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特产带回家的 伊犁特产哪里买最便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9-01 06:15:35

一. 新疆 伊犁 新源县 新源县巢蜜

新源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天山北麓,伊犁河谷东端,巩乃斯河河谷地带。新疆伊犁,山清水秀、草茂林森,水碧天蓝。特别是新源县,拥有834万亩的优质天然草场,被誉为“草原明珠”。新源县拥有世界四大亚高山草甸草原,其中5A级自然风景区那拉提草原,被称为“空中草原”;拥有世界第二、亚洲最大的原始野果林;拥有中世纪遗留的最大原始野杏林。被中国农科院专家誉为天然蜜源植物库。伊犁巢蜜产量占新疆巢蜜产量的40%,是全国巢蜜产量最多的地区,新源县是新疆黒蜂区。

产品特性:黑蜂体型大、体质好、体能强。抗病能力强于其它任何品种的蜜蜂。抗寒适应性强,在零下30度以下的寒冬里能安全越冬,在8摄氏度的气温中还能到野外采蜜。飞行高度大,采蜜半径大,可采集到海拔1800米-2500米天山深处无污染的鲜花分泌液。因此黑蜂巢蜜具有含糖量高,富含矿物质、有机酸、蛋白质、维生素和酶等营养成份丰富的特点。

推荐单位:新源县农业局

伊犁花岛蜂业有限公司

二. 新疆 伊犁 昭苏县 熏衣草

地处“塞外江南”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号称中国的熏衣草之乡,因其与熏衣草原产地地中海有着相似的气候条件,成为国内熏衣草种植的最佳区域,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种植历史,种植面积达到2.2万亩,产量占全国的95%以上。依托于农四师熏衣草种植基地的“伊帕尔汗”公司,以熏衣草的系列产品为基石,再次让人们更多的了解到熏衣草之乡的香味魅力。

三. 新疆 伊犁 霍城县 阿力玛里树上干杏

阿力玛里树上干杏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新疆兵团农四师六十一团地处新疆伊犁地区西北部,紧邻霍尔果斯口岸,元朝时期盛极一时的“中亚乐园”——“阿力玛里”古城就坐落在这里。六十一团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树上干杏、红富士苹果、油桃、葡萄为主的特色果品,现有果园4万亩,年产各类鲜果3万多吨,干果1000吨,出口各类果品1.4万吨。全力打造“天伊”果品品牌,逐步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建园、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

天伊牌树上干杏是六十一团特有的果品资源,鲜杏色泽鲜艳,风味甘甜。干果果肉绵甜可口,果核壳极薄,轻磕即破,果仁香甜。树上干杏营养物质丰富,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钙、微生素、胡萝卜等营养成分,脂肪、蛋白质、可溶性总糖、苹果酸、柠檬酸、维生素含量高,具有防癌抗癌作用,深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

阿力玛里树上干杏产区位于新疆伊犁地区霍城县(阿力玛里)小麻扎镇,地处波罗科努山山脚下的冲积扇平原地段,东经80°10′28″—80°39′03″,北纬40°11′51″—40°50′10″。西以霍尔果斯河为界,与哈萨克斯坦隔河相望;东与霍城县伊车嘎善乡接壤;南与莫乎尔牧场相连,直通312国道;北抵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西南与六十二团为邻。团场距伊宁市83公里,距清水河经济开发区15公里,距国家一级口岸—霍尔果斯口岸14公里,而且属于规划中的霍尔果斯经济自由贸易区内,对出口中亚各国具有明显的优势。交通便捷。产区属于逆温带大陆性干旱半荒漠气候,冬暖夏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各种果树的生长。阿力玛里树上干杏地域保护范围为六十一团16个农、林连队。

四. 新疆 博尔塔拉 博乐 新疆枸杞

产地:博尔塔拉

枸杞子,别名很多:河南称杞子,红耳坠;山西称地骨子.枸茄茄;江苏南通称枸杞头;天津称血杞子。属植物茄科落叶灌木,有野生和人工栽培两种。习惯上认为,产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中宁.中卫.宁武者品质最好。

新疆枸杞也有野生和人工栽培两种。野生枸杞粒小.肉少.色差,目前收购.出口的全为人工栽培的产品。南疆.北疆都有栽培,以博尔塔拉自治州所产为最多,质量也比较好。

博尔塔拉枸杞,以粒大.肉厚.籽少.色红.柔润等优点,颇受国外客户欢迎。枸杞有滋肾水.益精气.润肺.清肝热.明目之功效。主治虚损痨伤.咳嗽.目赤生翳.肝虚下泪.经络虚痛。 枸杞以每年夏至前后,果实成熟时采收的质量最好。秋季则于处署至白露间采收为宜。过早过迟,均引响枸杞质量。

五. 新疆 伊犁 霍尔果斯市 伊犁抓饭

原是乌孜别克风味饭食,称“颇劳”,也是伊犁各族人民最喜欢的佳肴。少数民族食用抓饭时,先净手后掇而食之,故汉语称之为“抓饭”。主要原料是大米、洋葱、胡萝卜、羊肉(牛肉或鸡、鸭、鹅肉也可),有的还放葡萄干、杏干等。抓饭油亮生辉,肥嫩爽口,营养丰富,是民族风味饭食的上品

六. 新疆 伊犁 昭苏县 昭苏天马

昭苏天马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新疆昭苏县的地理位置处于伊犁的西南部地域,当地属于哈萨克族的自治州,昭苏县是国务院列为的对外开放县之一。在天山脚下,汗血宝马被称为天马,我国古代所谓的天马、西极马、胭脂马等名马,皆产于西域。“胭脂马”是指焉耆马,“天马”、“西极马”即乌孙马。汉武帝曾作《西极天马歌》云:“天马徕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千古传为佳话。

昭苏是伊犁地区最偏远的一个县,位于也可以说是我国最西端的县,西部与哈萨克斯坦相连,西南邻近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有哈、汉、蒙、维、回等二十一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哈萨克族。昭苏境内四周高山环绕,中间为盆地(昭苏草原),昭苏的气候也很特别,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年平均气温只有2.9度,被誉为新疆的“避暑山庄”。昭苏号称“天马的故乡”,是因为昭苏在汉代属于乌孙国,汉武帝时乌孙国曾进献乌孙马,武帝赐名“天马”;后来又有人进贡了西域大宛的汗血马,于是他又将乌孙马更名为“西极马”,而称汗血马为“天马”。2003年昭苏县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天马之乡”,“天马”、“西极马”都是伊犁哈萨克马的先祖。

昭苏县自然风景十分壮丽,有着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当地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景色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素有“中国伊犁马之乡、中国褐牛之乡、中国油菜之乡”制称。河流、草原、森林、峡谷、雪峰、冰川、湿地组成了昭苏独特的自然景观,以中哈边境游、格登山记功碑、波马古城等组成的边境观光游览区;以细君公主墓园、乌孙古墓群、古道岩画组成的乌孙文化体验区六大旅游开发建设区域。以抗震安居新村、抗震纪念碑、屯垦戍边桥、夏塔古城组成的红色旅游区;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精心打造,目前昭苏已形成以森林、高山草原、峡谷风光、珍稀野生动植物、冰川、山石之美组成的夏塔大峡谷生态旅游风景区;以巴拉克苏大草原、伊犁马繁育基地、草原石人组成的原生态草原文化风景区;以穿越夏塔大峡谷旅游为主的户外运动探险区;在昭苏一日之内可以感受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独特的自然景观、众多的文化古迹、浓郁的民俗风情、美丽的草原风光,都深深地吸引了各地游客。

地域范围

昭苏地处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南部,处于北纬43°09′-43°15′、东经81°08′-81°30′,海拔在1323米-6995米之间,是一个群山环抱的高位山间盆地,东与特克斯县接壤,南与阿克苏地区的拜城县、温宿县隔山相望,西与哈萨克斯坦交界,北与察布查尔县毗邻,土地总面积1.12万千米。县辖8乡2镇3个场,包括昭苏镇、喀夏加尔镇、洪纳海乡、乌宗布拉克乡、阿克达拉乡、萨尔阔布乡、夏塔乡、喀拉苏乡、天山乡、阿克苏乡、伊犁州种马场、伊犁州昭苏马场、林场的73个行政村11个队。地域范围内保护品种数量为9.43万匹,其中母马存栏4.83万匹。

七. 新疆 伊犁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察布查尔大米

察布查尔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察布查尔大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近日,“察布查尔大米”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批准注册;察布查尔县收到“察布查尔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证, “察布查尔大米”的注册实现了察布查尔县乃至伊犁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零突破。

“察布查尔大米”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有贡米和军粮之美称。2009年以来,察布查尔县按照“注册一件商标,带动一方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思路,把申报“察布查尔大米”地理标志商标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重点来抓。并将此项工作贯穿始终,不断的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水稻产业,有效促进了商标富农工作的落实。

一是加大新品种引进力度。2010---2012年引进百余个水稻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其中2011年从28个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中筛选出4个高产优质的品种进行示范和推广;2012年从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甘肃和自治区农科院等地引进水稻新品种65个,4月16日育秧工作已结束。

二是广泛宣传。以“世界知识产权日”为固定宣传节点,以电子显示屏为经常宣传平台,以察布查尔电台、电视台、察布查尔报等新闻媒体为主要宣传阵地,扎实开展了商标宣传工作。并举办了察布查尔县农产品展览会,展览会汇集全县30多家企业参加,展出20多种农产品。

三是出台优惠政策,大力扶持有机稻米产业发展。实行保底价收购、良种、有机肥、人工拔草、有机水稻基地和产品认证五大补贴政策,用以鼓励广大稻农促进有机水稻发展的积极性,确保2012年全县2830亩察布查尔有机大米的顺利生产;实现自治县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察布查尔大米

地域范围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素有新疆“塞外江南”的伊犁河谷盆地伊犁河南岸和中天山西端。察布查尔大米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纳达齐牛录乡:察布查尔县境内的托布中心、良繁场、坎乡;纳达齐牛录村、布占村、良繁场一连等11个乡镇(场、中心)、40个村(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位于北纬43°17′—43°57′,东经80°31′—81°43′,东与巩留县接壤,南与特克斯县、昭苏县接壤,西与哈萨克斯坦国接壤,北与伊宁市、霍城县、伊宁县隔河相望。保护面积1.3万公顷,年产量11.7万吨。

八. 新疆 伊犁 巩留县 巩留核桃

巩留核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巩留县野核桃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绿色保健食品,仁脆香甘,具有健脑、润肌、黑发、补气、养血、温肺、润肠功能,尤其对促进婴儿的大脑、肝脏、心脏、肾功能发育和女性美容具有独特的作用,这在《本草纲目》和《神农本草经》中可找到佐证,因而,巩留的野核桃被誉为“天山玲珑果、人间长寿果”,这也是游客的纷至沓来原由……。

伊犁旅游之乡巩留县野核桃沟因生长大片世界罕见并是我国惟一的野生核桃而得名,野核桃沟位于伊什格力克山北坡巩留核桃林场南,距县城直线约15公里,保护区面积约1180公顷,是自治区级自然资源重点保护区。野核桃树属第三纪

孑遗物种,是现今核桃的始祖,是天山腹地的瑰宝,是伊犁绿洲的翡翠。野生核桃林被植物学界称为核桃“活化石”,物种资源的天然基因库,野生植物博物馆,维吾尔语称“江嘎德撒依”。成片的野生核桃林在沟内呈孤岛状分布,生长大小核桃树7000余株,沟内溪水叮咚,浓阴蔽日,凉爽宜人,不少野核桃树躯干苍劲,状若虬龙,最大的一棵“核桃王”据说已有3000年树龄, 树冠遮天蔽日,身姿婆娑,虬枝苍劲,仿佛诉说着野核桃林的千年沧桑。沟内除了野生核桃外有350余种高等植物,100种陆栖脊物,50余种昆虫,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达10余种,其独特的景观,堪称世界罕见、亚洲唯一,2008年野核桃沟荣膺国家4-景区。

巩留核桃

地域范围

巩留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伊犁河上段,特克斯河下游流域。巩留核桃生产区域地处在天山之脉位于巩留县东南部海拔770m -2000m之间,地势东高西低,属高低山地貌类型。巩留核桃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1乡1场共7个行政村3个农牧队(东买里乡的乌图布拉克村、公尚村、莫因古则村、红光村、奥依塔木村、东买里村、坎尔森布拉克村;羊场的农一队、农二队、牧业队),地理坐标位于巩留县东南部东经82°35′—82°50′、北纬43°14′—43°38′之间;东接新源县,西连伊宁县,南连特克斯县和昭苏县,北与新源县毗邻,保护面积2667公顷,年总产量达到18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坚果中等大,呈圆形或长圆形,果基圆,果顶渐尖,似桃形,平均单果重11克,最大14克,三径平均3.7cm;壳面光滑美观,壳厚一般在0.8mm —1.09 mm之间;缝合线较松,平或微凸起,内褶壁膜质,易取整仁,出仁率55%-75%;仁色浅,风味香、品质上等。 (2)内在品质:巩留核桃蛋白质15~20克,脂肪60~70克,碳水化合物8-12%,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有较强的保健作用,其中亚油酸含量可达48%-52%,含有人体必需的钙、锰、锌、钾、铁等多种微量元素、矿物质和18种氨基酸,营养丰富。 (3)安全要求: ①核桃产品质量按NY/5307-2005无公害食品落叶果树坚果生产规定执行。 ②核桃的生长环境按NY/5013-2006无公害食品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规定执行。 (4)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要求,还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核桃的销售包装应符合国家规定,所以包装材料均应清洁、卫生、干燥、无毒、无异味,符合食品卫生要求;所有包装应牢固,耐运输。 (5)储存:成品仓库必须清洁、干燥、通风,无鼠虫害。成品不得与有毒有害、腐烂变质、潮湿的物品同仓库存放。成品运输、贮藏过程符合国家农产品运输、贮藏的相关规定。

九. 新疆 伊犁 新源县 喀拉布拉苹果

喀拉布拉苹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根据国内外专家考证,伊犁的野生苹果是现代栽培苹果的祖先。作为世界稀有的野生苹果栖息地和曾经享誉疆内外的“苹果之乡”。据资料记载,建国初期有98个品种和品系的苹果曾在伊犁河谷有长期栽培历史。作为第三纪古温带阔叶林的残遗群落,野生苹果已有2000多万年的历史。 新疆苹果中尤以伊犁苹果最为出名,伊犁最为出名的还属新源县苹果,伊犁河谷栽种苹果的历史悠久,品种优良,产量丰富,其中有些优良品种为国内所罕见。新源县至今保留较完好的的10万亩野果林,被誉为“世界苹果源种地”和“中国野果基因库”,野果年产量在3500吨以上。古人也称苹果为柰、林檎、苹婆等,突厥语称苹果为阿勒玛。伊犁有不少与苹果有关的地名:新源县的阿勒玛勒乡,巩留县的莫乎尔乡阿勒玛勒村……。公元3世纪,晋初的郭恭义在《广志》中记载:“柰有白、青、赤三种,张掖有白柰,酒泉有赤柰,西方多柰,家家户户腌制果脯为食,谓之‘苹婆粮’。” 这里似乎描述了一条栽种苹果由天山一带引向河西走廊再到中国内地的路线图。“既出阴山,有阿里马城。西人目林檎曰阿里马,附郭皆林檎园囿,由此名焉。”13世纪初,耶律楚材随成吉思汗西征,途径伊犁时,在他的《西游录》留下了这段记载文字。出了果子沟沟口,在距离今天霍尔果斯口岸大约15公里的地方,是当时的阿里马城。 在这个以苹果命名的城的周边,到处都是苹果园。喀拉布拉苹果果型端正,色泽艳丽,口感香甜,倍受国内及中亚消费者青睐。

所在地域: 新疆

申请人: 新源县喀拉布拉镇企业管理站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喀拉布拉苹果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喀拉布拉镇,喀拉布拉镇地处新源县政区西部,东距新源县城55.5公里,西距巩留县城26公里,俗称新源县的西大门。东与肖尔布拉克镇、新源监狱相邻,东南与新源马场接壤,南依加吾尔山与巩留县为邻,西至特克斯河与巩留隔河相望,西北与巩乃斯种羊场相连,北抵巩乃斯河。喀拉布拉苹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喀拉布拉村、昆托别村、开买阿吾孜村、克孜勒塔勒村、阿克托干村、阿克奥依村、吉也克村、阿克其村现辖行政区内的土地。地理坐标为北纬43°03′--43°40′,东经82°28′-84°56′,海拔高度792-850米。喀拉布拉苹果保护面积15685.7亩,年总量53956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喀拉布拉苹果个大、果形正,外形美观,平均单果重180~300克,最大单果重可达400克以上,果面色泽鲜艳红润,光滑细腻,口味酸甜适口,纤维少,质地细,芳香味浓,品质好。极耐贮运,可贮到翌年四、五月份。 (2)内在品质指标:喀拉布拉苹果营养价值较高,其中每百克苹果总糖含量可达8.6-12.9克,总酸为5.2-6.7(g/kg),维素C每百克达到9-11毫克,维生素B1为0.001-0.006毫克,维生素B2为0.002-0.007毫克,钙含量每公斤40-50毫克,磷每公斤50-60毫克, 铁每公斤0.2-1.2毫克,钾每公斤1100-1300毫克,锌含量每公斤0.2-1.3毫克。 (3)安全要求:喀拉布拉苹果严格按《无公害食品苹果》(NY5011-2001)标准的安全要求生产。

十. 新疆 伊犁 霍城县 伊犁沙木萨克折刀

伊犁沙木萨克小刀是依制作人沙木萨克.阿西木而命名的。 沙木萨克出生在原绥定县(今霍城县),后流落到南疆库车等地,在流落的过程中对小刀制作倍增爱好,他细心观察各种小刀的样式,潜心学习各家的制作工艺,给名师巨匠帮工当徒弟兄,后来沙木萨克征众家之艺,集众家之长,经过不断探索,改进终于推出了一种从工艺到款式都别具一格的新颖的折叠式单面刀,具有经济、美观、实用、方便、精巧、便于携带等特点受到了众人的称赞,因而冠以“沙木萨克小刀”之美称. 1933年,沙木萨克在伊宁开了个铁匠铺,从此沙木萨克小刀的名声在伊犁地区沸扬起来。

伊犁沙木萨克折刀 - 传统工艺特色

伊犁沙木萨克小刀是一种折叠式单面刀,选用好钢锻打成型,制成粗坯后,用各种粗、细、扁、圆锉刀,锉平磨光,然后再进行淬火。传统的刀柄用牛角、铜皮制作,现在也用玻璃和塑料制作,柄部还采用各种钢、银、玉、骨等材料嵌成各种晶莹俏丽对称的图案,十分精巧美观,加之刀刃利,经久耐用,使用方便、安全、价格合适,因此一直是少数民族喜欢的生活用品。

新疆伊犁特产必买清单新疆伊犁特产排行榜前十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