府函〔2016〕171号

四川省地方标准:

《新民场生菜生产技术规程》(草案)

九. 四川省 成都市 郫都区 东风牛角椒

东风牛角椒是东风村村民经过长期的栽培系统选育而成的地方性品种。具有果实大,单果重100克以上,色鲜、味美、其香、矩脆,是炒菜、泡制酸椒的极好品种。东风牛角椒的种植面积常年在200亩以上,成片种植在东风村、全福村。年总产值达80万元以上,纯利润60万元左右,具品种繁育、育苗、生产、销售配套服务,成立有种苗研究所。成都佳和种苗向全国供种,就是在东风村采集的种籽。东风村以销鲜椒为主,主销成都、重庆和周边县市。建有育苗基地,每年向十多个县市提供苗20余万,每家同时也制泡酸椒,形成农村一大风味特点。( 郫县)

十. 四川省 成都 郫都区 古城柚

古城柚有200多年的种植历史,于10月下旬成熟。现有种植面积1100亩。柚树6万株。单果重1.5千克左右,年产560吨。果肉绿黄,汁多且酸甜适度,脆嫩化渣,富含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钙、磷、铁、钾等营养成份。食用后有健脾胃、润肺、补血、清肠、利便、助消化等功效。( 郫县)
郫都区适合带走的特产成都特产哪里买最划算郫都区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