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县 特产 是什么 广元苍溪县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2-25 19:42:42

一. 江西省 抚州 金溪县 金溪浒湾油面

浒湾油面为金溪县传统名牌产品,又称龙须贡面、挂面、须面、龙凤见喜、福禄喜面、寿面等。明末就见诸市场,清代曾被选为宫廷食品。民国时,精装油面采用红漆木盒包装,木盒外雕刻有龙凤呈祥、百年好合、锦绣河山等图案,并配描金品名和作坊字号、烹调说明,秀气精美。 浒湾油面用料讲究,采用上等的能承受拉力的优质面粉、茶油或麻油、精制薯粉或葛粉、食盐(福建产的细沙海盐为佳)等原料,按照不同季节严格配方,历三期发酵,经手工精制、微风晾干而成。其做工考究,操作严格,制作过程有和面、调料、搓条、过油、绕面、入箱、上架等十余道工序,要求一环紧扣一环,且一年四季的调料不同。它具有爽滑、细腻、烹调不糊、口感不粘,易于消化等特点。并具有键脾胃、降血压、发伤感、祛风寒、催母乳等功效,是老、弱、病人、孕妇、婴儿的理想食品。 金溪油面生产地在浒湾,因其地处交通要道,人员流动快,信息灵,原料充沛,自然形成生产基地。油面的制作工艺特殊,虽然在清朝后期一些乡村也有生产,但质量却无法与浒湾生产的油面相比。新中国建立前,浒湾生产油面的作坊主要有美芳斋、森和兴、利芳福、何源和等多家。当时生产的油面主要供富人享用,普通百姓只有在喜庆日或节日时少量购买招待贵客。新中国建立后,油面作坊逐步改为公私合营,后作坊全部收归浒湾粮油加工厂。1982年,浒湾油面厂专门生产龙须贡面,产量大为提高,1997年达到250吨。 浒湾油面烹调简单,包装讲究,民间常用做馈赠亲友的礼品,寄予吉祥之意。人们每逢寿诞、婚嫁、婴儿出生,不论贫富都会吃上一顿油面,以示长寿吉祥心愿。1984~1985年,浒湾龙须贡面两次被江西省商业厅评为优质产品,1988年参加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在上海展销会上深受上海市民的青睐。

二. 福建省 南平 松溪县 松溪小角

松溪小角是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的特色小吃。小角,原称“削桧”,顾名思义,就是将北宋大0臣秦桧碎尸万段,削成肉浆包来吃的意思。

“小角”原称“削桧”,顾名思义,是将宋朝大0臣秦桧碎尸万段,削成肉浆包来吃的寓意,和各地的“油炸桧”(油条)一样,是用来纪念名将岳飞。松溪人由于上桌之前要先将它切成小块,有棱有角,干脆就叫“小角”了。“小角”在松溪已有八九百年历史,是松溪独有的名食。

小角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小角的主要原料是肥膘肉、白糖和地瓜粉。最早用蕨粉、山药粉,以后改用地瓜粉,现在进一步改进用的是面粉。先将肉白剁成肉泥,然后将鸭蛋打成蛋液,烙成蛋皮。烙蛋皮比较讲究,蛋皮厚薄要均匀,不能焦,甚至比春卷皮还要薄,金黄色,晶莹剔透。而后在肉白洒上糖和面粉,揉成馅,要十分粘稠而且还要加点水。因为,如果不加水,白糖不会融化,吃时就会嚼到糖块,口感不好。蛋皮要切成两半,蛋皮裹得太多层了反而会散开来。制作好后再包成长条形,然后用工程灶蒸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吃了。

过去只有逢年过节或老百姓在自家办宴席,才能吃到小角。如今,吃小角已不再是难事。小角制作的工序也随着大家口味的变化而不断翻新、改进。切成薄片,沾上蛋液再煎,感觉口感更酥脆。

松溪县已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小角作为松溪县特有的名食,榜上有名,而且是唯一的一项舌尖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 福建省 南平 松溪县 南平煎粿

煎粿是地道的福建闽南地区的贺年食品。

材料:

皮:糯米粉,大米粉,红心地瓜(番薯),大约按照4:1:8的比例,

(注意:加大米粉是为了让煎粿不会太软,方便包和炸。地瓜多点会比较好吃,但是要看品质,粉的比较好,关于这个选择我也不懂。)

馅料:冬瓜糖、芝麻、花生、白糖、少许猪油——做黏合剂;

皮的做法:1.地瓜蒸熟,去皮,捣成泥;

2.加糯米粉和大米粉调匀成面团;

3。做馅料:花生炒香去皮碾碎、芝麻炒香碾碎,加冬瓜糖碎、白糖碎,全部拌匀;

4.包制,好像包子一样包好,压成饼,下锅;

5.油锅烧热,用最小的火,一次下8个,慢慢炸到煎粿浮起来,最后转大火让表面变成金黄色就可以起锅了。狐狸叔叔再三交代,火要小啊,要有耐心啊,要不然很容易炸焦了外皮里面还没有熟的。

四. 广东省 湛江 遂溪县 遂溪鳝肚

遂溪鳝肚是广东湛江的著名,其营养丰富,富有胶质,是一种高级滋补品和干制品,广东人习惯称为花胶,素有“海洋人参”之誉。

鳝肚呈圆筒形两头呈尖形,中间圆而大。含有丰富的胶质,主要是从敏鱼取得的叫“敏肚”,有雌雄之分,“肚公”如马鞍形较厚,身厚发性很好,雌的则扁平且薄,煲后容易“泻身”。

营养价值

鳝肚营养极为丰富,据科学研究每500克鳝肚中含蛋白质442克,脂肪1克,钙250毫克,磷145毫克,铁13毫克,具有强肾,益精、平火、补气等功能。化学分析主要成分是高粘性胶体蛋白和粘多糖物质,具有健腰腿,补肾虚的功效。它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胶原蛋白、多种维生素及钙、锌、铁、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其蛋白质含量高达84.2%,脂肪仅为0.2%,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

食用功效

美颜补精:鳝肚吃起来滑滑的,没有脂肪,也没有胆固醇,富有胶质,令它们成为有益的食疗海味。

滋补及药用价值:花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胶质等,有滋阴、固肾的功效,可助人体迅速消除疲劳、对外科手术病人伤口之恢复也有帮助。

五. 广东省 湛江 遂溪县 下六番薯

下六番薯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遂溪极品下六番薯目前有两个品种:下六女儿红和下六香芋薯,还需按一定的种植方式,而且必须是种植在遂溪县草潭镇北灶尾和下六村委会的一块神奇土地上,约有1500亩左右,才能称为极品下六番薯。

这块土地原是堵海造田的“海地”,大概在10多年前,人们渐渐的发现,在这块土地上种植出来的番薯与其它地方出产的味道不同,这里的番薯别有一番风味。 女儿红薯表皮呈紫红色,光滑无皱痕,无虫害,成薯重量达0.4-0.5公斤。煮熟时薯皮半裂散开,露出红色的薯肉,发出诱人的香味,吃之香、甜、滑;香芋薯表皮呈暗红色,光滑无皱痕,无虫害,成薯重量达0.3-0.4公斤,煮熟时薯皮至薯肉半散开,薯心呈紫绿色,散发出不仅有薯的香味,还有芋的香味,吃之香、粉、爽。

下六番薯虽然味美,但也要讲求食法。不同的品种,食法也不同。女儿红薯适宜水煮、煲番薯粥、煲糖水,香芋薯则宜于用微波炉烘或用炭火煨,隔水蒸也可。另一点是,若要知其味,需慢慢的品尝,若狼吞虎咽的一餐吃它三四斤,则因其味太浓而不知其味了。若烘、煨、蒸熟的香芋薯顺着薯肉的结构用手大力一小块一小块地撕开(不能用刀等硬物切割,那样风味大受影响),就着甘洌的山泉水一小块一小块地细品,那味道真是妙极了。

由于产量不多,大部分农民都是留下赠送亲朋好友或送礼之用,又有—部分入专程到村里购买吃或送礼,还有一部分人专程收购远销广州、深圳等地,真正的下六番薯在市场上流通的不多。大部分人购买的下六番薯其实只是下六产的番薯而已,并非真品。严格的讲,下六番薯尚是处在养在深闺无人识的状态。

六. 重庆市 巫溪县 巫溪洋鱼

巫溪洋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巫溪洋鱼”即裂腹鱼已通过国家农业部的地理标志保护登记,目前全县裂腹鱼驯养池已发展到14万多平方米,养殖裂腹鱼13万多尾。以“巫溪洋鱼”为代表的土著鱼类、以娃娃鱼为代表的珍稀鱼类、以虹鳟为代表的名贵鱼类三大特色种群结构模式已形成。

巫溪洋鱼

地域范围

巫溪县地处大巴山东段南麓,东邻湖北省竹山、竹溪县及神农架,北接陕西省镇坪县,南依长江,西通重庆市。县境地跨东经108°44′—109°58′,北纬31°14′—31°44′之间,幅员面积4030平方公里。全县有大宁河、东溪河、白杨河、湾滩河等主要河流15条,天然水域面积近10万亩。巫溪洋鱼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范围东起兰英乡、西至田坝镇、南达蒲连乡、北抵乌龙乡,涵盖城厢镇、凤凰镇、菱角乡、胜利乡、宁厂镇、大河乡、天星乡、长桂乡、上磺镇、古路镇、峰灵镇、蒲莲乡、文峰镇、塘坊镇、朝阳镇、徐家镇、白鹿镇、鱼鳞乡、乌龙乡、尖山镇、田坝镇、中岗乡、通城镇、双阳乡、兰英乡、花台乡、下堡镇、中梁乡、天元乡、土城乡等全县30个乡镇自然河流及养殖场,自然河流及养殖总面积7000公顷,总产量30万吨,凡在该区域内的野生洋鱼和人工养殖洋鱼均受地理标志地域保护。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独特的感官特征:巫溪洋鱼体形修长,鳞细,头部副蝶骨呈宝剑型,鱼体颜色整体偏黄,侧线鳞以下呈灰白色,尾鳍上下缘和臀鳍后缘浅红色,胸、腹鳍边缘金黄色;鱼肉细嫩、密实、口感爽滑,汤汁鲜香,品味上乘。 2、内在品质水分75.0-80.0%;灰分0.8-1.3%;脂肪0.6-1.0%;粗蛋白质17.0-20.0%;游离氨基酸1.8-2.5%。 3、安全要求: 产地和生产过程及安全要求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无公害农产品行业标准的规定执行: 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1-2002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0-2002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NY5072-2002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七. 江西省 萍乡 芦溪县 武功山小河鱼

1.小鱼处理干净内脏,用适量盐巴腌30分钟后用清水过一遍,沥干水分后加蚝油、料酒、五香粉、面粉拌匀。



2.油锅七八分热放入小鱼煎。煎至酥脆出锅即可。

八. 福建省 南平 松溪县 松溪百年甘蔗

松溪百年甘蔗

九. 四川省 宜宾 南溪县 炸玉米饼

炸玉米饼,炸点:特点:色泽金黄,外酥内嫩,甜香可口,营养丰富。烹制法:炸。

玉米粉加入白糖,用开水调匀后揉至均匀无籽粒,搓成条,切成圆饼,再用擀杖擀成厚1厘米的饼状,入五成热的油锅中炸至色泽金黄、玉米饼炸泡时即成。

操作要领:粉要揉匀;饼坯不宜过薄。

十. 重庆市 巫溪县 巫溪红三叶

巫溪红三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巫溪县饲草饲料站申报的“巫溪红三叶”地理商标,通过了国家商标总局评审公示。

“巫溪红三叶”为野生豆科牧草,主产于巫溪县红池坝,其特点是返青早、枯黄晚、利用期长;耐刈、耐牧性强;叶宽、叶量大、营养丰富、适口性好;耐脊、耐寒、适应性强。1993年,经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登记为地方品种。

苍溪必买的十大特产苍溪十大特产排行榜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