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西庄特产 东郭村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1-14 09:24:41

一. 湖南省 益阳市 赫山区 郭老倌刮凉粉

郭老倌刮凉粉

刮凉粉,是益阳街头一种传统的风味小吃。它用蚕豆粉加工而成,是人们在夏日里最喜欢吃的一种清凉风味食品。

郭老倌的刮凉粉加工有讲究,要选用优质蚕豆磨浆,先用凉开水,将又白又细的砣粉化开,调成糊状,然后将滚开水倒入装糊的瓦钵中搅拌,拌得越匀越熟越好,干稀要适度,调拌成藕粉似的浸色,用筷子试浆,浆往下掉时,成砣不成线,调好浆后让浆冷却。然后将冷却的浆,翻过来扣在干净的食板上,再用布满圆眼的凉粉刮子,一下一下的刮成条,挑进碗里放佐料。这样刮出来的凉粉,筋力好,又柔软,色泽也亮。

郭老倌卖刮凉粉,除了用精盐、味精、麻油、榨菜丁,还根据夏天的情况,加放姜丁、蒜蓉、香醋、腐乳汤和辣椒,凉粉拌上这些佐料,吃起来格外清凉爽口。

二. 山东省 聊城 莘县 河店西郭泥塑

泥塑的种类很多,取材方便,可大可小。莘县河店西郭泥塑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貌受到人们的喜爱。河店镇位于莘县城北10公里处,地处莘县、冠县、东昌府区三县交界。河店镇西郭泥塑源远流长,已有近百年的历史。20世纪20年代,河南民间艺人孟三逃荒到西郭村,靠捏制泥塑维持生计,后来全村百姓学会,此手艺代代传承下来。西郭泥塑用红土经渗水、脱坯、铺底、绘色制成。造型简练概括、大胆夸张,不刻意追求形体的逼真,多着意于情态传神,富有生动情趣和余味无穷的装饰效果。题材主要有拓制泥娃娃和苇哨小公鸡。西郭泥塑的人物形象受明清以来戏曲人物描绘方法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泥娃娃主要是民间传说和戏剧中的人物:弥勒佛、送子观音、苏三起解、嫦娥奔月、武松打虎、卧冰求鲤、刘庸判案、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表现喜庆热烈的内容,象征平安吉祥,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体现了鲁西民间传统习俗。西郭的泥塑工艺品曾参展于山东省民间泥塑艺术展览会。人民画报1992年第4期整版版面刊载西郭泥塑的照片。

三. 福建省 福州 连江 连江东湖镇西庄水蜜桃

连江东湖镇西庄水蜜桃

东湖镇多属丘陵地,不利于发展传统的农业种植,但辖区内水源充足、气候宜人,适合发展山地农业。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东塘水蜜桃”就饮誉港澳;“东湖早”枇杷更是以其多肉多汁而畅销海内外;洋门村千亩蔬菜种植基地、天竹村食用菌培育基地大量出产瓜果、毛豆、香菇、金针菇等蔬菜,丰富了周边市场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东湖辖区内多湖多鱼,旅游景点较多。其中以洋门的“座洋山”红色旅游景区、东塘村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吴氏宗祠”、天竹村畲乡民俗村。

四. 山西省 太原 晋源区 郭杜林月饼

太原郭杜林月饼:因由郭、杜、林三位糕点技师创制,故名。饼面多呈棕红色,形如满月,外形美观,甜美酥松,油而不腻,散发鲜花、果料香气。

五. 湖南省 益阳市 赫山区 郭老倌白粒丸

郭老倌白粒丸

白粒丸,是用大米磨浆搅糊,制作成的圆粒形米豆腐,它原本是益阳街头一种普普通通的民间小吃。八十年代初,经过郭老倌的精心研究制作,成了益阳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名牌风味小吃。

郭老倌制作白粒丸,用料十分讲究,他不用含杂质的碎米磨浆,而选用优质整粒白米为原料。煮浆搅糊,干稀适度,一斤大米制作六斤白粒丸。这样制作的白粒丸,筋力好,形状圆,色泽白。对于汤汁和佐料,郭老倌十分注重。郭老倌卖白粒丸,从不用开水作汤,而用肉骨头熬出来的原汁。配的佐料也很讲究,有猪油精盐,味精榨菜丁,辣椒葱花香麻油等七八种佐料。这样制作好的白粒丸,吃起来油香葱香扑鼻,热乎乎,辣索索,味道鲜美可口。

如今,郭老倌的女儿郭菊芳女承父业,把父亲传给自己的白粒丸制作技艺,发扬光大,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态。

北京郭公庄附近买北京特产单县郭村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