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土特产神仙草 野生苍山神仙草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26 03:23:16

一. 陕西省 西安 蓝田 蓝田神仙粉

蓝田神仙粉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在夏秋两季,当地居民采秦岭山中绿色无污染的糜子稍树叶,晾干后放入盆中,加入沸腾开水,待稍凉后用力揉搓,去叶柄及杂物后,放入一干净盘中,冷后即成凝胶状,切块后加入蒜、醋、油泼辣椒等。神仙粉味苦清肝,清火明目,是纯天然绿色食品。据说“吃了神仙粉,神仙也不当”。

神仙粉,不是我们平常所吃的那种用玉米面或米做成的粉皮类食物,而是一种形状和口感类似凉粉,原料却与粮食无关的山野小吃。每到春夏时节,蓝田人总要到秦岭山中,采摘一种特有的植物“神仙草”,用来制作神仙粉。“神仙草”并不是草,而是一种生长在大山背阴处的乔木树叶,椭圆对生。有点像榆叶,当地人叫糜子梢。树叶采回后,先晾干,再倒进盆中,然后烧一锅开水,沸腾着注入,稍凉后用手反复揉搓,成褐色泥糊糊,最后放冷凝固成胶冻状,这便是神仙粉。神仙粉吃法很简单,刀切成小块,用柿子醋、蒜泥、油泼辣子等调拌,味道酸辣,口感清爽。尤其在炎炎夏日,一碗神仙粉入口,清凉直沁肺腑,那真是神仙般的享受。

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

蓝田县所辖玉山、九间房、普化、蓝关、蓝桥、辋川、小寨、焦岱、汤峪、厚镇、灞源、葛牌等12个镇街187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9°08′53" ~109°44′59",北纬34°17′13"~33°57′20"

二. 河南省 南阳市 淅川县 荆紫关神仙凉粉

荆紫关神仙凉粉是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荆紫关镇的特色小吃。神仙凉粉性甘味苦,清热解素,杀菌抗癌,神仙凉粉用刀片打成小块,浇上油泼辣子、醋和蒜水,味道凉爽口,是夏天消暑降温的极好食品。

神仙凉粉是用境内猴山上的一种野生灌木树叶加淀粉做成的,夏季吃了以后可以清热、解毒、活血,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其具体做法是,将采回的新鲜叶子淘净,空水、放到盆中用开水烫匀;再掺凉水搅拌,使其不烫手为宜,接着双手双复揉搓,直使叶子和热水成为糊状,然后用布袋过滤盆中,待冷却后即成凉粉。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老家连遭三年大旱,饿殍遍野,十室九空,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灾民,成群结伙地向山外逃荒。途中遇一位神采奕奕的老奶奶,用拐杖挡住他们的去路,和善地说:“你们不必逃荒,荆紫关镇北猴山上有一种树,叶子能做凉粉,糊口度日不成问题。”接着她教大伙如何辩认叶子,如何制作凉粉。说罢驾一朵祥云腾空而去。众多灾民方知是神仙点化,便跪地叩头“多谢神仙救命!” 灾民们返回家园后,按照神仙指点的辩认方法,采回了叶子,又依照神仙教给的制作步骤,果然做出了凉粉,度过了灾年。因这种凉粉为神仙点化,故称之为“神仙凉粉”。

三. 广东省 汕头 潮南区 烩神仙鱼翅

烩神仙鱼翅

用料:
    已炖好的鱼翅针400克,豆芽150克,火腿丝20克,笋肉150克,湿香菇20克,上汤1000屯,精盐3克,味精3克,胡椒粉0.l克, 麻油2克,生粉水少许。

制法:
    (l)先将笋肉滚熟,切成丝待用。再把豆芽等摘去头尾,香菇切丝待用。
    (2)将炒鼎烧热,放入少量油,先把香菇炒香,笋丝炒过取出,再将上汤放人鼎内煮滚, 再放入鱼翅、笋肉、香菇,再煮滚,再放豆芽, 加入精盐、胡椒粉、味精搅匀,然后用生粉水勾头,最后加入麻油,火腿丝撒在面上即成。

特点:
    清鲜爽口,口味香醇。

四. 四川省 凉山 喜德县 神仙蟹

将加工整理的优质螃蟹,下油锅炸至色泽彤红,配肉末芽菜,加调味料炒香。该菜虽由多只螃蟹烹制,但成菜后状似一只大螃蟹,造型别致美观,蟹肉细嫩,香味浓郁,鲜美爽口。食之,尤如做神仙一般。( 凉山)

五. 云南省 昭通 鲁甸县 高原牛干巴

“理世”牌高原牛干巴,是在继承鲁甸回民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精心研制加工而成的美食佳品。在俗有“干巴之乡”之称的鲁甸,生长着享有盛誉的优质良种壮黄牛,草原放牧,纯天然精料喂养,加之当地气候环境因素特殊,生长周期长(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在寒露时节经阿訇主刀精心挑选优质肉料,通过长达40天时间腌制的“理世”牌高原牛干巴,其肉质鲜嫩、味美香醇、营养丰富,是现代人们所追求的无激素、无污染、纯天然的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时尚食品。

本品系真空包装,保质期长。外包装礼盒精致华贵典雅脱俗,携带食用方便,是馈赠之佳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六. 陕西省 汉中 佛坪县 佛坪神仙豆腐

神仙豆腐是用“神仙树”的叶子加工而成的。“神仙树”叫双翅六道木,是忍冬科六道木属的灌木。双翅六道木在佛坪山里到处都是,多生长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路边、沟边杂林中或灌木林中。到每年的五月以至九月,叶子鲜嫩时,用竹篓采集回来,在泉溪中淘洗干净,放入盆里。每斤鲜叶加水约四斤,用稍晾一会儿的开水烫浸叶子,叶子就会瘫软在盆里。这时用擀面杖来回搅捣,使叶子到糨糊一样,以用擀面杖挑起来不滴为宜。然后用细眼筛子过滤糊状树叶,去渣。再往浆汁里面占点上卤水,如果没有卤水就加澄清了的草木灰水,以叶子一斤加灰水三两的比例。等搅拌均匀、粘稠后,冷却凝固。为样制好的神仙豆腐碧绿细嫩,宛如凝脂,要将其漂在水中。食用时,如同凉粉切片,加红油辣椒、姜蒜、芥茉等调料凉拌入碟,吃起来柔滑细润、凉爽可口;若煮着吃,可与香莱、木耳、黄花、粉丝、肉丸同烩;也可与酸泡菜、鸡肉丁爆炒。它色泽淡雅、清香味浓,口感舒适有茶叶的韵味。食用有下火,凉血、解毒、醒脑、提神的功效,适宜夏季食用,可防治因肝火、肺热引起的多种疾病。

七. 四川省 甘孜 稻城 高原无鳞雪鱼

高原无鳞雪鱼,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的特色水产品,此品生长在四川阿坝州与西藏接壤的长江源头,浑身无鳞,肉质鲜嫩、爽口、极具营养滋补攻效。

甘孜高原无鳞雪鱼肉质鲜嫩、爽口、极具营养滋补攻效。雪鱼浑身上没有鳞,是生长在高原河水里的野生鱼类,如果您要去稻城亚丁,请一定记得去品偿一了。

甘孜州的无量河谷位于理塘至稻城的路上,河谷风光幽雅,无量河的高原无鳞雪鱼味道鲜美,为来往游客必尝的佳肴。在无量河边小憩,品尝有小雅鱼之称的高原无鳞雪鱼,爱吃好吃的驴友们不能错过。yTC

八. 云南省 红河 泸西县 高原梨

高原梨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沪西高原梨是泸西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点产业,目前已建成高原梨基地5万亩,已挂果2.5万亩;同品种比北方提早成熟40天,比日本提早成熟2.5个月。年产量达6000吨,预计2006年全县优质梨总产量可达12000吨,到2010年,生产基地达到10万亩,年产量(商品量)达10万吨以上。

泸西高原梨是在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孕育的甘露,是云南水果中的精品。无污染、无公害,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肉质脆嫩润口,味甜微香,汁多化渣,风味极为优美,食后让人回味无穷。是亲朋好友间馈赠的佳品。

泸西高原梨从引入的80余个国内外良种中,筛选确定了适宜泸西栽培的高原梨系列,经过多年的推广和发展,规模达到七万亩。有90.92年两次获《云南省优质水果产品证书》,99年获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2005年再获首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的雪花梨; 90年获《云南省优质水果产品证书》的金花梨;97年在庐山召开的南方早熟梨评选会上获第一名的早酥梨;2004年获全国优质早熟梨奖的早白蜜。2008年泸西高原梨又获云南省名牌农产品称号。泸西优质梨“发展规模化、布局科学化、定植规范化、品种良种化”。

泸西高原梨不仅成熟期早于原产地一个月左右,品质好于原产地,而且有便捷的交通、通讯和优惠的政策,我们真诚的希望,社会各届人士参与到我县优质梨产业的培植中来,将泸西高原梨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品牌。

泸西优质梨(水果)的发展按照打造观光果树长廊的构想进行设计,规划形成“三线三片区”。 2010年泸西水果面积12万亩,优质梨面积7.4万亩,优质桃面积3万亩,其他水果面积1.6万亩。全县优质梨挂果面积4.5万亩,产量50000吨,产值达10000万元。水果总产量80000吨,总产值14000万元。目前,弥泸师公路线观光果树长廊已经基本形成。“三片区”也初步形成。

九. 云南省 红河 泸西县 泸西高原梨

泸西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北部,国土面积1674平方公里。泸西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据《广西府志》记载,明洪武15年(公元1382年)至清乾隆35年(公元1370年)设广西府期间,是泸西的兴盛时期,“商旅络绎,车马辐辏”就是当时的写照。 泸西县境内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雨适中,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署”的高原季风气候,自然条件适宜果树生长,境内果木繁多,资源丰富。泸西梨种植历史悠久,据清乾隆《广西府志》 物产 果之属记载:“桃 李 梅 杏 榴 梨 柿 栗 榛 松 核桃 羊枣 花红 木瓜 杨梅 橙 山楂 橘 橄榄 ”。按此推算,泸西县种植梨的历史有250年以上。 据《泸西县志》记载:1978年,全县已种植面积5000余亩,约20万株,产量约200吨。 1977年引进碭山酥、雪花、金花、早酥等品种试种成功,至1989年发展新品种2000余亩。1991年泸西县被列为云南省优质梨生产基地县,泸西高原梨的发展步入快速发展时期。经过“八五”、 “九五”、 “十五”、 “十一五”优质梨基地的建设,到目前为止,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5万亩,年产量达12万吨。 雪花、早酥、早白蜜、美人酥品种较适宜当地独特气候和环境条件,表现优良,一直为泸西梨种植的主栽品种。具有成熟早(同一品种成熟期比云南省梨产区早5-8天,比北方早25-30天),高产、稳产,果形端正,果面平滑,皮薄,果心小,肉质细嫩,石细胞少,多汁化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11.00%)的共同特性。1990年参加云南省首次组织优质水果鉴品会,泸西高原梨雪花品种获得云南省优质水果产品证书;1997年,泸西县果树站《万亩优质梨综合技术开发》获云南省农业厅科技推广三等奖,泸西高原梨早酥品种1997年参加在江西举办的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南方优质早熟梨评比获全国第一名; 泸西高原梨雪花品种1999年在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室内蔬菜、水果评比获金奖;泸西高原梨早白蜜品种2004年在全国早熟梨等级标准研讨暨优质产品擂台赛上获优质早熟梨奖;泸西高原梨雪花品种2005年获首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2008年泸西云露牌高原梨被评为云南名牌农产品称号。 在长期生产中,当地群众把以雪花、早酥、早白蜜、美人酥四个品种为主的泸西梨统称为泸西高原梨。

所在地域:云南

申请人: 泸西县果树站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泸西高原梨生产区域位于云南省泸西县境内,包括中枢镇、舞街镇、白水镇、金马镇、旧城镇、永宁乡、向阳乡、三塘乡8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3°30′~104°03′,北纬24°15′~24°46′,南北长54.75 ㎞,东西宽 54 ㎞,种植面积10000公顷,年产量12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观品质:泸西高原梨四个品种虽然大小、果形、颜色有一定差异,但均表现出果形端正、果面光滑等共同特性。红色梨系列两个品种早白蜜、美人酥颜色独特,果皮均覆红色彩晕,外观艳丽。而每个品种又具有独特的外观特征,具体为:雪花品种果形椭圆端正,果皮绿黄色,贮后变黄色,蜡质薄有光泽,果点大而明显;早酥品种果实椭圆形,果皮绿黄色,果面平滑,有光泽,果点小或不明显;早白蜜品种果实倒卵形,果皮黄白色,阳面间具红色晕,蜡质薄有光泽;美人酥品种果实近倒卵园形,果肉淡白色,果皮黄绿色,果面覆。 (2)内在品质:泸西高原梨四个品种果肉均为白色,雪花、早白蜜味道蜜甜,早酥、美人酥味甜微酸。都具有皮薄,肉质脆、细嫩、 多汁无渣,果心小,营养丰富的共同特性。其中,硬度≥2.50kgf/平方厘米,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00%,总糖≥7.00%,维生素C≥2.5mg/100g,水分≥80%。 (3)安全要求: 泸西高原梨产地环境按照NY5013-2006《无公害食品 梨产地环境条件》执行;生产严格按照GB/T10650-2008《鲜梨》的有关规定 执行。

长白山特产野生黄金草林中草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