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区买广东特产应该去哪里买 广州花都特产购物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21 23:20:55

一. 四川省 成都市 郫都区 石磨豆花

花园镇一带的石磨豆花,白净、细嫩且韧性特好。传说为汉刘邦庶子淮南厉王刘长贬居雍店(花园镇古名)时,其妃雍氏善磨豆花,雍氏去世后,花园镇一带的豆花已小有名气,人们认为系雍氏神力所助,故称"神仙豆花(豆腐)"。这种制作豆花的精细工艺很早便在郫县流传开来。望丛祠餐厅推出的"魔方豆花",当属郫县豆花的佼佼者。



除豆花白净、细嫩、韧性好以外,因豆花佐料有40多种,分放在细瓷小碟中,小碟里外三层放在一张桌子上,构成一个美妙多彩的图案,因其形状如魔方而被人称为"魔方豆花",最有趣的是,就餐时客人须亲自动手,按自己喜好,调制豆花蘸碟。这是郫县最有名的一道特色菜,被誉为"东方一绝"。

二.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随州油桃

  油桃是桃类的一个改良品种,由于其着色好、单果重、口感佳,光滑无毛,外观美丽,品质优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但该水果对气候、土壤的特殊要求,推广范围受到较大限制,在我国只有北京以南,湖北随州、襄樊以北地区才适于发展。曾都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首先由双河镇引进栽培,获得了好效益,于是在双河、尚市、吴山、安居、厉山、唐镇、东城等地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现年产油桃30000吨,产品销往新疆、辽宁、北京、广东等近20个省市,年创产值3000多万元,成为全区最主要的水果支柱产业。1998年“中国科普万里行”专家考察团视察双河油桃生产后,认为双河油桃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一,被誉为“中国油桃之乡”,曾都区目前是全省最主要的油桃生产基地。

三. 四川省 成都市 郫都区 唐元韭黄

唐元韭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唐元镇种植韭黄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唐元韭黄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鲜、香、嫩、脆”的特点,且经济效益较高,生产受季节限制很小,一次播种可连续生产3—5年,每年收割2—3次,年亩产韭黄可达2000—3500公斤,亩产值达5000—10000元,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这里也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韭黄生产基地。

唐元韭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四川省郫县唐元镇、唐昌镇、新民场镇、古城镇、三道堰镇、安德镇、友爱镇、花园镇等8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四. 陕西省 咸阳 秦都区 大红甜石榴

国内最优良的石榴品种之一 。

又名大叶天红蛋,是目前国内大红石榴结果状 最优良品种之一,可能是净皮甜石榴的优良变异品种。该品种树势强健,耐寒、抗旱、抗病、树冠大、半圆形、枝条粗壮。多年生枝灰褐色,叶大,长椭圆或阔卵形,浓绿色。花瓣朱红色。果实大,圆球形。平均果重400克,最大可达1200克左右。果皮较薄,果面光洁,底面黄白,上着浓红外彩色,外观极美。心室6-8个,果粒大,百粒重37.3克,呈鲜红或浓红色。汁液特多,风味浓甜而香,可溶性固形物15-17%,品质极上等。8月中旬成熟,抗裂果性强。该品种丰产、稳产、抗旱、抗寒、耐瘠薄、投产快、适应性广。定植后第二年开花结果株率达90-100%,单株结果4-6个,多者达11个。进入盛产期后,亩产5000公斤以上,极具发展潜力。成苗5元/株。

五. 四川省 成都市 郫都区 东风牛角椒

东风牛角椒是东风村村民经过长期的栽培系统选育而成的地方性品种。具有果实大,单果重100克以上,色鲜、味美、其香、矩脆,是炒菜、泡制酸椒的极好品种。东风牛角椒的种植面积常年在200亩以上,成片种植在东风村、全福村。年总产值达80万元以上,纯利润60万元左右,具品种繁育、育苗、生产、销售配套服务,成立有种苗研究所。成都佳和种苗向全国供种,就是在东风村采集的种籽。东风村以销鲜椒为主,主销成都、重庆和周边县市。建有育苗基地,每年向十多个县市提供苗20余万,每家同时也制泡酸椒,形成农村一大风味特点。( 郫县)

六. 山西省 临汾 尧都区 油货枣

东张乡:“油货枣”。

七.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随县葛粉

随县葛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随县葛粉是湖北随州市曾都区的。

野生葛粉是近些年悄然兴起的食疗保健佳品。随县葛根资源十分丰富,从大洪山到桐柏山,野生葛根四处可见。随州市二月风食品有限公司利用葛根开发出葛根液、葛根柿e茶、野生葛粉、葛根冲剂等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

葛根是豆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它主要含有葛根黄酮甙、葛根素、花生酸、淀粉等。《中药学》记载:葛粉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增强骨骼,延缓衰老作用,能降低血压、血糖、血脂,改善心脑血管循环,对糖尿病、颈椎肥大、皮肤红肿、肠胃不适、风火牙痛均有一定疗效。

随县葛粉

随县葛产品技术研究中心

13317079

葛粉

八. 山西省 临汾 尧都区 金殿镇荸荠

金殿镇:莲菜、荸荠

九. 四川省 成都 郫都区 郫筒酒

郫筒酒是郫县郫筒镇的作坊生产的一种美酒,史籍中关于郫筒酒的记载和解释有很多。相传晋代名士山涛(即山巨源)在郫县作官时,把上等糯米蒸熟后加曲药装入竹筒密封发酵一月即成酒。迄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简介 郫筒酒郫筒酒是郫县郫筒镇的作坊生产的一种美酒,具有千多年的历史。史籍中关于郫筒酒的记载和解释有很多。相传晋代名士山涛(即山巨源)在郫县作官时,把上等糯米蒸熟后加曲药装入竹筒密封发酵一月即成酒。迄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据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辞源》中〈郫筒酒〉条目释为:“酒名。郫人截大竹长二尺以上留一节为底,刻其外为花纹,或朱或黑不漆,用以盛酒。相传晋山涛为郫令,用竹管酿酒,兼旬方开,香闻百步”。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中〈郫筒〉条目释为:“酒名。仇兆鳖注引《华阳风俗录》:郫县有郫筒池,池旁有大竹,郫人刳其节,倾春酿于筒,苞以藕丝,蔽以蕉叶,信宿香达于林外,然后断之以献,俗号郫筒酒”。

酿造方法 今有人根据曹学佺的《蜀中名胜记》“或云山涛治郫,以筠管(竹筒)酿酴醾酒”。就就认为它近似酒米做的醪糟酒,但爱喝酒的人认为,实际上它更近似于浙江绍兴著名的“绍酒”。它与“绍酒”同属黄酒系列,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黄酒同为全国极品。民国时期,郫县益丰和、元丰源、绍丰和三家酱园均生产少量郫县酒。生产原料主要是糯米、小麦、高粱等粮食。产品有蜂蜜、桂花、佛手等香型。著名作家叶圣陶在《成都近县视学日记》中记到:“(1940年)12月4日,郫县附近尚有杜宇蚕丛墓,及扬雄之子云亭,亦不欲观之。独行入城,尝郫筒酒。酒价每斤一元四。初以为白酒,孰知是黄酒,微苦。带有橘皮味。尽半斤。”

还有人说:“酴醾酒”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上述的黄酒,还有一种就是是第二次重酿的酒。郫筒酒就是重酿的酒。根据“郫人刳其节,倾春酿于筒,苞以藕丝,蔽以蕉叶,信宿香达于外。然后断之以献,俗号郫筒酒”的记载,可知它是在原酿酒的基础上再次加工,即将酒倒入竹筒内再作第二次处理,从而使其酒质更纯、更香、更美。经过如此这般处理的酒,已产生某种质的变化,已不同于原来那种意义上的酒了。可以说,这才是真正的郫筒酒。

明代曹学佺在《蜀中名胜记》中还说:“今池井俱存,竹则不产”。但并不能说明那时已不再生产这种酒了,原因很简单,该井、池旁虽然没有竹,但郫县是竹乡,农村处处竹林密布,因此,照样可以继续生产用竹筒酿的造的“正宗”郫筒酒了。其实曹学佺在《蜀中广记·物产》中又说过,郫筒酒是由高粱、大麦、小麦、稻谷、玉米等五种粮食酿成,还说郫县盛产高粱,是做郫筒酒的主要原料。

名人佳句 历代文人墨客留下很多赞美郫筒酒的佳句。 诗圣杜甫客居成都出游返家时,在《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先寄严郑公五首》中吟到:“得归茅屋赴成都,直为文翁再剖符。但使闾阎还揖让,敢论松竹久荒芜?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酤。五马旧曾谙小径,几回成札待潜夫”。表明他游历天府,已经视丙穴鱼(雅安之雅鱼)为佳肴,郫筒酒为美酒。只要忆及郫筒酒,其它酒就不想喝了。 宋朝穆修在《城南五题独游诗》中吟到:“水曲林幽独杖藜,郫筒香入乱花携。” 宋朝陆游在《思蜀》中吟到:“园庐已卜锦城东,乘驿归来更得穷。只道骅骝开道路,岂知鱼鸟困池笼。石犀祠下春波绿,金雁桥边夜烛红。未死旧游如可继,典衣犹拟醉郫筒”。你瞧,衣服当了也要一醉郫筒,洒脱之外可见郫筒酒是如何的香醇迷人。 宋朝苏轼(苏东坡)在给他远在浙江的老友周邠的《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中说:“西湖三载与君同,马入尘埃鹤入笼。东海独来看日出,石桥先去踏长虹。遥知别后添华发,时向樽前说病翁。所恨蜀山君未到,他年携手醉郫筒。” 元代诗文大家虞集在《代祀西岳至成都作》中吟到:“我到成都才十日,驷马桥下春水生。渡江相送荷子意,还家不留非我情。鸬鹚轻筏下溪足,鹦鹉小窗呼客名。赖得郫筒酒易醉,夜深冲雨汉州城。” 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写道:“郫筒酒,清冽澈底。饮之如梨汁蔗浆,不知其为酒也。但从四川万里而来,鲜有不变味者。余七饮郫筒,惟杨笠湖州刺史木上所带为佳”。在南京一带的袁枚,在那时的交通条件下,能七饮郫筒,可见郫筒酒当年的名气有多大。袁枚对难免已有些变味的郫筒酒,仍赞美不已,可见郫筒酒是多么迷人。 直至当代,郫筒酒也还很有名。当年朱德总司令来郫县时也曾询问过郫筒酒的生产情况,外籍华人韩素音回郫县时也问及郫筒酒。

十. 广东省 广州 花都区 北兴京塘莲藕

花东镇京塘村一口20多亩大的莲藕塘,产藕的历史有200多年。最奇怪的是这口塘生出的莲藕其貌不扬,又细又长,最粗比大拇略粗一些,长度却有1米多,甚至2米,好像树根、柴枝。别看它不像样,生吃十分爽甜,熟食松化香滑,而且还有补气、补血等药用功效。还有一个奇特之处,就是这口塘的藕是全村所有,成熟时,村民议定开挖空日子,全村男女老少都可去挖藕,齐齐出阵,十分壮观,谁人挖得归谁人。更为奇怪的是,收成之后,不用下种,第二年满塘又长出荷枝荷叶,由疏到密,一派翠绿,也不用施肥,到了冬春之交,藕成熟了,全村人又去挖藕,年复一年,年年如此,每年可挖藕2万多斤,真是得天独厚,妙不可言!

广州白云区哪里买特产便宜又正宗花都特产必买清单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