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特产什么茶 宜兴最好的绿茶地道茶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0-28 19:49:51

一. 广东省 韶关 乳源 圣母茶

圣母茶

天然野生七叶参,产自乳源瑶区深山老林,无污染,成分优良,享有“南方人参”的美称。择其精品所制圣母茶,香气独特,味甜回甘,含有多种绞股蓝皂甙、氨基酸与微量元素等成分。长期饮用本品,可预防感冒、肝炎,防治冠心病有独特作用,具有调节人体代谢、抗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衰老与防疲劳和镇静催眠、减肥、延年益寿等功效,实为居家旅行、老少皆宜之首选保健茶。

二. 江西省 上饶 玉山 黄金茶

黄金茶 玉山、婺源县山区。多年生灌木,学名柳叶蜡梅、山腊梅,生于海拔800米以上高山密林中。民间历来作为清凉解暑、健身消食、治胸腹胀痛、除烦躁咳嗽的良药。茶香馥郁,滋味醇厚,甘中略含清苦,苦后有余甘。因其资源珍稀,功效奇特,被誉为“绿叶黄金”,作为馈赠亲友的佳品。婺源村民多在端午前后采摘,扎束挂于檐下备用。黄金茶含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类等多种有效性成份,有铁、钙、锌、硒等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及18种氨基酸,具有抗菌、消炎、解热及增强免疫等作用,对镇痛、镇咳及祛痰、预防及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病毒性流感等有特殊疗效。

三. 江西省 上饶 德兴 德兴高山茶

德兴高山茶是江西省上饶市德兴市的。德兴高山茶含有大量氨基酸、多酚类、咖啡碱、多种维生素、芳香物质、糖类等。

德兴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群众有种茶、制茶的好经验,全市有茶地4万亩左右。茶树遍布全市,新岗山镇已初步建成了万亩绿茶基地,占才、界田、黄柏等乡镇栽种面积在3000亩以上,除银城、四洲、张村及龙头山等乡镇外,其它乡镇茶树栽种面积也都在千亩以上。春、夏、秋季均可采茶,但各季茶叶产量、质量差异悬殊。

德兴新岗山镇的晶品香茶,其品质可追婺源的绿茶,是年节赠送亲朋好友的佳品。

四. 江苏省 无锡市 宜兴 滆湖大闸蟹

滆湖水未受污染,水质活。大闸蟹青壳干净,蟹肥、香、鲜。

五. 江苏省 无锡市 宜兴 宜兴乌米饭

传说:目莲的母亲在十八层地狱饿鬼道受苦受难,目莲修行得道后,费尽周折,求得恩准,去地狱看望母亲,但每次备了饭菜都被沿途的饿鬼狱卒抢吃一空。目莲为了让挨饿的母亲吃上饱饭,百思不得其法,为此,经常在山上徘徊。有一天(其时为农历四月初八),目莲在无奈、烦躁之中,不经意地在山上随手摘下身边矮树上的叶子,放入嘴中无聊地咀嚼 ,发现这种树叶香润可口,叶汁乌黑。目莲心想,如果用这种树叶汁浸米,烧成乌黑的米饭给母亲送去,就不会遭狱卒抢吃。于是目莲就将采摘的树叶拿回家捣碎,用叶汁浸米,蒸煮成乌饭后,再给母亲送去。果然,饿鬼狱卒们不再争抢,而目莲的母亲总算吃上了饱饭。目莲也最终救母脱离饿鬼道。为了褒扬目莲的一片孝心,宜兴民间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家家都吃乌饭,并一直流传至今。

宜兴民间制作乌饭的南烛树叶(宜兴俗称“乌饭草”),主要生长在宜兴南部丘陵山区一带,制作乌饭的米一般以糯米为主,掺入部分粳米,蒸煮后特别香润可口。宜兴吃乌饭习俗历史悠久,代代相传。至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称:“摘取南烛树叶捣碎,浸水取汁,蒸煮粳米或糯米,成乌色之饭,久服能轻身明目,黑发驻颜,益气力而延年不衰。”《宜兴县志》亦有记载:“四月初八吃乌饭,此日演戏称‘乌饭献’。……又传,目莲以青精树(一名南天烛)叶浸糯米煮成‘乌饭’,瞒过鬼卒救其母,此俗传至今。”

宜兴乌饭是宜兴地方的特色美食,同时也是宜兴民间创造的一项独特的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并在宜兴周边有较大影响。

本品具有补益脾肾、止咳、安神、明目、乌发等功效,适宜体质衰弱者食疗调补。

六. 广西 百色 西林 京桂古道茶

京桂古道茶--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广西西林京桂古道茶业有限公司

七. 重庆市 綦江 景星碧绿茶

产于重庆万盛区景星台( 重庆)

八. 广西 贺州 昭平县 昭平茶

昭平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昭平植茶饮茶活动自古有之。据旧《昭平县志》记载:“象矶山面积极广,地产名茶,味颇佳。”“客之来访,奉之皋芦”。古人所谓“皋芦”即如今之“苦茶”。昭平名茶以象棋茶和藤宝茶的历史较悠久,两茶分别产自县内的象棋山和藤宝山。

旧版《昭平风物志》有这样一段颇为离奇的记载:传说,象棋山悬崖峭壁,怪石嶙峋,古树参天。很久以前众仙遨游名山大川时,路经象矶山,被周围的山光水色迷住了,便在此憩息观光,并摆出棋盘对弈,仙童将仙丹用山泉化为仙茶,侍奉神仙,众仙一边品茗,一边下棋,好不快活。也许是这里的泉水泡出来的茶味出神入化,越品越感到这茶味非同一般,众仙在离去之际,觉得应该留迹人间,惠及百姓,便命仙童将携来的仙丹撒向山野,然后飘然离去。从此之后,象矶山上的悬崖怪石间,到处都长出了茶叶苗,人们为了纪念之,便将象矶山称为象棋山,山上的茶亦称象棋茶。

县境内的藤宝茶,产自距五将镇政府驻地6.5公里的藤宝山上。此山巅顶云雾缭绕,山间林密藤茂,有多种亚热带动植物,故尚有“万宝山”之称。山间所产藤宝茶,叶细长似竹针状,百姓称其为仙人茶。此茶色红味醇,素获茶客称道。

昭平象棋茶和藤宝茶具有清、甘、香、甜四大特点,开水泡后六、七天也不变质,饮用仍芳香宜人。每逢清明时节,人们总要从几十里外到象棋山、藤宝山采茶,作为招待客人及逢年过节饮用。据民国23年付印的《昭平县志》载:“茶,此为我国出口大宗,如江南之碧螺春、浙江之龙井、福建之武彝、安徽之六保、云南之普耳皆久经驰名。昭平所种若雨水採者名雨前茶,清明前採者名未过清,气味清腴亦不让他。”

昭平处于西南地区腹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境内山峦起伏,河溪纵横,耕地面积仅占全县总面积的4.55%,是典型的山区县。全县地形地貌呈北高南低趋势,气温的时差异十分明显,高寒山区与平坦洼地温度差达2℃至3℃,这种地形地貌与气温差异对茶叶的生长极为有利,尤其是藤宝山、象棋山、将军峰等高山生长的野生大茶极有开发价值。

宋淳熙年间,昭平境内先民已开始种植茶叶,但其规模很小。明代初期,明政府为加强南方的统治,再次整修桂江水路交通,使昭平镇、五将、马江等沿岸集市更加繁荣,市场上茶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在五将藤宝山、文竹象棋山、庇江将军峰等周边村寨出现个体农户种植茶园,其生产规模是家庭手工作坊,种植的果种是当地野生绿茶,产品大多数是由商人收购外销。明成化年间,茶叶已成为昭平的传统出口土品,广东等地商人到采茶期都云集产茶地采购茶叶。其中,藤宝山、象棋山等产地生产的“未过清”茶深受客户青睐,远销海外,饮誉东南亚。明万历年间,昭平已有制茶技术和茶文化传统。仙回瑶族乡被誉为昭平的“茶调之乡”,木格乡至今还流行一种采茶戏,其舞蹈动作一般是以模拟采茶劳动中的动作为主。清朝初年,县内有村民从山上移植茶树到村前屋后,以方便日常采摘。此期间,境内桂江、思勤江两岸已开始小规模植茶。20世纪三十年代,昭平各地相继出现分散的小面积茶园,民间茶叶手工炒制作坊逐渐增加。在马江、砂子和昭平等集市有富商从云南引进大茶广为种植,使茶叶产量速增。据旧志载,三十年代全县年出口茶叶30.2吨。

解放后,茶叶加工由民间转为集体,茶业初成规模。六十年代,文竹公社的纸社,在县外贸局的支持下,开发象棋茶园,垦出梯地200余亩,扩大象棋茶树种植面积,使这一名贵得到发展,产量出口最多的年份达59.7吨。至1978年,全县茶园发展至7300亩,年产量150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全县的茶叶加工以茶厂为主。1983年县供销社在马江镇湾岛村建茶厂,并把当地茶场纳入厂辖,建成农、工、商联合经济实体。1987年,县扶贫办大力支持个体企业,使昭平第一个较有规模的茶叶加工个体企业——象棋茶厂在文竹街边顺利建成。该厂技术、种苗和设备均由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提供,始创初期年产茶2.5吨。1988年象棋茶厂生产的“绿茶2号”被誉为广西六大名茶之一。同年,又获得“陆羽杯”金奖,入选《中国茶经》等多种茶名录。九十年代末,昭平绿茶开始形成规模种植,逐渐成为地方特色产业。昭平县委县政府把茶叶作为振兴昭平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培育,着力建设茶业工程,培植出将军峰茶业有限公司的将军峰茶厂、大脑山茶厂、凝香翠茶厂、文竹象棋茶厂、古袍茶厂、香茗茶厂等一大批龙头企业。九十年代后,在县委、县政府的引导下,昭平县茶农和茶叶加工企业品牌意识不断增强,茶农重茶质、企业重品牌的发展战略蔚然成风。从2004年至2007年本县先后举办了四届“茶王节”活动,茶王节逐渐成为广西著名的茶叶文化品牌和对外宣传窗口。昭平茶屡获殊荣,响誉全国。其中,“凝香翠茗”茶曾获1994年中国“陆羽杯”金奖和1995年全国新技术产品交易会金奖;“银杉”茶1997年和2001年两次获得“中茶杯”全国名茶评比二等奖;“云绿”茶荣获1997年“中茶杯”全国名茶评比名优茶称号;“大脑山毛尖”和“大脑山银毫”双双荣获1997年首届中国(国际)名茶博览会金奖;在首届“桂茶杯”名茶评比中,将军峰“浓香银杉”茶荣获特等奖,“碧翠香”茶获一等奖;“黄花针”茶在第四届“桂茶杯”名茶评比中荣获特等奖;“象棋山高山石崖茶”1999年获亚洲国际消费品博览会金奖。2002年5月,昭平县将军峰“曲毫茶”、“毛尖茶”、“凝香翠茶”等品牌茶叶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授予绿色食品证书;2004年4月,昭平县茶叶生产基地被广西壮族自治区认定为无公害茶叶产地,颁发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书。昭平茶得到了各界的广泛认可,先后有历史悠久早已蜚声国内外的昭平“象棋茶”、“将军峰银杉”、“凝香翠茗”、“桂江碧玉春”、“大脑山毛尖”等十多个茶系列产品在国内外茶叶博览会上多次荣获金奖。“将军峰”系列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A级绿色食品认证。将军峰茶厂成为国家农业部茶叶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定点企业。

九. 浙江省 温州 苍南 苍南翠龙茶

苍南翠龙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名称: 苍南翠龙茶

产品产地:温州苍南

产品特性: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持久,醇和甘甜,

产品简介: “玉苍绿早”牌苍南翠龙茶产于浙闽交界处,平均海拔高达500多米的苍南县五岱山上,该茶品质特征为:外形扁平直,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醇和甘甜,汤色翠绿明亮,叶底成朵嫩绿明亮,其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要求芽叶大小匀齐,芽叶长不超过2cm,采摘期较早,一般春分与清明之间,采回的鲜叶要进行拣剔,清除病叶、碎片等,使之整齐纯净,炉制工艺可分为杀青、青锅、回潮摊晾,炒制工艺可分为杀青、青锅、回潮摊凉,火锅四道工序。

产品历史:该茶在99年浙江省第十三届名茶评比会上被评为省一类名茶,又荣获99中国国际茶博览交易会国际名茶金奖。目前该产品年销售量100多担,销售额120万元。

十. 广西 桂林 恭城瑶族自治县 茶江鱼

除油茶外,值得一提的还有茶江鱼,这里河流污染较少,鱼的肉质鲜美、口感丝滑脆嫩。其实,恭城的牛杂火锅味道也不错,牛肠牛百叶等牛的内脏一块炖,味重辛辣油腻,冬天食用最佳。火锅饭也是这里一种特殊的风味,白稀饭做底料加热后倒入各种动物肉、肝脏或鱼,搅和以后加碎花生、菜叶等食用,味道清淡爽口。

这儿还有一种下火锅的菜肴,称做菜包,做法是用生菜叶包裹上糯米、干虾肉、鲜肉、青豆,吃时放入火锅内煮熟,虾的鲜,糯米的韧、豆的甜尽在其中,可谓名副其实的菜包。油包鱼也不可错过,鱼小而肥,身上有许多脂肪,据说煎炒时都不用放油,上桌后鱼身外表金黄酥脆,里面肉质细嫩甘甜,极其味美。同时,恭城的各色圆子也可品尝一下。至于小吃方面,恭城人较偏爱芋头耙,芋头丁加碎肉放在掺了蛋的面糊里一裹,下油锅炸熟即可食用,物美价廉,只是吃多了容易上火。恭城的年糕品种也很多,萝卜的、芋头的、南瓜的;甜的、咸的,应有尽有。

云南有哪些山珍 特产遵义有什么可以携带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