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特产辣椒糍粑 湖南汝城特产黄糍粑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4 05:44:49

一. 四川省 内江市 隆昌市 隆昌糍粑

糍粑,是当地人用当地优质糯米经水泡后,放进饭甑蒸熟后倒进石臼,一人用木杵舂,一人翻动,一下一下,直舂到米饭粘稠如泥状,挑起不断为止,民间俗称“打糍”。然后装进盆里,加香油点润,用手搓成块,搓成丸,放进装有炒熟磨细的芝麻、花生、豆、糖的碗中滚过沾满后即可食用。味道清香,甜润可口,舒气和胃,多吃不腻。

二.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永定 湘西糍粑

土家人素有“二十八,打粑粑”的说法。每逢春节来临,农历腊月末,家家都要打糯米糍粑。据乡土志书记载:“糯米饭就石槽中杵如泥,压成团形,形如满月。大者直径1尺5,寻常者约4寸许,3至8分厚不等。”小糍粑做完后,由心灵手巧最会做糍粑的妇女,再做几个大糍粑,小则三五斤,大则十多斤。这叫“破笼粑”,象征“五谷丰登”,又显示土家人大方。打糯米糍粑是一项劳动强度较大的体力活,一般都是后生男子汉打,两个人对站,先揉后打,即使冰雪天也要出一身汗。做糍粑也很讲究,手粘蜂蜡或茶油,先搓坨,后用手或木板压,要做得光滑,美观。

三. 广西 崇左 凭祥 白糍粑

白糍粑

白糍粑,糍粑之一。此食品是逢年过节的特有食品。它是以上等糯米为原料,将糯米掏洗净后浸透,放入蒸笼内,蒸至熟软松化。捞出放入石舀内,两人用木棒捣碎后上锅蒸。将蒸熟的糯米饭捣烂成软韧的糍粑,捞在盆内,趁热分成小团,再将小团捻扁成圆形,每个糍粑厚约一公分,直径一般15至20公分。婚嫁用的,则做到30至40公分,还要在白糍粑上剪贴“龙凤呈祥”、“吉祥如意”等字样。如将白糍粑放入碱水内,可保存数月,随时可取出洗净食用,汤煮、煎烤均可。此食品具有美味香甜、松软爽口等特点。

制作方法

1、把芝麻花生分开炒,至熟。然后分开捣碎芝麻和花生。花生炒熟后拿个硬物碾碎,把皮去掉。再把花生芝麻混合一起,放250克的白糖一起搅拌,馅就做好了。

2、倒入2斤半的糯米粉。用温水和、最好加点白糖进去和,使其皮有淡淡的甜味。再把剩下的半斤糯米粉放干锅里炒,小火,怕它糊了。(炒这糯米粉用来散在煮好的糯米粉上。防止粘手)

3、把和好的糯米粉揉成小团压成饼状,放入沸水里煮,待锅里的糯米饼浮在水面说明熟了,然后一个个捞出来放盆里和,因为糯米粉比较粘,需要很用力的和,最好是有根木棍,用来捣。我木有木棍用了个汤勺,慢慢捣。

4、捣好后在其上面撒上炒熟的糯米粉,里面也记得撒哦,防止它粘手。

5、最好把弄好的糯米团揉成小团象包包子那样把它包好就可以直接吃了。为了防止包好的糯米糍粑粘在一起最好也撒些熟糯米粉,吃的时候把糯米粉拍掉就可以吃了。

风俗

打糍粑是中国南方各地的春节风俗,各地因民族不同而各有差异。腊月里“打糍粑”是一年中的大喜事,全家都高高兴兴的,亲戚邻居都来帮忙。小孩子知道,一做糍粑就快要过年了。民国时期的《永顺县风土志》中记载:糯糍粑,系糯米饭在石臼中杵如泥,压成团形,形如圆月,大者直径约五尺,寻常者约四寸,厚三分至八分不等。一般的糍粑只有巴掌大小。直径五尺的糍粑,大约是祭祖等特殊场合才用。

四. 四川省 遂宁 蓬溪 唐糍粑

“唐糍粑”系蓬溪地方传统名小吃,据传源于唐代,属宫中贡品。该小吃精选蓬溪吉星贡糯米为主料,沿用泡、蒸、舂等传统工艺制成绵软柔实的米粑,再辅以红糖、白糖、芝麻、黄豆、黄生等粉料,具有“金银满堂,回味悠长”的特点,补中益气,老少咸宜。

五. 湖北省 咸宁市 嘉鱼县 鄂南糍粑

鄂南糍粑

是鄂南人民喜庆普遍使用的传统食品,以上等糯米蒸熟捣烂做成锅盖大小的园饼晒干已被储存,用时切成条块。既可做副食糕点用,又可当主食;既可煎、蒸、烤,又可做汤;既可甜食,又可咸食或淡食。还有一种“粑儿”以糯米粉调制,中裹白糖等馅,外包碧绿“粑儿叶”(一种矮生竹类植物的竹叶,叶大,宽约七八厘米,长近二十厘米),入火炉烤制。

六. 湖南省 郴州市 汝城 水蕨

水蕨

水蕨是生长在热水河畔的一种天然绿色野生蕨类,口感鲜嫩柔滑,且具有清热、滑肠、降气、驱风、化痰等功效。

七. 湖南省 郴州市 汝城 汝城野生松树菇

野生松树菇主要生长在松树林中,是一种纯天然野生食用菌,具有松、脆、滑、软等特性,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富含人体所需多种微量元素,是您不可多得的一道美味佳肴。

八. 四川省 遂宁 射洪 糍粑块

糍粑块,米食,特点:色泽棕黄,皮酥内软,香脆味美,咸鲜微麻。烹制法:蒸、炸。此品为四川民间小吃。

以糯米入热水中浸泡半小时,旺火蒸熟,加花椒、食盐,装入木盒。待冷却后,翻在案板上,改长方条块,再横切成厚1.5厘米宽的块子,下油锅炸至呈金黄色即成。qPU

操作要领:用旺火蒸熟,炮硬要适度;用中火炸,油烧至冒大烟时才下糍粑块,轻轻拨动,使受热均匀,不粘连。qPU

九. 湖南省 郴州市 汝城 汝城白毛尖

汝城白毛尖是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的。汝城白毛尖茶采用珍稀汝城白毛尖一芽一叶初展精制而成。紧细叉伏,白毫满披,嫩香高长,浓爽馥郁。内含茶多酚41.65%,氨基酸1.49%,咖啡碱4.23%,具有提神、醒脑、抗菌抗病、防癌降脂等功效。

汝城白毛茶,也称白毛尖、毛茶,最初产于九龙江,后广泛种植,盛产于九龙江及三江口一带,但以九龙江的最好,有“绿色仙丹,茶中明珠”之美誉,1991年经国家级鉴定为“世界罕见的红茶资源”。泡之,汤色杏绿明净,芽朝上,柄朝下,上下起落浮动,如春笋出土争奇斗艳,观之赏心悦目;香气纯正,滋味鲜醇回甘,饮之心旷神怡。白毛茶天生丽质,久负盛名。这里海拔高,漫射光多,昼夜温差大,常年云遮雾盖,千百年来形成了“芽壮叶大,正反两面多毛”的茶叶珍品,明清时一度成为贡品。白毛茶采用细嫩芽叶经传统手工工艺精制加工而成,茶内所含成分丰富,经国家茶叶研究所分析,内含茶多酚41.65%,儿茶素232mg/g,咖啡碱4.49%,氨基酸3.02%,总分达111.03分,居全国名茶之首。该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一般伤风感冒、消化不良可茶到病除,对肾结石、糖尿病、高血压等症疗效显著,长期饮用,有防癌、防血管硬化、治疗心肌梗塞、健身减肥、延年益寿之功效。近年,白毛茶开发了较多的产品。“汝白银针”、“汝白银毫”于1991年获中国食品工业十年新成果展示会优秀产品奖,1993-1995年获省名茶称号,1994年获全国林产品名、优、特博览会银质奖,1995年获全国科技新产品金奖,1997年获巴黎国际名、优、新博览会金奖,并被评为“湘茶杯”金奖,填补了省内空白。

十. 湖南省 郴州市 汝城 马桥花豆

马桥花豆是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马桥乡的。马桥乡花豆是绿色保健、煲汤佳品,加上耐贮运,日益受到经营商和消费者的青睐,成为走俏的商品。经农业部检测,汝城花豆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花豆又名多花花豆,别名又叫祛湿豆、荷包豆、红花菜豆、龙爪豆、大白芸豆、看花豆、雪山豆等,因种子褐红色间白色花斑,俗称花豆,迄今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汝城山水青嘉,气候宜人,被列为了国家生态示范县,生态环境极佳,加上这里大部分地区为砂壤土,腐殖质丰富,适合花豆的连片种植,产出的花豆品质优越。

汝城县20世纪80年代从深山原野引进种植,主要在马桥零星种植,自种自食,20世纪90年代开始小规模生产,市场上有产品销售,21世纪初广东老板到该县大量收购花豆。从此,面积逐年扩大,到2001年,开始大面积种植,该产品发展速度之快,是其它诸多农产品所无法比拟的,分析其优势,主要有六:一是绿色保健,深受消费者青睐;二是煲汤佳品,成为桌上珍肴;三是耐贮运,产销两便;四是对生长环境要求高,马桥乡气温适宜,土壤适宜,成为生产的一枝独秀;五是得利于政策的支持;六是依托多年的技术积累。生产规模由零星到小规模种植,由小规模种植到大面积生产,老百姓生产的意识由引导种到自觉种,组建了马桥花豆协会。尤其是今年,该出台了很多产业激励政策,对花豆种植户给予每亩不高于600元的贴息贷款,并按每亩50元给予奖励扶持,对搭架材料实行税费全免,极大地鼓舞提高了豆农的积极性,新增面积1500余亩,基地总面积已达到6000余亩,预计总产量可达150万公斤,产值可达1800万元,花豆种植户人均纯收入可增加600—800元。使马桥真正成为“花豆之乡”,该项产业成为全县屈指可数的农业支柱产业。

湖南汝城特产南瓜糯米糍粑湖南汝城特产黄糍粑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