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莒南特产有哪些可带走的零食 临沂莒南县十大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1-21 16:06:34

一. 山东省 临沂 临沭县 临沂紫砂陶

【临沂紫砂陶】临沂市美术陶瓷厂生产的日用工艺紫砂陶器,系70年代中期利用当地红土、紫焦

宝石、红砂石等原料研制而成的,所用原料主要分布在该厂附近的罗庄、湖西崖、朱陈等地。其品种

主要有花盆、盆景盆、酒具、茶具、文具等35个品种,58个规格型号。

临沂紫砂陶泥料的制备分为注浆泥料和塑性泥料,成型方法有注浆成型和塑性手工成型,图案以

松竹梅兰和山水为主,配以诗词,使之产生较高的艺术效果。紫砂陶产品有檀紫、猪肝红、红、铁青、

柿黄等色,色调深沉,给人一种浑厚古朴的感觉。

紫砂陶泥料具有其一定的颗粒级比,加上独特的制作工艺,使紫砂陶产品不但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还具独特的使用性能。紫砂陶花盆栽花透气性好,不易烂根,可保花卉叶茂花繁。紫砂茶具沏茶色正

味香,不易馊变,日久可生“茶山”,倒入白开水仍有茶味,故被饮茶者视为珍器。

临沂市美术陶瓷厂为增加花色品种, 扩大销路, 近年来又研制成功了“乳白釉紫砂陶”。其中

“浮来春”乳白釉酒瓶在山东省、华东地区和全国包装装潢产品评比中,分别荣获一等奖、大奖和二

等奖。该厂年生产能力达25万件,产值35万元;年出口15万件,价值20万元。产品主要销往瑞典、法

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二. 福建省 福州 闽侯县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系美且有糕饼店于清咸丰年间创制,已有130余年历史。有椒盐、桂花、核桃等品种。

三.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康巴的五采天衣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康巴美,美在它的山水;

康巴美,美在它的传统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如五彩神衣般美妙的服装服饰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创造者——勤劳智慧的康巴人。

藏族人民自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广阔的万里雪域高原上,他们就在世界屋脊上过着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收半农的生活。因而在服饰上有独特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风格。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藏区各地服饰于整体中也各具特色。一般来说,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服饰雍容华贵,等级分明;甘青地区的安多服饰富丽堂皇,于统一中局部多变,而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的服装服饰则宽大粗犷、英武健美、豪气洒爽。

康巴,包栝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俗称康装。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独树一帜而令人耳目一新。 仅康巴地区的妇女服饰、在民间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这样传唱赞美: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殊三串胸前抛;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几绕满腰;

我是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围头绕;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我至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缠发额前飘;

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

我至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康巴服饰文化的古老倩影

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美术和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藏族服饰,对于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康巴藏族服装服饰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进、融会的漫长历史。

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约有50多件,有笄、磺、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质料则有石、玉、骨、贝等。装饰品大部分均磨制光滑,制造精细。这些远古先民创造的人体装饰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在材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的多样丰富性和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历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动生息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出土的干尸,距今有约3000年的历史。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饰十分相似,如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毛织品长袍;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腰间束袋,佩有小铜刀。女尸则身穿毛织品长袍,腰际束带,同时脚着长统皮靴,以毛织带裹腿。皮靴上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鲜艳。大多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

在青海平安县古墓内出土的画像砖,内容有宴饮、甲骑、仙人、力士、神马等6种图案,其中宴欢人物一臂赤露,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着这种半着衣半裸臂的习俗。据此推断,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远古藏族先民的服饰习俗里,就已具备了现代康巴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特征。

据史载:“东女国,(康巴一带)皆披发,皮革制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饰以纹锦。”

在藏北发现的岩画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编发者或脑后“披发”长飘的形象,多数人物都着一种裙袍式的皮毛长衣,这些都与文献记载的当地地域及人文特征极为相似。

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通高 11.6厘米,底长 14.3厘米,陶靴内空,靴为圆形,为夹砂红陶,表面施红色,并绘黑彩,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靴筒绘对称双线回纹,靴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藏式统靴相似,说明早在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会制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征能防寒保暖的长统靴子,并具备了装饰美化的造型审美能力。

吐蕃早期,藏族人的发型和面饰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一些习俗。例如“赭面”就是指藏区北方草原牧民习惯用一种赭石色矿质(有资料说亦是一种动物血)涂擦面部,起到防晒、防冻、防风雪、护肤的作用,同时,美饰面容并兼颜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习俗。吐蕃人以此俗为美,由于吐蕃时期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优势,造成了各地区服饰的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藏区东北部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的服饰差异上。

四. 山东省 临沂 兰陵县 苍山辣椒

苍山辣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长城朝天椒叫响"一品红"品牌,鲜辣椒、干辣椒、辣椒片、辣椒粉、辣椒面、辣椒油、辣椒酱一系列绿色产品深受销费者的青睐。

火红的朝天椒。长城是朝天椒的故乡,早在50多年前朝天椒就是长城镇的主导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科技含量高,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公司。全镇种植辣椒3万亩,年产鲜椒9000万斤,干椒1400万斤。主要销往江苏、上海、安徽、黑龙江、四川等等10多个省市,出口到韩国、越南、泰国等地。目前利用红辣椒为原料生产的辣椒粉、辣椒面、辣椒油、辣椒酱、腌辣椒等"长城一品红"系列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火红的朝天椒串起了长城人火红的日子。

地域范围

苍山辣椒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山东省苍山县长城镇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8°06′-118°10′,北纬31°35′-32°20′,南北长10.7千米、东西宽8.5千米,总面积74.83平方米,产地面积3万亩,年产量75000吨。主要涉及苍山县长城镇的长城一村、二村、三村、东官庄村、冯村、西王庄村等23个行政村。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苍山县长城镇境内地貌,自南而北都是平原,苍山长城辣椒主要产于东部、南部等区域,该范围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生态环境优美。辣椒主产区土壤以黑土中壤为主,椐测定有机质含量1.3%以上,含氮0.14%,含磷0.5%,速效磷大于89mg/kg,速效钾大于126mg/kg,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合作物生长。

(2)水文情况:区内水利条件优越,地下水源充足,农田排灌设施配套水质清澈,无污染,完全达到了旱能浇、涝能排。

(3)气候情况:地属暖温带季节气侯区,其特点: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雨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温差大,有利作物的生长发育。

光照:本区光照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有利于作物光和作用,常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54.5小时,占全年可照时间的55%。

温度:年积温4975.5℃,平均气温13.9℃,7月份最高36.1℃,1月份最低气温-2.2℃。无霜期212天左右,自然农耕期长达300天左右。夜间凉爽,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积累。

水:降水偏少,因多集中夏秋两季,年均变化大,降水不稳定,平均降水量835.5mm左右。

(4)人文历史情况:苍山辣椒距今已有200余年的栽培历史。苍山长城辣椒优质高产、经久不衰,与其久远的历史根源有关。苍山辣椒味中上品,被誉为沂蒙红辣椒之乡,堪称天下第一椒。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苍山辣椒的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县农业标准化推广力度的逐年加大,苍山辣椒的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运作已渐成规模,“乡村树”牌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为确保苍山辣椒的质量,将苍山辣椒标准化生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县先后创建了苍山辣椒标准化示范基地,在基地范围内先后示范、推广应用了增施有机肥、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防虫网、色板诱杀等新技术和新方法,完全实现了以施用有机肥料和实施生物防治为主,不用化肥、农药等人工合成化学物质的绿色食品苍山辣椒标准化生产模式,使苍山长城辣椒的标准化生产得到进一步提升。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苍山辣椒的产地宜选择旱能浇、涝能排,地势高燥,3年内未种过茄果类,耕作层深厚的肥沃地块。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苍山辣椒是在苍山长城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广大椒农长期以来通过实践、辛勤劳作创造的结晶,具有当地朝天椒的农家品种,也是一个混合群体的总称。

(3)生产过程管理,包括农业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规定:苍山辣椒的生产过程包括育苗、移栽、大田管理、收获等几个生长时期。育苗:苗床应

选择土质疏松,排灌方便,3年内未种过茄果类的肥沃壤土或砂壤土。结合整地每667m2施优质腐熟的圈肥5000kg,磷酸二铵10kg,硫酸钾15kg。将上述肥料均匀撒施后耕翻25cm,耧平耙细,移栽:定植时间在5月中旬-6月初之间,越早越好;密度每667m2定植(80000-110000)株为宜。定植前挖出椒苗,挑出病苗、虫苗、弱苗、伤苗、杂苗,根据苗大小分大、中、小三级,分别定植。定植时先将定植沟浇水,水渗后将椒苗垂直插入定植沟内,株距(2-3)cm,栽植深度以原育苗土基为准,创穴撒生物菌肥10-25kg,放秧覆土1小时后点水或浇水。定植后5-7天缓苗,之后控水蹲苗,25天左右视墒情浇水放秧,冲入2kg液体生物菌,扩大叶面积,防治病毒病。在6月中下旬尽可能将地面封到85%,对僵化秧,个别小叶秧或片域小苗,用1000倍液锌营养喷叶;开化时高温喷棚钙营养,虫害期喷铜、硅、钼营养,膨果期冲施钾营养,按50kg45%生物钾,产鲜辣椒4500kg投入。用生物农药铜锌营养制剂,防治猝倒病、立枯病和疫病。

收获前15天停止追肥。辣椒生育期较长,青椒及红椒达到采收标准要及时采收,防止物理损伤,微生物及化学物品等污染,保证质量。红椒自然晾干,放置通风处,自然脱水,摘椒分级,晾干保存。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

苍山辣椒的品质特点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即:形美、皮薄、香甜、味足。

形美:指的是苍山辣椒的植株生长紧簇,辣椒大小均匀,青熟椒深绿色,老熟椒红色或紫红色,光亮鲜艳。是当今国内外所有辣椒品种的佼佼者。故有“味中上品”之美称。

皮薄:指苍山辣椒果肉薄,从辣椒的一面透光能看到辣椒的另一面。果肉厚度为0.01mm,备受人们喜爱。

香甜:指苍山长城辣椒辣中带香,香中有甜,特别是鲜红辣椒口感特别突出,生熟食用都可,味美无比。

味足:指苍山辣椒辛辣味强,适宜制干椒。

(2)内在品质指标:

每100克苍山辣椒产品中,含有蛋白质:鲜椒1.4克、干椒14克;脂肪:鲜椒0.2克、干椒10.4克;碳水化合物:鲜椒8.5克,干椒60.3克;钙:鲜椒17毫克,干椒200毫克;磷:鲜椒3.7毫克,干椒300毫克;铁:鲜椒2.1毫克,干椒23.1毫克;维生素A:鲜椒0.52毫克;维生素B1:鲜0.05毫克,干椒0.6毫克;维生素B2:鲜椒0.06毫克,干椒1.36毫克;尼克酸:鲜椒0.6毫克,干椒15.3毫克;维生素C:鲜椒75毫克,干椒59毫克;钾:干椒2400毫克;钠:干椒20毫克。因此,苍山长城辣椒营养丰富,味中上品是当之无愧的。

(3)安全要求:入市辣椒必须达到农业部“绿色食品辣椒”的卫生指标(详见下表)。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情形的不得上市销售。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同一品种大小一致的辣椒为合格品。畸形或有霉变、病虫伤的不合格另行处理。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包装上要注明“苍山辣椒”农产品地理标志字样。包装前每批辣椒进行去杂质,去土处理,然后装入包装箱。

五. 山东省 临沂 费县 由吾藕

【由吾藕】 由吾藕产于费县朱田乡大由吾村南一方面积约8亩的水塘里。由吾藕是一种优质特

殊藕,此藕只长两节,不生杂枝,藕瓜白如雪,滑如玉,每只3斤左右。其特点是烹炒粘如胶,凉拌

脆似酥,为佐食饮宴之佳品,向为人们所珍视。

六. 山东省 临沂 兰山区 临沂大银鱼

临沂大银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临沂大银鱼是山东省临沂市的。临沂大银鱼产品除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外,还远销北京、济南、上海等大城市,临沂市“大银鱼之乡”的品牌叫得响当当。临沂大银鱼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临沂市地处暖温带地区,境内河流、水库、塘坝资源丰富,且水质良好,适宜大银鱼的生长繁殖。通过全市水产技术人员和从业者的研究与实践,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大银鱼产业(受精卵采集、孵化、投放、增养殖管理、捕捞与加工等)技术规范。临沂市大银鱼增养殖面积33万余亩,年产量1500吨,产值达5700万元,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产品质量安全可靠,通过有机认证,提高了大银鱼产业的全国知名度,有效地拓展了国内外市场。目前全市有机水产品产地7处,面积24.2万亩,占全市大银鱼增养殖水面的73.3%。

种质资源保护方面,在莒南陡山水库建立了21400亩的省级大银鱼良种场,在蒙阴岸堤水库建立了2000公顷的省级大银鱼种质资源保护区。同时,全市培育和发展大银鱼加工企业近10家,年加工大银鱼300至400吨,渔业产值近亿元,其中,莒南县天湖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平邑县五龙湖渔业养殖合作社和蒙阴云蒙湖渔业有限公司是全市规模最大的三家大银鱼加工企业,年加工冻板大银鱼300吨、大银鱼干60吨。

产地产品认证和品牌方面,全市认证大银鱼有机产地6处、有机产品6个;已注册“沂蒙湖”、“沂蒙浔”、“泉鱻”大银鱼有机品牌3个和“马鬐山银鱼”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2014年,临沂市渔业协会申报的“临沂大银鱼”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临沂大银鱼主要分布在山东省临沂市行政区内的沂河、沭河、祊河及37座大中型水库区域(水库坐标见附件),全市大银鱼自然资源分布面积33万亩,年产量1986吨,产优质受精卵20亿粒,年加工银鱼产品360余吨,年产值1.5亿元。沂河坐标:北至N35°88′23.05″、E118°54′53.92″,南至N34°56′37.04″、E118°13′54.68″,流经沂水、沂南、兰山、河东、罗庄、郯城等县区,境内流长287.5公里,流域面积10790余平方公里。沭河坐标:北至N35°36′18.96″、E118°70′69.06″,南至N34°67′57.20″、E118°47′40.93″,流经沂水、莒南、河东、临沭、郯城等县区,境内流长252.6公里,流域面积5320平方公里。祊河坐标:西至N35°29′50.92″、E118°03′24.07″,东至N35°08′12.87″、E118°35′71.59″,流经费县梁邱镇、费城镇、胡阳镇、探沂镇、新桥镇,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在临沂城北汇入沂河,境内流长27.1公里,流域面积1524.2平方公里。

七.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八. 山东省 临沂 费县 金星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星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星砚 由金星石制成。金星石产于费县刘庄乡箕山前一小溪水下10米深处,历代制砚取石均在此处,砚石蕴量较丰富。金星石为轻微砂化的优质泥质灰岩,含有硫、铁结晶,色黑,遍布金星。用它制成的砚台,漆黑的砚体如无月的夜空,闪耀的金光似点点繁星,质细如玉,叩之有声。因传说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酷爱此砚,故人称金星砚为“羲之砚”。金星砚出口日本,风靡日本书坛。现费县工艺美术公司设车间生产金星砚。

九. 山东省 临沂 费县 费县煎饼

费县煎饼

煎饼,是费县农村传统家常主食,也是久负盛名的地方土食品。旧社会,农村女孩子到十二三岁,母亲总要严教其学烙煎饼,并以烙不好煎饼找不到婆家相威胁。事实也是如此,过去的沂蒙山区妇女没有不会烙煎饼的,因为它是家家户户每餐必备的干粮,家庭主妇怎能不会烙制呢?

烙煎饼的工具主要有三件:一是鏊子,铁制,圆形,有大、中、小三种,中号鏊子直径65厘米左右,中心稍凸,下有三足,其下用柴草或煤炭加热,上面即可烙制煎饼。鏊子是烙煎饼的专用工具,《康熙字典》有"鏊"字条,唐人《朝野佥载》中有"熟鏊上猢狲"语,可知煎饼的历史之悠久。二是手持用来推动糊子的工具,当地人叫"篪子",木制板状弧形,有柄。把糊子放在热鏊子上后,用篪子左右推摊,糊子便薄薄地摊在鏊子面上。也有的用筢子,还有的用"竹劈",作用相同,但烙出来的煎饼却各有特点。三是油擦子,群众呼为油褡子,是用十几层布缝制的方形擦子,上面渗着食油,用来擦鏊子,为防煎饼粘连鏊子揭不下来。

煎饼的制作工艺较复杂,它以麦子、高梁、玉米、谷子、地瓜等粮食为原料,经过淘洗、浸泡,然后用石磨磨成糊状物,群众叫"煎饼糊子"。还有的地方在磨糊子前,放入1/3或一半的熟料,称为"对半子",群众称这样磨出来的糊子好烙,烙出来的煎饼也柔软好吃。磨糊子是很费功夫的事,二三十斤粮食一般要两三个小时才能磨好,因为磨快了,糊子过粗,烙出来的煎饼自然就不好吃。磨的时候,添料必须是有经验的老手,要勤添少添,磨出来的糊子才细腻均匀。旧社会,一个家庭,常常是能抱得动磨棍的就去推磨,大半宿才能磨完二三十斤粮食。有钱的富裕人家才用得起牲口推磨。现在有了磨糊机,也可将处理干净的粮食粉碎成面粉,再用水拌成糊子。但人们总认为不如石磨磨出来的糊子煎饼好吃。

糊子调好了便可在烧热的鏊子上烙制煎饼了。用篪子烙出的煎饼叫"篪子煎饼",稍厚,有篪子剐过的痕迹,吃起来筋道;用筢子烙出的?quot;筢子煎饼";用"竹劈"烙出的煎饼叫"抿煎饼",较薄,这种煎饼1斤可称十几个。还有一种烙制方法是将糊子调得很稠,用双手把糊子团成团,放在鏊子上滚满鏊面。用地瓜干制成的糊子多用这种方法。现在城市又有了机器煎饼,原料是白面粉,人们又叫面煎饼,可是人们普遍认为没有传统手工煎饼味道香酥。

从使用的原料方面分类,又可分成麦子煎饼、玉米煎饼、小米煎饼、高梁煎饼、地瓜干煎饼等。不同的烙制工具,不同的原料,其味道也各不相同。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嚼头。

烙好的煎饼薄如纸,折叠成卷,即可食用。经过晾干,叠成长方,可存放半月到一个月之久而不变质,出门携带也很方便,因此,人称干粮。煎饼食用亦有多种方法。烙制煎饼时,用韭菜加鸡蛋(加豆腐)调好馅子,夹在两张煎饼之间,在鏊子上烙熟,叫煎饼合子,又叫摊煎饼,香酥可口,特别好吃,如今已成了地方名吃。早年,民间烙煎饼,烙到只剩最后一点糊子时,因多次摊刮,已经半熟,不能再烙得很薄,便烙一个较厚的煎饼,洒一些鲜花椒叶和盐在上面,揭下后再翻过来烙,老百姓叫"翻打铁"。这"翻打铁"香酥劲道,十分好吃。

煎饼亦可以在烙制好以后,食用时把各种菜卷在里面吃,群众叫"就菜"或"么?quot;。可卷在煎饼里的菜很多,包括肉蛋蔬菜,以及各种腌制品。旧社会,穷人吃煎饼卷肉是一种享受,俗话说"煎饼卷猪肉,吃着没有够。"用鸡蛋炒辣椒(香椿)也算上等"就菜",也有口头禅说:"煎饼卷鸡蛋,吃得直出汗"。上学的孩子也有句趣话:"煎饼卷鸡蛋,不给吃俺不念。"最有特色的普通就菜是"渣豆腐"和大葱。渣豆腐也是沂蒙山区的地方小吃。即把白菜叶、萝卜缨、野菜、地瓜秧等洗净剁细,加点豆面和盐,用水煮焖后即可食用的一种家常菜,费县东部农村也叫"豆沫"。煎饼卷渣豆腐,再放上点辣椒面,

是贫苦农民填饱肚子的最好饭食。过去农忙时,没有时间炒菜,

煎饼卷大葱和甜酱是最具风味的吃法。其次如大葱虾皮、辣椒豆腐、腌香椿蒜苔等,只要有辣咸相配的就菜就好。俗话说:"待要解馋,大辣大咸。"

煎饼因是用原粮制作,麸皮没有去掉,所以营养丰富,吃起来香酥松柔,且便于存放和携带,是一种极富特色的地方食品。近来有人认为,食用煎饼需要较长时间的咀嚼,因而可生津健胃,促进食欲,促进面部神经运动,有益于保持视觉、听觉和嗅觉神经的健康,减缓衰老,不失为一种保健食品。

十. 山东省 临沂 莒南县 莒南驴肉

世人向往的美味,素有“天上的龙肉、地上的驴肉”之说。

莒南毛驴纯饲青草等无公害绿色植物,饮天湖、石泉湖天然矿泉水,其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闻名全国的“莒南老地方驴肉店”,在驴肉的烹制上有独到的功夫,制作的熟驴肉奇香,肉汤奇鲜,深受食客称赞。配以色泽澄黄汁汤,辅之浓香咸辣的佐料,色、香、味、形俱佳,是大补佳品,令人百吃不厌。与临沂八宝豆豉,蒙阴光棍鸡并列为沂蒙三大名吃。

制法:剥皮整驴一头,带骨分割成块,放入清水中浸出血污,锅加大葱、大姜(拍碎)、佐料包、料酒、肉块、下货,加入水浸没原料,旺火烧开,撇去浮沫,小火烧至肉块熟而不糜,停火起锅,取肉块切片沾煳盐食用。

莒南特产排名前十名山东莒南县特产有哪些呢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