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特产有哪些菜 北方菜的代表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7-02 03:57:24

一. 宁夏 银川 贺兰县 贺兰螺丝菜

贺兰螺丝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螺丝菜为唇形科草石蚕的块茎,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肉质脆嫩,可制蜜饯、酱渍、腌渍品,十分可口。食用时,以凉拌为主,还可加工成咸菜、罐头、甜果等,是驰名中外的“八宝菜”、“什锦菜”之一。扬州罐藏螺丝菜是酱菜之上品。

螺丝菜是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匍匐枝,成熟时顶端膨大成螺旋状的肉质块茎,茎直立,高30~120厘米,方形,叶对生,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两面被贴生短硬毛。夏季开花,花唇形,浅紫色,轮伞花序;花冠长约1.2厘米,筒内有毛环,上唇直立,下唇三裂,中裂片近圆形。小坚果卵圆形,具小瘤。喜生温湿地或近水处。

我国各地都有野生或栽培,京西稀有,接壤京西的河北等地居多。

地域范围

贺兰县位于中国黄土高原西北内陆,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在银川平原青铜峡引黄灌溉区中部,地理坐标在东经105°53′-106°36′,北纬38°26′-38°48′之间,东临黄河,西倚贺兰山,和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以贺兰山主峰分界;南与宁夏首府银川市郊区为邻,北与平罗县接壤。县城距银川市10公里。土地总面积约为1208平方公里。生产地域范围主要集中在贺兰县金贵镇银河村、保南村、金贵村、银光村、汉佐村、联星村、潘昶村、雄英村、潘西村、红星村,习岗镇的红旗村和黎民村,洪广镇的高融和金沙村,总生产面积2000公顷,总产量2.3万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贺兰县土壤分布种类较多,主要有淡灰钙土、浅色草甸土、灌淤土、盐土、湖土、白僵土、风沙土、堆垫土等8个土类,15个亚类。土壤pH值在8.0-8.5之间。土壤肥力状况中等,有机质含量13.6-17.6g/kg之间。贺兰县地势趋向的基本特点为西南高东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呈扭曲面倾斜,整个地域主要由西部山地和东部平原组成。

(2)水文情况:贺兰县地处银川平原中部,黄河入境而过,沟渠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对干旱的西北高原上这块绿洲来说,比较丰富的水资源

是其一大特点。

黄河从贺兰县东南方的金贵镇入境,由南向北,至东北方的通义乡出境。境内全长21.25公里,河宽约1200-1600米,水深一般2-6米,最深达成2米,年均径流量为286.5亿立方米,平均洪峰流量为3505立方米/秒。水量充沛,水质良好,平均含沙量为6.54公斤/立方米,最大矿化度每升含762.5毫克。

(3)气候情况:贺兰县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主导风向冬季为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全年日照时数3039.6小时,年平均气温10.5度,平均无霜期172天,年平均﹥10℃积温3298.1℃,年均降雨量203mm,平均蒸发量1583.3mm,年太阳辐射总量146千卡/厘米2。全县森林覆盖总面积为19.87万亩,覆盖率为10.5%。由于具体地形条件影响,气候属于唐惠汉平原温带气候区,其主要特点是:春迟秋早,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热量丰富、蒸发强烈,气候干燥,晴天多,雨雪少。年温差大,气温年较差平均为32.4℃;昼夜温差大,气温日较差平均为13.4℃,最大达到29.9℃。

(4)人文历史情况:贺兰螺丝菜种植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有将尽30年的种植历史,加之气候适宜,可以与春小麦和冬小麦套种,果实色白,质脆,味甘甜,主要供作加工腌制酱菜,亩产量可达1500斤,亩毛收入3000元,是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主打产业。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贺兰县金贵镇银河村、保南村、金贵村、银光村、汉佐村、联星村、潘昶村、雄英村、潘西村、红星村,习岗镇的红旗村和黎民村,洪广镇的高融和金沙村,总生产面积2000公顷。产地环境质量必须符合NY5010的规定。

(2)品种选择:主要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贺兰县地方品种。种子质量符合NB640102031-2005。

(3)生产过程管理:贺兰螺丝菜生产过程必须执行无公害蔬菜操作技术规程。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一般在9月底、10月上旬地上部遇霜枯死后随时采收,全部人工采挖。要求统一分级,清除杂质和损毁严重的,破碎率小于3%,杂质小于1%。

(5)生产记录要求:贺兰螺丝菜的生产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贺兰螺丝菜形如薄荷,茎四棱,株高60厘米左右。果实为小坚果,含种子一粒,无胚乳,黑色,卵圆形或长卵圆形,每500克约有250个。

(2)内在品质指标:贺兰螺丝菜食用部分是地下块茎,肉质脆嫩,无纤维,盐渍酱制,风味良好,为酱菜中的珍品。每100g块茎中含蛋白质5.5g、碳水化合物20.3g、脂肪0.3g,还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和胆碱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3)安全要求:贺兰螺丝菜生产中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进行生产。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包装:贺兰螺丝菜原料分级包装,依据品质和外观分成三级,一级长度4厘米以上,二级3-4厘米,三级3厘米以下。

(2)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贺兰螺丝菜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3)贮藏、运输:执行准则《无公害食品贮藏运输准则》(118NY5316-2006)。

二. 黑龙江省 伊春 翠峦区 黄瓜菜

黄瓜菜,别名广东菜,学名荚果蕨菜。黄瓜菜含有诱人鲜黄瓜清香味道,故而得名。本品色泽翠绿悦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食之美味适口,炒、泡、调汤皆宜,是著名的山野菜之一。

黄瓜菜的药用价值很高,大体与蕨菜相同,常食客健身,并能医治头昏目眩、高血压等症,是不可多得的保健食品之一。

三. 贵州省 贵阳 清镇市 救心菜

救心菜是中国农科院利用传统稀有野菜费菜与景天三七杂交而成的保健特菜。根据国家医药管理局编《中华本草》、《现代中药临床手册》、《中草药大辞典》等权威资料记载,救心菜含有多种药用成分,如:景天甘、谷甾酸齐墩果酸、丙酮、黄酮、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其性平味甘、具有活血化瘀养心平肝、安神补血、清热解毒之功效,是民间常用广谱青草药,原植物也是抗肿瘤中草药之一。经专家临床验证:食用救心菜数月可抑制和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心律失常、阵发性心动过速、风湿性心脏病等)、有宁心平肝安神补血清热京血、止血化瘀之功,能防治癔病、动脉硬化、中风偏瘫、失眠多梦、心悸发慌、高血脂、糖尿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牙龈出血、月经量多、跌打损伤、肝炎、消化道出血等十多种心脑血管疾病,故名救心菜。经常食用救心菜永远不患偏瘫中风脑溢血等凶险症状,确保健康长寿。

救心菜形态优美、口感清爽、药食具佳,可配肉蛋食用菌海米等炒、炖,可煲汤、包馅、涮火锅,也可素炒、凉拌、沾酱、腌渍小菜,其风味独特,百吃不厌。救心菜一经上市,以其独有的品质很快就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几乎三分之二的产品出口创汇。我基地是西南地区最早引进种植开发救心菜的公司。经过三年的艰辛繁育,现已规模生产,每年可繁育救心菜种苗五百多万株可采收救心菜鲜菜上百吨,完全有能力向社会大量供销救心菜。因救心菜在栽培过程中不生虫、无病害,所以无需喷酒农药、不上化肥,是当今农业生产调整和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的理想品种。大力发展救心菜是丰富家庭餐桌,奉献生态效益造福人类健康的壮举。我们期待着救心菜在不久的将来能走进普通百姓家,成为二十一世纪主流保健蔬菜。

生产基地救心菜在每年四月份可陆续上市,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四. 北京市 东城区 谭家菜

谭家菜是中国最著名的官府菜之一,由清末官僚谭宗浚的家人所创,将广东菜与北京菜相结合而自成一派。谭家菜是清末官僚谭宗浚的家传筵席,因其是同治二年的榜眼,又称“榜眼菜”,由于独树一帜的色、香、形等特点得以扎根京城。谭家菜烹制方法以烧、炖、煨、靠、蒸为主,谭家菜“长于干货发制”,“精于高汤老火烹饪海八珍”。谭家菜是唯一保存下来,由北京饭店独家经营的著名官府菜。

谭家菜咸甜适口,南北均宜,调料讲究原汁原味,制作讲究火候足、下料狠,菜肴软烂、因而味道鲜美、质地软嫩。谭家菜近两百种佳肴,其海味菜最为有名,尤其“黄焖鱼翅”、“清汤燕窝”更有其独道之处。

——谭家菜历史典故——

谭家菜由清末官僚谭宗浚的家人所创。一八七四年(同治十三年),广东南海县人谭宗浚,殿试中一甲二名进士(榜眼),入京师翰林院为官。居西四羊肉胡同,后督学四川,后又充任江南副考官。谭宗浚一生酷爱珍馐美味,亦好客酬友,常于家中作西园雅集,亲自督点,炮龙蒸凤,中国历史上唯一由翰林创造的“菜”自此发祥。他与儿子刻意饮食并以重金礼聘京师名厨,得其烹饪技艺,将广东菜与北京菜相结合而自成一派。

相传,要吃谭家菜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请客一定要连谭家的主人请在内,不管就餐者与谭家是否相识,都要给谭家主人多设一个座位,谭家主人也总是要来尝上几口。要吃谭家菜,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那便是无论吃客有多大的权位,都需走进谭家门来吃谭家菜。曾有很多名流在京城请客,希望谭家厨师能出“外会”,均遭到拒绝。

谭家菜讲究美食美器,也非常注重环境,尤其要布置得室雅花香,让人感受到一种古朴典雅的氛围。正因为谭家菜如此与众不同,曾有人发出“人类饮食文明,到此为一顶峰”的赞叹。

对饮食有相当要求的朋友可以亲自感受一下其中的奥妙。

五. 江苏省 常州 溧阳 溧阳乡土菜

溧阳农家土菜系指农村居家菜肴,一个“土”字,朴质之风扑面而来。炒豆腐渣、老菜烧土豆、扎肝、青菜烧萝卜、白菜梗煨鸭、神仙蛋、长生鸡等上百道招牌家乡土菜,注重当地原料的利用发掘与深加工,或腌,或风,或凉,或渍,或酱,或醉。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把洗净的五花肉、猪肝、油豆腐和涨发好的笋干各一大片,用一小段猪小肠扎结实。放入葱、姜、料酒、糖、醋、酱油、味精、香料,大火烧开,中火再烧一个小时,收干卤汁,“溧阳扎肝”就做成了。“溧阳扎肝”是过年的年菜,所以一般是一次做够,烧一大盆,待客时在饭锅里蒸热后上桌。

溧阳乡土菜虽然出身不高,但是富有浓郁的本地特色,味正汤浓,是溧阳名间的餐饮文化瑰宝。虽然名声不及砂锅鱼头来得响亮,但颇受溧阳当地老百姓的喜爱,并越来越多地被更多游客所称赞。

六. 广东省 佛山 三水区 嘉鱼(菜)

嘉鱼(菜)

这可不是普通的鱼,不普通之处在于它的鱼鳞竟然是包在鱼皮里的,且长着老鼠一样的尖尖嘴,嘴角还挂着两条胡须。为食强最困惑的是鱼皮长在鱼鳞外,但没有人能给他答疑,就连一辈子以打鱼为生的老渔民也不知缘故。据说此鱼的名字是一位皇帝起的,唐朝时皇帝南巡至此,御厨从两名渔夫手中购得此鱼烹饪给皇帝享用,皇帝见其形奇怪,其味鲜美,便问御厨其名。御厨答不出,皇帝便为其起名嘉鱼,民间又叫皇帝鱼。从此,此鱼就被列为贡鱼了。

因为嘉鱼是生长在三江汇流处的深水处石洞里,因此在捕捞技术尚不发达的时候,只有枯水期才易捕到嘉鱼。不过如今捕捞技术如此先进,嘉鱼也成为三水河鲜餐桌上的常客了。

嘉鱼最值得推崇的是它的肉质,雪白如玉,呈糕状,用筷子拨动时感觉不是肉,仿佛拨动的是凝脂。入口即化,仿佛是雪入温室般,即刻便融入口中了,那种感受真是难以表述,似飘渺,若有若无,只留下一口的鲜香回味。

七. 陕西省 汉中 城固 城固菜豆腐

城固菜豆腐:以黄豆为原料,用浆水点制而成,质地细嫩,色泽清白如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菜豆腐食之酸甜适中,解渴生津,为夏令饮食佳品。

八. 海南省 定安 海南菜包饭

海南菜包饭

海南定城菜包饭是把肉、菜、饭混在一起,用菜叶包着用手捧着吃的一种吃法,在定安县定城及邻近村庄老百姓中十分流行。这种吃法有点原汁原味的野性,但味道独特,还有特别的寓意。

清末拔贡生莫家桐在《定安乡土志》中有这样的记载:“正月初三祭赤口吃菜包饭。”可见定城人吃菜包饭的习俗已有一百年的历史。古时的定城人正月初三赤口日不串门不拜年,全家团聚吃菜包饭,有拢住家财不流失之寓意。现时喜爱菜包饭的不仅是定城人,不少外地人也喜爱上了这种吃法,定城一些聪明的饭店及时抓住这一商机,相继推出菜包饭,竟也生意兴隆。

制作海南菜包饭是颇费功夫的。首先是要煮好干饭,饭不要烂,凉后最好能分粒;其次把包饭用的油菜洗净滤干备用;再备些香味较浓的菜,如蒜、芹菜、韭菜、大头葱,外加四季豆、尖椒、酸菜等,肉是瘦肉或鸡肉、腊肠。三大原料备好后,先把菜、肉炒好,再用蒜头、虾仁、鱿鱼干起锅炒饭,最后把菜、肉倒进饭里拌匀即可。吃时还可选用你喜爱的酱料如虾酱、辣椒酱或什锦酱洒在油菜叶上,趁热把饭打进菜叶里,用手拢成团捧着吃。别有一番风味。

九. 云南省 临沧 沧源县 观音菜

观音菜又叫紫背天葵、補血芽,属半野生蔬菜。可食可药,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不需喷施农药,是绿色无公害蔬菜的佼佼者,有很好的营养保健作用。原引自云南昆明世博园(世博会金奖产品)。据测定:每100克干物质中含钙1.4-4克,磷0.17-0.39克,钾2.83-4.63克,铜1.34-2.52毫克,锌26-75毫克,铁、锰含量更为突出,其中含铁129-209毫克,含锰47-148毫克;特别是含有药用成份黄酮苷,可以延长维生素C的作用,减少血管紫殿;有提高抗寄生虫和抗病毒的能力,并对恶性生长细胞有中度抗效。


实践证明:经常食用有治咳血、血崩、痛经、血气亏、支气管炎、中暑、阿米巴痢疾和外用创伤止血等功效。 观音菜食用方法多样:嫩稍和幼叶可与菇类素炒、与肉类荤炒或糖醋渍,亦可焯后凉拌,或做拼盘、火锅配料,也可放入姜沫、蒜茸等调料清炒,还可做馅、做汤。叶片润滑,茎部爽口,风味别具一格。煮食时先用开水杀青,再加入蒜、酱油、香油等即可食用。凉拌时先用盐处理半小时,再倒去盐水,加入糖和醋即可;炒食拌加腐乳,沙辣酱等佐料,风味更佳。它野生强,常温下可鲜储4-7天不变色,不腐烂,是当前最理想的营养保健蔬菜。为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满足城乡消费者需要,观音菜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十. 福建省 漳州 南靖 南靖郑店菜脯汁

南靖郑店菜脯汁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靖郑店菜脯汁是福建漳州南靖的。

在闽南一带农村种植许多菜头,人们用它晒菜脯干,这不稀奇。然而用菜脯干熬出菜脯汁,这就少见了。南靖县靖城镇郑店村盛产菜脯汁,当地流传的“郑店菜脯汁”故事,还和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有缘呢。

12月14日,笔者到郑店村寻访。该村芦桥头社65岁的杨六伍是“福兴号菜脯油”传承人。他家于霜降季节种植菜头,50多天后拔取出来,4至6棵扎成一小捆吊挂在园中的竹架,菜头经风吹日晒软化,然后剪除叶、根后在埕地晒干,用食盐轻揉细搓后装入陶瓮中。过数日,倒置瓮口渗出如酱油般浓汁。再经反复熬制,诞生了气香味美的菜脯汁。菜脯汁具有消食、开胃、除胀、理气、解毒等功效。

“我儿子在外工作,如今我种植1.5亩的菜头来做菜脯汁,是秉承父亲食品工艺。”杨六伍说,新中国成立之前,他父亲杨沉创办了肆小两装“福兴号菜脯油”,每瓶销售大洋贰角,还远销南洋。现当地农户盛产“郑店菜脯汁”,就在4个月前,“郑店菜脯汁”还获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南靖县文史专家谢新鎏说,在“郑店菜脯汁”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前夕,他曾到郑店村考察,发现“郑店菜脯汁”与民国时期“福兴号菜脯油”有关联。据谢新鎏介绍,清乾隆年间修的《南靖县志》记载:“萝葡,俗名菜头,可晒干为脯,南靖擅名。”据《徐霞客游记》记载,徐霞客三游漳州。相传第一次来漳州喝到“郑店菜脯汁”,不受水土不服、胃肠不适之苦。崇祯元年春天,徐霞客进入漳州城欲拜访在漳州府任推官的族叔徐日升,族叔到南靖县城(今靖城镇)办案未归,便乘船到南靖并考察九龙江西溪,族叔设宴招待徐霞客。徐霞客当晚却腹胀难眠。次日,徐日升见他神情疲惫,遂命差役取来“郑店菜脯汁”叫其服下,片刻便消下胀滞的肠胃。此后,崇祯三年秋、崇祯六年深秋,徐霞客两次再到漳州旅行、考察。每次来漳,徐霞客都采备“郑店菜脯汁”。伴随徐霞客游遍祖国山山水水,“郑店菜脯汁”声名也随之远播。

南靖郑店菜脯汁

南靖县名优农产品协会

13304988

菜脯汁(调味酱汁)

北方特产美食排行榜北方美食特产有哪些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