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柏林镇特产 四川大竹周家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1-18 06:39:28

一. 四川省 达州 大竹 珍珠元子

珍珠元子

双味珍珠元子色泽分明,形态美观,糯香滋润,咸甜皆宜。

原料准备:糯米500克、枣泥馅100克、鸡净肉100克、鸡蛋3个、生粉50克、红肠半根、冬笋(熟)50克、椰丝50克、生姜适量、葱花适量。

双味珍珠元子的制作过程是:糯米洗净用水浸泡(时间冬长夏短),取400克,趁热加入蛋液及生坯冷却;枣泥馅分挤搓圆,鸡肉制成颗粒,红肠、生姜、冬笋切成小颗粒,下锅炒成三鲜馅,加葱花冷即糯米坯分别包入甜咸馅沾裹剩余的泡米,上笼蒸熟(5分钟),出笼,包甜馅的再均匀地沾上椰丝。装盘美饰。

二. 四川省 达州 大竹 油酥竹鼬

竹鼬,身大如兔,本市俗称“hou子”,是巴山野生动物,常年生活在土内,以嫩竹根为食,因此其肉细嫩赛鸡。油酥竹鼬的做法是选一至二公斤的竹鼬,宰杀后去毛,在清水中浸泡去血水,然后下锅煮熟晾干,在全身抹上盐、姜汁、花椒面、酱油等佐料,再用鸡蛋面糊穿衣下炸,炸至透身金黄起锅装盘,最后以高汤、淀粉加少许白糖、胡椒熬成汁,遍淋全身即成。吃起来外酥内嫩清香可口。还可红烧、清炖、烘烤,口味亦佳。

三. 四川省 达州 大竹 大竹醪糟

大竹醪糟,是四川省达州市达县的著名,四川的醪糟有很多种,尤以大竹醪糟颇为著名,又称“东汉醪糟、东柳醪糟”。成品具有色白汁清、甜浓爽口,酒香四溢的特点,同时还有补气、生血、活络、通经、润肺之功,夏日更兼清爽。

东柳醪糟酿造历史悠久,源于汉,盛于清,有史记载,见于大竹县志,“甜酒亦以糯米酿成,和糟食用,故名醪糟,以大竹城北东柳桥所出为最。”故名曰东柳醪糟。东柳桥位于大竹县城以北,距大竹县城三里,相传汉高祖年间东柳已建有石墩木桥,名曰“东流桥”,清乾隆五十九年加固桥墩,增宽桥面改建成五拱石桥,沿河建房成镇,两岸垂柳成行,得名“东柳桥”。FLE

据传距“东柳桥”一华里路的唐家大院,有一股泉水终年不断的流淌,附近几里居民争相搬至建房盖屋,视泉水为神水,求得保佑,白病拒之。用此水煮饭,特别柔软,香气扑鼻,尤其是用此水煮糯米饭,更有独特风味。FLE

大竹醪糟针对醪糟传统生产工艺存在的工艺流程长、间歇操作、人为污染环节多、质量不稳定、出品率低、成本高等问题,采用精糯米、泉水、专用米曲发酵剂等配方材料,开发出连续蒸发、机械拌曲、单瓶分装、恒温发酵新工艺,易于规模化、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改原先发酵再灌装的传统工艺为连续蒸饭、机械搅拌、单罐恒温发酵工艺,易于规模化、产业化、规范化生产;研究的单瓶分装、专用米曲发酵剂和恒温发酵技术是对传统的大容器发酵工艺的重大改进,属国内首创。同时产品保持了原窝“V”型体形状和发酵原汁,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具有原汁原味、浓厚纯正、形态美观、营养丰富、下锅煮即松散等特点。产品固形物含量50%以上,可溶性固形物≥25%,各项指标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综合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研究的单瓶分装、专用米曲发酵剂和恒温发酵技术是对传统的大容器发酵工艺的重大改进,属国内首创。FLE

四. 湖北省 襄阳市 枣阳 平林镇大米

平林镇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平林镇大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平林镇”牌大米以天然无污染、无公害、爽口,兼具营养保健功能,成为湖北省枣阳市名牌产品,现已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并获得省有关部门颁发的认证证书。

由于独特的气候,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壤,加之良种良法栽培,平林镇盛产优质大米,素有“鱼米之乡”和“枣阳粮仓”的美誉。

“平林镇”牌大米获得认证,成为枣阳历史上第一个以地方名字命名的优质农产品品牌。

平林镇大米

地域范围

枣阳市平林镇大米产于枣阳市平林镇平林村、余咀村、方湾村、新庄村、杜湾村、台子湾村、高冲村、北棚村、宋集村、柴家湾村、清水店村、范湾村、吴集村、包畈村、胡湾村、新集村、雷山村、杨集村等18个村。平林镇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2′,北纬31°40′-32°40′之间。全境无高山,海拔高度达125-400米。平林镇位于枣阳市南45公里处的枣阳、钟祥、宜城、随州四市结合部,东邻枣阳市吴店镇玉皇村朝王庙4.5公里,西接宜城市板桥镇东湾村大马山21公里,北与吴店镇易仓村6.5公里交界,南与随州双河镇解放村相邻。生产面积4000公顷,年产量5.5万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枣阳市平林镇土壤大体可分为白山土、油沙土、黄沙土、黄浆泥土、红土等5类,以黄浆泥土和红泥土居多,其它土类只有零星分布。土壤pH值在5.4-7.7之间。土壤肥力状况中等,有机质含量0.8-1.5%之间。平林镇地质结构属大洪山余脉的一部分。全镇属丘陵地区,四周群山起伏环绕,中间为丘陵盆地。

(2)水文情况:平林镇境内主要河流有婴河、熊河,还有中小型水库23座,镇内年平均地表径流1.17亿m3。平林镇地下水资源丰富,总贮量达3000

万m3/年,水质清澈、纯净,是理想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

(3)气候情况:枣阳市平林镇四季分明,属于严热带季风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少雨,升温较快,蒸发量大;夏季炎热,雨量集中,湿度大;秋季冷凉少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多雪,气候干燥。年平均气温15.2℃,年平均降雨量557-1200mm,年总降水量7500万m3。年平均日照时数2100小时,太阳辐射年总量136.7kcal/cm2。全年盛行西北风和南风,年平均风速为4.3m/s。初霜平均在10月中旬,终霜平均在4月上旬,平均无霜期230天。平林镇作物生长季节日照充沛,雨量适中,热量条件可满足平林镇大米生长。

(4)人文历史情况:平林镇历史悠久,境内有多处古遗址。抗日战争中平林镇曾是著名的四井岗战役的主要战场。平林镇大米种植的历史悠远,为了把这一产业做大做强,镇委、镇政府制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把发展大米作为全镇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并直接与镇、村领导班子的政绩挂钩。全镇每年定期召开生产技术交流现场会,注重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加强种植户的培训,使平林镇大米成为当地的名优。2006年平林镇大米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平林镇的平林村、余咀村、方湾村、新庄村、杜湾村、台子湾村、高冲村、北棚村、宋集村、柴家湾村、清水店村、范湾村、吴集村、包畈村、胡湾村、新集村、雷山村、杨集村等18个村,产地环境质量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T/T391-2000)的要求。

(2)品种选择:平林镇大米选用经审订推广的,生育期适宜的,抗逆性强的高产品种,2002年从湖北农学院引进两优六号、Q六号、丰优香占等进行试种,2003年在全镇各村进行推广。

(3)生产过程管理:平林镇大米生产过程必须严格按照《平林镇大米生产操作规程》操作。生产过程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T/T393-2000)和《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394-2000)。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平林镇大米人工和机械收获在穗黄、叶落时,成熟度达到85%-90%时进行;要求不同品种单独收割、单独运输、单独脱粒、单独贮藏、单独加工、单独包装,防止与普通大米混杂。收割时,割茬要低,一般距地面5cm-6cm,以不留荚为准。收割时做到不丢枝、不炸荚,损失率小于1%。割后晒5-7d,要及时打场脱粒。脱粒后,进行扬场或机械清选。要求统一分级过筛,清除杂质和瘪稻,达到粒度均一,破碎率小于2%,杂质小于1%,虫蚀率小于1%。清选后籽粒晾晒数日,以降低含水量,含水量小于12.5%。

(5)生产记录要求:平林镇大米生产的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档,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平林镇大米颗粒饱满,晶莹透亮,表皮黄色,脱皮后呈白色,质地松软,口感适宜。

(2)内在品质指标:平林镇大米含蛋白质、糖类、钙、磷、铁、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平林镇”大米中富含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含量达6.8%,在人体所不能合成的8种氨基酸中,平林镇大米就含有7种。

(3)安全要求:平林镇大米严格执行《无公害食品水稻产地环境条件》(NY/T5116-2002)标准。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平林镇大米按饱满程度和品种分为三级:特等、优等、一等。采用的包装袋为编织袋或真空包装。包装袋上注明产品批号并加注平林镇大米字样。贮藏、运输执行《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T1056-2006)。

五. 四川省 达州 大竹 大竹秦王桃

大竹秦王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竹秦王桃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大竹县现辖行政区域。

一、品种

秦王桃。

二、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为黄壤、紫色土壤,保水、保肥,有利于排水。有机质含量≥1.5%,土壤pH值5至8,有效土层≥50cm。

三、栽培管理

1.苗木繁育:每年3月至4月砧木播种,温度不低于10℃。行距90cm开沟,沟深3至4cm,播幅宽6至10cm。密度在3株/㎡。选择8至20年生的健壮的秦王桃做母株,在每年2月至3月采用嫁接方法繁殖苗木。

2.栽植时间:每年3月至4月。

3.栽植密度:一般株行距为1.5至2m×4至4.5m。

4. 疏果:采用果间距法和叶果比法进行分次疏果。每667m2(亩)产1500kg至2000kg。

5.套袋:定果后套袋,时间4月底到5月中旬,套袋率100%。

6.施肥:薄施和勤施肥料,每亩施3000至5000kg有机肥。

7.水分管理:芽萌动期、果实迅速膨大期、秋施基肥及连续干旱酌情灌水,雨季及时排水。

8.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的相关要求,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每年中秋前为最佳采收时间,宜在日出前或傍晚采摘。

五、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色泽艳丽,果大又圆,单果250至500克,表面光滑、均整洁净、呈棕1色。

2. 理化指标:每100克果肉含糖12至18克,有机酸0.2至0.9克,蛋白质0.5至0.8克,脂肪0.1至0.5克。

六. 四川省 达州市 大竹 东柳鱼头

东柳鱼头是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的特色美食。大竹县的“东柳鱼头”为广大游客熟知和喜爱,并被评为“达州市首届十大名特菜品”之一。

东柳鱼头是大竹县的一款特色鱼肴,此鱼肴从表面看与剁椒鱼头相似,不过在制作时加了东柳醪糟和山胡椒末调味,风味十分特别,其味自成一派、神奇清香、麻酸适中。该菜肴于2006年荣获“达州市首届十大名特菜品”称号。

大竹东柳鱼头的做法:

原料:花鲢鱼头1个(约1500克) 剁椒200克 大竹东柳醪糟100克 山胡椒末25克 蚝油40克 鲜汤120克 料酒80克 葱花、泡姜末、精盐、鸡精、味精各适量混合油150克。

制法:

1.花鲢鱼头治净,剖成两半,用料酒、精盐、山胡椒末、蚝油码味;剁椒纳碗,加入东柳醪糟、泡姜末、精盐、味精、鸡精、鲜汤和混合油(100克)调匀。

2.取一大窝盘,将鱼头摆入盘中,淋上调好味的剁椒,入笼蒸至鱼头熟透后,撒上葱花,最后浇热油激香,即成。

七. 山东省 日照 岚山区 日照大竹蛏

日照大竹蛏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日照大竹蛏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海产贝类,个体肥大,足部肌肉特别发达,两壳合抱呈竹筒状,壳质薄脆,壳面光滑,肉质肥满鲜嫩,富有弹性,汤汁洁白,是竹蛏中的极品,也是我市重要的地方。

日照大竹蛏

地域范围

日照市大竹蛏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范围处于日照市两城河口至绣针河口近岸水域,海域范围为北纬34°55′~35°35'37.743″, 东经119°17'51.400″~119°41'51.888″,面积16万公顷。其中包含国家级海州湾大竹蛏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4288公顷。该区域内约有160艘作业渔船,年产量100余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日照大竹蛏是日照近海的一种非常珍贵的双壳贝类,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真瓣鳃目,贫齿亚目,竹蛏科,常栖息在潮间带中、下区和浅海泥沙中。其个体肥大,足部肌肉特别发达。生长线明显,沿后缘及腹缘方向排列。两壳合抱成竹筒状,成体壳长12~14cm,一般壳长为壳高的4-5倍。壳质薄脆,壳表光滑,被黄褐色壳皮,壳内面白色或稍带紫色,可见淡红色彩带。 2、内在品质指标:日照大竹蛏是日照海产珍品之一,因味美、肉嫩、营养价值丰富成为竹蛏中的极品。日照大竹蛏肉中含蛋白质12~14g/100g,总磷140~160mg/100g,铁290~310mg/kg,牛磺酸5.0~6.5g/kg。 3、安全要求:本产品的生产技术操作和产品销售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GB18460.4-2001)、《船渔获加冰保鲜操作技术规程》(SC/T3002-1988)、《渔获物装卸操作技术规程》(SC/T3003-1988)等。

八. 四川省 达州市 大竹 大竹香椿

大竹香椿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竹香椿,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由于不施化肥,不用农药,属纯天然绿色食品,以其“叶面光滑、色泽鲜红、香味独特”等独特品质在国内20余个大中城市畅销,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达州市大竹县历来有种植香椿的习惯,尤其以二郎乡最具规模,大竹县创建了“中国香椿第一县”专业网站。并在大竹县双拱镇建立了一个椿芽交易市场,制定了《大竹县香椿产业发展规划》,成立了香椿种植协会,在协会的带动和乡党委、0的大力支持下,全乡农民种植香椿热情高涨。截至2010年,全乡种植面积己达7000亩,椿芽产量达730吨,产值达1752万元,人平创收1251元,仅此一项人平纯增收达750元,成为该乡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经。在二郎乡的带动下,大竹县香椿种植面积达8万余亩,遍布50个乡镇。. 2009年大竹县就已获得了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的“中国香椿第一县”称号,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2010年12月,经国家质检局审定,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录。.

产地范围

大竹香椿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现辖行政区域。.

九. 四川省 达州 大竹 五香卤豆干

达州市大竹.宣汉.开江生产的卤豆干都是有名气,其制作方法.配料.形状.味道各不相同.各有千秋.如今已生产各种类型.各种味道的系列产品,该用真空塑袋包装,保质保鲜期更长.畅销省内外.

十. 山西省 长治 长治县 壶关西柏林豆腐

壶关西柏林豆腐具有入汤漂、入油鼓、炒不散、口感鲜嫩、质地细腻、水煮不缩等特点。其高蛋白低脂肪,具有养颜健身之功效。

西柏林位于壶关县西南边百尺镇,西柏林原浆豆腐已有500年传统制作历史,主要特点就是沿用手工制作工艺,原浆点制,不添加任何化学成份,从而使该豆腐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味而名扬三晋大地。其制作过程非常讲究,尤其在点浆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速度和温度(即火侯),从而使生产出的豆腐具有入汤漂、入油鼓、炒不散、口感鲜嫩、质地细腻、水煮不缩等特点。其高蛋白低脂肪,具有养颜健身之功效。也成为壶关著名的。

现在西柏林的原浆豆腐,已经开始走向市场,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逐步生产出了骨香豆干、五香层层高、五香豆丝五香豆干、鲜豆腐、鲜豆浆、虎皮豆腐、珊瑚豆腐、豆腐丸子等二十余种系列产品,并配以现代化的真空包装,从而使更多家庭的餐桌,形成了更为广阔的市场。

恩施重庆特产特产苦荞丝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