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哪里有卖特产的 咸阳特产可带走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9-12 14:19:55

一. 陕西省 咸阳 彬县 彬县核桃

彬县核桃是陕西省咸阳市彬县的。彬县核桃富含油质,味美,可食用,也可榨油,中医学上用仁入药,性温,味甘,功能温肺,补肾,主治喘咳、肾虚、腰痛等。

核桃是彬县传统的农副土品,核桃大、含油量高,全县已发展核桃30万亩,年产量3000多吨,是政府重点扶持发展的农业支柱产业。彬县各乡镇都有核桃栽培,年产量200万斤。主要有露仁核桃、大薄壳核桃、大中壳核桃、新疆核桃四个品种。

二. 陕西省 咸阳 彬县 彬县大觐枣

彬县大觐枣是陕西省咸阳市彬县的。彬县觐枣的特点是果形美观,形若长卵,果实特大,色如红棕,富有光泽,皮薄核小,肉质细脆,味甜甘美,营养丰富,干鲜皆宜,产量高。为全国枣树的优良品种之一。

彬县觐枣,素以优良的品质和丰富的营养闻名遐迩,是久负盛名的陕西名产。

彬县觐枣,别名吊枣,主产于陕西省彬县境内的泾河及其支流水帘河和高渠河两岸,海拔800~1000米范围。

彬县觐枣的特点是:果形美观,形若长卵,果实特大,色如红棕,富有光泽,皮薄核小,肉质细脆,味甜甘美,营养丰富,干鲜皆宜,产量高。为全国枣树的优良品种之一。还被历代官吏选为向帝王宫廷进献的贡品,故称“觐枣”。鲜枣吃起来格外香甜,有的人吃得打饱嗝了,还经不住它的吸引。“庭前八月枣梨黄,一日上树能千回”。吃了彬县觐枣,对诗圣杜甫何以写下这样的句子就不难理解了。

彬县觐枣营养十分丰富,味极甘甜,平均果重32.1克,最大的单果犹如鸡蛋,重达50克以上。故有“八个一尺,十个一斤”的说法。可食部分达97.6%,干制率35%~50%,可溶性固体物质含量达19.9%,鲜枣含糖量20.59%,含酸量0.21%;干枣含糖量65.28%~79.22%,含酸量0.79%~1.21%。含蛋白质1.2%,脂肪0.2%,还含有较多的钙、磷、铁和维生素A、B及芦丁等药用成分,尤以维生素C的含量最高,每百克含量高达3 80毫克,比柑橘高10倍,比苹果高80倍,居百果之首。有“活维生素丸”之称。它润心肺,补五脏,止咳嗽、治虚损、益气安神,素被民间视为补气食品,治卒急心痛尤显佳效。《海上方》诀云:“一个乌梅两个枣,七枚杏仁一处捣。男酒女醋送下之,不害心疼直到老”。古方所用红枣,依惯例皆写为大枣。《本草汇言》载述:“龙潭方治惊悸怔忡,健忘恍惚,志意昏迷,精神不守,或中气不和,饮食无味,百体懒重,肌肉赢瘦。此属心、脾二脏元气亏损之症,必用大枣治之”。红枣亦能防治贫血、紫癜、妇女更年期情绪烦燥。

彬县觐枣可以加工成枣脯、乌枣、蜜枣、醉枣、罐头,还可制作枣酒、枣泥、枣醋、枣糕、烟用枣精等滋补佳品。人们逢年过节,婚嫁喜庆,更爱以枣作糕点配料,或作礼品相馈赠。

彬县觐枣栽培历史悠久,早在《诗经•豳风篇》中就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的诗句。豳指现今陕西彬县、旬邑一带。可见,远在3000年前的先周时代,收枣种稻已成为当地的重要农事活动。唐代彬县大觐枣已驰名关中,享誉长安,并以作为供祭的水果和馈赠亲友的礼品离故乡,在各省安家落户。并通过“丝绸之路”,它被带到波斯、地中海沿岸。明代成为宫廷贡品,上献皇帝。有诗云:“百年生聚滋更始,七月豳风未可忘。喜杀故园梨枣在,熟时还要上公堂。”后又传入日本、东南亚等地。60年代,彬县觐枣开始出口日本、香港、东南亚、欧洲各国。每出口1吨枣,可换取外汇2000~3000美元,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

觐枣是彬县的“骄子”,现已成为彬县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枣的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比重很大。近年来,为了提高产量,提高质量,彬县在部分村积极发展矮化品种,已取得成效,彬县高渠村大棚枣园,最适合旅游采摘。

三. 陕西省 咸阳 旬邑县 荏油

荏油又称紫苏油,旬邑有两千多年的荏油种植历史,特别是马栏镇及子午岭高海拔无污染林缘地区生产的有机荏籽,榨取的精油,富含а-亚麻酸高达60%以上。长期以来出口韩国、日本和欧盟国家,获得国际最严格的英皇质量标准认证,被认为不含农残、不含重金属的天然植物脑黄金。

荏自古就作为中草药发挥着作用。从荏籽中提取的荏油含有丰富的α-亚麻酸(含量约60%),远高于其它植物油,α-亚麻酸(十八碳三烯酸)是脑和神经活动所必需的脂肪酸,人体自身不能合成,需由食物供给。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荏油具有降低血脂,减少心脑血管疾病;营养大脑,促进发育,增强智力,提高记忆力;调节免疫,延缓衰老,预防老年痴呆症;有助视网膜的生长发育,改善视力;预防及抑制肿瘤形成,防癌效果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和保健食品等领域。

信息来源:旬邑县文物旅游局

四. 陕西省 咸阳 兴平 兴平醪糟

兴平醪糟,酿造历史悠久,源于汉而盛于唐,经历清代至今技术日趋成熟,有史记载“甜酒亦以糯米酿成,和糟而食,故名醪糟”。

兴平醪糟是汤式食品。选用高级糯米,经筛、捡、淘、泡、蒸后,并拌入特制曲母,利用一定温度储封发酵而成。以气味醇香、清甜质绵、耐饥止渴、益脾健胃而著名

陕西关中各地,不只老百姓自己做了醪糟食用,县城里,小镇上,大多都有专门叫卖醪糟的生意人,随着夜市兴盛,醪糟是最普遍也最受欢迎的一种小吃。城市里还有卖冰镇醪糟的。还有的专门卖那未经加水的原汁醪糟,叫做醪糟醅子。糯米又称江米或酒米,故而醪糟也有叫做江米酒的。在众多的醪糟中,兴平市的最著名,人称兴平醪糟或兴平桂花醪糟。制作方法与民间一般的方法略同。特点是汁浓味醇,烧开后糯米浮于水面,酒香扑鼻。据传兴平醪糟起源于西汉,武帝时把全国各地的民工征来修建茂陵,其在位54年,茂陵就修了53年。其中就有吃米饭长大的民工,但工程量浩大,吃饭都很紧张,随生产出了醪糟这一既有营养,又能放置多天,又能解暑的好食品,并流传至今。

历史渊源

《辞海》里的解释为:醪,本指汁资混合的酒,即酒酿。《后汉书.樊传》:“又野王岁献甘醪膏饧。”李贤注:“醪,醇酒汁滓相将也。”引伸为浊酒。杜甫《清明二首》诗: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由此可见,醪糟起源于汉代,其历史比大唐军中充作干粮的乾州锅盔更加久远。在杨贵妃生活的盛唐开元天宝年间,醪糟已经由宫廷贵族饮品演化为民间的大众饮料。

于是兴平醪糟悄然进入杨妃东渡的千古传奇,并在杨贵妃的生死关头充当了救命祥符。

话说天宝十五载,安禄山破潼关,杨国忠倡唐玄宗逃往四川。玄宗乃命龙武大将军陈元礼领六军马九万匹出发。玄宗独与贵妃姊妹及太子皇子妃皇孙等皇室成员和亲近宦官出延秋门,向西南而去。一行人行至离长安百余里的陕西兴平县马嵬驿,将士们干粮袋里的锅盔早已荡然无存,又饿又疲乏,都特别痛恨祸国殃民的杨国忠兄妹,于是六军停顿不肯前进。军士故意诬说杨国忠与叛军勾结谋反,遂将其杀掉。杨国忠既死,大将军陈元礼上奏玄宗说:“国忠谋反,贵妃不应再在左右,请陛下割恩,一同正法。”玄宗无奈,不得已而赐贵妃自尽。遂命宫监将军宦官高力士牵贵妃到佛堂执行死刑,用白练缢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千古绝唱《长恨歌》不朽名句传诵至今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敬请聪明的读者仔细玩味“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其中的深奥玄伟大天才的经典名篇,留下杨贵妃生死的千古悬疑!

笔者对杨贵妃东渡之谜破译如下:

宦官高力士将杨贵妃牵佛堂,即将行刑,高力士请杨贵妃留下遗嘱。贵妃含泪拜佛道:“佛爷,佛爷!我杨玉环在宫时,哪里防到有这个结局?想是造孽深重,因遭此遣,今日死了,还仗佛力,超度阴魂。”说至此,伏地不动披发委地。高力士闻外面哗声未息,忙将贵妃牵至佛堂后院一棵梨树下,解下罗巾,系住树枝。杨贵妃不禁泪下如雨,泣不成声道:“可叹荣华富贵过眼烟云,如今命该如此,虽香消玉殒死而无怨,只求临行前喝一碗兴平醪糟,以表对大唐饮食文化最后的怀恋与赞美,而且权当痛饮壮行酒,但愿十八年后又是一位美人儿!”

高力士应允了杨贵妃的最后请求,传唤一名宫女用托盘端进一碗兴平醪糟。该宫女容貌酷似杨妃,而且杨妃对该宫女有救命之恩。于是酷肖杨贵妃的宫女以死相报,心甘情愿充当替身,与贵妃换了衣裳。在大唐王朝盛极而衰的转折关头,佛堂兼行刑室里仅有高力士、杨贵妃与宫女三人,被白练缢死的是酷似杨妃的可怜宫女,而身穿宫女衣装、手端托盘及饮尽兴平醪糟的空碗而出者,才是真正的杨贵妃。由于是暗箱操作,调包计得以成功,杨贵妃金蝉脱壳死里逃生,终于东渡扶桑。兴平醪糟从此名声鹊起,饮誉四方。

有诗为证:

兵变马嵬驿,命系一杯醪。

杨妃东渡怨,犹念大唐潮。

五. 陕西省 咸阳 三原 疙瘩面

系光绪年间城内“悦来馆”的伙计,绰号“帽盖李”者创制。其特点是:面条细长柔韧,臊子油而不腻,浇酸而香。细品慢咽,回味悠长。本品食用的方法也很讲究。食用前,先舀一小碗酸汤,谓之“渴汤”尝鲜。食用时需小碗两个,一碗盛酸汤,一碗盛面条(约50克)。食汤面时,向面碗内浇上臊子,倒入酸汤;食干面时,用筷子挑起面条,在酸汤内涮热涮匀,然后放回原碗,浇上臊子。

六. 陕西省 咸阳 武功县 武功大蒜

武功大蒜

建国前,境内种有生产蒜苗或早蒜苔的当地豁蒜及蔡家坡紫皮豁蒜,以自食为主,零星种植,一年一料。建国后,由于坚持“以粮为纲”的政策,大蒜种植仍不多。主要产区有薛固、普集街、长宁、北营、大庄、小村等乡(镇),二道塬也趋于发展,上塬各乡(镇)亦有零星小块种植。1972年,全县种植130亩,1974年,蒜头出口以后,相继引进“上海嘉定蒜”、山东“苍蒜”和“改良蒜”、河南“宋城白蒜”。由于改进工作制度,实行套种,变歇茬地纯种一年收一料为一年收二料、三料,经济效益提高。1984年以来,大蒜生产发展较快,1989年种植25691亩,总产16500吨,平均亩产642公斤,总产值1731万元,亩均产值创673元的历史记录。1990年种植29980亩,总产23250吨,亩产平均776公斤。提供商品量2万多吨,其中蒜头1.2万吨,蒜苔8000吨,出口蒜头供货量4500吨,在欧美等国际市场备受欢迎。

七. 陕西省 咸阳 兴平 兴平清水莲菜

兴平清水莲菜是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的。兴平市成立了井冠、千马、渭水等五家清水莲菜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了“井冠”、“佳荷美”牌商标,兴平清水莲菜已经成为西安人人乐、华润万家、沃尔玛等大型超市首选产品。

兴平市从2002年开始引种清水莲菜,经过10多年的发展,种植面积已由起步时的5亩增至3.6万亩,全市清水莲菜产值突破1.6亿元,种植区域涉及到兴平市的阜寨镇、庄头镇、丰仪镇、汤坊镇、桑镇等6个镇(办),有近2万名农民群众从事清水莲菜生产、加工和销售,兴平市清水莲菜园区已被列入咸阳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清水莲菜基地。

在清水莲菜产业的发展壮大中,兴平市先后与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长期技术合作关系,共同设立“陕西·兴平莲藕良种繁育及新技术示范基地”,引进“鄂莲5号”、“鄂莲6号”、“鄂莲7号”等新品种5个,制定了“地下建池、农膜覆水、井水灌溉”清水莲菜栽培技术规程,先后注册了“井冠”、“佳荷美”、“藕丝莲”等商标,通过了省级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清水莲菜产品在杨凌农高会上荣获“优秀新产品奖”。

兴平市积极发展订单农业、超市农业,与咸阳新阳光批发市场签订长期供货合同,使兴平市清水莲菜成功打入沃尔玛、人人乐等大型连锁超市。兴平市清水莲菜产业已走上了“无公害种植、标准化管理、统一包装销售、品牌化经营”的道路。

为了树立兴平“清水莲菜之乡”的美名,打造特色莲菜品牌,加快建设沿渭生态观光农业产业带,兴平市已成功举办了五届“陕西·兴平荷花节”,吸引了20多万人前来观光、休闲,达到了宣传推介、做亮品牌、提升影响的显著效果。四川、甘肃等地的干部群众纷纷来兴平市参观学习,省、市领导也多次来兴平调研,对清水莲菜产业发展给予了高度肯定,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陕西日报》等媒体先后多次进行了专题报道,产生了广泛影响。

八. 陕西省 咸阳 三原 羊肝夹膜

羊肝夹膜

羊肝夹膜,它以筋韧柔软,鲜美适口,营养丰富,别具风格为特点,素为人民所喜爱。且博得群众给予“蚂蚁上树”的雅号。

九. 陕西省 咸阳 渭城区 绣球饼

原料:低筋面粉200克、熟猪油350克,豆沙200克,白糖50克,黄桂花、青红丝各2.5克,核桃仁、冰搪各25克,玫瑰5克,香精少许。

制法:

1.和面、制馅同陕西水晶菊花酥。

2.白糖、黄桂花、玫瑰、青红丝、核桃仁、冰糖均剁碎,拌入豆沙内,即成豆沙馅。

3.豆沙包入皮面内,捏成扁圆形,用三角刀在圆楞边处横划五刀,每刀相隔约0.5厘米,刀深至馅,再用大拇指压住上口,向左一拧,使刀纹略开,形如绣球。

4.锅内加油烧至70℃,放入绣球饼,油花发声时改用小火,捞入漏勺,用热油浇炸,使刀纹裂开,再放入油内,炸至浮起油面时即熟。

特色:形如绣球,香甜酥脆。

十. 陕西省 咸阳 三原 泡泡油糕

泡泡油糕是陕西三原县很有名气的汉族传统小吃,其渊源可上溯至唐代韦巨源的烧尾宴名点“见风消”油洁饼。馅是用白糖、黄桂、玫瑰、桃仁、熟面拌成的;面是用开水、大油烫熟的富强粉。西安饭庄和五一饭店的泡泡油糕,已上了“中华名小吃”的金榜。

泡泡油糕是烫面包入黄桂白糖馅经油炸而成,因起糕面有隆起的松泡,故名。泡泡油糕据传原为皇宫点心,“安史之乱”时,有一位善制此糕的御厨流落到今西安以北的三原县。为了谋生,便做起制售泡泡油糕的生意,工艺从此传入民间,成为三原县一带世代相传的美味。清朝年间,一些掌握了制作油糕技术的三原县人,到西安制售为生,使泡泡油糕传至西安,并由此名扬遐迩。

小吃特点色泽乳白、表皮膨松,如轻纱制就、蝉翼捏成。

一、制作方法

材料:面粉1000克,熟猪肉250克,白糖350克,黄桂酱、玫瑰酱、核桃仁、熟面粉各适量。

1、取清水放入锅内烧沸,加入猪油,将面粉倒大锅内,用小火将油面搓拌成熟面团,出坤放在案上,晾凉,再加凉开水反复揉搓成软面团,即成烫面。

2、白砂糖、黄桂酱、核桃仁、熟面粉等制成黄桂白糖馅。

3、将烫面揪成面剂,用手拍成片,放大黄桂白糖馅,制成糕坯。

4、经炸后,糕面出现薄如蝉翼、白如霜雪的一层泡,犹如繁花盛开,似乎见风即消,入口即化,松软绵润,芬芳醇香。

二、制作要求:

泡泡油糕是用水烫面、大油、黄桂、白糖馅等原料制成,制作方法独特精制。泡泡油糕色泽乳白,表皮蓬松,犹如轻纱织就,蝉翼作成,可谓巧夺天工。它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主要是因为它的制作方法有着独到之处。

平时人们吃的油条油饼蓬松发虚主要是因为钒碱和面粉的配比恰当,放入热油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膨胀所致。而泡泡油糕既不放钒也不施碱,只是利用大油和水烫面,同样蓬松涨发。它要求糕饼师一定要具有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大油、水、面的比例一定要恰倒好处,对油温的要求也很严格,当油糕投入到一定温度的油锅内,内部水蒸气大量形成,气体急剧上升的同时,蛋白质性变而展开,淀粉膨胀焦化,气泡逐渐形成,并在高温环境中固定下来,要求出锅的油糕不落架。

三、注意事项

1、油糕是吃之前才用最快速度油炸上桌的,如果凉了,好看的泡泡纱会瘪掉,糖馅也会变硬严重影响口感。

2、吃泡油糕,不可性急。性急者,咬一口便咽,易烫前心。糖馅溢流顺胳膊到肘部,扬肘用舌0之,手中油糕的糖馅则又滴下,烫痛后心。

咸阳特产哪里买的便宜又正宗咸阳机场附近卖特产的么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