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特产包装设计公司 达州定制包装生产厂家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7 22:50:21

一. 四川省 达州 宣汉县 宣汉黄牛

①产地分布:宣汉黄牛主产于大巴山南侧达县地区的宣汉、通江等县。据1981年统计,宣汉黄牛有381120头,分布在达县、开江、万源、南江、巴中、平昌、开县、城口等县和白沙工农区。

②外貌特征:宣汉黄牛体躯细致紧凑。头直, 面部平整。 公牛头雄壮较宽,母牛头清秀;角质细致紧密,角型多样,以角尖向上向前弯曲的“照阳角”为主;颈长适中,颈肩结合良好,垂皮发达,母牛颈略显细长。前躯发育良好(胸围指数:公牛 135.6、母牛135.8),胸深, 公牛肩峰隆起。中躯较短,结实紧凑(体长指数:公牛109.6,母牛109.5);背腰平直,腹圆大不下垂。 尻部较长,微斜,稍显尖削。骨骼细致结实,四肢细长(肢长指数:公牛53.4、母牛49.2),肢势端正, 运步稳健;蹄叉紧,蹄质坚实,多为铁青色。皮薄富弹性,毛细、稀而短。毛色类型复杂,据1075头牛统计:黄色占 63.0%,褐色占 7.3%,黑色占9.4%,黑黄色占14.5%,其它颜色占5.8%。 宣汉黄牛体躯较大,成年公牛的体重 327.2±10.0公斤,成年母牛的体重271.0±2.99公斤,成年阉牛的体重369.9±7.28公斤。

③生产性能:

(一)役用性能 宣汉黄牛一般3岁-使役,5-15 岁役力最强。善于水田、旱地作业,也是产区运输的动力之一。宣汉黄牛耕作力较强,持久耐劳,使用铁铧木犁,营养良好的牛每天可犁干板田 1-1.5亩,水田2-2.4亩,旱地2.4-3亩,耙水田5-6亩。每头耕牛年负担耕地面积15-20亩。最大挽力:用体况中等以上成年牛测定,公牛平均体重338.3公斤, 最大挽力平均292.9公斤,占体重的86.5%;母牛平均体重 296.8公斤,最大挽力平均216.4公斤,占体重的72.9%;阉牛平均体重393.7公斤,最大挽力平均301.6公斤,占体重76.6%,说明其挽力较强。挽车:一般一头牛驾胶轮车,可载重500-800公斤,在碎石公路上日行25 公里左右。据测定,3头牛共驾胶-车,载重1.5-2.5吨,在碎石公路上日行30公里,无不良表现。

(二)产肉性能 用15月龄、平均体重131.6公斤的阉牛进行肥育试验,在放牧加补饲的条件下肥育90天(9-12月)平均体重168.3公斤,平均净增重36.7公斤,肥育期日增重为407.3克。增重1公斤活重耗混合精料3.5公斤。屠宰率52.5%,净肉率40.0%,肉骨比3.8:1。 胴体分割肉总重60.2公斤,其中优质切块重24.0公斤,占分割肉的39.8%,熟肉率59.8%。试验说明,宣汉黄牛产肉能力一般,但肉质良好,驰名省内外的达县“灯影牛肉”,即以宣汉黄牛肉为原料。据分析,9-11肋间肌肉(不含背最长肌)的营养成分是:水分70.2%,干物质29.8%,其中蛋白质18.7%,脂肪10.4%,灰分0.9%,PH值6.1。

(三)繁殖性能 宣汉黄牛母牛1岁、公牛1.5岁性成熟。母牛发情的季节性不强,发情周期平均22.2天,发情持续期27小时。初配年龄一般为3岁,妊娠期平均281.2天,一般 3年产犊2胎,少数一年一胎,终身产犊6-7头。犊牛初生重:公犊平均13.8±0.75公斤, 母犊平均15.6±0.70公斤。繁殖率6.3%,犊牛育成率98%。

二. 四川省 达州 达川区 四川藤器

四川达县、万县、乐山等地的藤器品种有沙发、躺椅、餐椅、办公椅、圆桌、茶几、屏风等。坚固、轻便、美观、耐用是四川藤器的特色。手艺高超的巧匠们还能在藤器上编出各种花样,如菊花、花辫子、麻花、铜红、环扣等,配上不需经纬,自行穿编而形成的“结花”,疏密相间,精美别致。

三. 四川省 达州 宣汉县 宣汉黄牛肉

宣汉县黄牛列入世界优良牛种名录,肉质特佳,分别在1992年首届巴蜀食品节和1993年长江流域五省七方新产品技术交流会上荣获金奖。有五香牛肉干、麻辣牛肉干、香油牛肉片、牛肉松等23个产品。

四. 四川省 达州 开江县 达州油橄榄

油橄榄是世界上珍贵的常绿、多年生木本油料树。橄榄油具有食用和保健的功能,有很高的药用开发价值,是高级护肤美容化妆品的主要原料。由于油橄榄适生地域狭窄,橄榄油产量有限,全球市场供不应求。据国家商务部统计,世界橄榄油年总产量只有80万吨左右,市场缺口达180万吨以上,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达州是中国国内少有的几个油橄榄次适生区,拥有目前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品种资源库,建有全国品种最多、品质最优的油橄榄母本园,在中国林科院油橄榄研究所的技术指导下,采用植物基因壮优新工艺,掌握了油橄榄提前2年结果和无性繁育新技术,并成功选育出5个早熟丰产新品种,育苗成活率大大提高,现已种植油橄榄4万亩。规划用3年时间在开江、达县成片定植油橄榄10万亩、600万株,建成国内最大的油橄榄生产基地。

五. 四川省 达州 大竹 大竹醪糟

大竹醪糟,是四川省达州市达县的著名,四川的醪糟有很多种,尤以大竹醪糟颇为著名,又称“东汉醪糟、东柳醪糟”。成品具有色白汁清、甜浓爽口,酒香四溢的特点,同时还有补气、生血、活络、通经、润肺之功,夏日更兼清爽。

东柳醪糟酿造历史悠久,源于汉,盛于清,有史记载,见于大竹县志,“甜酒亦以糯米酿成,和糟食用,故名醪糟,以大竹城北东柳桥所出为最。”故名曰东柳醪糟。东柳桥位于大竹县城以北,距大竹县城三里,相传汉高祖年间东柳已建有石墩木桥,名曰“东流桥”,清乾隆五十九年加固桥墩,增宽桥面改建成五拱石桥,沿河建房成镇,两岸垂柳成行,得名“东柳桥”。FLE

据传距“东柳桥”一华里路的唐家大院,有一股泉水终年不断的流淌,附近几里居民争相搬至建房盖屋,视泉水为神水,求得保佑,白病拒之。用此水煮饭,特别柔软,香气扑鼻,尤其是用此水煮糯米饭,更有独特风味。FLE

大竹醪糟针对醪糟传统生产工艺存在的工艺流程长、间歇操作、人为污染环节多、质量不稳定、出品率低、成本高等问题,采用精糯米、泉水、专用米曲发酵剂等配方材料,开发出连续蒸发、机械拌曲、单瓶分装、恒温发酵新工艺,易于规模化、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改原先发酵再灌装的传统工艺为连续蒸饭、机械搅拌、单罐恒温发酵工艺,易于规模化、产业化、规范化生产;研究的单瓶分装、专用米曲发酵剂和恒温发酵技术是对传统的大容器发酵工艺的重大改进,属国内首创。同时产品保持了原窝“V”型体形状和发酵原汁,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具有原汁原味、浓厚纯正、形态美观、营养丰富、下锅煮即松散等特点。产品固形物含量50%以上,可溶性固形物≥25%,各项指标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综合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研究的单瓶分装、专用米曲发酵剂和恒温发酵技术是对传统的大容器发酵工艺的重大改进,属国内首创。FLE

六. 四川省 达州 万源 肉牛

肉牛,我市市全国商品牛基地县(市),九九年被列为国家级秸秆养牛示范(市)。近几年在继续抓好重点乡的基础上,建设了15个商品牛生产基地乡,大力开展秸秆养畜、种植优质牧草和草山草坡改良,引进良种海福特牛100余头,安格斯15头;同时,建设牛种改良站12个。( 万源)

七. 四川省 达州市 开江县 开江豆笋

开江豆笋是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的。开江豆笋,适宜多种烹调方式,炒、烧、炖均可,而且久炖不散,口感嫩滑、细腻,味道醇香、鲜美。2009年5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豆笋的传统制作技艺,产生并流传于开江县的新宁镇、普安镇和甘棠镇。据《开江县志》记载:清代初年,四川因战乱人口锐减,于是清政府在大半个中国推行移民填川政策,这次事件被历史学家和民间命名为“湖广填四川”。所谓“湖广”,是指湖北、湖南两地。在明清时期,湖南、湖北合称“湖广省”。这些外来的“异乡人”在这片金色的土地上纵情舞蹈,他们从故乡带来新的物种、新的食品制作技术、地方戏、习俗、方言,然后在这个新的竞技场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当时,开江盛产大豆,由于用大豆作原料加工制作的豆笋含有高量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和钙、铁、锌、硒及多种维生素,营养极其丰富,长期食用有利于小孩的生长发育,可延缓人体的衰老,深受人们的喜爱,于是,豆笋传统制作技艺从此开始。

开江豆笋传统制作技艺非常讲究。第一步:筛选——豆笋注重选料,一般选用开江本地出产的“六月黄”或“八月黄”大豆,并由人工清除豆子中的杂物。第二步:浸泡——把选好的豆子倒入大黄桶中,用清水浸泡,豆子计量单位为“桌”,一“桌”大约四升(升子是旧时量谷物的器具,一升子即为一升)。第三步:磨浆——将浸泡好的豆子连同水一起用木水瓢舀到石磨中,开始磨浆,石磨转动的速度要适中,以磨出的浆较为细滑、无明显颗粒为宜,磨出的浆直接用木桶盛好。第四步:过浆——在摇架下方套一块过滤布,把磨好的浆舀入滤布中,摇动摇架,从滤布中能流下去的就是可以制作豆笋的豆浆了,滤布上面留下的是豆渣。第五步:烧——把滤好的豆浆倒入大铁锅中,用文火烧开,烧开后即全部舀出,用木桶盛好。第六步:提取成型——将烧制好的豆浆重新倒入锅中,以文火加热,用蒲扇扇动锅中的豆浆,使其表面凝成一层膜状皮,然后用准备好的竹签把皮裹起来,这样,豆笋就成型了,再把裹好的豆笋放在搁箱上,如此反复,直至把锅中的浆提取完为止。竹签上裹的层数视制作的豆笋大小而定,大豆笋至少要裹10层以上,小豆笋裹3层就可以了。第七步:烘干——把搁满豆笋的搁箱抬到室外晾晒,一般以阳光照晒为主,必要时,也可以等提取成型后用灶内的碳渣余火进行烘烤,其目的是把制作出来的豆笋烘干。

豆笋传统制作技艺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独特的制作流程,不添加任何化工原料,保证其制品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食品,符合现代人的生活食用标准。其传统制作技艺十分独特,全程手工操作,选料精细,制作流程别具一格。开江豆笋传统制作技艺所需的器具,将多种制作工艺(如石磨制作、黄桶制作、摇架制作等)融为一体,具有极强的综合制作技艺价值。

八. 四川省 达州 大竹 珍珠元子

珍珠元子

双味珍珠元子色泽分明,形态美观,糯香滋润,咸甜皆宜。

原料准备:糯米500克、枣泥馅100克、鸡净肉100克、鸡蛋3个、生粉50克、红肠半根、冬笋(熟)50克、椰丝50克、生姜适量、葱花适量。

双味珍珠元子的制作过程是:糯米洗净用水浸泡(时间冬长夏短),取400克,趁热加入蛋液及生坯冷却;枣泥馅分挤搓圆,鸡肉制成颗粒,红肠、生姜、冬笋切成小颗粒,下锅炒成三鲜馅,加葱花冷即糯米坯分别包入甜咸馅沾裹剩余的泡米,上笼蒸熟(5分钟),出笼,包甜馅的再均匀地沾上椰丝。装盘美饰。

九. 四川省 达州 达川区 江阳酸辣鸡

民以食为天,餐饮业就像一块磁石,让人醉心其中。江阳酸辣鸡就是达州的一道名菜,让人垂涎三尺。但具有达州特色的酸辣鸡,为何没有“辣”出达州,走向全国呢?为此,记者对辣子鸡的“酸甜苦辣”进行了调查。

历史悠久有底蕴

“酸酸辣辣、香醇心脾、爽口开胃。”始终是川东人千年不变的美食文化,古有“不食酸辣味,不是通州人”之说。早在百余年前,在达州江阳附近的村民,就用秘制泡菜集川、渝、陕、鄂四省精髓于一坛,选用川东各市、县、区、乡上乘土鸡正品,造就了“达州一绝”的文化名餐——江阳酸辣鸡。 江阳酸辣鸡因为其选料精良,入口细腻,回味无穷而兴盛至今。现在,经过数代厨师的精心改良,江阳酸辣鸡已成为达州的一道特色江湖菜,因其色浓、香透、味特而受到很多食客的追捧。名声远扬的江阳酸辣鸡让很多达州人和外地游客不远千里专程驱车江阳尝鲜。

“把江阳酸辣鸡带进达城一定会受到达城市民的欢迎!”几年前,江阳酸辣鸡还仅仅局限于江阳,但是达城的餐饮人士发现江阳酸辣鸡备受食客追捧的现象后,决定把这一地方性的特色美食带进达城,让更多的市民能够不出城就能品尝这一美味。 很快,他们从江阳请来了厨师,并通对江阳酸辣鸡进行改良,在口味和创新上取得突破后,2004年,达城第一家江阳酸辣鸡在文家梁正式开张营业。

闯出“名堂”有名堂

江阳酸辣鸡“飞”进达城后,凭借独特的产品优势,在创业的初期,通过独特的菜品和创意抓住消费者,达城的“好吃嘴”们在品尝这道特色江湖菜后都赞不绝口。得到了达城食客的认可,很快就在达州站稳了脚跟。 2006年开始,江阳酸辣鸡这一道特色菜被我市很多餐饮创业者群起效仿,各种以江阳酸辣鸡为招牌菜的特色餐馆一夜之间开遍达城。辣子鸡、霸王鸡、河边鸡等各式各样的品种更是让食客们眼花缭乱。在激烈的竞争当中,开业没有几年的“江阳酸辣鸡”在达州“独霸天下”的地位开始动摇。 很多人在涉入餐饮业时,都选择了以鸡为主料的特色餐馆,这样的餐馆投资可大可小,投资周期短、见效快,如果不成功损失也不大。所以导致很多餐饮创业者初始选择的时候都容易以此为基础。

十. 四川省 达州 达川区 龙会红桔

龙会红桔

四川达县龙会乡的红桔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早在解放前就由当时的“背儿”挑向汉中(即今天的陕西一带)。历经百年的龙会红桔现早已闻名全国,畅销全国各地。龙会红桔的特点是个大、皮红、肉甜、易保存。

四川土特产包装设计公司哪家好重庆特产包装设计公司哪家好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