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双版纳旅游必带特产 西双版纳可以带什么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7 00:35:46

一.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竹筒烧肉

是哈尼族的一道名菜。其作法是:将肉洗净剁细,把姜、辣椒、野花椒、盐等佐料切细与肉拌匀,然后放进预先准备的一节竹筒里,用芭蕉叶塞住筒口,放到火炭里烧熟即可食用,味道鲜美,清香适宜。( 西双版纳)

二.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蕉叶蒸鸡

是傣族的传统佳肴,肉嫩鲜美,香辣可口。制作方法: 把宰好的整鸡洗净,放到砧板上用刀背轻捶,然后放上葱、 芫荽、辣椒、野花椒、盐等佐料,腌制半小时,再用芭蕉叶 包好,放到木甑里蒸熟即可。( 西双版纳)

三.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西双版纳小耳猪

西双版纳小耳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勐腊小耳猪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的。其体躯短小,耳竖立或向外横伸,背腰宽广,全身丰满,皮薄、毛稀,被毛以纯黑为主,其次为“六白”和黑白花,还有少量棕色的,0多为5对。

勐腊小耳猪按体型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型猪体型较大,面平直,额宽,耳稍大,多向两侧平伸或直立,颈部短、厚,背腰平直,腹大而不下垂。四肢较粗壮,毛色以全黑为主,间在额心、尾尖或四肢系部以下有白毛;小型猪体型短小,有“冬瓜身,骡子0,麂子蹄”之称,头小,额平无皱纹,耳小直立而灵活,耳宽大于耳长,嘴筒稍长,颈短肥厚,下有肉垂,背腰多平直,臀部丰圆,大腿肌肉丰满,四肢短细、直立,蹄小坚实;中型猪体型外貌介于大、小型猪之间。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优质特色猪肉食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这给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低胆固醇的小耳朵猪养殖带来了商机。为了鼓励群众积极发展小耳朵猪养殖业,2009年,勐腊县加大了小耳朵猪产业扶持力度,认真落实能繁母猪饲养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抓实抓好市场引导、技术培训、动物防疫及保种工作,每年还安排20万元扶持小耳朵猪养殖专业户,并建立能繁母猪重大病害、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保险制度,有效降低农户养猪风险。同时,勐腊县农业局通过政策扶持和项目建设,按照《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标准》,新建了科学、卫生的猪舍,极大改善了村寨的环境卫生和养殖基础设施,带动了农民和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拓宽了人民群众的致富渠道。

截至目前,勐腊县共有瑶区乡冬瓜猪农民专业合作社等2个小耳朵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荣康小耳朵猪扩繁场,龙巴小组、苗旧寨等7个小耳朵猪养殖示范小区,全县小耳朵猪存栏达到35000头,年出栏可达15000头,全年销售收入可达2160万元。

四.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勐腊砂仁

勐腊砂仁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砂仁产业是勐腊县山区农民继橡胶、茶叶之后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为贯彻落实勐腊县“绿色产业富县”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提升勐腊县绿色生态经济产业,拓宽农民经济收入渠道,今年勐腊县加大了低产砂仁园改良的扶持力度,在全县7个乡镇14个村民小组实施低产砂仁园改良1.06万亩,新植0.45万亩,全县建立砂仁苗圃地10亩,共繁育优质阳春砂仁苗30万株,为农民无偿供苗225万株,供复合肥7万公斤。目前,勐腊县的砂仁面积已达到6.008万亩,总产量(干果)458吨,产值5500万元。

五.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腌牛筋

是傣族的一道名莱。制作时,将牛头、牛脚用开水烫过 后把毛刮去,再放到火里烧透,然后用水泡洗干净,砍成小 块放进锅里煮烂,出锅后将骨头剔掉切成小片,装入盆里用 淘米水浸泡3小时后捞出来,再用冷水淘洗干净滤干水,把准备好的辣子、姜、蒜、花擞、盐等佐料倒入盆中拌匀,装 入罐中封好,半月后即可食用。滋味酸香,质地软嫩,清凉 爽口。( 西双版纳)

六.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味烧烤

    西双版纳傣的烧烤,分为并、并窝、并雅3种。3种不同的烤法,可以获得3种色、香、味均有差别的食物

“并”,是不加任何配料,仅用酱油、食盐、花椒油、八角粉、猪油作为调料的净烤方法,可用于烤制鱼、鸡、鸭和各种肉类。用“并”的方法烤鱼,需从背部纵剖,去鳞、去鳃,掏除内脏,冼净滤水,用食盐和辣椒粉(不喜欢辣者,可不加辣椒),渍制10~15分钟,净鱼体压扁用竹夹夹住,借火塘中的炭火烘烘烤至熟,加抹少许猪油复烤片刻即下夹装盘。这种净烤鲜鱼,外黄里嫩,味道鲜纯,香甜可口

用“并”的方法烤鸡、鸭,鸡、鸭,去毛后应从背部连接,掏去内脏,洗净滤干,宰掉头、脚,仅用鸡、鸭的腿及身体,抹上食盐、酱油、八角粉、辣椒粉,稍渍片片刻,将鸡、鸭体压扁,用竹夹夹住,用炭火烘烤至九成熟时,用猪油涂抹一遍鸡身,再用微火慢慢烘烤至熟。下夹整只装盘或切块装盘。用“并”法烤出来的鸡肉,表皮油黄发亮,肉味鲜纯,喷香可口

用“并”的方法烤牛肉,选新鲜纯净牛肉300克,洗净滤水,用食盐、酱油、辣椒粉少许涂抹搓揉,使佐料味入肉,用夹棍夹住牛肉,烘至肉不滴水时,加抹一次猪油,复烤至八成熟时,将肉取下用刀背或木锤轻锤,把肉丝敲松、敲散,再抹一次猪油,上夹烘烤至香脆,下夹后撕成肉丝装盘。这种烤牛肉,肉呈现丝状,色褐红油润,香脆可口

“并窝”烤法,需要在主料内另入较多的配料,并用主料包裹配料进行烘烤,使所烤食物充分吸收配料味道。这种烤法既可用于烤家畜家禽肉,更适合烤野味肉。用“并窝”方法烤牛肉,烤的方法与“并”相似,但需以青辣椒、大葱、芫荽、苤菜、青蒜、鲜香茅草等为配料。当牛肉烤至八成熟时,取下肉块,用刀背或木锤轻敲,当肉丝敲松、敲散以后,将肉块摊开,把佐料切细拦上食盐、味精摊于肉块之上,将配料裹于肉内,用鲜香茅草叶捆扎,加反动派猪油上夹复烤至熟。这种裹料烤牛肉,肉色油润,配料翠绿,红绿相间。肉香而不脆,肉丝松散适口,带有浓烈的配料味,色香味俱佳

“并窝”这种方法极适合烤带腥味的野味。若用其烤竹鼠肉,取300~400克鲜竹鼠肉作主料,以大葱、青蒜、苤菜、芫荽、荆芥、青辣椒或辣椒粉适量作配料。先将青辣椒、青蒜、苤菜洗净、切碎入锅炒至香味溢出时取出,加拌葱末、芫荽、荆芥、野花椒粉和食盐、味精拌匀。竹鼠肉抹一次盐,用香茅草捆扎后上夹先烤至七成熟,然后取下剔去肉内骨头,将肉块锤松、锤散摊开,铺上配料,卷成肉卷。用香茅草捆扎后上夹烘烤,烤至配料散发出香味时,加抹猪油用微火慢烤至热,取下装盘。用这种方法烤制的竹鼠肉,色褐红,肉丝松散,内层红中夹绿,肉味鲜香不带腥味,营养丰富,系民间珍肴

“并雅”,也是一种物理学烧烤方法,其特点是用芭蕉叶、木叶包起来起食物来烘烤,使食物经煤烤后原法不会散发。这种方法可用来烤动物脑类、小鱼小虾,也可以用来烤野菜。用“并雅”的方法烤猪脑时,取猪脑一个作为主料,以大葱、姜、青辣椒、芫荽、荆芥配料。猪脑冲后剔去杂质,按50克左右一份切份(不切亦可),摊于鲜芭蕉片上,放上数片香茅草叶,将洗净切碎拌有食盐味精的配料的铺在猪脑面上,用芭蕉叶仔细包严(至少要包三层),用绳子捆扎后上夹,用微火烘烤至熟,下夹装盘,或以叶包代盘摆于桌上。用这种方法加工的猪脑,形呈现饼状,色泽白中显翠,味鲜的小鱼小虾。欲烤食的小鱼,剖腹挤去内脏,洗净滤水,加拌青辣椒末、芜荽、葱花、食盐、味精,用芭蕉叶严密包裹,以香茅草捆扎,上夹用微火烘烤至熟,下夹装盘上桌。包内小鱼与配料紧密结合成饼,白绿相间,味鲜、香,略带辛辣。( 西双版纳)

七.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毫崩

傣语“毫崩”,汉意为泡饼,也是属于糯米加工成的粑粑。它的做法是:先将糯米浸泡10来小时后,舂细、拌上红糖、蛋黄、芝麻继续舂,然后捏成菜碟大小的薄饼晒干备用。食用时将圆饼放在制作好的竹夹上面,在火炭上面烘烤,左、右手各持一竹夹互相交换翻动,直至圆饼受热发泡至黄即可。这种泡饼香甜脆,作点心食用。( 西双版纳)

八.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通巴

通巴即挎包,以各色手线、棉线织成。包长三十余厘米,宽二十余厘米。包的正面、背面及侧面织有花卉鸟兽或几何图案,包底部缀有彩穗,色泽鲜艳,做工精细,包形小巧,民族特点鲜明,是西双版纳深受游客喜爱的纪念性商品。

九.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酸笋煮鱼

酸笋煮鱼(鸡)是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的一道名菜。酸笋是用夏季出土的嫩竹笋去壳后切成丝,再加入盐巴、辣子等腌成酸味备用。傣族人先将酸笋在油锅上微炒片刻,放入适量的水做汤,水开后再加入洗净切成块状的鱼(鸡)肉,煮熟即可食用。这道菜酸香可口,十分开胃。

十.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肉粥

哈尼族称为“欠玛”,主料是鸡肉、大米;配料有蒜、八角、姜、辣椒面、盐巴等。做法是:先将鸡肉刮洗净切成小块,放进锅里盛上适量的水, 加盐煮,锅里水开后放进淘洗净的大米和适量的配料。旺火烧煮,待鸡肉熟透,大米成稀稠状即可食用。这是哈尼人接待亲朋好友的必备佳肴。( 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特产必带清单西双版纳必买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