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特产有哪些值得去 陇南最好的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0-16 15:24:53

一. 甘肃省 陇南 武都区 武都樱桃

武都樱桃

樱桃属于蔷薇科落叶乔木果树,朋友们可别把樱桃和樱花混为一谈哦。樱桃成熟时颜色鲜红,玲珑剔透,味美形娇,营养丰富,医疗保健价值颇高,又有“含桃”的别称。

我国作为果树栽培的樱桃有中国樱桃、甜樱桃、酸樱桃和毛樱桃。樱桃成熟期早,有早春第一果的美誉,号称“百果第一枝”。据说黄莺特别喜好啄食这种果子,因而名为“莺桃”。其果实虽小如珍珠,但色泽红艳光洁,玲珑如玛瑙宝石一样,味道甘甜而微酸,既可鲜食,又可腌制或作为其他菜肴食品的点缀,备受青睐。

二. 甘肃省 陇南 宕昌县 陇南甜柿

甘肃陇南渭河流域的柿子,果实肥硕,肉厚香甜,营养丰富,柿子加工制柿饼,酿柿酒,造柿醋,做柿糖,色味俱佳,柿饼有健胃润肠、止血解毒、降血压等功效.

三. 甘肃省 陇南 武都区 陇南洋芋糍粑

大凡去过甘肃陇南的人,对那里的风味小吃总是赞口不绝。尤其是陇南的武都县城,你若循着那扑鼻的香味步入小吃街时,尽现在眼前的那物美价廉、香味浓郁的各种小吃令人目不暇接、馋涎欲滴。在这众多的小吃中,洋芋糍粑可算是最有代表性的。洋芋糍粑就是洋芋搅团,可别小瞧这搅团,当地人把它做得色、味、香、俱佳。

四. 甘肃省 陇南 徽县 棒棒面

棒棒面

棒棒面,源于扯面,用挂面制作手法,兼容扯面工艺,配小葱,蒜苗,辣子、豆腐丁等佐料,吃来口感独特,夸人百吃不厌一番忙碌之后,饥渴难耐,棒棒面好吃,且声名远播,主要在于工艺独到,配料独特而独领-。制面条的特殊过程,选好上等精粉,配以石碱、食盐,溶于温水中,摇均自后和面,用力抒搓待面软硬适中时,特面打成小体,再搓成一尺左右的母指粗的条子,用油布盖上软化一十时后再用。

五. 甘肃省 陇南 武都区 武都甜柿

武都甜柿

甘肃陇南渭河流域的柿子,果实肥硕,肉厚香甜,营养丰富,柿子加工制柿饼,酿柿酒,造柿醋,做柿糖,色味俱佳,柿饼有健胃润肠、止血解毒、降血压等功效。

甜柿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广,寿命长,效益高,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本书在总结“中国甜柿之乡”——湖北省罗田县甜柿生产的经验,调查走访了甜柿主产区的乡村干部和众多的柿农以及甜柿加工单位,并收集了国内外新的技术成果,是科学家智慧的结晶,是柿乡群众经验的总结,为柿乡的基层干部和广大柿农的“技术”顾问,能帮助农民发展甜柿致富。

六. 甘肃省 陇南 礼县 酒柿子

酒柿子

盛产于大滩地区的酒柿子,是选用还未成熟的青柿子和用高粱煮的酒醅(或用低度白酒)混合装缸,密封数月后可启封食用。上等酒柿子皮肉呈桔黄色或深棕色,软硬适中,酒味浓郁醇正,色味俱佳,是馈赠亲友之珍品。

七. 甘肃省 陇南 徽县 夏大豆

夏大豆是徽县第三大粮食作物,是农民现金收入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徽县中部川道河谷区光照资源充足的伏镇、栗川、泥阳、银杏、城关、水阳、永宁、柳林等乡镇普遍种植。历年全县大豆播种面积14万亩左右,平均单产133公斤,产量达到1.8万吨。2006年,全县大豆播种面积14.3万亩,总产量14274吨,示范推广以中黄13号、豫豆8号为主的优质大豆新品种,示范面积6.79万亩,占大豆播种面积的47.5%。

八. 甘肃省 陇南 武都区 武都凉粉

武都的凉粉,一般是泛指早市上的面皮、米皮、凉粉、洋芋搅团和油面茶等风味小吃。武都城不大,但武都人是甘肃最据城市精神的人,有敢于消费的生活理念。武都人一般不在家做早餐,一年四季都在大街小巷的小摊和市场上以凉粉为早餐的。凉粉无疑构成了武都生活的重要一部分。当地人早起,相互见面问候的第一句话是凉粉吃了没有。外出几天回来第二天先要做的事,就是吃顿凉粉解回馋。

九. 甘肃省 陇南 康县 康县龙神茶

康县龙神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早在200多年前,康县太平乡阳坝村麻地沟的溪边就已经生长着茶树。1958年,康县从湖南调进茶籽25公斤,在阳坝上坝苗圃试种成功。1964年,甘肃省农牧厅从安徽、湖南、江西调入茶籽分配到康县后,又在阳坝的上坝、龙神沟,太平、三河等地种植300亩又获成功,至今茶叶在康县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

为把茶叶产业做大做强,康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依托,以绿色茶和有机茶开发为目标,以无性系茶树繁殖推广为突破口,对原有几家茶厂进行资产重组,整合品牌,完善产业链,推进产业化,于2002年8月组建了甘肃神农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现有生态茶园2.5万亩,年产优质龙神系列茶叶30万公斤,产值达1100多万元。

甘肃龙神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康阳”牌、“苍”牌龙神茶,共7个系列14个品种。以其色、香、味、形俱佳和纯天然无污染的特性,为茶叶家族中的上等佳品。“龙神翠峰”“龙神翠竹”分获第四届国际名茶金奖和银奖。该茶外形扁平挺直或条索细紧,色泽翠绿,滋味醇爽,口感清新,带有栗香。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较高。长期饮用,可清肝明目,强体减肥,降压益寿,深受饮茶者喜爱。

2003年“康阳牌”龙神茶被国家认证为有机茶。

龙神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甘肃省康县《关于龙神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建议》(康政报[2006]35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甘肃省康县叶子坝村、茶园村、五颗石村和老庄村等4个村现辖行政区域。

十. 甘肃省 陇南 武都区 武都红芪

武都红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红芪:又名红兰芪,产于甘肃省,为多序岩黄芪的根,产量较大,最早种于武都县光明乡。身长条直,质地密实,粉性足,甜度高。

红芪是黄芪的一种,为一种多年生草本豆科植物。陇南红芪以武都区安化和宕昌县将台一带为中心产区,海拔1700-2000米之间红土地带最宜生长。因其具有花斑、皮色红润、粉质充足等特点,质量大大优于膜荚黄芪、内蒙黄芪、金翼黄芪等,尤以"米仓红芪"为佳,成为著名的传统,是我国的独特品种,荣获国家外贸部《出口商品荣誉证书》,在国内外市场颇负盛名,特别在港台和东南亚地区,更是多年热销不衰。红芪性温,味甘,有补气固表,利水托疮的功效。现已由家种为主,野生采挖为辅。目前陇南红芪种植面积达到1万多亩,年产量达300多万公斤。

武都红芪

地域范围

武都红芪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武都区安化镇、马街镇、隆兴乡、龙坝乡、鱼龙镇、甘泉镇、佛崖乡、汉王镇、柏林乡、汉林乡、角弓镇、石门乡、两水镇、三河镇、桔柑乡、外纳乡、玉皇乡、郭河乡、五库乡、月照乡、黄坪乡、磨坝乡、三仓乡、蒲池乡、龙凤乡等25个乡镇376个村,北到龙坝乡冯坪村,南到枫相乡刘家坪村,西到坪垭乡六村,东到佛崖乡分水岭,地理坐标为东径104°34′30″—105°38′45″,北纬32°47′55″—33°42′30″。面积1.02万公顷,年产量 325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根呈长圆柱形,少分枝(成品无分枝),头粗尾细,长25—50CM,头直径0.8—4CM;表皮棕红色,有纵皱纹及少数支根痕,皮孔横向略凸起,呈浅黄色;搓条时栓皮层易脱落,剥落处呈淡黄色,搓条后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横断面纤维性,并呈粉性,横切面皮部呈黄白色,髓部呈淡黄色,形成层呈淡黄色环,有细致的放射状纹理;味甘,具特异香味。药用价值高。 2、内在品质指标 武都红芪富含多种有益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 微量元素含量分别为:锌大于25mg/kg、铁大于190mg/kg、钙大于9mg/kg、锰大于9mg/kg、磷大于5mg/kg,镁大于9mg/kg。 氨基酸氨基酸含量分别为:天门冬氨酸ASP≥3%,苏氨酸THR≥0.2%,丝氨酸SER≥0.2%,谷氨酸GLU≥0.7%,甘氨酸GLY≥0.2%,丙氨酸ALA≥0.2%,缬氨酸VAL≥0.35%,蛋氨酸MET≥0.05%,异亮氨酸ILE≥0.2%,亮氨酸LEU≥0.3%,酪氨酸TYR≥0.15%,苯丙氨酸PHE≥0.15%,赖氨酸LYS≥0.3%,组氨酸HIS≥0.2%,精氨酸ARG≥1.2%,脯氨酸PRO≥0.5%,胱氨酸GYS≥0.08%,色氨酸TRP≥0.05%。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要求总灰分不高于6%,浸出物不低于25%。检测结果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的规定。 3、安全要求 武都红芪生产严格按照《NY5318-2006无公害食品参类》要求执行,生产应按照《陇南市武都区红芪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和田间投入物,严格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剧毒农药,严格使用植物生长激素,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经农药残毒检查合格后方可上市销售。

陇南特产必买十种便于送人携带陇南十大特产必买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