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家乡特产推销 南充特产批发哪里最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1-26 18:10:43

一. 四川省 南充 蓬安县 曹氏豆干

曹氏豆干产于古蓬州,是曹氏家族的祖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1994年被正式注册为“蓬州曹氏豆干”,是川北地区的名特小吃之一。

曹氏豆干选用优质大豆,辅以卤料、白砂糖、精盐等材料,用祖传密方和传统手工艺精工卤制而成。此品外形呈正方形,约4公分见方,0.2公分厚,色泽金黄,正面凹印着“曹”字标识。曹氏豆干开袋即食,口感细腻绵软,味道特别纯厚,吃来满口溢香,回味悠长,是佐餐、配菜、馈赠亲友的上佳快餐食品,历来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二. 四川省 南充市 阆中 热卤烧腊

这种吃食是梁定远所创制,他1953年在北街开店,作法是先将鸡、鸭、鹅、兔及猪牛肉及内脏、加调料煮到七分熟,捞起后再放入卤汁锅内卤熟。吃时将各种肉食切成块片,盛在盘子里,再浇上少许热卤汁,饮酒而食,便觉卤食浓郁,百香汇口。

三. 四川省 南充市 西充 烟花爆竹

烟花爆竹

民国生产泥头爆竹(土火炮)历史悠久,烟花的生产大约在明朝也就有了。相传明朝年间,西充万年山猫儿岭庙子修好后的庆典活动所燃放的烟花就是这种烟花,十分壮观。不过,那时人们称烟花为烟火架或架子烟花。它是一种多组合烟花产品,有笼式、牌坊式或亭、台、楼、阁

四. 四川省 南充市 阆中 保宁半夏曲

保宁半夏曲,系清嘉庆年间阆中药师缪海法研制。该药按古秘方配用20余味中药精工制成,对老人小孩久咳不愈、顽痰不化等重症有奇效。《清宫医案》慈禧太后御医处方中,有“四君子汤”、“加保宁半夏曲三钱煎服”。保宁半夏曲行销全国和东南亚地区,八十年代被四川省列为抢救国宝的三大科研项目之一。( 阆中)

五. 四川省 南充 嘉陵区 南充丝绸

南充丝绸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充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嘉陵江中游。古为蚕丛之地,周属巴国,秦属巴郡,唐置果州、蓬州、阆州,宋置顺庆府、保宁府,民国时期设行政督察区,1950年设川北行署和南充专署。今辖顺庆、高坪、嘉陵三区,以及西充、南部、仪陇、营山、蓬安五县,代管阆中市。幅员面积1.25万平方公里,人口749万。地形以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土壤自然肥力较好,具有发展蚕丝生产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自古以来具有蚕丝原料资源、加工能力、技术力量、名品四大传统优势,是全国四大蚕桑生产基地和十五大丝绸生产、出口基地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历史传承

南充丝绸起源于远古。我国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晋,常璩著)记载了南充丝绸最早的历史。
《华阳国志》卷一《巴志》有这样的记载:“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帛:绸子;巴:巴国。意思是:大禹在会稽召集各方诸侯,包括巴国和蜀国在内的不少诸侯带去了玉石和丝绸。据《辞源》:“巴者,古国名,位于今重庆市及四川省东部一带地方”。现在的南充就属于当时的巴国,南充辖区内的阆中市就是曾经的巴国国都。
《南充市志》、《南充蚕丝志》对南充丝绸的发展做了更为详尽的叙述。周初,南充、西充、南部、阆中等地,桑、蚕、麻、纻已成为献周王朝的贡品。
秦汉时期,蚕丝行业发展为南充社会经济的一大支柱。从汉章帝时起,就实行了以布帛为租,是历代用丝绸为田赋的开始。 精美的明代南充丝绸

南北朝及隋朝时,南充各县实行均田制,每人另给20亩永业田作桑田,种桑50。蚕丝之月,女皆事蚕。这种桑田,实际是家庭桑园的雏形,对于稳定地发展蚕桑生产起了积极的作用。
在南充丝绸发展历史上,唐宋的650多年间是鼎盛时期。杜甫“桑麻深雨露,燕雀伴生成”和贾岛“蚕月缫丝路,农时碌碡村”的名句,正反映了当时南充蚕丝景状。唐开元中,南充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绫绢产地。南充丝绸的产量和质量,均已称冠全国,有绸、绫、绵、绢、丝等10多种产品被定为朝廷常贡,人称“胜苏杭品质之优,享天宝物华之誉”,并由长安输往日本、名扬中外。

六. 四川省 南充 营山县 烤方酥

烤方酥,面食,是四川省南充市的著名小吃。特点:色泽淡黄,酥化香甜。烹制法:烤。此品如精制后可作席点,擀酥可制大酥,传统烘烤用倾炉。

特粉制成烫面,稍冷后放适量发面,下纯碱、猪油适量。特粉下猪油制成酥面。取烫面、酥面,包酥制成酥皮,包芝麻甜馅擀成方形饼坯,粘上芝麻,入炉烤熟装盘即成。

操作要领:面皮软硬适度;发酵以面团微泡起为好;芝麻去皮。

七. 四川省 南充市 营山县 营山凉面

在营山的诸多小吃中,营山凉面获得的赞语最多。原因在于它凉面劲道,红油劲霸,先有凉粉打底,最后撒上大头菜,健脾开胃,香辣无比。

凉面在营山历史悠久,是营山县的传统名优小吃。所以,不是所有的凉面都叫营山凉面。爱TA,就带她来吃营山凉面吧。

不论逢年过节还是亲友聚会,营山人都爱用营山凉面来招待客人。不论是在上档次的大酒店的宴席上,还是街边小吃摊点都有营山凉面。凡吃过营山凉面的人,无不为其鲜美爽口的川味风格而赞叹。

营山凉面讲究色、香、味、形,色泽光亮,香味扑鼻,让人垂涎。吃起来鲜美可口,着实让人回味无穷。

营山凉面的特点:

1,色,香,味俱全。

2,辣油,香油都是店家祖上多年传下来,经自己的独家调理做出来的。

3,面也是就地取材,由当地农民伯伯提供。那才叫纯。

4,大头菜,地道的哦,香味独特。

信息来源:营山县旅游局

八. 四川省 南充 阆中 千佛竹根姜

千佛竹根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千佛竹根姜

阆中生姜种植已有180多年的悠久种植历史,据《保宁府志》记载,阆中千佛古镇自清代起就盛产生姜,每年秋天新姜收获后,都要用车拉船载到成都、重庆、巴中、汉中等地销售,目前主要集中在千佛、老观、方山等十几个老基地乡镇,面积上万亩。

阆中当地人民将千佛生姜作为招待客人和普遍食用的香辛调味品,有“菜中之祖”之称,可作蔬菜炒食,也用来腌成咸菜下饭。烹调蔬菜时,生姜可使菜味清香可口,烧炖鱼肉时能去腥膻,增鲜添香。如今,阆中还把生姜加工制成姜片、姜粉、姜油、糖姜、醋姜、糟姜、酱姜、盐姜、泡姜等,并把生姜作化工提取香精的原料,产品远销省内外各大商场酒店。

四川

阆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阆中市所辖千佛镇、金子乡、望垭镇、鹤峰乡、三庙乡、峰占乡、龙泉镇、西山乡、老观镇、方山乡、石滩镇共11个乡镇122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6°06′~106°24′,北纬31°38′~31°51′

九. 四川省 南充 仪陇 干烧四季豆

干烧四季豆

“干烧四季豆”,是四川的特色名菜。此菜口味鲜香,下酒最宜。

“干烧”这一烹饪方法源于四川。相传,清朝末年,慈禧太后的御厨黄晋林在成都建立“姑姑筵”菜馆,以后又开设“姑姑传”、“歌女菜”,专门操办高级筵席。三家菜馆擅长烹调燕翅席、熊掌席、鲍翅席等宫廷菜,首创干烧排翅作为宴席的主菜,在成都脍炙人口。

这类干烧选取排翅、鹿筋等名贵原料,利用原料本身丰富的胶原蛋白质,通过加热浓缩收干卤汁,属不带辣味、侧重清鲜醇浓的菜肴,由于取材名贵,因此并不普及。于是,作为干烧蔬菜的主要品种“干烧四季豆”、“干烧茭白”等就相应而生,广为流传了。

这类菜以咸鲜为主味,入口干香。通常操作流程无统一规定,有的是用生料经过油炸、煎、煸后,随即加入调味进行烧煮;有的原料先要经过蒸、水煮等预先加热,加工成制品。烹时,一般用中火,要求断生脱骨,恰到好处,成菜后汤汁较紧,色泽油亮。【原料】

四季豆500克,虾米50克,盐10克,味精1克,鸡汤150克,绍酒10克,麻油10克,生油500克(实耗70克)。

【制法】

(一)将四季豆摘去两边的头,去筋,摘成5厘米长的段。虾米放在清水中浸泡回软,切成末。

(二)锅放油在旺火上烧至四成热,投入四季豆、待炸至柔软变色,表面起泡即倒入漏勺。锅底留余油25克,先将虾米末炒一下,随即倒入四季豆,再加入绍酒、鸡汤、盐,烧开后,转小火烧几分钟,待四季豆入味,汁已浓稠时,用小火将卤汁收干,下味精,翻炒几下,淋上麻油,装盘。

十. 四川省 南充 西充 西充丝绸

西充丝绸

丝绸是西充的传统产品,有多扶丝绸、西充丝绸、晋新丝绸几个品牌,生丝漂洋过海,五彩缤纷的锦缎、真丝地毯畅销国内的十几个省、市。出口日本、俄罗斯、新加坡、韩国、西德等国家。

买四川南充特产哪里便宜南充哪里有卖特产的地方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