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武特产山药炸糕 宁武土豆糕配方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23 09:56:46

一. 贵州省 安顺 西秀区 安顺山药

安顺山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山药在安顺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其块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淀粉等,具有健脾、固精、补肺益肾的功效,是一种很好的治疗糖尿病的食药兼用的药用植物。

山药,别名薯蓣,属薯蓣科,为多年生宿根性蔓生植物,喜温暖,不耐寒,以其肥大的块根或圆柱状根供食用。块根10℃以上开始发芽,茎叶生长以25~28℃为最适,块茎膨大以20~24℃最快。其根壮茎短,根直立,肉肥厚,呈圆柱状棍棒形,长可达1m,直径2~7cm,外皮灰褐色,生多数须根,质脆,断面白色带粘性。茎细长,通常带紫色,有棱线,光滑无毛。叶对生或三片轮生,叶腋常生株芽“零余子”,俗称“山药豆”。其叶片形状多变,呈三角状卵形或三角状宽卵形,长3.5~7cm。6~8月开花,花雌雄异株,花小黄绿色,均为穗状花序,雄花序直立,雌花序下垂,花乳白色。种子扁圆形,有宽翅。

安顺山药呈圆柱形,一般长10~20cm,直径1~3cm。表面洁白光滑,两端平截,质坚实,断面白色,富粉质,呈颗粒状,无木质纤维组织。它属于普通山药 (家山药)中的一个变种。在栽培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技巧能提高山药的产量。

地域范围

西秀区为原县级安顺市,2000年8月,撤销县级安顺市,设西秀区,安顺地区改名为安顺市,西秀区隶属安顺市管辖。西秀区位于贵州省中西部,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苗岭山脉西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分水岭上。地理坐标为东经105°44′32″~106°21′58″,北纬25°56′30″~26°24′42″。东临平坝、长顺两县,南接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北邻普定县,西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距贵州省省会贵阳市90余公里,是地级安顺市市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居住有汉、苗、布依、回、仡佬等民族80余万人。全区总面积15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65万亩。海拔高度1102-1695m,最大相对高差592.7m。森林面积1575.32万亩,森林覆盖率25.58%。 安顺山药分布于西秀区所辖行政区内的十七个乡镇(办),包括:刘官乡、东屯乡、杨武乡、新场乡、鸡场乡、岩腊乡、黄腊乡、旧州镇、双堡镇、大西桥镇、七眼桥镇、蔡官镇、轿子山镇、龙宫镇、宁谷镇、东关办事处、华西办事处。山药总生产规模1.5万亩,年总产量3.0万吨以上。

二. 山东省 济南 历下区 玫瑰糖炸糕

烫面为皮,白糖、桔饼、玫瑰酱作馅,油炸而成。亦可用山楂、枣泥、豆沙为馅。外酥内糯,香甜适口。

三. 广西 南宁 武鸣区 武鸣木薯

一、武鸣县木薯种植情况

木薯是武鸣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也是武鸣县的一大资源优势,武鸣县的木薯种植面积约占广西木薯种植面积的10%,木薯产量约占广西木薯产量的15%左右,居广西首位,是广西的木薯生产大县。2013年全县木薯种植面积36.3万亩,总产量28.5万吨(干片)。武鸣县的木薯种植分布在全县十三个乡镇,其中主要集中在太平、城厢、宁武、陆斡、双桥、锣圩等镇。

二、武鸣县木薯加工利用情况

目前,武鸣县已经初步形成木薯良种繁育与种植、淀粉加工及设备制造、变性淀粉及酒精生产、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比较完整的木薯产业体系。2013/2014年榨季,全县能开工生产的加工企业有10家,全县木薯产业每年提供的税收约为2000多万元,是广西木薯淀粉生产大县。

四. 广西 南宁 武鸣区 柠檬鸭

是武鸣县一带的特色菜肴。其做法是将鸭宰后洗净并切成块,入锅炒至六分熟再放入切成丝的酸荞头、酸辣椒、酸梅、酸柠檬、酸姜、生姜及蒜泥,共同煨至八分熟,再放入豆豉,炒熟后淋上香油即可出锅。其味酸辣适中,鲜香可口,极其开胃。

五. 山西省 临汾 乡宁县 乡宁长山药

乡宁长山药是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的。下县村自古就有种植长山药的历史,并以盛产长山药而远近闻名,生产的长山药因个大、营养丰富,口感“柔”“软”“甜”“绵”,而深受客商的青睐。

千亩长山药基地背靠山,面临河,基地光照好,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种植长山药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所生产的长山药食用口感“柔”、“软”、“甜”、“绵”,尤其以“绵”著称,具备营养价值高,市场价格好,市场销路旺,经济效益好的特点。这一产业项目于2002年开始实施,总投资3000万元,目前已完成700亩种植基地规模和标准化栽植,成为当地特色主导产业,占到全村经济收入40%以上。达到千亩以后,年可产200万斤,年收入可达2000万元。同时,刚刚建立的长山药合作社,计划投资400万元,引进喷灌灌溉管系统及长山药去皮真空包装、长山药粉、长山药汁、长山药片加工生产设备,今年或明年将以统一包装、统一品牌面向消费者。一方面可提高合作社社员的收入,让群众快步迈向小康行列,另一方面推动周边及全县长山药产业的发展壮大,科技富农,科技强农。

六. 河北省 保定 蠡县 蠡县麻山药

蠡县麻山药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麻山药是颇受大众青睐的食药兼用作物,蠡县种植麻山药已有2000余年历史,适种耕地达25万亩。

几年来麻山药种植面积达到5.5万亩,年产量15万吨,先后被评为“河北山药之乡”和“中国山药之乡”。

麻山药是一种菜药两用的滋补保健佳蔬,其药用价值及抗病机理正逐步被发现和证实,并愈受到广大消费者青菜。 麻山药属于有机食品,高糖、无脂肪、其性平味甘无毒, 食之补而不腻。块茎肉质柔滑,富含淀 粉、维生素A、钙、磷以及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麻山药不仅可烹制,且可作粉或制成多种滋补食品。麻山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曾被历代医学家视为滋补珍品。据现代医学研究,山药块茎富含果胶、皂甙聚糖、植酸、多巴胺、糖蛋白及碘质等。

河北省蠡县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麻山药的原产地。麻山药是一种高产稳产农作物,有棒药、紫药、小白嘴、铁棍山药等品种,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近日,这种麻山药在京展销,受到消费者欢迎。

蠡县位于河北保定市,麻山药是蠡县的传统,麻山药属于有机食品,并因其药用价值被评为中国名优食品,该县曲堤乡为中心的3.5万亩无公害麻山药种植基地,山药种植已成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一条新路,目前,全县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山药之乡。

保定市蠡县于03年经过国家农业部和中科院专家组的现场审核,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山药之乡”,成为全国七大农业特色产业区之一。2005年,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绿参牌麻山药获得了“河北省无公害产品认证”和“京地挂钩”产品资格,连续5年获中国廊坊农交会名优产品和河北省名优产品称号。投资300多万元兴建种苗中心实现组培育苗,先后选育出棒药、紫药、白嘴等品种,实现了由单一品种向多品种、多用途的转化。

麻山药是一种菜药两用的滋补保健佳蔬,其药用价值及抗病机理正逐步被发现和证实,并愈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麻山药属于有机食品,高糖、无脂肪、其性平味甘无毒,食之补而不腻。块茎肉质柔滑,富含淀粉、维生素A、钙、磷以及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麻山药不仅可烹制,且可作粉或制成多种滋补食品。麻山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曾被历代医学家视为滋补珍品。据现代医学研究,山药块茎富含果胶、皂甙聚糖、植酸、多巴胺、糖蛋白及碘质等。

蠡县有天然的山药种植优势,种植历史达3000年之久,种植经验丰富。平均亩产高达3000公斤,除去3000元左右的投资,每亩可获利5000余元,是农民致富增收的一条可靠途径。

蠡县县委、县政府把握时机,提出了“一业主导”,项目兴农的发展战略,先后出台了促进产业发展的系列举措,并组建了山药产业办公室,实施质量、品牌、加工、科技等四大战略,使山药产业获得了迅猛发展。形成了种植有基地、生产有标准、加工有龙头、服务有协会、销售有市场的产业化格局。产品远销韩国、日本、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

为促进麻山药生产由粗放型低效益向精品型高效益方向发展,蠡县积极培植龙头企业,大力开发名牌产品。河北大洋食品有限公司是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获得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以无公害山药为主要原料,在国内率先开发生产的“佼佼”牌麻山药露通过绿色食品、保健食品认证,被评为中国名优食品。目前,该县已建成麻山药深加工企业5家,年加工能力2万吨,产品有饮料、罐头、脱水干片、光条、毛条、白酒等6大系列20多个品种。在抓好山药种植的同时,蠡县还引进国内先进技术,不断研发山药深加工产品,无公害山药脆片、光条、毛条等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和东南亚地区,年创外汇600万元。

七. 陕西省 榆林 府谷县 山药炒苜蓿

山药炒苜蓿苜蓿本是一种牧草,春天,刚出土的嫩苜蓿人吃起来也别有风味。如遇荒年,大苜蓿也可充饥。将嫩苜蓿掐回来拣净杂物洗净尘土,煮熟浸凉攥干切碎。切记要把煮熟的苜蓿捞在凉水里浸凉,不能自然晾凉,否则颜色会变黄就不好吃了。把土豆连皮洗净,蒸或煮熟,剥去表皮,用礤子礤成丝。锅里放适量油用调和炝香,放入切碎的苜蓿和礤碎的土豆丝,搅拌着炒,拌匀炒热即可食用。过去遇荒年,贫家没有山药光苜蓿不放油也可充饥。

八. 山西省 忻州 宁武县 宁武营盘蘑姑

宁武县

春景洼乡:营盘蘑姑。

大庙乡:营盘蘑姑。

前马仑乡:营盘蘑姑。

化北屯乡:苇席、蘑菇、中药材。

九. 山西省 忻州 宁武县 一窝丝

“一窝丝”又叫“盘丝饼”,是山西省忻州地区宁武县的特色小吃,历史悠久,曾经是高级宴席的甜点。“一窝丝”以酥、脆、香为贵,具有色淡黄,味甘甜,质酥脆的特色。鲜食时甜绵可口,干食时酥脆清香。其形状像曲蜷待腾的蛟龙,提起一根线,放下一窝丝,动一动,散成一堆;嚼一嚼,其味无比。存放一至两月,色、味不变,软硬程度不变。后来,随着人们生活的富裕程度日益提高,白面、胡麻油家家不缺,“一窝丝”在全县农村兴盛起来,成为人们迎宾待客的佳品。

制作“一窝丝”需要几种上好的原料:白面、白糖、精盐和山西胡麻油。白面,要用贯穿山西境内的主要河流——汾河发源地的管涔山之水浇灌的小麦磨制;胡麻油,是山西,是用纯种胡麻生产的胡油;白糖,要用上等的绵白糖。“一窝丝”分为甜类和咸类。甜类佐以白糖,咸类加入精盐。制作时,要将达到一定甜度的或咸度的糖或盐用温开水深解,用以和面。面要和好揉到,在面案上醒40到50分钟,再将面拉成均匀的细丝,蘸足胡油后勉强团圆成形,用慢火烤或烙成饼。这样,饼子就达到了甜而酥(指甜类饼),不腻不硬的效果。看去是饼,一动为丝。因此,没有到过宁武,没有亲口尝过宁武“一窝丝”的人,谁都不会相信“一窝丝”能香过闻喜煮饼,忻州瓦酥。而但凡品尝过“一窝丝”的过往宾客,几乎全部惊叹不已。赞叹在这块风水宝地上,竟会有这样形也绝,味也绝的绝妙食品!

饭店里制作“一窝丝”是按制作龙须面的手法,这样的方法形成了山西的另一道特色小吃——太原“一窝酥”,这个方法下次介绍。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家庭做法,按照山西家常拉面的手法制作,更易于操作。大致分为“揉面——扎面饧面——溜面——抻面拉面——卷曲——煎制”六个部分。

【原材料】:面粉200克、30~50度的温水140克、食盐1/4茶匙。

【“一窝丝”面团和制过程】:

1.小碗里放入140克温水,加入1/4茶匙食盐,搅拌均匀成淡盐水。

2.面粉200可放在和面盆里,用筷子在中甲扎个小洞。

3.分3次徐徐的往面粉里倒入适量的淡盐水。

4.每次都用筷子把水与面粉搅拌均匀,最后形成雪花带待葡萄状的面絮。

5.用手把所有的面絮揉合在一起。

6.由于面团比较软,所以最后揉好的面团表面湿润不太光滑。

山西宁武县特产宁武特产小吃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