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阳江特产 阳江有特产可以吃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09 17:58:03

一. 广东省 阳江 江城区 煎糍

煎糍与煎堆看起来相似,实则不同。煎糍用糯米粉搓成粉团(一般也会加入黄糖),用手掇一小块,两手捏成埕状,然后用嘴吹成球状,捏紧开口即成。成形后放下油锅炸成金黄色。煎糍一般不放馅,且皮比煎堆要薄许多。做煎糍十分讲究技术,吹得不好,皮厚又容易泄气。阳江人凡婚娶必然订做煎糍,或是取其形状“圆满”之意,且数量越多越体面。每年利于婚娶的黄道吉日,手艺好的煎糍制作人往往门庭若市,若是去订做煎糍还得排期。

二. 广东省 阳江 阳西县 墨鱼饼

墨鱼饼

墨鱼饼又名“乌贼饼”,为鱼加工食品。以墨鱼的内脏(雄的精巢,雌的卵巢和缠卵腺)为原料。将原料(先从墨鱼内脏中分离出来)放在盛具内,捏碎,调匀,成胶体状。然后放在锅中煎成饼状即可烹食

。可鲜食,也可晒干食用;可作佐料,也可专门烧汤。犯不着墨鱼饼烧汤,尤为鲜嫩香甜;晒干陈年的墨鱼饼还可药用,退热败火。

三. 广东省 阳江 江城区 泥虫粥

“泥虫”有滋阴补肾和养颜的功效,“泥虫”是产于海边的泥土中,餐厅有几十种作法:像泥虫炒菌、椒盐泥虫、泥虫鲫鱼汤……。而最受欢迎的莫过于泥虫粥了,“泥虫”入口脆夹爽,有很浓的海鲜味却没有沙子,这是因为每条泥虫都很花功夫的,每一条泥虫都要通干净翻好肠。泥虫粥的通常做法是用瘦肉姜丝虾仔花生煲一煲粥,粥上台的时候再将泥虫葱花和香菜放进去,不一会儿泥虫就浮上粥面,条条肥美,那粥也鲜甜无比,由于泥虫不但味道鲜美而且非常壮阳,这让它成为了宵夜极品。

四. 广东省 阳江 阳东县 阳江咸圆子

阳江人逢年过节都会做当地的特色传统美食——咸汤圆,寓意“一家团圆、美满幸福”。其实应该说是类似汤圆的小糯米球吧。阳江话管叫“糯米圆子”,是用糯米粉揣成糯米团,然后挪成一条条比手指头打一点点的,再用剪刀剪或用刀切成一个个小球,方方圆圆的。

这圆子像汤圆又不像汤圆,里面无馅,而是用糯米粉搓成长圆条,再切成粒粒,放在汤料里煮。圆子味道好不好主要靠汤料,煮圆子的汤料以本地海产为主,一般配有阳春岗美腊鸭块、东平鱿鱼丝、干瑶柱、虾米干、腊肠,煎香的鲮鱼肉松、猪肉、鸡肉、萝卜、海鲜等等,熟后再撒把葱花加香菜,就成为了阳江特有的咸味圆子,甚为鲜美。

当然,也有煮小圆子放糖的,主要是用来拜祭,图个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五.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阳春芋头糕

阳江特色糕点。以芋头和粳米粉为主要原料,但依据各人的饮食习惯,可以加入不同的配料,最常见的多是加入虾仁、猪肉。在蒸芋头糕之前,先将猪肉炒香,再放虾仁炒香,再将切块的芋头放进同炒。炒香后,将配料和粳米粉和水搅均成浆,倒入铜盘,待蒸熟后可以撒一些白芝麻和葱花。

由于芋头是阳春,这些食材原料健康、廉价,所以芋头糕在阳江人中极受欢迎。

六.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阳春大香蕉

我市土地广阔,温度高且雨水充沛,非常适宜香蕉的生长,我市农民历来有种植香蕉的习惯,九十年代初期曾经发展到10多万亩。现在的种植面积为5万多亩,主要分布在春城、马水、八甲、陂面等镇,品种以巴西、8818、威廉斯等为主,大蕉、粉蕉也有一定的比例。全年均有蕉果供应,但以4-6月份和9-11月份较为集中。( 阳春)

七.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阳春牛杂

阳春的牛杂别具风味,与广州牛杂些许不同。阳春的牛杂选用阳春的特色植物百叶,与牛杂拌在一起,牛杂吸收了百叶的香味,特别好吃,来阳春一定要吃!

八. 广东省 阳江 阳西县 纸鸢

纸鸢

纸鸢由来已久起于明代。清初,阳西放鸢已很盛行。做纸鸢的竹要杀青待干,裱纸还染色;鸢在天上会发声响,而且放鸢的多数是孩童。就阳西县内情况看,各乡镇每逢重九都举办放鸢活动,但以织篢、上洋、沙扒为最兴,尤以沙扒保持这一习俗最久。现在,沙扒镇人还一年一度在重九这天举办放鸢节。这天一早,沙扒镇万人空巷,他们扶老携幼,登上海边的北仔岭,一边烧烤,一边放鸢,至晚方归。

阳西纸鸢样式丰富多彩,独具特色,扎纸鸢技巧高,工艺精美。鸢种类有鱼、虫、蚧、人体物象,各种各样,常见的有“月亮”、“老鹰”、“蜈蚣”、“蝴蝶”、“蒲鱼”、“双桃”、“灵芝”等20多个品种。这些种类,大的盈丈,小的不足一尺,但它们都能上天,飞在空中,真是琳琅满目,色彩缤纷。有的装上弓弦,在风的作用下,奏着动听的乐曲。有巧匠者,还能使纸鸢的翅膀左右摆动,上下翻腾,栩栩如生,使人叹为观止。纸鸢的工艺制作很是讲究,轻重长短比例很严格,扎糊工艺精巧。尤其是大纸鸢,要懂得物理学原理,否则不能飞上天,其次是美工润饰,贴花絮,画彩衣,安尾巴翅膀。操作过程说简单可简单,说复杂就复杂,简单的一般人都能作,复杂的有专门扎鸢的艺人。扎鸢的竹削得小巧柔软,虽半圆形,大小看纸鸢体积而定。糊裱选纸料也很重要,一般用那又薄又韧的竹丝纸。放鸢的线有的用棉纱,也有用一二磅的胶丝。

九. 广东省 阳江 阳西县 搓禾线

搓禾线

阳西人做上田,习惯搓禾线吃。所谓禾线,是用粘米春粉,拌糖或者拌盐,泡水搓成一条条粉条,如稻穗状,俗称禾线。搓禾线的含义,是种下的禾苗长出的稻穗像禾线一样,所以搓的禾线一般很饱满,大拇指粗细,借以预示一年的丰收。搓禾线手艺简单,农家随时可做,小孩子特别喜欢。过去生活困难,能吃上一顿禾线,等于过节。小孩子天天望着大人能给他们搓禾线。搓禾线除了用米粉,其它如番薯、粟米、高粱均可。现在的饭馆面摊,仍有禾线摆卖,只不过那禾线已属精品,和乡下农家搓的禾线口味有很火区别,小孩子犹难吃到。

十.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阳春青瓜咸

在阳春随处都能品尝到阳春百姓居家常备的青瓜咸,青青绿绿的,看上去蛮干身,青瓜皮多过肉,入口爽爽脆脆,非常开胃,青瓜咸白粥一流,白粥可以吃几碗。

阳春人家主妇主男都会做这青瓜咸,关键要做好几个步骤:买、切、盐、腌、晒,他们会买那种细细条的青瓜仔,切成细条后放入适量的盐,压水后再腌,腌好后再压,但求出尽水分,晒后放入宽口玻璃瓶,随时可以食用。

如果下班后来不及买菜,青瓜咸也可以顶上,用它来滚鸡块,鲜美清甜,有瓜有肉有汤,也算对付了一顿,青瓜咸鸡汤很开胃,还可以解掉鸡油的腻。到阳春要是收到一罐青瓜咸,那可是意外惊喜。

因为家庭做的都是最笨的办法——买最好最新鲜的小青瓜,用最好的盐,做足所有步骤,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安全美味。我个人觉得青瓜咸比泡菜、榨菜、潮州咸菜都要好味,且保持了更多的绿色营养素。

小青瓜常年都有,原材料随手可得,是一种廉价的小食。炒青瓜咸有讲究——炒之前不下油,待炒至青瓜咸干身,再下些木榨花生油,这样炒出来的青瓜咸要几脆有几脆,咸香爽脆,如果不是太咸,空口可以吃一小碗。

餐前吃一点,开启食欲,餐后吃一点,煞嘴(指饭菜食到最后,在临放下碗筷离开之际,忍不住又夹了一口菜塞进口里,慢慢咀嚼)消滞。我觉得青瓜咸应该是阳春的美食手信,就好像潮汕的橄榄菜一样,老少咸宜,居家必备。

我特别愿意到山美水美的阳春,对青瓜咸情有独钟是一个因素。每次都带回两瓶私家秘制的青瓜咸,可以吃两个多月,过足嘴瘾。和好友分享,他们也觉得不错,拍青瓜只可即食,不可久放,青瓜咸作为家庭咸菜,有它独特的风味。

现在阳江的酒店饮早茶普遍都可以品尝到青瓜咸了,来阳江旅游的话,不妨试下青瓜咸来佐粥,爽爽脆脆,非常开胃哦!

信息来源:阳江市旅游资讯网

阳江十大特产排名阳江特产清单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