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特产螺蛳肉是什么东西 湖北特产螺蛳肉叫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02 11:29:09

一. 湖北省 武汉 东西湖 柏泉板鸭

柏泉板鸭是选取本地湖养一年以上两年以内麻鸭,经柏泉传统工艺加工而成,为保证质量只生产3个月左右(从霜降至春节前),柏泉板鸭风味独特、蒸吃、煮汤、火锅皆可。

柏泉板鸭选料精良,选取柏泉麻鸭,产量有限。年产仅10余万只。以家庭工厂加工为主。规模不大。

二. 湖北省 武汉 东西湖 九九夜来香鸭脖

九九夜来香的鸭脖子味道很不错,特别是辣味卤得很进,所以就算是微辣的就能让人辣得受不了,要是吃辣的说不定就会辣得跳脚了。这里除了鸭脖子还有不少卤菜的选择,比较喜欢吃这里的鸭舌,如果说鸭脖子是一道下酒的好菜的话,我个人认为鸭舌要比鸭脖子更适合下酒,因为鸭舌更脆更有嚼劲,而且这里的鸭舌肉还比较多,吃起来辣得很够味。这里的鸭肠也不错。这里的卤藕也很好吃,和周黑鸭的有的比,还有卤香干也不错,卤鸭汤的味道全渗进去了,很好吃。在这里的鸭脖子也有真空包装的,不过好像还是精武路的外地人买得比较多,毕竟那里对于外地人来说算是比较出名的。九九夜来香的鸭脖子的价格和精武路的一样,10元三根,不过要送人的话,还是牌子响亮点比较好!

三. 湖北省 天门 义河蚶

义河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义河蚶是湖北省天门市水产名品,本名车鳌、亦作砗螯,学名橄榄蛏蚌,属全国稀有。唐诗人皮日休《送从第崇归复州竞陵》诗句“车螯近岸无妨取”,即咏此物。蚶为淡水蛤属,具金黄色狭长贝壳两枚,合拢时如一柄短剑,肉呈奶白色,用以氽汤,鲜美可口,是天门著名的筵席用菜。

义河蚶之名始于宋代,《天门县志》载,宋太祖赵匡胤微服逃脱郭延成的追逼,过竟陵县河,舟子不收渡费。他登基后,诏封天门县河小板至截河河段为“义河”,并免除渔课,该河段所产蚶蛎,特冠以“义河”二字。义河亦即唐茶圣陆羽所赞誉的“西江”河段,水质明净,流速悠缓,两岸林木葱郁,河床为粘土砾石结构,天然饵料丰富,最适于蚶子穴居繁衍,故义河所产蚶子最佳,冬季与孟春,是食蚶季节。

义河是陆羽称羡的西江(天门河)的一段,水质特好,两岸林木葱笼,景色秀美,清澈见影。生活在此段的蚶子称义河蚶,其它河中均难见到它的身影,即使在义河段的上下游,也没有义河蚶生存。这里的蚶子具有金黄和墨绿的外壳,晶莹璀璨。

过去仅在我国淡水河流域河南驻马店宿鸭湖水库下游河流、江苏太湖流域两地及天门河流域出产。由于环境等问题,橄榄蛏蚌目前在前两地已基本灭绝。天门河义河蚶最高年产量曾达到500吨,随着水质环境变差以及捕捞过度等因素,目前年产量不足100吨。

义河蚶的繁殖至今是个谜。中国水产科学院专家在天门考察义河蚶后,将其鉴定为全国稀有濒临灭绝的淡水贝类。省科技厅将其作为重点研究项目,对义河蚶的人工繁养技术进行研究,目前虽对其食性、生产及年龄等有了一定了解,但其繁育和养殖仍在研究中。

我市对省级水生野生稀有物种义河蚶的保护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在义河蚶原产地天门河设立自然保护区并树立了保护区标识牌。

按照保护区的规定:在天门河黄潭至渔薪段30公里、汉北河口至八一大桥10公里范围内,对义河蚶严禁无序捕捞,严控捕捞量和对幼体的捕捞,强化对保护区内水域环境的监测。

四. 湖北省 仙桃 仙桃菱角

野菱角,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实,根丝状细裂,叶漂浮水面集生于茎端,叶柄具纺锤形气囊,以利漂浮。茎为紫红色,开鲜艳的黄色小花。野菱垂生于密叶下水中,必须把全株拿起来倒翻,才可以看得见。野菱角,有四个刺角,易扎人,我们把它装衣兜里就不敢跑,也不好剥。

到处都是沟沟汊汊的老家,有水的地方就养有菱角。站在池塘边,远看一片绿,水面上漂浮着菱角。碧绿色的叶子挨挨挤挤,覆严在水面。这种菱角叫家菱角,长有像牛头的二只角,家菱角果实含淀粉高,一般蒸煮后食用,也很容易咬开和掰开。

街上卖菱角的老人多半会在小摊前摆一个小木礅,一把奇怪的砍刀,砍去其角,剥去其壳,专卖菱角米。老菱角粉爆,嫩菱角味甜。

家乡的湖里长满菱角,也长着莲藕。当盛夏过后,荷花的花瓣渐渐脱落,便会变成一只只碧绿的莲蓬。立秋后正是采摘菱角、莲蓬的大好时节。小时候,约上三五个同伴,用荷叶做顶帽子,戴在头上,来到湖里采菱角、捡莲子,把菱角叶担回家养猪。菱角刺扎满小脚,害得母亲在煤油灯下为我挑拨扎进脚里的菱角刺,用口为我吮吸流血的伤口。

湖里到处都有船,湖里乡的孩子都会撑船和划船,除用木船采摘菱角外,也有划着一种像大脚盆似的“杀猪盆”(腰盆)去摘菱角。坐在盆里,手里的划板忽东忽西,向前划行,停下时,牵起菱角藤把菱角一个个摘下来。遇到老莲蓬也采摘,摘莲蓬也是有技术的,要手指掐住枯莲梗,轻轻一折就下来了,蛮拉是很容易被荷叶梗刺划伤手,或是将莲连梗拔起。

把采摘的菱角洗净,将菱角倒入放有水的锅里,翻动均匀,煮透不煮烂,把熟透的菱角菜捞起沥干,热腾腾喷香的菱角,就可以掰开吃食菱角米了。老菱角粉足又甜,吃起来有口味又饱肚子。

每每去吃菱角用牙齿咬开,嘴上总会粘上黑黑的一层菱角的薄皮,都会留下一大堆菱角壳。一家人一边剥菱角,一边话家常,其乐无穷。菱角也可生吃,口感就像藕,脆生生的,嫩甜爽口。剥出菱米去烧菜,比如菱角炒肉、菱角炖汤等,都非常可口、其味道也不一样。大集体时期,有的生产队把菱角、莲藕,鱼肉分给各户,让社员们过个热热闹闹的中秋节。

我曾听老人讲过,菱角一旦长大成熟,慢慢变老的时候,就会自己离开菱角藤子(当地俗称wu子),靠自身的重量沉到泥里,并用它身上的刺角把自己固定在水底。到了来年,又会生根发芽,池塘里又是翡翠一片了。呵,故乡的菱角,它们是多么热爱脚下的土地啊!

“采菱女儿新样装,瓜皮船小水中央”古老的诗句,对采菱船做了如此生动的比喻。采菱姑娘划船采菱,唱着民谣,成为古代诗人笔下醉人的景致。回想起小时候采菱的情景:碧波秋水,满眼1,湖池摇船,清香袭人,夕阳西下,采菱归去,菱歌婉转,和着夜雾…….多么动人的一幅幅采菱图啊!

可以说我是吃家乡的菱角长大的,对菱角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又是一年秋来到,儿时的故乡,记忆犹新的那些往事,是那般遥远而亲切!

2012.08张才富于北京

五. 湖北省 潜江 潜江螺蛳

潜江螺蛳是湖北省潜江市的特色小吃。“三月螺蛳四月蚌”,这是潜江的民谚,意为三四月正是潜江盛产螺蛳蚌的好时节。

江汉平原人吃螺蛳不像外地人那样将其囫囵地炒个半熟不熟,滋滋地吮吸入口,而是先把螺蛳用开清水“濯”过,再用断了半截的纺花锭子或者是一根竹签剔出螺蛳肉,按天(门〕潜(江〕沔(阳〕“三蒸”之一的方法食用。新近又有一种食用方法,即有蚌、腊肉、豆渣粑的所谓“三味火锅”,出人意外地在全市各餐馆遍地开花。

六. 湖北省 天门 天门绢

天门的气候、雨量、土壤均适宜桑蚕生长,所以,丝绢业比较发达,历史上曾有沔阳丝,天门绢,荆州锦的赞誉。1975年,省考古队在天门石河发掘明墓一座,从中清理出了三幅精美绝伦的丝织品,这就是天门绢,其质地之考究令人叹服,它说明天门绢早在明代就已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了。

天门绢以天然蚕丝为原料,四经四纬,结构紧密,质地坚韧,素以绢面泽纹匀称,质地柔软挺括的特点著称于世,十九世纪,它就行销南泮诸岛和港澳地区。

七. 湖北省 仙桃 醋溜藕片

原料:嫩藕400克,酱油半茶匙,醋2汤匙,盐、味精各适量,水淀粉1茶匙,花椒油半茶匙,葱末、姜末各适量。

制作步骤:

1、将藕去节、削皮洗净,顺长一剖两半,再顶刀切成薄片,放入开水锅中略烫,捞出沥干水分待用。

2、炒锅置旺火上,倒入油3汤匙,烧至温热,下葱末、姜末,马上烹入醋,加入酱油、盐和清汤4汤匙,加入藕片略炒,用水淀粉勾芡,淋入花椒油,翻炒均匀后出锅即可。

特点:味道鲜美,酸甜适口.

八. 湖北省 仙桃 仙桃鳝鱼米粉

鳝鱼米粉是仙桃当地的名小吃,早餐必备,相当于武汉的热干面一样。粉细如丝缕,汤汁浓稠、爽滑可口,滋味鲜香,熬汤的料要选用野鳝鱼骨、猪腿骨和肉皮,熬出来的汤鲜,味长,将新鲜的大米泡制8小时,泡好的米磨成米浆,这样汤汁浓稠。花源酒店的这位老师傅做了35年的鳝鱼米粉,花源酒店开业20年,这个特色早餐一直是花源酒店的招牌,每天要卖出几百碗。

历史典故:

鳝鱼米粉,原名糊汤米粉,是流传在沔阳(现仙桃市)的一款著名的风味小吃。传说在清朝末年,沔阳一位寒门孝子,无钱为卧病在床的母亲抓药治病,听老人说黄鳝(鳝鱼)吃了可以补身体,补血气,于是自己下河堤捉了十几条,买了一点骨头,生姜熬成汤给她母亲喝,来调养身体,他母亲喝后说:儿啊这是什么汤这么鲜美,儿子听后非常高兴说,这是儿子自己捉的黄鳝加骨头熬的汤,于是儿子就天天下河抓鱼熬汤给母亲喝这样半年过后母亲竟然病好了,康复后的母亲将自己田里的米磨成浆,做成米线,将鳝鱼汤加入米浆和儿子开始在街边叫卖糊汤粉,由于味道特别,鲜味十足,一传十、十传百,渐渐成了沔阳家喻户晓的风味早点。

九. 江苏省 苏州市 昆山 清炒螺蛳

清炒螺蛳的做法:1、将买来的螺蛳放清水里养殖一天;使其吐尽泥沙;2、第二天将螺蛳的屁股用夹子剪掉;3、将剪好的螺蛳放加了油的水中再养殖2个小时,使其充分吐泥沙;然后沥感干水分备用;4、烧热锅,加油,炒香葱姜蒜,然后将入螺蛳翻炒1分钟,加点料酒继续炒下,加生抽适量。加一小碗热开水;5、大概煮个2分钟即可,放点糖和鸡精,撒上葱花出锅。

螺肉丰腴细腻,味道鲜美,素有“盘中明珠”的美誉;它富含蛋白蛋、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食品。为防止病菌和寄生虫感染,在食用螺类时一定要煮透。死螺不能吃。凡屑脾胃虚寒,便溏腹泻之人忌食;因螺性大寒,故风寒感冒期间忌食,女子行经期间及妇人产后忌食,素有胃寒病者忌食。

十. 江苏省 常州市 溧阳 糊鲜螺蛳

“糊鲜”,全名应叫“糊鲜螺蛳”。原料是螺蛳肉和韭菜末,搁少许“臭水”,用粉调水熬成糊状,鲜香扑鼻,味美可口,亦菜亦饭,老少皆宜。

这道菜的来历也有点传奇。在溧阳竹箦镇,有一个梅龙镇,镇上有饭馆叫“凤仙居”,老板娘叫凤仙。这凤仙标致得不得了,有的食客不仅为了吃饭,更是为了看人。一天,一个官人模样的人在前呼后拥下,来到“凤仙居”吃饭。这官人一见凤仙就动手动脚地调戏,凤仙不动声色地问:“官人是来吃饭的,还是来吃人的?”她下厨时越想越气,在做小吃“糊煎”时,顺手舀了一勺0腌盐菜的臭咸水放到糊里,想治治这个浪荡公子!谁知道这“臭糊”端上桌去,那男子盛了一口放到嘴里,连说“好吃!闻闻臭,吃吃香!”一盘糊煎,顷刻落肚。

不久,朝廷突然传下圣旨,要传凤仙进宫当御厨!原来,那天的“浪荡官人”不是别人,正是风流皇帝唐明皇!他微服路过梅龙镇,耳闻凤仙美名,意外尝到美食,特地下诏宣召。这凤仙深知伴君如伴虎,悄悄带着0,远走他乡。美人走了,美食却留了下来。也在2010年,这道不起眼的点心,被评定为“中华名小吃”!

这道菜,如今也成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人王新华,人称“食痴”,他在天目湖畔开了家“家乡菜馆”,以其名肴吸引四方游客。

剁椒螺蛳肉湖南特产洪湖特产螺蛳肉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