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宝清特产红小豆的作文 介绍家乡的特产核桃二年级作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2-27 23:35:11

一. 山西省 阳泉 盂县 盂县红小豆

盂县红小豆

主要产地西烟镇、东梁乡、南社乡。年产400吨,特点是含蛋白质脂及及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高,用其煮粥、熬汤香甜可口;磨粉做面条白、软、薄、长,不涩不糊,易消化,其中红小豆有消肿、解毒之功效。

二. 黑龙江省 双鸭山 宝清 乌苏里江芸豆

乌苏里江芸豆,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三. 黑龙江省 双鸭山 宝清 挠力河毛葱

挠力河毛葱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挠力河毛葱”是黑龙江省宝清县蔬菜。宝清县种植毛葱.已有近百年历史。县内优越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地理地貌、适宜的气候条件,形成了毛葱的优良品质和明显的地域特色。. 毛葱学名分蘖洋葱、珠葱,既可鲜食、炒食,还能加工制成脱水干菜和调味品,并且对人体有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等功效,还可防治痢疾、肠炎、-和百日咳等多种疾病。.

产业发展

宝清县的“挠力河”毛葱栽培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特色农业中己成为重点产业。1999年成立了宝石河毛葱协会,逐渐形成规模种植。2006年12月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为了保持挠力河毛葱的优良品质,提高产量和效益,根据农民需求和市场的需要,宝清县根据毛葱生长因素,会同毛葱协会、组织制订了《毛葱》《毛葱生产技术规程》等黑龙江省地方标准,强调采取轮作、串换种栽、多菌灵浸种、清理病残植株、掌握水肥施用要领等措施,减少毛葱病虫害,产量增加,质量提高,保证了毛葱的品质不退化。挠力河毛葱远销云南、广西、广东以及南亚的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地。2009年该县毛葱种植面积己达1.5万亩,商品葱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其0口五分之四,占全国出口量的五分之一,商品葱产值3千万元,宝清成为名副其实的毛葱生产基地和种植技术输出地。.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挠力河毛葱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黑龙江省宝清县人民0《关于申报宝清红小豆宝清大白板南瓜籽挠力河毛葱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宝政函[2004]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黑龙江省宝清县所辖行政区域。.

四.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虫类美食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捕蝉是在夏季,每天傍晚,蝉群落在草丛中时,蝉翼被露水浸湿,不能飞起,妇女们就赶快把蝉拣入竹箩里,回后后入锅焙干制酱。蝉酱有清热解毒,去痛化肿的医疗作用。

傣族人普遍喜食蚂蚁蛋,经常食用的是一种筑巢于树上的黄蚂蚁,取蚂蚁蛋时,先将蚂蚁驱走,然后取蛋,蚂蚁蛋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绿豆,有的小如米粒,洁白晶亮,洗净晒干,与鸡蛋一起炒食,其味鲜美可生食又可熟食,生食时制酱,熟食时用鸡蛋穿衣套炸,常用的酸果、苦瓜、苦笋、冲天椒,辅以野生的花椒、芫荽、蒜、香茅草,风味纯正,清洁卫生。

五. 吉林省 辽源 东丰 野生的山菜

东丰县地处吉林省中南部、长白山余脉,是“五山一水四分田”半山区县份,属季风区中温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县内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合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素有“山区小粮仓之称”;林业生产在全省和全国久负盛名,森林面积达11.3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2.07%,是全省林业先进县、全国百万亩人工林基地县之一、全国生态建设县之一。半山区的地理环境,为林品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六. 辽宁省 朝阳 建平县 建平红小豆

建平红小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建平红小豆籽粒丰满光润,色泽鲜艳,口感香甜,含豆沙量高,在当地有“红宝石”之美誉。建平红小豆性平,味甘,尤其可祛湿消肿,利尿解毒,其所含的叶酸,对产妇有很好的功效。建平红小豆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则具有润肠通便,降血脂,调解血糖,健美减肥的作用。

位于辽宁省西部的建平县,坐落在蒙古高原向松辽平原的过渡带上,境内丘陵起伏,地形北高南低,努鲁儿虎山脉,自东向西南贯穿县境,属暖湿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人均耕地居全省前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先民们就开始在这里繁衍生息。著名的红山文化“牛河遗址”位于建平凌源交界处,这里是“辽宁红小豆之乡”,种植红小豆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根据史料记载,建平红小豆辽代就有大量栽培的历史,“澶渊之盟”以后,宋与契丹通好80余年,双方约为兄弟,使臣往来不断,更有欧阳修、苏辙等宋朝名臣出使北疆,他们记事咏怀,留下了大量名诗佳句,其中宋哲宗元佑四年八月(即公元1089年)官居尚书右丞的大诗人苏辙除完成信使任务外,还沿途饱览了塞外大好风光,并到过建平县北的惠州,题目为《奉使契丹28首》其中一首为《惠州》诗日:“虏帐冬住沙陀中,索羊织苇称行宫。从官星散依冢阜,毡虏窟室欺霜风。赤豆煮雪安得饱,击兔射鹿夸强雄。”从这首诗可见,建平惠州是当时赛外名城,也证明栽培红小豆历史的久远。在以后的几百年中,建平红小豆一直受到人们的青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建平红小豆这一特色产品已经陆续走出东北,销往全国各大中小城市。1997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1总理来辽宁考察时,曾到建平县朱碌科镇实地考察了杂粮种植农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红小豆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与粮谷作物的比较效益逐渐显露。

建平红小豆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既可以与精白米搭配一起蒸饭或煮粥,又可以制作成红小豆沙,作为各种糕点、面食的馅料,也可以在炖汤时加入红小豆,风味独特,滋补养身,在增加饮食多样性的同时,更为身体健康增光添彩。

建平县北部的惠州、黑水、老建平、杨树岭、朱碌科一带有个传统民俗,腊月初八开始,进入的准备阶段,开始杀猪宰羊,准备年货,在这些年货中离不开红小豆,腊八粥中放上红小豆和红枣是人人喜欢的美食,腊月十五开始人们发黄米面,大黄米加豇豆蒸年糕,

小黄米加红小豆蒸豆包,留着过小年和正月吃。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在农村有送灶王爷的习俗,家家在灶前摆上供品送灶王爷回天宫汇报人间冷暖和疾苦。摆上供品一般是:豇豆年糕、红小豆包、灶糖(甜瓜)和一碗小米干饭,天黑时放鞭炮让灶王爷带着贡品去天宫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事,多说好话,讨个喜头。其中小米干饭寓意着五谷登丰、财源广进;灶糖(甜瓜)寓意着生活美满、甜甜蜜蜜;红小豆包寓意着红红火火、阖家欢乐;豇豆年糕寓意着身体健康、年年高升。红小豆哪的好,当地老百姓一般都选择老建平、杨树岭、朱碌科一带的红小豆,这的红小豆品相好,口感好,老少都喜欢,由于过去老建平是一个大镇,还是建平县的老县府,所以人民习惯把这里的红小豆成为建平红小豆。

建平红小豆产地范围为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现辖行政区域。

七. 黑龙江省 双鸭山 宝清 宝清大米

宝清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宝清大米是黑龙江双鸭山宝清的。

宝清大米源于黑龙江省两大平原腹地的黑土带种植的中熟优质水稻品种,具有稻谷成熟度好,籽粒饱满,出米率高,米粒完整清白,米质好、口感香、不回生等优点。

宝清大米源于黑龙江省两大平原腹地的黑土带种植的中熟优质水稻品种,具有稻谷成熟度好,籽粒饱满,出米率高,米粒完整清白,米质好、口感香、不回生等优点[1]。宝清县优质水稻出米率可达78.5,整精米率87.6%,长宽比例可达2:1,直链淀粉含量15%-18%左右,垩白粒米率1%以下,胶稠度86mm以上,不含化肥及农药残留。大米加工精度均达到GB1354-2009规定的一级米以上标准,不完善粒和杂质均低于GB1354-2009规定的数倍,卫生指标也远低于GB2715规定的指标,与其他标准相比,各主要指标均优于其他标准。

宝清大米营养丰富,具有抗病保健之功效。不仅商品外观好,清白如玉、晶莹剔透、米饭胶稠度高、糊化度低、油润光亮、软滑劲道、香气四溢、口感极佳,不回生。而且具有性味甘平,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常年食用能强身健体,容颜焕发。宝清大米的生产在三江平原地带,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营养成分充足。宝清县水稻种植区还处在黑龙江省两大平原富硒带的核心区,生产出来的水稻含有丰富的硒元素,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是一种具有独特医疗保健功能的微量元素,有“生命之源”美誉,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和抗衰老功效,能调节和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能排除和解除人体内的有毒有害物质,能维持人体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缓解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冠心病、糖尿病的症状,能防癌抗癌,使人延年益寿。宝清人民吃常年主食宝清大米,营养丰富,有益健康,可防病保健。百岁老人不胜枚举。

宝清大米

宝清大米产地范围为黑龙江省宝清县现辖行政区域。

《宝清县人民政府关于宝清大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保护区域的请示》,宝政呈〔2015〕5号

宝清县地方标准:《宝清大米生产技术规程》(草案)

八.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康巴的五采天衣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康巴美,美在它的山水;

康巴美,美在它的传统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如五彩神衣般美妙的服装服饰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创造者——勤劳智慧的康巴人。

藏族人民自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广阔的万里雪域高原上,他们就在世界屋脊上过着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收半农的生活。因而在服饰上有独特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风格。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藏区各地服饰于整体中也各具特色。一般来说,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服饰雍容华贵,等级分明;甘青地区的安多服饰富丽堂皇,于统一中局部多变,而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的服装服饰则宽大粗犷、英武健美、豪气洒爽。

康巴,包栝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俗称康装。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独树一帜而令人耳目一新。 仅康巴地区的妇女服饰、在民间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这样传唱赞美: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殊三串胸前抛;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几绕满腰;

我是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围头绕;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我至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缠发额前飘;

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

我至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康巴服饰文化的古老倩影

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美术和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藏族服饰,对于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康巴藏族服装服饰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进、融会的漫长历史。

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约有50多件,有笄、磺、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质料则有石、玉、骨、贝等。装饰品大部分均磨制光滑,制造精细。这些远古先民创造的人体装饰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在材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的多样丰富性和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历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动生息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出土的干尸,距今有约3000年的历史。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饰十分相似,如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毛织品长袍;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腰间束袋,佩有小铜刀。女尸则身穿毛织品长袍,腰际束带,同时脚着长统皮靴,以毛织带裹腿。皮靴上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鲜艳。大多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

在青海平安县古墓内出土的画像砖,内容有宴饮、甲骑、仙人、力士、神马等6种图案,其中宴欢人物一臂赤露,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着这种半着衣半裸臂的习俗。据此推断,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远古藏族先民的服饰习俗里,就已具备了现代康巴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特征。

据史载:“东女国,(康巴一带)皆披发,皮革制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饰以纹锦。”

在藏北发现的岩画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编发者或脑后“披发”长飘的形象,多数人物都着一种裙袍式的皮毛长衣,这些都与文献记载的当地地域及人文特征极为相似。

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通高 11.6厘米,底长 14.3厘米,陶靴内空,靴为圆形,为夹砂红陶,表面施红色,并绘黑彩,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靴筒绘对称双线回纹,靴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藏式统靴相似,说明早在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会制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征能防寒保暖的长统靴子,并具备了装饰美化的造型审美能力。

吐蕃早期,藏族人的发型和面饰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一些习俗。例如“赭面”就是指藏区北方草原牧民习惯用一种赭石色矿质(有资料说亦是一种动物血)涂擦面部,起到防晒、防冻、防风雪、护肤的作用,同时,美饰面容并兼颜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习俗。吐蕃人以此俗为美,由于吐蕃时期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优势,造成了各地区服饰的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藏区东北部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的服饰差异上。

九. 新疆 伊犁 尼勒克县 伊宁的马鞍和首饰

伊犁是“天马”的故乡,与天马结缘的伊宁马鞍,也就随着“天马”而名震遐迩。伊宁马鞍的工艺程序多、要求高。它是由鞍架、皮具制作和雕刻、镶嵌等几道工艺组成。因此,必须由木匠、皮匠、银匠、铁匠、漆匠们共同制作而成。那翘首欲展的鸟头、色彩斑谰的绘画,镶嵌图饰,精巧的编带,各具风姿又浑然体,简直是件手工艺品。伊宁市首饰厂制作的各种首饰制品,其工艺独特严格,质量细腻、精美,共分手饰、耳饰、发饰、项饰、服饰五大类。品种造型繁多、美观、精巧,民族风味浓郁,艺术感强烈。

十. 宁夏 固原 西吉县 金灿灿的小麦

固原小麦胚乳丰盛,麦粒皮厚、籽重、质量好,用它磨制的面粉粉质柔韧,尤其适合精制各种糕点和面条。固原人做面条的技术超群,擀、揪、拉、削、扯,样样在行。用小麦面粉炸制的馓子、油香等食品,金黄透亮,香脆可口,深得回族群众喜爱,是欢度“古尔邦节”、 “开斋节”等不可缺少的食品。汉族群众在定亲、送礼时也用小麦面粉蒸成大馒头,大馒头的顶端涂上红点,作为吉庆、祝福的象( 固原)
云南西红柿特产介绍作文四年级介绍吕梁汾阳特产的小作文150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