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贡农特产 四川自贡市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21 19:12:19

一. 四川省 自贡市 富顺 蜂窝土豆

蜂窝土豆

蜂窝土豆,用新鲜土豆做成,因其外形酷似蜂窝状而名。

蜂窝土豆的做法是:选新鲜土豆一斤,个大为好,洗净去皮,用刮菜丝的铁刮刮成细丝,越细越好。土豆丝备好后,撒少许豆粉,每根土豆丝都要淡淡地裹上豆粉,其裹豆粉的程度是能够清清楚楚地辨别每一根土豆丝。和土豆丝的同时,用平底锅烧上猪油(上等边油),油煎开,不需要任何香料,将和好的豆丝倒入锅内,炸七八分钟起锅,土豆丝盘根错节,连成一个整体,像向日葵般大,雪白如玉,放在盘子里,撒上一些白糖,上桌趁热吃,酥脆香甜,吃起来有心旷神怡之感。

二. 四川省 自贡 富顺 白蜂糕

白蜂糕,蒸点,特点:泡嫩香甜。烹制法:蒸。此品可冷食,亦可热食。冷食则不加猪板油丁。

大米淘净、泡后加白饭和匀磨成米浆,并加母浆搅匀,盖好放至发酵后加白蜂蜜、白糖搅匀。jAR

蒸笼里垫干净纱布,盛1.5厘米厚的米浆,武火蒸20分钟提下,上抹一层玫瑰果酱,再盖1.5厘米厚的米浆,然后将桃仁、瓜片、樱桃(均切薄片)、生猪板油丁均匀撒上,武火再蒸至熟,取出晾冷,切菱形块即成。jAR

操作要领:掌握好米浆发酵的时间;一直用武火蒸。jAR

三. 四川省 自贡市 贡井区 自贡竹丝扇

灿若云锦、薄如蝉翼的自贡竹丝扇是我国工艺品中的一颗明珠。因为编织这种竹丝扇的技艺是由清代末年的龚爵五创造的,而且在龚家传了四代,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所以,人们习惯称自贡竹丝扇为“ 龚扇”。龚扇扇面是桃形,形似纨扇,是用细如绢丝的竹丝精心编织而成的。它颜色嫩黄,薄而透光,绵软而细腻,恍若织锦,图案或山水人物,或花鸟虫鱼,无不维妙维肖,加上象牙或者牛骨做的扇柄,丝质扇坠,简直玲珑剔透,精美绝伦,被誉为巧夺天工的国宝。据说,有一次在广交会上,一位很内行的英国丝绸商人居然把龚扇认成了丝绸制品。当他知道这是竹编制品以后,惊叹地说:“自贡竹丝扇可以当之无愧地进入世界艺术瑰宝之林。”自贡竹丝扇早就享誉中外,1956年就获得出国展览奖,中美建交后,它被送到美国展出。如今,它已经畅销世界五十多个国家,深受各国人士的欢迎。龚扇的第二代传人龚玉璋,把原来用的几种篾刀改制成剖、刮、挑、拨等各各功能的工具十多种;在编织手法上,他也把原来的单纯的“人”字编织法扩展为点、线、破、十字等新工艺。龚玉璋对材料也很考究,要用阴山上、叶小节长、春笋秋材的“一年青”黄竹,黄竹砍下来以后,要经常用清水灌养,再用特制的工具匀花、刮青、起薄、清刮,最后成纤细如发丝、薄透为蝉翼、柔如韧如绢绸的竹丝,一把竹扇往往要用一千多根竹丝。他可以对照名家书画编织,达到名手临画的程度。编出的动物可以分老幼雌雄,编出的人物以看出喜怒哀乐。

龚扇传人的第三代碾长荣和龚玉文。他们很好地继承了祖传技艺,在扇面造型上、图案题材上、艺术风格上和色彩的运用上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龚长荣编的“嫦娥奔月”和“奔月”,在1978年全国工艺美术展上受到赞扬,“嫦娥奔月”还在1981年3月在美国费城展出,获得好评。龚玉文创作的《薜涛制笺图》荣获1979年四川省技艺人员代表大会唯一的一个一等奖。

自贡竹丝扇是四川省自贡市久负盛名的,是我国工艺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自贡竹丝扇编织技艺由清代末年的龚爵五始创,因而自贡竹丝扇又被称为“ 龚扇”。自贡竹丝扇扇面为桃形,是用细如绢丝的竹丝精心编织而成的。自贡竹丝扇颜色嫩黄,灿若云锦,薄如蝉翼,图案或山水人物,或花鸟虫鱼,无不形象逼真,维妙维肖,配以象牙或者牛骨做的扇柄,丝质扇坠,确是精美绝伦,堪称国宝。

四. 四川省 自贡市 自流井 龚扇

龚扇是蜀中名扇之一。四川自贡竹编扇(自贡龚扇),晶莹光亮,宛如纨绢,驰名中外。

清朝光绪年间,四川省自流井(今自贡市)的制扇艺人龚爵五编成细篾竹丝扇,扇面上有“福禄寿喜”等字形,或“喜鹊闹梅”图,深受人们的喜爱。光绪未年,四川“劝业道”周孝怀主张振兴百业,在全省评选优质手工艺品,龚爵五编的竹丝团扇和成都卤漆、梁平竹帘一起获奖。龚爵五的儿子龚雨璋进一步把名家画稿织入竹丝扇。据说一位巨商拿来一幅张大千画的仕女图,要求在画中人手执的纨扇扇面上隐现仕女秀美的脸蛋,龚雨璋呕心沥血反覆试验,终于编成,从此龚扇名闻遐迩。

发展历史

竹丝扇始于龚氏,故俗称“龚扇”。至今已逾百多年历史,是自贡著名的小三绝之一。 清光绪年间,由民间艺术家龚玉璋在继承其父龚爵五技艺基础上创制而成。在1886年四川劝 业道周孝怀创办的宝川局“赛宝”会上一举夺魁,选送进皇宫,光绪皇帝赐名“宫扇”。
“龚扇”制作选料之精,做工之巧,艺术品质之高。工艺之复杂,堪称艺术珍品,誉为“天下第一扇”。“龚扇”选用一年青阴山黄竹为原料,以特制工具加工出来的竹丝,透明莹洁,溥如禅翼,再按名家书画行丝走蔑,精心穿、吊、镶、破,巧炒结构,再现原作神韵,扇面竟似绫绸。敲打扇把有如鼓声。使观尝者误认为素丝织锦。采用白牛角做扇把,饰以丝质“流苏”,更显质地高贵,色纹柔和统一,即大增风彩。这种用自然物质制作的民族文化题材、形式、风格朴实、细腻、潇洒、技艺高超的竹丝制品正是东方艺术、民间传统工艺品的极好代表。著名文学大师、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初认竹丝扇误认为是素丝织锦,赞叹为“真是巧夺天工”。

产品工艺

龚扇制作工艺复杂,是工艺竹编扇,呈桃形,直径约26厘米,选用阴山岁竹为原料。从备料制丝到编织都是一双手和一把刀的全手工操作。龚扇用薄0.01--0.02MM的竹丝对照名家字画,用700--2000根以上的竹丝,形神兼备地将图案跃然于扇面之上。扇面内容取材丰富,有山水人物、传说故事等。除编织画面外,还要编织边条,上木模,缝锁扇边缘和上胶等,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龚扇被誉为“中国一绝”,其秘诀是:龚扇从开始到完工分为五个步骤,由制作大师一人完成,而其最大秘诀在于精益求精。第二代传人龚玉璋嫌竹丝粗了,打制了一套刮刀、尖刀、拨针等专用工具,然后用开、减之法,将竹丝刺成绒毛状在画面上表现麻雀的老嫩,用开、破的编织技巧将状如发丝的竹丝再行局部刺破,来处理画面人物的眉毛;用青、白竹丝本色来巧妙处理画面、书法、图案的明暗。这样,细微处见神韵,明暗间见匠心,山水人物、飞禽走兽、书法花卉,皆“活”于扇面。据说,曾有一位巨商拿来一幅张大千画的仕女图,要求在画中人手执的纨扇扇面上隐现仕女秀美的脸蛋,这个看似无理的要求,龚玉璋经过呕心沥血地反复试验,终于达到了。第三代传人龚长荣编制的《貂蝉拜月》,巧妙地运用龚扇向光、逆光的不同特性,让扇中缕缕轻烟似有若无,含蓄神秘。-

产品特点

龚扇一向以薄似蝉翼著称,所以又曾被赞为“蝉翼扇”。扇面仅几钱重,龚扇采用四川的一年青慈竹,以无竹花心,无黑黄斑纹,竹质老嫩适中者为宜。竹丝细如发丝,薄似蝉翼,能透光显影。
龚扇是工艺竹编扇,呈桃形,直径约25厘米,扇面质薄如绢,柔似绸绫,光滑如镜。用象牙或牙骨做扇柄,饰以丝制“流苏”,玲珑剔透。正面对光看,扇面现白色,花鸟人物忽隐忽现;向左侧视,花纹闪青色,树叶现白色;向右侧视,花纹现白色,树叶闪青色,更为难得的是轻叩扇柄,有悦耳鼓声,令人玩味不已。这样的扇子至少能保存百年。

相关荣誉

“龚扇”作为艺术艺术珍品,被党和国家领导人作为馈赠外国元首的珍贵礼品,1953年赠送前苏联领导人,同年参加德国来比锡国际博览会获兰色纪念章,1972年赠送英国元首,1991年“中国一绝”专题片中央电视一、二合播出。台湾多家媒体曾先后几次拍摄和播放了“龚扇”制作的全过程,并被《人民日报》《人民画报》《工人日报》和各级地方媒体多次详细报道和赞誉。曾赴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销,受到国际友人的广泛称颂。
“龚扇”这朵艺术奇苑,在-和第五代的潜心继承和钻研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以具炉火纯青,出神如画的境地,她独有的民间艺术魅力,具有很高的观赏、收藏价值。

五. 四川省 自贡 贡井区 樱桃酥匣

樱桃酥匣,酥点,特点:形如方匣,色白如玉,皮酥馅香甜。烹制法:炸。

蜜樱桃切成丁,桃仁去皮炸酥;切成丁,猪板油去筋剁茸,加白糖、炒面粉少许,揉制成馅。wT9

油水面做成每个重15克的剂子,包入油酥面,擀叠成圆皮,包入馅心,将圆皮四边提起成方匣形,接缝锁上花边,入猪油锅内炸熟后起锅,中间嵌一颗蜜红樱桃即成。wT9

操作要领:制作时应保证方匣美观;炸制时油温略高。wT9

六. 四川省 自贡 富顺 熟油海椒

由辣椒、植物油、芝麻、花椒、胡椒、食盐、味精、天然香辛料配制而成。 其味道香味醇厚、鲜辣可口。适用于凉拌、蘸食或作菜肴调料。( 富顺县)

七. 四川省 自贡 大安区 牛佛烘肘

牛佛烘肘

牛佛烘肘是川南古镇牛佛的名厨在川味烘肉的基础之上研制而成,故取名为牛佛烘肘,早在清康邪路熙年间就是宫廷贡品,产品具有色泽棕红、味鲜回甜、咸淡适度、肉质粑嫩、香乞浓郁、肥而不腻的独特风味,适宜不同年龄人士食用,是宾宴是不可缺少的佐餐佳肴、馈赠之佳品。

自流井盐业兴饮食兴,沱江水码头牛佛镇的厨师吸取传统烘肘长处,试制成功独具特色的牛佛“碗碗烘肘”。“碗碗烘肘”造型美观,色泽鲜嫩,味美香甜,食之火巴而不烂,肥而不腻,胜过当时名气最大的“东坡烘肘”,受到沱江流域的富顺、隆昌、自贡、泸州、宜宾、资中、资阳等市县食客欢迎,后经官府传入宫中,成为康熙年间宫廷的上等菜肴。

牛佛烘肘精选经检疫的猪肘,一般不低于1.25公斤,整形成皇冠状,配以十多种天然传统香料和具有败火、化食功能的中药材,加上料酒、冰糖、精盐、酱油、甜酱等佐料,入铁锅烘制。先武火后文火,2个多小时后起锅。烘的时间短了不入味,时间长了又影响造型。起锅后装听,然后入杀菌釜消毒。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富顺食品厂研制出听装牛佛烘肘,名震巴蜀,也获得了许多奖,成为老少喜食之物,自贡旅游纪念佳品。九十年代末,牛佛烘肘停产。自贡天花井食品公司在牛佛烘肘基础上,研制开发出了“长明”牌烘肘。“长明”牌烘肘保留了原牛佛烘肘长处,又吸收了南方淮扬菜,北方鲁菜风味,因此,老少咸宜,南北适口,实乃佐酒拌饭之美食。“长明”牌烘肘包装装璜喜庆典雅,富丽堂皇,不失民族风格,又具现代气息,被评为自贡市首届旅游名优产品,被国家内贸部授予“中国放心食品信誉”名牌。

八. 四川省 自贡 沿滩区 佛手酥

佛手酥,酥点,特点:色微黄,形如佛手果,皮酥馅香甜。烹制法:炸。

川味佛手酥的做法:QKP

1、瓜条、橘饼切成小丁,加白糖、猪板化油、炒面粉少许,揉制成馅。QKP

2、油水面加食用柠檬黄少许揉匀,做成每个重15克的剂子,包入油酥面擀叠成圆皮,包入馅心封口。QKP

3、用手微搓成长条,按扁,用刀在一端划条口,将一头微卷,一头略高成佛手形,入猪油锅炸制。QKP

4、或将点心坯刷上蛋汁,入炉烤至呈金黄色即成。QKP

操作要领:用刀划口不宜深,以免漏馅;炸制时,要注意保持形状完好。也可用豆沙做馅。QKP

九. 陕西省 安康 汉滨区 老山农牌天麻

镇坪县中药材产业建设办公室( 安康)

十. 四川省 自贡市 富顺 富顺再生稻

富顺再生稻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富顺再生稻

再生稻俗名抱荪谷,是由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在适宜的水分、养分和温度等环境条件下,使之萌发出再生蘖,并进而抽穗、成熟的一茬水稻。

自贡市富顺再生稻是富顺人民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和长期的水稻生产种植过程中,不断探索、研究、发展,打造出来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品牌产品。

富顺县位于四川盆地南部丘陵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的特点。全年无霜期351天,日照时数1200小时,年均温18℃,年均降水1100毫米,7至8月高温多雨,雨热同季,9月气温高,光照较好;沱江、釜溪河贯穿全境,水库、塘堰、沟渠配套,储水丰富;境内水稻土、冲积土、紫色土、黄壤土四大土类结构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和多种微量元素,特别适合水稻——再生稻生长,独特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富顺再生稻独特的品质。

富顺再生稻经加工而成的再生稻米,外形细长偏小,色泽洁净鲜亮,腹白较小,具有胶稠度高,垩白米率低,直链淀粉(干基)和脂肪含量较高,矿质营养元素丰富的特点,其米饭清香、洁白、油亮,饭粒结构紧密,软硬适中而略带粘性,口感细腻舒适,深受大众喜爱。在富顺举办的“富顺豆花”文化节上,一批批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文娱界人士光临富顺,吃着香喷喷的再生稻米饭、品味色鲜味美的蘸水和又白又嫩的“富顺豆花”,欣赏富顺独有的饮食文化和“千年古县”文明,心情舒畅,赞口不绝。

富顺再生稻米在富顺已经形成了比较配套完善的生产、加工、销售网络体系,有开甑香和巧媳妇两个米业加工生产企业,年加工销售能力达5万余吨,加之再生稻米与省内外品牌大米比较,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符合消费者“价廉物美”的要求,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借助党的惠农政策,借助科学技术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富顺人将把握机遇,积极探索,真抓实干,做大做强富顺再生稻品牌产业。我们深信,经过富顺人的不懈努力,富顺再生稻将随同“富顺豆花”名扬省内外,成为富顺又一特色产品。

地域范围

富顺再生稻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辖区内的富世、东湖、狮市、骑龙、互助、永年、蔸山、福善、板桥、李桥、富和、赵化、万寿、安溪、飞龙、怀德、石道、长滩、龙万、代寺、童寺、宝庆、古佛、中石、琵琶、彭庙等26个镇(乡)、473个农业村,东邻隆昌,西靠沿滩,南接泸州,东北与隆昌临界,西北与大安相连,西南与宜宾接壤,幅员面积1333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4°40′42″-105°16′08″,北纬28°55′32″- 29°19′12″,保护面积2.35万公顷,年产量5.29万吨。

四川自贡特产必买清单四川自贡十大著名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