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达州的特产是什么可以带的 四川达州特产排行榜前十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14 14:16:34

一. 四川省 达州 达川区 大风羊肉

以当地山区自然放养的小土山头号为基本原料,以独特的配方烹制而成。基最大的特点是,不油腻、无膻味、口感舒适,滋补营养,所烹制的系列菜肴各有特色、余味无穷。主要菜品有:酸辣羊肝、生爆羊肚、干煸羊肉丝、红烧羊蹄、清汤(红汤)炖羊肉、牛奶羊肾、清汤羊血、羊肾泡酒等。

特别最具特色的清汤(红汤)炖羊肉,以精羊肉为主料、配以萝卜、土豆为辅料,加沙参、附片和天然香料烹制而成,其特点是细嫩酥软,不腻不缄口,无膻味,羊汤余口留香,有夏滋冬补之功效。

二. 四川省 达州 通川区 石锅鱼

石锅世家餐饮有限公司作为一个以制作河鲜为主的四川地方知名品牌,被授予“四川绿色餐饮示范单位、地方名特菜品、优秀餐饮企业”,目前全国有20余家加盟店。

石锅采藏珠峰奇石,高僧讼经手工打制成锅,取巴河之水美肥鱼,舀一勺甘泉溪水,烹煮出巴蜀一绝)——石锅鱼。石锅煮鱼可使鱼鲜嫩无比,石锅可使锅中之鱼保持衡温,能够保持鱼的原味,食此鱼美容养颜,生津脾肺、延年益寿、强身健体。

三. 四川省 达州市 通川区 鸡油大汤圆

鸡油大汤圆,米食,特点:个大香甜,细嫩可口。烹制法:煮。鸡油大汤圆为川东名食之一。

吊浆粉子揉匀,包入用白糖、猪油、鸡油、芝麻粉、桃仁颗、瓜圆粒、桂花混合揉匀的馅心,每个重约40克,入锅煮至浮面、皮有弹性即成。Ewn

操作要领:馅心要包好捏紧;煮时水不应翻滚,若开水翻滚可加入适量清水。Ewn

四. 四川省 达州 达川区 四川藤器

四川达县、万县、乐山等地的藤器品种有沙发、躺椅、餐椅、办公椅、圆桌、茶几、屏风等。坚固、轻便、美观、耐用是四川藤器的特色。手艺高超的巧匠们还能在藤器上编出各种花样,如菊花、花辫子、麻花、铜红、环扣等,配上不需经纬,自行穿编而形成的“结花”,疏密相间,精美别致。

五. 四川省 达州 达川区 龙会红桔

龙会红桔

四川达县龙会乡的红桔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早在解放前就由当时的“背儿”挑向汉中(即今天的陕西一带)。历经百年的龙会红桔现早已闻名全国,畅销全国各地。龙会红桔的特点是个大、皮红、肉甜、易保存。

六. 四川省 达州 开江县 开江山苍子

山苍子果实清香,纯正,风味独特。山苍子,在四川境内其它地方鲜为少见,是长岭镇独有的特色产品。富含硒、锌等多种微量元素的山苍子,既满足了现代人追求多品味的要求,又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山苍子可鲜吃,也可加工成山苍子油。山苍子油浅黄微透明,芳香无比,保持期长,具有天然的防腐作用,有“天下第一植物油”之称。

七. 四川省 达州市 渠县 三汇水八块

三汇水八块是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三汇镇的特色美食。水八块,以鸡为原料,是达城的名特菜之一,以红油佐料为主,辣甜脆香嫩,回味韵长,有近百年的历史。

四川渠县三汇镇,建于明代,地处渠县北部,华蓥山南麓,成达、襄渝铁路贯穿其境,巴河、洲河、渠江三江交汇,上承千里巴山、下接万里长江,是川东北有名的“水码头”。商贸繁荣、文化底蕴丰厚、素有“小重庆”之称 。流传于世的三汇水八块,只有与三汇镇有缘的本土人才有其口福。三汇水八块,选本土农家散养土公鸡,经煮好、凉干后,用刀把鸡的各个部位分解后开成片,以地方祖传独特佐料,做成集“辣、麻、鲜、香”的鸡块,食之麻辣可口,回味无穷。三汇水八块,超越众家棒棒鸡的独特绝色麻辣口味,乃棒棒鸡中之经典,给人麻辣爽到底的全新感觉。

当川菜中的白砍鸡,口水鸡,棒棒鸡,在四川省成都川西平原的同时,在这个繁忙而热闹的水码头,早就有一些小摊小贩提做篮子沿街叫卖,一种用本地纯种的农家散养的土公鸡,经煮好、凉干后,用刀把鸡的各个部位分解后开成片,以地方祖传独特佐料,做成集“辣、麻、鲜、香”的鸡块,食之麻辣可口,回味无穷。因为这是一个繁忙而热闹的小场镇,又是一个三江交汇的水码头,加之其整个制作中又是以水为主,整只鸡按部位下了后成为八块,所以就叫“水八块”。

“三汇水八块”是非物质饮食文化遗产,从选鸡和制作都非常严格,技艺考究,发展历史悠久,经过数代人的传承,已经是每家每户逢年过节的一道比须的凉菜。当地人把吃“水八块”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是吃味道,中级阶段是吃部位,高级阶段是吃感觉。

八. 四川省 达州 大竹 大竹秦王桃

大竹秦王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竹秦王桃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大竹县现辖行政区域。

一、品种

秦王桃。

二、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为黄壤、紫色土壤,保水、保肥,有利于排水。有机质含量≥1.5%,土壤pH值5至8,有效土层≥50cm。

三、栽培管理

1.苗木繁育:每年3月至4月砧木播种,温度不低于10℃。行距90cm开沟,沟深3至4cm,播幅宽6至10cm。密度在3株/㎡。选择8至20年生的健壮的秦王桃做母株,在每年2月至3月采用嫁接方法繁殖苗木。

2.栽植时间:每年3月至4月。

3.栽植密度:一般株行距为1.5至2m×4至4.5m。

4. 疏果:采用果间距法和叶果比法进行分次疏果。每667m2(亩)产1500kg至2000kg。

5.套袋:定果后套袋,时间4月底到5月中旬,套袋率100%。

6.施肥:薄施和勤施肥料,每亩施3000至5000kg有机肥。

7.水分管理:芽萌动期、果实迅速膨大期、秋施基肥及连续干旱酌情灌水,雨季及时排水。

8.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的相关要求,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每年中秋前为最佳采收时间,宜在日出前或傍晚采摘。

五、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色泽艳丽,果大又圆,单果250至500克,表面光滑、均整洁净、呈棕1色。

2. 理化指标:每100克果肉含糖12至18克,有机酸0.2至0.9克,蛋白质0.5至0.8克,脂肪0.1至0.5克。

九. 四川省 达州市 达川区 木瓜铺松菌鸡

达县斌郎乡木瓜村的香格里拉避暑山庄是一家主要以经营各类烹饪鸡以及野生菌菜品为主的特色餐饮店。该店占地约7亩,设有10余间包房和绿树成荫的后花园。在这里,消费者能体验到别样的感受。

十. 四川省 达州市 宣汉县 宣汉桃花米

宣汉桃花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桃花米又名“香米”、“贡米”,产于宣汉桃花乡。此米属带硬性的灿型稻米,米粒大而匀称,色泽白中显青,煮成米饭不断腰,呈油浸状,富有糯滋性,吃来浸润芳香,品质特佳。

桃花米历史悠久,相传自唐代武则天后,四川的地方官每年都要将上好的桃花米奉献皇上,故有“贡米”之称。1963年参加全国农业博览会评比被评为“中国名贵大米”列入《全国农作物优良品种目录》一书。1977年,桃花米参加广交会受到中外顾客的青睐,现已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川种优质米之一,被列为全省优质农产品重点开发项目。

地域范围

宣汉县隶属四川省达州市,位于四川东部的大巴山南麓,地理坐标为东经107°23′-108°33′,北纬31°07′-31°28′,海拔670-1140m,东西长110.6km,南北宽78.8km。宣汉桃花米种植于宣汉县的桃花乡、丰城镇、观山乡、南坪乡、凤林乡、老君乡、南坝镇、天台乡、五宝镇、华景镇、白马乡、土黄镇、漆碑乡、樊哙镇、三墩乡、龙泉乡、渡口乡、漆树乡、黄金镇、厂溪乡、新华镇、下八乡、黄石乡、三河乡、清溪镇、红峰乡、凤鸣乡、柳池乡、庆云乡、马渡乡、隘口乡、石铁乡等32个乡镇。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宣汉县为大巴山中山和低山地貌,部分属于川东低山和丘陵地貌,主要以低山和低中山地貌为主。稻区耕种的土壤主要是水稻土、冲积土、紫色土等,呈微碱性,土壤结构较好,有机质含量0.5-4%,富含硒元素。

(2)水文情况:宣汉县是渠江发源地之一,境内主要河流4条:分州河、前河、中河、后河,有支流、小河沟上百条,流经全县54个乡镇。县内有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8座,小(二)型水库75座,塘9521口,蓄水池15522口,引水堰2220条,石河堰405条,固定机电提灌站266处,全县提、引、蓄水量达13526万立方米,有效使用量12610万立方米,灌溉稻田面积48万亩。

县内稻田灌溉依靠河流、水库、堰塘等水稻设施灌溉。

(3)气候情况:宣汉桃花米稻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充实,雨量充沛,且降雨集中于4-10月,雨热同季、光温同步,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是典型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有利于水稻生产。年日照时数在1386.7-1789h,年平均气温15.9-17.3℃,水稻生产季节(3-9月)的月平均气温为20.4-21.1℃,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26℃左右,气温日较差大。稻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积温为5250℃,初日在3月中下旬左右,终日在11月上旬左右,初终日数在238-259d。无霜期稻区为210d左右,宣汉县内年均降水量为1213.5mm,最多年1593.7mm,大多数年份在1025mm以上。降水的时间分布多集中在4-10月,月雨量均在100mm以上,夏季雨量大,冬季雨量小,春秋相近,降雨规律十分适宜水稻生长、种植。稻区县内太阳总辐射年总量为96.62千卡∕C㎡,其中≥10℃期间的总辐射每平方米为77.94千卡∕C㎡,占全年的80.7%,有利生产大春作物,是典型的优势稻作区。根据优质米最佳灌浆气候生态条件来衡量,水稻灌浆结实期的日平均温度稻区均在20-26℃,平均日照时数在8h以上,7-9月平均太阳辐射量在11.5千卡∕C㎡,相对湿度在65%-70%,属水稻生产最适宜区。由于其独特的生长环境条件,形成了宣汉桃花米的优良特性。

(4)人文历史情况:水稻是宣汉县的主要农作物,种植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在全国水稻生态区划中,被列为优质水稻优势生态区,在川东区位优势明显。宣汉是巴人发祥之地,已勘明三千多年前,就有人生活、生产,是一个古老的稻区。时至今日,宣汉县水稻的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以上,又以宣汉桃花米尤为耀眼。

相传早在唐朝开元年间,宣汉县桃花乡刘家沟村的大米就已驰名,并作为贡米供奉给皇帝,因而美名传播四海。唐朝大诗人元稹在达州府任知府时,经常在阳春三月外出踏青,有一年,元稹乘舟顺州河而上,行至宣汉县境内汀江(今东林河)时,有当地人送来刘家沟大米供奉,他看到这种大米剥壳后,面似桃花,质地滋润,颗粒饱满,体形修长,煮的饭晶莹如雪,味道香甜爽口,且米饭两头开花中间不断腰,像一朵朵小小的桃花,煞是好看,元

稹饱尝此米饭后,赞不绝口,著诗颂曰:“倚棹汀江沙日晚,鲜花野草桃花饭。长歌一曲烟霭尽,绿波清浪又当还。”宣汉桃花米因此而闻名于世。

自唐代武则天后,四川的地方官每年都要将上好的宣汉桃花米奉献皇上,宣汉桃花米就成为皇宫的供奉之物,故有“贡米”之称。到了明清,宣汉桃花米甚至成了当地富绅追求高官厚禄的贿赂品。清朝嘉庆年间,宣汉县乡绅罗思举,以两升宣汉桃花米的代价向嘉庆皇帝讨得了兵马元帅一职。民国28年,宣汉乡绅黄保轩背着一背篓宣汉桃花米,来到重庆,将米亲送到蒋介石手中,蒋介石高兴之下赏黄以宣汉县长一职。

1957年宣汉桃花米送到北京参加了全国第一届农业博览会一举夺得大米类榜眼;1962年被载入全国农作物优质品种目录;1963年参加全国农业博览会被评为“中国名贵大米”之一,列入《全国农作物优良品种目录》一书;1965年在全国农展会上列为名贵大米;1977年参加广交会受到中外顾客青睐;现被列为全省优质农产品重点开发项目。

宣汉桃花米品质上乘,具备极大的市场竞争力。2001年,为切实做大做强这一产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宣汉县桃花米业有限公司成立,确定了‘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模式,以公司为龙头,农户为基础,共同建设宣汉桃花米的产销基地,推进宣汉桃花米的产业化发展。仅2001年一年,公司就从农民手中收购宣汉桃花米8000吨,这相当于宣汉桃花米过去5年的总产量。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成功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宣汉桃花米”的影响力在国内商品粮市场迅速得到攀升。2001年和2003年,在“四川省优质稻米及粮油精品展示交易会”、西安“西洽会”上,宣汉县桃花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峰桃”牌系列宣汉桃花米均被评为“消费者最喜爱产品”,并获得“四川省工业产品博览会”金奖,宣汉桃花米被认定为绿色食品。到2008年,宣汉桃花米的销售带动当地稻农户均年增收1000多元,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宣汉桃花米的产业化发展前景广阔。

四川达州最出名的特产是什么四川达州特产有哪些可以带走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