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仁化县红山镇特产 韶关仁化县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1-26 05:48:46

一. 广东省 韶关 仁化县 锦江河虾米

 虾米蒸虾酱,梅香伴家常,这是水乡人家一种美味家常菜,锦江河虾米,以色泽鲜红连壳可食流传于民间
 

二. 吉林省 白山 抚松 万良镇人参

吉林省抚松县万良镇地处长白山脚下,松花江畔。以人参种植、加工和贸易为支柱产业。林下参栽培面积近120万平方米,并拥有亚洲第一、全国最大的人参专业市场——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

万良镇人参加工业户数达1100户、长年人参制品加工户536户、人参经销户2980户、人参包装厂127家、国家级及省市县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家。产品销往长春、沈阳、深圳、上海、广州等30多个省市和地区,有50多种产品远销香港、澳门、台湾、越南、朝鲜、韩国、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万良镇通过树立质量意识,推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产品全过程质量安全监控,并要求参产品分等分级、包装销售。现在的万良镇参业正逐渐由原来的提供原料和初级产品向提供中间及优质产品方面转变,从分散和粗放管理向“精优参业”的集约化方向转变。

三. 陕西省 咸阳 淳化县 淳化苹果

淳化苹果培育始于70年代中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得到更大规模的发展,成为本县富民的支柱产业。如今谷岭原面,果树连片。春来遍地花香,秋季红果累累。1991年末,全县栽植面积10万亩,总产2.3万吨,收入3600万元,果农占全县农户75%以上.现有以矮化新红星,红富士,秦冠,王林等为主的优质苹果21万亩,1994年产果2亿余斤.1976年被国家确定为苹果外销基地;1986年又被国家和陕西省确定为优质苹果基地县;1991年通过省优质苹果基地达标验收,被定为甲级基地县;还先后被国家和陕西省评为优质苹果基地建设先进县等.近年来,先后有10多个国家的果树专家来淳化考察参观,给予高度评价.美国果树专家米勒-安尼娜女士,匈牙利果树专家杰吉利先生考察后说:"从未见过这么好的苹果.比盛画里的画还好."世界粮农组织专家称赞淳化苹果是"渭北苹果一支花."中央及省领导报刊,电台,电视台,对淳化苹果进行过多次报导。


勤劳朴实的淳化人民热诚欢迎八方客商领略“空中花园”的美景,欣赏“绿色明珠”的风光,品尝香甜可口的淳化苹果。  

淳化地域海拔高(平均1000米左右),昼夜温差大,适宜苹果生长。加之培育时间长,果农管理经验丰富,技术规范,果实普遍个大,色艳,质优,味浓,耐贮存,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特别是南方市场占领一席之地,远销日本、苏联、泰国、美国、朝鲜和新加坡等国。出口品种以红星为主,普及品种有秦冠、红富士、新红星和黄元帅。近年引进品种有乔纳金、北斗、王林和津轻等。1986年以来,淳化出产的秦冠、新红星、国光和金冠苹果四次获省优产品称号,五次代表陕西参加全国展销,在第三届陕西省科技洽谈会上,新红星苹果被评为金质奖。

四. 广东省 韶关 仁化县 长江土纸

长江土纸,向来享有较高的声誉,清光绪乙酉年,在建广州会馆的石碑上有“长江纸贵有胜洛阳”的记载。1987年5月,由王越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浙江省新华书店发行的《中国市县手册》中,也载有仁化县“长江土纸”。长江土纸,纸质细嫩、柔韧,光滑洁白,吸水性好,在书写、簿记、卫生、食品包装等方面均属上品。品种有贡信、玉扣、南扣、草纸。

五. 辽宁省 沈阳市 法库县 登仕堡子镇树莓

法库县登仕堡子镇区域面积9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8 万亩。辖9个行政村,人口17,300人,其中农业人口16,850人,劳力总数5100人。林果业较发达(树莓、南果梨、苹果梨),森林覆盖率为34%,养殖业、运输业有一定基础,土地、劳动力资源丰富。

法库县登仕堡子镇树莓栽植面积4000亩,以美22号、托洛米两个品种为主,年产量4000吨,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树莓生产基地,并建有树莓加工厂,产品主要出口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所产的树莓2005年被辽宁省国际农业博览会评为优质农产品。

登仕堡子镇树莓产业发展较快,生产基地不断扩大,已形成了供应、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模式。2007年,登仕堡子镇树莓产业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是生产基地面积不断扩大。该镇地区虽遭遇了严重的旱灾,但树莓仍然获得了大丰收,亩效益一般在4000元左右,同时,市政府出台鼓励政策,给新栽百亩连片树莓每亩补助500元钱,在高效益和优惠政策的带动下,栽树莓面积4500亩,许多栽树莓的农户都走上了富裕之路,在他们的带动下,广大农民发展树莓生产的积极十分高涨。

二是又引进一家树莓深加工企业。辽宁新大地集团决定在该镇建立树莓深加工厂,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100亩,年加工能力1万吨,主要产品为树莓酒、树莓饮料及其它产品。

三是引进一个树莓新品种。从辽宁省农科院引进了海尔特兹(Herytage) 秋果型红莓,该品种来自美国纽约,果实硬度大,色味俱佳,产量高,根蘖苗极多,并且不用防寒,管理简单,省时省工,效益高。该品种8月中下旬开始成熟,至10月中旬严霜后结束。该品种是该镇主要推广的树莓品种。该品种的引进,延长了树莓的采收期和加工期,能够提高农民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促进树莓产业的发展。

六. 安徽省 池州 东至县 洋湖镇留兰香

洋湖镇:留兰香

七. 山西省 临汾 汾西县 勍香镇蘑菇

勍香镇:木耳、蘑菇

八. 内蒙古 赤峰 红山区 对夹

对夹是烧饼里夹薰肉的大众食品,是赤峰当地的肉夹馍,香脆可口。就餐时买上几个,亦饭亦菜,十分方便。赤峰对夹自1917年苏文玉创建“复生隆”对夹铺后而逐渐闻名四方。对夹源于一种“杈子烧饼”,这种烧饼和面和制作工艺特殊,而且从吊炉取出后要再摆到铁制杈子上回炉以微火重烤,因而外脆内软,别有风味。对夹内的熏肉十分讲究,精选十几种配料调味,香而不腻。“福兴楼对夹”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国名点”。

九. 广东省 河源 和平 下车镇猕猴桃

猕猴桃,系腾本落叶水果,被誉为“聪明果”、“奇异仙果”和“水果之王”的美称。猕猴桃的果实及产品,具有香蕉苹果等多种的混合风味,味美可口、生津解渴、提神醒脑、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具有防治高血压、冠心病、肝炎、结肠炎、清热利尿、排铅、防癌等病症的药用功能。常吃用可延年益寿,是目前世界上新兴的天然绿色食品。

下车镇地处粤东北部山区。1998年后,镇委、镇镇府注重调整农业结构,号召农民大量种植猕猴桃。2000年,被省0批准为“一乡一品”猕猴桃生产地镇。

下车镇生产的猕猴桃有四个主要品种:“和平一号”,果型美观、果肉翠绿,味道浓香,和含糖13%以上,甜酸可口,熟期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和平二号”,果型较大,含糖12%以上,口感良好,熟期在8月下旬左右;“和平三号”,外型美观,含糖14%以上,口感极佳,熟期在8月中旬;“武植三号”,外型独特,呈绿色含糖13%以上,甜酸适中,其熟期最早,8月上旬即上市。以上几个品种荣获全国第三界农业农博会铜奖,2001年9月,被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评为优质猕猴桃,并通过农业部绿色人证。

经专家鉴定和市场反馈,“下车”牌猕猴桃鲜果,不论外型、口感及其营养成分,均属同类产品之佳品,广大消费者的普遍认可,令食用者赞不绝口。下车猕猴桃将给您带来无尽财富。下车猕猴桃将给你带来享受、带来健康、带来快乐!购买猕猴桃请认明“下车”牌商标。

十. 吉林省 通化 通化县 西江大米

西江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西江大米历史悠久,清朝咸丰皇帝封西江大米为御用“贡米”,每年定量缴纳。新中国成立后,西江大米以高产优质荣获了1总理亲笔签署的奖状。百年间积淀下来的优良品质和人文特色则让西江大米在历史传承中名扬四海,远销八方。近2年通化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空气环境、水源及土壤都达到了绿色标准,西江大米质量特色更加鲜明,并通过绿色和有机认证。西江大米是通化县第3个申请获批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县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规范西江大米地理标志产品名称和专用标志的申请、使用、管理,确保西江大米的质量和特色。

西江大米(西江贡米)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吉粳83”、“通禾835”、“稻花香2号”等食味性好的品种。

二、立地条件

冲积型水稻土、沼泽型水稻土和草炭型水稻土。土壤pH值为5.5至7.5,有机质含量≥2%。

三、栽培管理

1.育秧:

(1)育秧方法:旱育稀播。

(2)播种期:4月中旬,秧田期35天至40天。

(3)播种量:用种量≤2.5kg/667㎡(亩)。

2.移栽:5月中下旬以后开始插秧,插秧密度为10600穴至13300穴/667㎡(亩),每穴2株至3株。

3.田间管理:在整地前施第一次腐熟有机肥2至3m3/667㎡(亩),翻耕,结合整地施第二次腐熟有机肥,灌水泡田,整细耙平,插秧。

4.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收获

9月下旬到10月上旬,当黄熟谷粒达到95%时采用人工或机械收割。

五、加工

风选→清理→去杂→砻谷→谷糙分离→碾米→精选→分级→检验→包装→入库。

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米粒亮泽、半透明、圆润饱满。米饭油亮、香润粘滑,冷饭不易回生。

2.理化指标:胶稠度≥70mm,直链淀粉含量15%至18%。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西江大米(西江贡米)

吉林省通化县西江镇现辖行政区域

《通化县人民政府关于确定西江大米(西江贡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通知》,通政函〔2013〕79号

通化县粮食收储经销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TLS0001S-2013《西江大米(西江贡米)》

广东韶关仁化十大特产韶关市区十大必买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