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县特产一亩地 威远十大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0-19 14:09:38

一. 四川省 内江 威远县 周萝卜

周萝卜

白萝卜素以其消食除腻的保健功能为世人所喜爱。威远县镇西镇盛产白萝卜,以其个大质白、肉嫩化渣而闻名。具有地方特色的“镇西酱萝卜”加工由来已久,从三十年代利用传统工艺制作,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酱萝卜集麻、辣、香、甜、脆于一体,色泽美观、风味独特“威宝牌周萝卜”,是居家旅游的佐餐及馈赠佳品。

“威宝”牌周罗卜由四川内江威宝食品有限公司生产,是远近闻名的地方、四川特色旅游商品。公司以威远的沙地白萝卜、大头菜、青菜、七星椒、生姜为主要原料,采用传承170多年历史的传统“酱萝卜”加工工艺进行生产。精心挑选个大质白、肉嫩化渣的镇西大白萝卜、向义大头菜和本地大叶青菜,特用富含矿物质元素的老君洞山泉水,按照穹窿道家养身菜肴制作技艺方法进行腌制,经科学调味、真空包装、喷淋灭菌等现代先进技术包装精制而成,整个流程不使用任何添加剂、防腐剂,注重保护原材料的食用药用价值元素,所有产品色泽自然、香脆可口、风味独特,集麻、辣、香、甜、脆于一体,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具有较高的保健疗生功能,是居家旅游的佐餐及馈赠佳品。产品主要有“威宝”牌 “周萝卜”、“大头菜”、“泡菜”三个系列,20多个种类。近年来,企业快速发展,公司和产品获得多种荣誉,受到各方称赞。威宝食品有限公司被评为四川省建设创新型培育企业;公司蔬菜原料基地被省农业厅确认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并获得国家农业博览会四川名牌食品称号,被川航、西航、深航等6家航空公司指定用航空食品,先后获得“四川省群众喜爱商品”、“四川省特色旅游商品” 、“四川泡菜精品”等称号,成为全省5大泡菜企业之一,被省委省政府指定为对外交流接待的专用礼品;“威宝牌”商标被评为“四川省著名商标”;公司总经理周正洪荣获第二届“四川特色旅游商品品牌创新人物”称号。

二. 四川省 内江 威远县 干烧鱼

干烧鱼

主料:鲤鱼一尾配料:猪肉丁、辣椒丁、香菇丁、笋丁调料:豆瓣酱、辣椒油、葱姜末、酱油、香油、盐、味精、白糖、

料理方法:将鱼初步加工后,两面打上双十字花刀,入油锅炸至两面发硬。另起锅下底油,投入各种调配料稍煸,加清汤,调味放入已炸好的鱼慢火烧至成熟,收浓汤汁,淋香油,出锅装盘即成。

特点:色泽红亮,口味辣香鲜咸

三. 四川省 内江 威远县 黄老五花生酥

黄老五花生酥,是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的著名,该品具有色泽自然、香脆爽口、甜而不腻、酥而化渣,老幼皆宜的特点,目前,黄老五花生酥传统制作技艺正在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江威远黄老五花生酥,因清朝光绪年间发现并流传于后世而得名。黄老五花生酥的制作工艺经过民间艺人一百余年的千锤百炼。具有甜、白、香、酥、脆的五大特色。花生酥色泽自然,香脆爽口,低糖,甜而不腻,酥而化渣,老幼皆宜。原料经过严格的反复的筛选,选用不使用农药的绿色生态的原料,并在生产中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属无公害绿色的食品。

黄老五花生酥色泽自然、香脆爽口、甜而不腻、酥而化渣,老幼皆宜,低糖,每样材料都经过了严格的反复的筛选,选用不使用农药的绿色生态粮食。在生产中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目前,“黄老五花生酥传统制作技艺”正在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威远县在多年的精心运作下,将黄老五花生酥从单一产品变成了现在的多口味,多品种的系列产品,产品具有甜、白、香、酥、脆五大特色,入口甜而不腻,酥而化渣,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获得内江市名优特新特色小吃称号。“黄老五花生酥”已申请国家专利,专利号为200810046421.2,发明专利名称为一种花生糖(酥)及其制备方法。

黄老五花生糖制作工艺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相传,威远有一位姓黄的民间卖货郎,做人做事都十分严谨,他自产自销花生糖。做糖的花生、小麦、玉米等他都要用最好的,并仔细挑选拣择,不能有一粒坏子。在制作工艺上他对自己的要求也很严格,火候、温度、硬度、酥软度、香味每一样都要恰到好处,不然,就只能自己吃,不能卖出去。这样一来,他做的花生糖色泽自然、香脆爽口、甜而不腻、酥而化渣、含糖量低,特别好吃,成为了地方一大名牌食品。后来皇帝到威远暗访,吃过后,感觉非常好,亲自点位御用贡品,责令地方官足量生产,这样,黄氏花生糖得到广泛流传。黄氏制糖术历经百多年的锤炼传承,到现在,成为了具有浓郁威远特色的制糖艺术。由于多是民间口授相传,得到真传的并不多,仅黄氏族人,黄老五土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崇友就是其中一个,因自己排行老五,就称黄老五花生糖。2002年,他组建了土食品有限公司,引进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按照祖传的花生糖制作技术要求,生产的产品保持着传统的口味,在市场上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要求品尝御用贡品。加上黄老五坚持发扬“严谨诚信、质量第一” 的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公司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成功扩展运行,赢得广泛赞誉。近年来,公司相继取得QS生产许可证、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内江市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产品被评为“四川特色旅游商品”,已经成为多家航空公司专销的“航空食品”,并在成都伊藤忠华糖大型超市成功推广。

四. 广东省 梅州 平远县 平远高山茶油

平远高山茶油是选用深山中的天然油茶树所结茶果,经先进工艺精加工生产的优质食用油。山茶籽生长过程中不需要施化肥喷农药,其营养成份完全来自天然无污染的空气和肥沃土壤,营养价值非常高。

五. 四川省 内江 威远县 家常鳝鱼

鳝鱼去骨和头尾,洗净血污,用刀宰成小段,再以旺火热油煸干水分,佐以干辣椒、花椒、胡椒、郫县豆瓣煸炒后再掺汤,改用中火烹烧而成。成菜后色泽红亮,鳝鱼细嫩,味浓鲜香,带有浓厚地地方家常风味。

原料

鳝鱼750克芹黄50克独蒜100克干辣椒7.5克花椒10余粒老姜10克小葱25克醪糟汁15克胡椒粉1.5克川盐1克泡辣椒15克酱油15克醋少许郫县豆瓣15克鲜汤250克刀口花椒1克菜油100克

烹制方法

1.将鳝鱼剖腹去内脏,宰去头号尾,洗净血污,节成5厘米长的节。独蒜去皮,芹菜洗净切成3.5厘米长节,老姜去皮宰成,小葱切成细花,豆瓣剁细。

2.炒锅置旺火上,下菜油烧至七八在热,放入干辣椒、花椒炸香。随即下鳝鱼煸炒,炒至鳝鱼(皮)起泡时,下豆瓣、泡辣椒、姜米。同炒至色红味香时,下醪糟汁、掺鲜汤,下独蒜、川盐、胡椒粉、酱油。烧至鳝鱼软汗浓时,下芹黄、湿淀粉、味精勾芡起锅盛入盘内,撒上刀口花椒末及葱花即成。

六. 广东省 梅州 平远县 南台茶

南台茶产于经常云雾环绕的粤东名胜南台山上。其味清香甘醇,具有清热,凉血,消滞去痰,利尿,抗结石等功效。

七. 甘肃省 白银 靖远县 冬果梨

冬果梨,它色泽鲜艳,形体美观,皮薄肉细,甜酸适度,能长期贮存,久负盛名,畅销国内外市场。冬果梨有大小之分:大冬果梨,果实呈倒卵圆形,果大,平均重320~500克,熟后果实呈金黄色,皮较厚而粗,果肉白嫩,汁多而脆,味浓,酸甜适度,含糖量约9%,小冬果梨由大冬果梨的芽条变异而来,果实呈圆形或椭圆形,其果重平均157.5克,果汁不及大冬梨多,贮期不如大冬果梨长,但果皮薄,果肉细,果味甜,因其味夺冠,成为甘肃省地方最佳品种之一。冬果梨在医学上应用甚广,疗效颇高,具有生津止渴、清心润肺、除烦利尿、清热解毒、润喉消痰、降火止咳的功效。若把冬果梨掏空去核,再装入蜂蜜、冰糖煮熟,连汤带果食用,更有止咳散寒、清肺去痰的功效。( 武威)

八. 广东省 梅州 平远县 葱油鸡

葱油鸡

原料/调料:鸡1只(约2斤)、葱丝1/2杯、姜丝1/2杯、胡椒粉少许、油4大匙

调味料A:盐1大匙、米酒2大匙、味精少许、葱5段、姜片5片

调味料B:太白粉1/2大匙、水1大匙

制作流程:

(1)先把鸡处理干净,擦干水份,用调味料A均匀的涂抹于鸡身内外,放置腌2小时。接着将鸡身朝上放入蒸锅内用大火蒸20~25分钟。

(2)鸡熟后取出切块排盘,再将葱丝、姜丝散盖在鸡肉上,同时撒上胡椒粉。

(3)起油锅将4大匙油烧热,淋在葱姜之上。拿1/2杯蒸鸡剩余汤汁用调味料B芶芡,将芡汁淋在鸡肉上就成了香喷喷的葱油鸡了。

九. 四川省 内江 威远县 川老妈香辣酱

川老妈香辣酱由威远县川老妈食品有限公司生产,是色、香、味俱全的佐餐、佐料品。川老妈系列产品以威远的七星椒、山蘑菇、酱萝卜、小子花生为原料,采用数百年传统酿制方法,加上祖传秘制香料配方精心窖制而成。川老妈系列产品现已经开发出豆豉系列香辣酱、油辣椒、辣三丁,川菜复合调料系列酱腌菜、泡菜,开胃菜系列火锅底料等20多个品种。产品保持了传统的制作风格和口味,色泽鲜艳,香味纯朴,麻辣咸淡适中,口感十分舒服,佐餐、佐菜都上等佳品,让人真切品尝到“婆城”记忆中的味道,让人发出“生活美味,人生品味”的感叹。现在,川老妈香辣酱已经成为沃尔玛中国区总部山姆会员店指定特销商品,2008年获“四川省优秀旅游商品”称号。

十. 甘肃省 白银 靖远县 哈思梨

  哈思梨(Pgrussp)属稀有珍品。因产于靖远哈思山而得名,形如鸡蛋,质细味甜,香味浓郁,核小个头均匀,果肉水白色,剖切不易氧化,隔夜不变其色味,异于他果而著称,历史上曾是靖远县进贡品之一。梨木面积极小,易地栽植不佳。靖远县石门乡小口村哈思街崖头及小口沙河掌有小片栽植,1988调查共有老树11株,树龄高达80年以上。共有大小梨树30多株,年产1500公斤左右,株产150公斤,多为礼品使用,市场销售极少,故而“以稀为贵”。目前尚存不多,仅有28株。
    关于哈思梨的有一个传说,哈思吉堡是蒙语稀泥滩之意,在靖远古丝绸北路索桥渡之南十余里处。这里虽是丝路的歇脚点,却四围干山枯岭,堡址在一片稀泥滩之畔。离这里不远黄河之边的大小口子,则沃野毗连,枣树成林,别有天地。
    哈思吉堡一带的人,终年辛勤劳动,从不知梨儿是怎样长成的,有时他们看到过路客人从邠州带来的梨儿既黄又嫩,偶尝一枚,香甜无比,使他们驰慕着:我们这里能有一棵梨树,该多好啊!
    某年一个过路的客人把吃过的梨核,抛在了稀泥滩上,春暖花开的时候,有几株细嫩的不知名堂的幼苗从稀泥滩的小溪边萌芽。一位好奇的老农把它当成宝贝似的保护,不让任何人伤损,几年之后这幼苗成了棵棵小树,可是究竟是什么树,谁也无法辨别。不幸老人去世了,他临终的时候,嘱咐儿子一定把他葬埋在这小树之旁,他要魂附小树,使它结出比邠州梨更美的梨子来。儿子遵照遗嘱把老人埋在了小树旁边,一年之后小树上开遍了洁白馨香的小花,到秋天又结满比鸭蛋稍小,颗颗金黄的小梨。梨子成熟的时候,儿子把第一颗梨摘下来以刀剖开献在父亲的墓前,让老人家的阴灵第一个来尝他亲手培育下的果实。第二天儿子来墓前一看,奇迹出现了,他剖开献在墓前的那颗梨,竟是嫩白如初,不发黄色。这话一传出去,村人皆来索尝,果是奇梨剖开经宿洁白。从此,名扬天下,成了敬皇上的贡品,官府每年秋后便派人前来守摘,一般老百姓则是难以吃到。
    官府让老百姓扩大栽培,谁知除了老人家墓旁的几株外,新栽的梨树结下的梨儿,却无此特点。为了进贡,多以假充真,真正能吃上哈思梨的人还是那些压迫农民的人。日子久了,这些梨树形将枯死绝迹,更为稀罕。
    新中国建立后,枯老的哈思梨树,又在哈思吉村重发新枝,开花结果,不断发展。 
威远十大特产排名四川威远土特产有什么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