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青稞酒土特产行吗 在哪里买的青稞酒最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1-26 04:23:02

一. 西藏 日喀则 萨嘎县 日喀则青稞

日喀则青稞是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的。日喀则地区青稞年产量60万吨。

日喀则地区作为我区的青稞主产区,近年来,随着青稞产业化、品牌化、商品化、系列化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全地区农牧业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

近年来,按照“优势区域、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先发展”的思路,日喀则地区积极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大力扶持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以西藏康桑农产品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罗旦”糌粑系列真空包装、精品包装的十几种绿色青稞产品,仁布县达热瓦青稞有限公司生产和开发的“喜孜”青稞酒,白朗旺达食品有限公司开发和生产的“藏巴”牌青稞牛肉方便面,扎西洁白糌粑加工厂生产的“扎西洁白”糌粑,日喀则市“联嘎妈酥喜”等为主的在区内外知名的优质青稞产品,实现了在青稞产业上的系列开发和发展。

截至2011年,日喀则地区从事青稞加工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已发展到20多家,年创造利润699万元,实现产值5000余万元;年收购青稞量达7000多吨,加工量达6500多吨,兑现青稞收购款5291万元;直接带动农户达7285户,通过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和订单形式辐射带动农户2万户以上。

2014年,日喀则地区将重点推广种植“12000”和“喜马拉22号”两个青稞优良品种,计划推广面积分别为35万亩和7.2万亩。

二. 青海省 海北 祁连县 青稞酒


青海地处高寒,人们习惯以酒为伴,尤其在一年一度的春节,别有一番酒趣。青稞酒的代表产品是互助牌系列酒,以青藏高原特有的粮食作物青稞为主要原料,采用有300多年历史的"天佑德"青稞传统酿酒工艺,结合科学配方勾兑而成,酒味醇香,清亮透明,具有饮后不头痛、不口干、醒酒快、加温饮用口味更佳独特风格,获中国公认名牌称号。

酿造青稞美酒,是青海人民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它原名"威远烧酒",因产地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首府威远镇而得名。互助地处祁连山脉南麓,气候温和,盛产青稞,当地群众常以青稞为原料,采以香甜的泉水,熬出度数较低而味道甜美的酩酒自饮或待客。一年四季,威远镇一派酒香,人们说,这里的麻雀儿也会饮二两酒呢!

传说很久以前,山西的客商带来了杏花村的酿酒技术,用上好青稞熬出了比酩酒更高一筹的美酒"威远烧酒"。从此,它便誉满高原,行销西北。互助酒属于清香型酒,香味纯正,酒液澄明,闻之清香扑鼻,入口醇和绵软,回味甘冽悠长。它采用威远镇河畔的一口古井之水,与当地所产青稞原料相配制酒,恰到好处,真可谓天然浑成,酒香不散。传说,此井乃八洞神仙宝葫芦中的玉液琼浆化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如今互助酒已形成了从踩曲、制坯到煮馏等完整系统的酿造技艺,有着独自的科学配方,已形成独有的体系和特色。现在,其工艺既保持了传统的特色,又逐步采用了当代的新法,生产条件不断完善,产品质量日趋提高,花色品种日益繁多,声誉与日俱增。

三. 青海省 玉树 囊谦县 玉树黑青稞

玉树黑青稞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玉树黑青稞

黑青稞是大麦的一种,主要产自西藏、青海、四川、云南香格里拉等地的藏区,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粮食。是目前世界上含β-葡聚糖最高的麦类作物,这意味着优质青稞将有望成为“身价”最高的麦类作物。

黑青稞变成致富宝贝

青稞酿造的青稞酒,家喻户晓,但黑青稞却少有人知,更别提用黑青稞酿出的酒了。近年来,玉树州为了推进农业生产转型,决定将很有营养价值的黑青稞生产加工成为啤酒。今年,黑青稞啤酒将会被批量生产,预计年底上市。据了解,黑青稞啤酒的主要原料来源于玉树州称多县,那里有5万亩左右的黑青稞。

粮食

地域范围

玉树州囊谦县、称多县、玉树市属于玉树州东三县。地处大致东经95°21′~97°07′,北纬31°32′~32°43′,东西最长157.5公里,南北最宽130.5公里,总面积12741平方公里,其中28.07万亩耕地种植区为玉树黑青稞地理标志产品地域保护范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玉树黑青稞的外在感官特性:1.1、种子特性与用途: 玉树黑青稞祼粒呈黑褐色,椭圆形、颗粒饱满、均匀;是加工成“糌粑”的主料,可酿制“青稞酒”等饮料,亦是加工酿皮等各种特色食品的主要原料。1.2、植株性状: 幼苗直立,叶色绿,叶耳白色叶姿平展。平均株高91.4cm,最高可达110cm。株型半松散,株高102.7±2.4厘米,茎杆黄色,茎粗4.13±1.5毫米,弹性中等蜡粉少。茎5节,主茎基部第一节间长2.77±0.29厘米,第二节间长9.0±1.3厘米,穗下节间长31.4±1.8厘米。单株分蘖0.25个,分蘖成穗率40%,全田植株整齐。1.3、穗部性状:穗全抽出,闭颖授粉,穗脖弯垂。穗纺锤形,平均穗长4.8厘米,平均粒数28.7粒。长穗可达7厘米,65粒。紫穗,颖浅紫色至紫色,芒黄色至红色。粒菱形、深色(或深灰色、深褐色),平均千粒重35克,最重可达46克,属青稞的大粒性品种,平均单株分蘖1.63。1.4、抗逆性:耐寒、耐旱、耐湿、耐盐碱性中,抗倒伏。 2、玉树黑青稞的内在品质:玉树黑青稞含淀粉量≥60%,蛋白质≥10%,膳量纤维≥10%,脂肪含量≥1.4%。烟酸、硒及矿物质营养丰富,品种较多,具有理想的种子外观要求及优良的贮存性,是生产黑青稞制品的理想原料。 3、安全要求:玉树黑青稞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体系组织生产。

四. 四川省 阿坝 壤塘县 壤塘青稞

壤塘青稞是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的。

壤塘四面环山,县城边上就是一个未被破坏的原始森林,来到这里犹如到了一个世外桃源。

2010年,壤塘县以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为目标,大力发展种植业。建设优质青稞基地3000亩。

壤塘县2013年组织实施的宗科乡加斯满村、蒲西乡斯跃武村青稞粮食能力提升项目优质青稞集中示范区500亩已全面完成播种工作。该优质青稞集中示范区的建立及实施的青稞粮食生产能力提升项目,对提升青稞科技含量,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巩固和发展青稞产业,促进壤塘农业跨越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十二五”末农村人口粮食基本自给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 云南省 迪庆 德钦县 德钦青稞酒

青稞酒是用青稞酿成的度数很低的酒,藏族群众男女老少都喜欢喝,是喜庆过节必备之饮料,青稞酒的制作工艺很独特。先将青稞洗净煮熟,待温度稍降,便加上酒曲,用陶罐或木桶装好封闭,让其发酵,二、三天之后,加入清水盖上盖子,隔一、二天后便成青稞酒了。青稞酒色泽橙黄,味道酸甜,酒精成分很低,类似啤酒。喝青稞酒讲究“三口一杯”,即先喝一口,倒满,再喝一口,再斟满,喝上第三口,斟满干一杯。

一般酒宴上,男女主人都会唱着酒歌敬酒。盛大宴会上,有专门的敬酒女郎,她们穿着最华丽的服饰,唱着最迷人的酒歌,轮番劝饮,直到客人醉倒为止。

六. 甘肃省 甘南州 玛曲县 甘南青稞酒

【甘肃•甘南青稞酒】藏族人民酿制青稞酒已有悠久的历史。青稞酒藏语称“纳然”或者叫做“羌”,是用青藏高原出产的一种主要粮食——青稞制成的。它是藏民族最喜欢喝的酒,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迎送亲友,必不可少,是藏族人待客的最佳饮料。青稞酒美味甘甜,喝过之后,久久难以忘怀。

七. 青海省 海东 互助土族自治县 互助青稞酒

互助青稞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青稞,藏语叫做“羌”,是用青藏高原特有粮食—青稞酿制而成。以前多是家酿青稞酒,现在有专门的青稞酒厂,比较有名的是青海省互助牌青稞酒,其次在西藏和四川都能品尝到青稞酒,不过多是家酿的,酒精味道比较淡,而且不同地方酒不一样,即使在同一地方也有截然不同口味的青稞酒,这主要是酿酒工艺的影响.。

互助青稞系列酒,是在古老传统工艺基础上,揉和现代先进的科学酿造而成。青稞系列酒以青藏高原特有的粮食作物——青稞和天然保健药材——冬虫夏草、鹿茸、枸杞等为原料配制而成,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增香物质,酒香来自生产过程中青稞原料的自然香味,该酒在饮用后有不头疼、不口干、不伤胃的特点。因生产工艺独特,酿酒原料独特,产品风格独特,“互助”牌青稞系列酒被誉为“高原明珠,酒林奇葩”。

八. 青海省 海东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青稞酿皮

在西北五省都有酿皮儿,青海人发明了用土豆制作酿皮,做叫洋芋津津儿,还有青稞面制作的酿皮,口感糯一些,更劲道,也明显卖得好一些,又叫黑酿皮。当然还有是常规型小麦和的面做的,清爽一些,又叫白酿皮。

青稞酿皮制作工艺把揉好的面放在水里一遍一遍地清洗,清洗到只剩下面筋为止,不是简单地在面粉里放上蓬灰打成面浆上锅蒸。这样清洗出来的酿皮,有一股独特的香味。再配上各种调料,一碗滋味醇厚,富有河湟谷地特色的酿皮就诞生了;

清洗酿皮的过程,不止是一种对食物的加工方法,而是河湟谷地的人们对食物的热爱、尊重、敬仰、感恩,把全部的感情都融进去了。清洗酿皮,那小心翼翼,充满虔诚的过程,不亚于进行一次宗教仪式。

街头小吃青稞酿皮,如今也成为了酒家里精美的特色菜,如知名度极高的中发源餐厅就已把青稞酿皮当成招牌菜推介,顾客云集

青稞酿皮用洗面筋之法,利用其混悬状面糊水,撇去浮水,笼蒸或水浴使热即成。浇以调味汁而食,以辛辣为主。质地柔细,富有弹性,韧而不僵,滋味可口。

河湟谷地的地理位置是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平均海拔1700—3500米,这里黄土层深厚,地势落差较大,适合农业、畜牧业的发展;河湟谷地的饮食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特点,为这一片土地所特有,它很难被模仿和复制。这样,在竞争中就减少了可比性,具有垄断地位。很容易形成强有力的竞争能力,也容易创造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青稞酿皮也在向外展现自己的魅力,以特色、加盟、分店等形式走出河湟

九. 西藏 山南 隆子县 隆子黑青稞糌粑

隆子黑青稞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隆子黑青稞是西藏山南隆子县的。隆子,意为须弥同顶(佛教用语),全称“玉杰隆子”),古称“涅”),唐代曾写聂。“隆子黑青稞”传说于公元712年左右金成公主经过隆子河谷文“内嘎沃”地段不慎从邦点(指藏式围裙)中掉落在当地,经过千年的种植而形成独特的当地品种。是历代隆子宗主主要食物之一,也是聂德主持历代-和喇嘛的供品(聂德主持是聂雄六大寺庙的母寺之一),该寺庙至今仍然食用水磨磨制的黑青稞糌粑。其做成的糌粑不仅深受藏区消费者欢迎,而且也备受很多内地消费者的青睐,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地域范围

隆子县位于西藏高原中南部,喜马拉雅山北侧,东临林芝地区朗县,西靠措美,西南接错那县,东南为印占区,北倚加查、曲松、乃东三县,是山南地区四个边境县之一。属南喜马拉雅地貌,地势西高东低,相对高差约2000m,平均海拔3900m,年日照时数3014.6小时,年降水量270.3mm,适宜黑青稞的生长。全县总面积10566平方公里,是西藏自治区35个粮食主产县之一,主要种植黑青稞、白青稞、小麦、荞麦、油菜等农作物。 隆子黑青稞保护范围:隆子县的隆子、日当、热荣、加玉4个乡镇所辖的35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91°53′00"~93°06′00",北纬28°07′00"~28°52′00"。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隆子黑青稞是因其颖壳及籽粒表皮呈现黑紫色而命名,该产品是在隆子县特殊气候条件下,经过长期种植、驯化而形成的特有地方品种,它和普通青稞为同种,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因其内外颖壳分离,籽粒裸露,故又称裸大麦、元麦、米大麦。青稞分为白青稞、黑青稞、紫青稞等种类。在植物学上,黑青稞的种子为颖果,籽粒是裸粒,与颖壳完全分离。籽粒长6~9mm,宽2~3mm,形状有椭圆形、菱形,青稞籽粒皮比大麦表面更光滑,颜色黑紫色及黑色等。 (2)内在品质指标:隆子黑青稞口感细腻、麦香味浓郁,营养丰富。 黑青稞的维生素B1含量为0.25—0.32mg/100g,维生素B2含量为0.58—0.9mg/100g,硒含量为0.013—0.02mg/100g,黄铜为0.17%—0.2%,钙含量为540—560mg/kg,锌含量为18.6—21mg/kg。 (3)安全要求:明确登记产品市场准入所遵循的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名称、具体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4)包装: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包装袋上注明产品批号并加注“隆子黑青稞”字样。 (5)标识:销售的隆子黑青稞产品,应当在包装物上标注或者附加 标识,标明品名、产地、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名称、生产日期、产品质量等级、保质期。 隆子黑青稞标识所用文字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和藏文(出口另外)。标识标注的内容应当准确、清晰、显著、完整、持久。 (6)贮藏:包装好的产品分类、分等存放在清洁、避光、干燥、通风、无污染和有防潮设施的仓库中贮藏,注意防潮、防霉、防虫,严禁与农药等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发霉、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 (7)运输:隆子黑青稞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潮湿、防雨淋。用车运输过程中,要加盖防雨布。严禁与有毒物品混装,严禁用含残毒、有污染的运输工具运输隆子黑青稞及加工产品。

十. 青海省 果洛 久治县 青稞炒面

青稞炒面

青稞炒面,藏语称“糌粑”将青稞放入锅中炒熟,用手推小石磨或磨面机磨成面粉即成炒面。其吃法是:先在碗里放一块酥油,加少许热茶化开,再放入炒面,少许奶渣,爱吃甜味的人加入糖,用手拌匀捏成小块吃。纯青稞炒面吃了容易引起胃酸,用酥油和奶渣拌在一起,既好吃又防胃酸。青稞炒面是面食中最耐饿的食品之一,制作容易,食用方便,是藏族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物。藏族群众为了保持青稞炒面的新鲜清香,一次磨够吃几日的,吃完再磨。

青稞酒是什么地方的土特产呢青稞酒青藏特产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