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县特产蜜瓜 内蒙古五原县特产南瓜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08 17:21:44

一. 山东省 德州 平原县 通德黑米枸杞醋

通德黑米枸杞醋是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的。通德黑米枸杞醋具有风味醇厚、醋香浓郁、绵甜适中、酸而不刺喉的特色,并具有滋阴补肾、健身暖肝、明目活血、美容乌发等作用。

德州通德酿造有限公司的前身为“通德号”,始创于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是德州市平原县百年以来仅有的五代承一业的老字号企业。

通德公司生产的黑米枸杞醋产品系“山东名优”。经五代传承,严格遵照“通德号”传统酿造技艺,主要原料系采用去壳红高粱、麦曲、黑米、宁夏枸杞子做主料,经二十六道工序,先后须经两年酿制而成。产品具有风味醇厚、醋香浓郁、绵甜适中、酸而不刺喉的特色,并具有滋阴补肾、健身暖肝、明目活血、美容乌发等作用,每人每天摄入10 —15ml加白开水饮用,可提高血清钙离子浓度,对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同时,醋还可以增进食欲,降低糖尿病人的血糖值,杀菌消炎,并有利于人体内废物排出。另外,对滋养肌肤,增强肌肤弹性有较明显效果。

二. 宁夏 中卫 海原县 决明子茶

决明子是一种中草药材,具有清肝火、祛风湿、益肾明目等功能。除药用成分外,决明子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近年来其保健功能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坚持喝,对便秘有很好的效果。用决明子做的茶,是夏天里一种很好的清凉饮料。一世康决明子茶是以决明子、桑椹子、莱菔子、水溶性膳食纤维素、绿茶为原料,采用现代国际先进泡腾技术精制而成,特别适合中老年人饮用的健康茶饮。既能清肝明目,宣散风热,又能益肾补精,润肠通便。



临床实验证明,喝决明子茶可以清肝明目、防止视力模糊、降血压、降血脂、减少胆固醇等,对于防治冠心病、高血压都有不错的疗效;而且决明子富含维生素A及锌,可防治夜盲症以及避免小儿缺锌。此外,决明子茶润肠通便的功能也能解决现代人肠胃及便秘的问题,可以治疗大便燥结,帮助顺利排便。
决明子茶的泡法十分简单,只要用15~20克决明子用热开水冲泡即可,也可依个人喜好放入适量的糖,当茶饮用,每日数次,若能配上枸杞子及菊花,效果更佳。不过,决明子性微寒,容易拉肚子、腹泻、胃痛的人,不宜饮用此茶。

三. 黑龙江省 佳木斯 汤原县 汤原大米

汤原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汤原大米是黑龙江佳木斯汤原县的。

汤原县稻米栽种有着近百年的历史,是中国寒地绿色大米的主产区,是黑龙江最早种植水稻的县份之一,也是三江平原的水稻发源地。

“好山好水出好米”,汤原大米具有特殊的品质和口感,这和汤原独特的生态环境、土壤特点、灌溉水源、气候条件、品种及栽培技术是分不开的。近年来,无论在全国各大展销会上,还是在大中城市的粮油批发市场和超市里都能看到汤原大米的身影。工作人员说:“即使是种的同一个品种,我们汤原大米和其它地方的大米在营养成分和食味口感方面绝对不同”。这也使得“汤原大米”有了“南五”(五常)“北汤”(汤原)的美誉。

据《汤原县志》记载,汤原种植水稻的历史可追溯到民国11年,由人工依自然水撒播试种水稻,1949年面积发展到了9万亩,解放后水稻种植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水稻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汤原县以农业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业持续发展为工作重点,改变思路,应用新技术,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水稻面积有了突破性的发展,水稻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目前,全县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105万亩,水稻总产实现55万吨,产值18.7亿元,水稻产业已经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先后涌现出了一批叫得响、叫得硬的品牌,其中,“汤旺河”、“万亩稻”被评为黑龙江省名牌产品、著名商标,汤旺河牌大米从2005年到现在,一直被评为黑龙江省著名品牌。汤原大米多次参加哈洽会、齐齐哈尔绿博会、北京绿色食品展销周,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好评。汤原大米,已经成为优质、营养、安全、绿色大米的代名词。

汤原大米产地范围为黑龙江省汤原县行政辖区(不包括汤原农场和梧桐河农场)。

《汤原县人民政府关于汤原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请示》,汤政呈〔2015〕26号

信息来源: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信息来源: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四.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民勤蜜瓜

民勤蜜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民勤蜜瓜产于甘肃省民勤县,种植历史长达50多年,产品质量优于他乡同类产品。

甘肃省民勤县收成乡以盛产黄河密瓜、白兰瓜、郁金香而闻名全国,种植历史长达50多年,种植面积1.5万亩,产品质量优于他乡同类产品。黄河密瓜、白兰瓜含糖量高达18%,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1995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评为“中华老字号产品”,并指定为国家专用瓜生产基地。1999年云南昆明世博会上获得金奖,故有瓜乡之美称。收成乡生产的黄河蜜瓜、白兰瓜,以其肉厚、色纯、香甜闻名,以消暑、止渴、开胃而受欢迎,以个大、皮厚、耐运输而受青睐,全乡产量可达8000万公斤。每年七月上旬上市销往全国各地。

民勤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下游,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之间,民风纯朴,交通便利。广袤的沙性土壤,独特的气候条件,先进的栽培技术,多年积累的种植经验,培育了民勤蜜瓜肉似翡翠、甜美香醇、回味悠长、易储耐运、商品性好的综合品质,民勤是兰州白兰瓜和“甘肃蜜瓜”的故乡,产品远销国内各大中城市及港澳台地区。

近年来,民勤县委、县0着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做强做大活民勤蜜瓜产业文章,使其生产趋于“特色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民勤县成为甘肃较大的厚皮甜瓜产地,国家商标局注册了“民勤蜜瓜”地理性商标。“民勤蜜瓜”系列产品主要有黄河蜜瓜、玉金香、银帝、甘蜜宝、银峰等,其肉嫩汁多、气味芳香、含糖量高、品质优良、风味高雅、耐贮运,是止渴、解暑的上乘佳品。其中“黄河蜜”先后荣获“中华老字号”产品称号和甘肃省农业厅优质农产品奖,并于2003年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006年获“北京奥运推荐瓜果产品”三等奖。2007年在北京奥运推荐果品暨中华名果评选活动中,民勤蜜瓜系列再次获得多项殊荣,其中甘蜜宝获一等奖,天香蜜、金红宝获二等奖、银帝获三等奖。

民勤蜜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甘肃省民勤县东湖镇、西渠镇、收成乡、红沙梁乡、泉山镇、大滩乡、双茨科乡、东坝镇、夹河乡、苏武乡、三雷镇、大坝乡、薛百乡、昌宁乡等1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五. 黑龙江省 佳木斯 汤原县 大麻哈鱼(秋鲑、大马哈)

大麻哈鱼为黑龙江,每年生产季节在9-10月份,年产20-40万尾,该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肉含蛋白14.9克,脂肪8.7克,为珍贵水产品之一,鱼卵经过加工称为“红鱼籽”和“鲑鱼籽口服液”,深受人们欢迎,也可出口创外汇。

六. 山东省 德州 平原县 红荆条

红荆条又名西河柳,主要产地是平原县前曹、三唐等乡,其它各县(市)也有栽培或野生。红荆条枝条柔韧结实,可编制各种筐篮。其嫩枝和叶性平、味甘咸,对痧疹、风湿等有明显的疗效。

七. 黑龙江省 佳木斯 汤原县 松仁玉米

材料:玉米2个、松仁小半碗、胡萝卜小半根。调料:盐、味精、淀粉一小勺。

作法:将玉米洗净后顺着列掰下玉米粒,淀粉加一点水兑成水淀粉,胡萝卜切成碎丁。锅内倒入适量油,烧至七成热后倒入胡萝卜丁翻炒一分钟。随后倒入松仁,改中火快速翻炒至松仁颜色稍变黄。随即倒入玉米粒,大火翻炒两分钟,加盐、味精和水芡粉,待淀粉稍凝固即可。

八. 甘肃省 庆阳 镇原县 富贵飘香卷

富贵飘香卷

镇原县金樽源美食村的富贵飘香卷是一道既极具特色又实惠的小吃,用料简单,外脆内嫩,酥香可口。它是把面包切成四方块,一边加香蕉一边加豆沙馅,用鸡蛋糊裹面包,然后放入五成油温中炸成蛋黄色即成。在炸制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住火候,出锅后的飘香卷外形犹如金秋盛开的菊花,令人垂涎,所以称其为富贵飘香卷。

九. 甘肃省 庆阳 镇原县 镇原杏

镇原县被誉为天下第一杏乡,杏树栽培已有2000年历史,个大味甜而外畅不衰。2004年12月,由国家林业局通过认证,被评为“中国杏乡”称号。

为了把该县红杏文化和杏产业做大做强,打造镇原红杏名片,加快镇原杏产业发展步伐,县委-部组织编印了《华夏红杏之乡镇原》一书,它是该县第一部系统反映红杏文化渊源、历史传承、红杏产业发展的综合类图书。2005年6月,正式出版发行。

杏起源于我国北方,在黄河中上游的泾水流域,无论平原、山川,还是丘陵砂荒,都适宜生长。镇原县地处泾水流域上游,境内良好的自然风光条件,为杏树的生长造就了天然适生地,且杏树栽培历史久远,距今大约三千多年,传说本县独特的姓氏—杏姓,盖因其祖上喜植杏树而被周王室封之为“杏”。杏姓氏的诞生,充分说明了远在上古时代,镇原人民就有栽培杏树的习惯。自古至今,镇原人民寓杏为兴,视杏为荣,祖祖辈辈广栽杏树于庄前屋后,田间地头,素有“红杏之乡”的美称。到2006年底,全县杏树已发展到28.55万亩,2854.6万株,占全县经济林面积的65.5。2006年全县杏产量2040万公斤,产值3060万元,收入1989万元,人均纯收入40.63元。由于栽植广泛,使杏树分布极广,品种庞杂,传统上大体分为山杏和家杏两大类,但都源出一祖。成片栽植的山杏多分布在西北部的荒山、沟坡及梁峁上,面积较大,固土护坡作用显著,生产上以仁用杏为主,产量低,商品率不高。家杏集中分布在群众庄前屋后,山湾地边和县中部及中南部,经过近几年的栽培管理,抚育改良,嫁接改造,大部分已变成鲜食、加工兼用品种,商品率较高。由于生态条件,立地条件和栽培技术的不同,形成了中部及中南部的杏树生长量和结果性状明显好于西北部。

镇原县杏产品——杏仁,早在1954年就打入国际市场,年出口20吨,香漂四海,深受欢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通过对杏资源的再研究、再认识,在综合多方意见和建议、外出考察论证的基础上,决心把开发杏经济作为全县商品生产的一个龙头产业和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来抓。二十多年来,各级党政组织带领全县人民,立足优势,艰苦努力,以规模栽植为基础,加工增值为突破口,栽、管、加、销并举,农、工、商、贸结合,同念杏子经,大搞杏经济,进行系列开发,历风雨、经沧桑,小杏子做成了大文章,以杏产品加工业为龙头的一条龙生产体系已基本形成,颇具规模的杏经济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走出了一条具有陇东地方资源特色的强县富民的好路子。2006年产杏干204万公斤,杏核255万公斤,杏产量仅次于拥有大片野生杏林的新疆沙河县,名列全国第二,全省第一。全县杏产品加工企业曾发展到110家,从业人员达到5400人,经过企业重组,目前共有杏产品加工企业26家,其中集体1家,个体25家,从业人员1092人,杏制品除奶油杏肉、甘草杏两大主导产品外,新研制有八宝杏、808果王、杏子糕、天然蜜杏、葡萄杏王、杏脯、杏酱等20多个杏系列产品,曾获国际、国内20项大奖,行销吉尔吉斯、白俄罗斯、法国、加拿大等国家及全国20多个省、市。2006年生产各类杏制品10190吨,完成产值6410万元,销售收入3516万元,实现利税187.9万元,发放职工工资463万元。

大面积栽植杏树,不仅绿化美化环境,调节气候,抑制水土流失,同时每当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之时,满山遍野,千沟万壑,片片村舍被盛开的杏花覆盖,身临其境,不得不使人联想起古人笔下“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日出杏花繁” 、“红杏枝头著东风,十里烟村一色红”的胜景,自然风光让人陶醉。

通过改革开放,产业开发,镇原人民一占天时,二占地利,三占人和,艰苦努力,真抓苦干,开拓进取,使杏子的产业化生产走上正轨,产加销成龙配套,规模发展,2004年镇原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杏乡”。

五原县十大特产内蒙古五原县特产南瓜籽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