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特产零食适合邮寄 长沙适合邮寄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08 23:06:15

一. 湖南省 长沙市 浏阳 浏阳炒米

同“浏阳油饼”一样,“浏阳炒米”也是之一,浏阳人喜爱的一道传统美食。“炒王牌”炒米以“秉宗传统、紧跟时尚、贴近大自然”为经营宗旨,走品牌经营之路,以其独特的香、甜、脆、松口味,一举征服了万千食客。甚至有人说,来浏阳没看到烟花是第一憾事,没有吃到“炒王”便是第二憾事。近年,“炒王”炒米以无以可挑剔的质量及信誉,多次荣获省、市优秀产品奖,在多次的食品博览会上受到中外客商的交口称赞。

历尽天华成此景。“炒王”牌系列食品拥有百年老字号的品牌价值,尚有巨大的市场空间等待开拓。值此第二届中国文化世到来之际,“炒王”食品将以推介浏阳为重任,面向四海嘉宾,与各位独具慧眼的有识之士真诚合作,实现品牌+资本的有力联合,并借此盛会之际面向社会招纳贤才,一起共创辉煌的明天!

二. 湖南省 长沙市 宁乡市 血鸭

血鸭,湖南的一道传统名菜。其做法是:把切成很多小快的鸭肉放锅里,把水气先抄干,在放到盘子里。
然后在锅里放很多油,把老姜,蒜米放进有里炸,在放点辣椒粉,做出辣椒油,注意辣椒别烧糊了,然后把刚才抄出水份的鸭肉放进锅里抄。抄的过程可盖煮几分种,然后继续抄,等鸭肉熟后,可把准备好的子姜,(花生或豆子),辣椒,香粉,甜酒等放入继续抄,等这些配料熟了。快出锅了,放入新鲜大蒜或葱花抄下,这时就可以放鸭血了。鸭血在杀鸭时准备好的,流动的血,不能冻块的血,把鸭血倒入,抄1、2分种,搅拌,把鸭血抄熟,鸭血熟后是黑色的,然后就可以出锅了。
吃血鸭,最好配冰啤酒。那简直是水火交融——直冲天灵盖的烈火被百丈瀑布浇熄了,轻烟袅袅,萦荡心头,真有说不尽的痛快淋漓。当然,你倘若不喝酒,配上一碗萝卜炖排骨汤也行。天地间,冷暖、阴阳、动静,皆是相得益彰,那是一种境界,一种生活的极致。如果是冬春季节,气温较低,则配自酿的红薯烧酒、可以用来驱寒,吃得全身热乎乎的,还能掀出人们的豪情万丈。吃血鸭,是久别重逢的朋友之间深藏的情感的喷发,狂放、奔涌,如火如炽!它又像是潇湘之域的楚地雄风,狂飙突起,壮怀激烈,让人豪气横溢。
血鸭的汤汁同样很美。吃到最后,向主人买一碗饭,将汤和饭拌在一起,然后将辣椒捡去,吃了一碗,胃口大开,一般的客人,没有二碗饭,是不会离席的。菜香、酒足、饭饱,当今赴宴多为应酬,而能像吃血鸭这样,真正留下永志的记忆,怎不感到弥足珍贵呢!

三. 湖南省 长沙市 开福区 笋丝百叶

原料/调料:

牛百叶500克,净冬笋50克,小红辣椒12克,韭黄50克,料酒约3茶匙,白醋、生粉、香油、上汤各适量。

制作流程:

1. 将牛百叶放入清水中煮滚,捞出滤干水,切丝。

2. 冬笋切成细丝。韭黄切成3厘米长段。红辣椒切细丝,

3. 烧热锅,下油,烧至六成熟时,放入冬笋和牛百叶煸炒出香味,加入料酒,放入红椒丝、盐、味精和韭黄炒匀,再加上汤,用生粉水勾芡,下醋、香油翻炒片刻即可。

四. 湖南省 长沙市 宁乡市 家常排骨饭

选猪小排砍小块、先入味,用酱油?淹?10分钟,放锅炒香,加几块小红萝卜,麦豌豆(青豆)生姜少许,煮炒几下放入汤,下入淘好的米,调好味盖好锅盖先大火上气然后改小火焖香,锅内无水份即可饭菜同食其香无比,是老少补钙的佳品。尤其是家有初高中的孩子应该常食此饭,营养丰富,口感好。

五.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生熏大黄鱼

生熏大黄鱼是知名的湘菜,其做法如下:

①将黄鱼用盐酒及拍碎之葱姜混拌擦抹全身,腌约20分钟。

②在锅内将油烧成六分热之后,放下黄鱼用小火慢慢炸熟(即泡熟),约2分钟后,捞出滤干油分。

③用一只姜炒锅,在锅内放下茶叶、白米与黄糖后,用小火燃烧,待各料冒烟时,即架放一块铁丝网在锅中(需刷少许油在网上),再将鱼平放在网上,并盖严锅盖,用小火熏烧,大约15分钟,见鱼身已变成茶黄色时即好,将鱼小心移到碟上(碟底铺生菜叶2枚,盘边饰蔬菜花)即可。

六.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德园包子与柳德芳汤园

提到包子,长沙人必称“德园”。德园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初为一唐姓业主在八角亭附近开的一家夫妻店,取《左传》中“有德则乐,乐则能久”之意,名之“德园”。民国初年,几位失业官厨集资入伙,盘下几经易手却无建树的德园,迁店于黄兴路樊西巷口,以官府菜、点招徕食客。因菜肴制作总有海味鲜货等上乘余料留下,为免浪费,故将其剁碎,拌入包点馅芯,谁知这竟使他们的包点风味异人,倍受垂青。从此,德园包子大振名声,遂有“出笼热喷喷,白色皮喧松,玫瑰甜香美,香茹爽鲜嫩”的民谣之赞。长沙“文夕”大火后,原班部分师傅重新集资,再度建店,取名德园茶馆,继续经营饭菜、包点,并逐步形成驰名长沙的“八大名包。”“八大名包”为:玫瑰白糖包、冬菇鲜肉包、白糖盐菜包、水晶白糖包、麻茸包、金钩鲜肉包、瑶柱鲜肉包、叉烧包。长沙解放后,德园茶馆获得了新生,曾荟萃一批烹饪名师和白案高手,使德园的美食形成五大系列,300个品种
柳德芳汤圆是长沙市的名特小吃,为柳德芳汤圆店独家经营。它创始于清道光(1821——1850)年间,系用姓名为店号,故名柳德芳汤圆。柳德芳,别号柳三,人称长桥柳,小时家境贫寒,以卖汤圆为生。由于汤圆选料上乘、制作精细、风味独特,因而颇有名气,买者非柳三的汤圆不食。1852年(清咸丰二年)柳三在河街南货馆购面粉,不曾想,面粉中竟有53两的大宝银子,遂又购回6篓,果然又得了6个53两的大宝银锭。得此横财,柳三随购一间铺面,专营汤圆,因其所制汤圆个大、糕糯、馅多,肉素兼备,咸、甜双全,不粘唇,不腻心,回味悠长,博得广大食客赞赏。据传,陕甘总督左宗棠曾感其汤圆鲜美香甜,赠其柳德芳汤圆馆“枵腹而来,君休问价;从心所欲,我亦重涎”的楹联。后柳德芳将其装裱挂入店堂,时值学院闳开,各县举子来长沙应试,在汤圆馆见了左宗棠的亲笔楹联,无不赞其笔力苍劲,以至招徕更多的文人墨客,从此慕名而来,以至不吃柳德芳汤圆不算到长沙成一时之风气,故其每日门庭若市,生意兴隆,声名流传响誉至今。( 长沙)

七. 湖南省 长沙市 宁乡市 宁乡花猪

宁乡花猪原产宁乡县,作为全国四大生猪地方名种之一,1981年国家标准总局颁布GB273-81《宁乡花猪》,宁乡花猪国家级保护区(5张)正式确定宁乡花猪为全国四大优良地方品种之一,2003年再次颁布实施了新标准,2006年农业部讲宁乡花猪列入《国际级家畜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07年取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证书,2010年宁乡花猪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向工商局注册"宁乡花猪"证明商标。

宁乡花猪必须在完全天然、健康的环境下生长,远离任何人工生长素,因此它们的武冈铜鹅一起被誉为湖南"三宝"。1981年国家标准总局正式确定宁乡猪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肌肉更有弹性、口感好、肉味香浓、没有异味腥味等特点。

宁乡花猪曾与湘莲,因此有机猪肉较普通猪肉具有胆固醇含量低、、为国家级优良地方品种,并于1981年颁布了代号为“GB2773-81宁乡猪”的《宁乡猪标准》。从此宁乡猪作为我国四大优良地方猪种得到迅速推广,并走向全国,曾经在生长周期比普通生猪生长周期长近两个月,由于有足够的时间沉淀足够的营养物质湖南省及全国各地广泛养殖,还有一部分出口到国外。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家畜遗传资源》杂志曾选宁乡猪图片作为封面,向全世界推介,60多个国家曾派人前来考察。2006年7月宁乡猪进入农业部确定的首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宁乡牲猪,历史悠久。民间传说:明朝正德皇帝龙游,行至宁乡草冲,腹中饥饿,便到一农户家里,农民用猪肉款待,皇帝感到猪肉味道极美,龙颜大悦,说:“这猪肉好吃,一天长一斤就好了。”皇帝开了御口,于是生猪长得很快,肉味更美,声誉日盛。清同治《宁乡县志》载:“牲猪家家畜之,较他地产者更肥美。”

民国《宁乡县志》称:“流沙河、草冲两地相连数十里,猪种极良,家家养母猪产仔,湘乡、安化、宝庆、新化、益阳贩客络绎。”

宁乡生猪按体形分为狮子头、福字头、阉鸡头3种。宁乡猪皮薄毛稀,后腿高于前躯;大腿欠丰满,皮肤有皱褶,俗名“穿裤腿”;尾很粗,垂直不卷曲,称为“泥鳅尾”;四肢开张,蹄形如猴掌,故称“猴子脚”;毛色光泽,额部有白斑,胸腹部下方和四肢为白色,肩肿骨部前方有一白色环带,其他部位均为黑色覆盖,故有“乌云盖雪银颈圈”之称。

八. 湖南省 长沙市 宁乡市 菁华铺土鸡

主料:土鸡一只(1500g)配料:木耳50g、小米椒50g调料:猪油、盐、鸡精、姜、葱制法:1、将鸡宰杀去毛,清洗干净,斩成4cm见方的块,木耳摘洗干净,小米椒切段,姜切块,葱打结2、锅上火烧热,放入油烧到六、七成热下入姜

锅,再下入鸡块爆炒,炒到鸡肉出油时,再加入盐、葱结、小米椒段,高汤炖至快酥烂时,将木耳煸香放入鸡内同煨至鸡肉酥烂即可。特点:鸡肉酥烂、酸辣味美

九. 湖南省 长沙市 望城区 美味叫化鸡

美味叫化鸡又称“煨鸡”。系将鸡挖去内脏,放入干贝、开洋、火腿片及适量调味品,用荷叶将鸡包裹,于在外面涂上一层泥,放在火上煨烤。熟后异香扑鼻,鲜嫩酥烂,别有风味。 此鸡皮色金黄橙亮,肉质鲜嫩酥软,香味浓郁,原汁原味,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十. 湖南省 长沙市 宁乡市 金汤牛鞭

主 料:牛鞭2根500g,土鸡1只约1500g,老南瓜1000g

调配料:杞子、生姜、精盐、绍酒、鸡精

制 法:

(1)先将牛鞭刮洗干净,用开水煮过,拿出剖开刮去中间白色膜,冲先干净切成段再下入锅煮过,拿出切成菊花状。

(2)土鸡砍小块,同牛鞭一起放入沙锅中,加姜、精盐、杞子、绍酒炖至酥烂。南瓜去皮切块下入锅中炖烂调好味,然后将南瓜拿出捣碎过罗筛制成金汤,兑好味装入汤盅内,再将炖好的牛鞭、鸡块分装入汤盘即可。

特 点:牛鞭酥软,汤色金红,味道特殊、鲜美,营养丰富

长沙特产必买清单可邮寄长沙可以带走的特产邮寄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