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达州特产可以带走的 四川达州十大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22 03:01:03

一. 四川省 达州 通川区 通川灯影牛肉

通川灯影牛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通川灯影牛肉是四川达州通川区的。

通川灯影牛肉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东城街道办事处、西城街道办事处、朝阳街道办事处、莲花湖管委会、西外镇、北外镇、复兴镇、双龙镇、罗江镇、蒲家镇、魏兴镇、碑庙镇、磐石乡、东岳乡、新村乡、梓桐乡共1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管委会现辖行政区域

《达州市通川区人民政府关于确定通川灯影牛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函》,通区府函〔2014〕151号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1702/T01-2014《通川灯影牛肉生产技术规范》

二. 四川省 达州市 渠县 渠县刘氏竹编

四川刘氏竹编工艺有限公司前身系四川省渠县工艺美术厂。由中国竹工艺大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刘嘉峰先生创建于1980年。2001年更名为四川刘氏竹编工艺有限公司。

“刘氏竹编”创始人刘嘉峰先生6岁起自学竹编技术。1972年受提花织物织造原理的启发,发明了独具特色的竹编“提花编织法”。能编织各种书法、山水、花鸟、人物等图案。1980年,首创竹编字画,提花瓷胎竹编,双面竹丝编、竹编台屏等系列竹编工艺新品。这些作品,设计新颖、技艺精湛、尤以编工精细见长。虽“以竹作画”,但极富笔情墨趣,尤如笔画一般,各种图案栩栩如生。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刘氏“提花编织法”广泛流传,将我国的竹编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竹编艺术流派------刘氏竹编。

在我国的竹编艺术中独树一帜。

“刘氏竹编”曾三十余次荣获国际国内各种奖励。先后被评为四川省优质产品和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质产品。四川省人民政府连续三届授予四川名牌称号。自1980年以来,出口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畅销全国各大城市涉外商场、宾馆及风景旅游区,和作为各单位、部门及政府礼品,深受国内外朋友的喜爱。

三. 四川省 达州 宣汉县 巴山牛

巴山牛的产地包括陕南、川西、鄂西北三省连界的广大地区,从地理位置上看,正处于大巴山系。按类型,巴山牛的粗壮型分布于湖北的竹山、竹溪、房县,陕西的平利、旬阳等县;结实型分布于陕西的西乡、镇巴、洋县、城固、南郑、紫阳等县; 细致型分布于四川的宣汉、达县、开江、万源、城口、平昌等县、市。

【形成历史】

主产于川、鄂、陕三省交界的大巴山区。产于四川境内的宣汉、达县等地者,层名宣汉牛;产于湖北境内郧阳地区的竹山、竹溪、房县者曾名妙垭牛,后经省、地级定名为郧巴牛;产于陕西境内西乡、镇巴、平利旬阳赤崖及商洛地区者,曾名西镇牛、平利牛、赤崖牛和岭南牛,后经省级统一命名为秦巴牛。1982年5月,《中国牛品种志》编写组会同三省有关地、县领导和科技人员实地考察后一致认为,上述地区的生态条件、牛的来源及其特征和特性等相似,各地方品种应属同一品种可,并统一定名为巴山牛。

产区出土的宋代(公元960-1279年)卧姿陶牛,外形粗壮结实,肩峰高,肌肉丰满,与现代的巴山牛相似,可见当地饲养黄牛已有悠久历史,在宋代,巴山牛已具雏形。

耕牛是产区用以运输、耕地的主要役畜和肉食来源,历史上早就把耕牛作为商品进行交换,以增加经济收入,或串换自己所需要的耕牛。产区各县都有牛市,并有悠久历史,交换者常跋涉数百里,聚集数百人。由于牛种的影响,刺激养牛户养大牛、养壮牛。

产区为三省交界地区,历史上累遭兵乱和灾荒,灾区曾大量移民,耕牛也随之迁入。由于移民来自各地,牛的来源也各不相同,迁入当地后,经长期风土驯化和当地牛群混牧和种牛的交换,当地人民对黄牛的选择和饲养管理精细程度的不同和生态条件的某些差异,因而巴山牛又形成了不同的类型。粗壮型体躯充实,肌肉比较丰满,体型较大;结实型骨骼结实,结构紧凑,肌肉比较丰满,毛细密,皮较薄;细致型皮薄毛细,耳、颈血管明显,乳静脉显露,体格较小,细致紧凑结构匀称。

产区人民历来重视耕牛的选种,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种牛的选择,要求红毛黑蹄、“一高”(肩峰高)、“二大”(-大)、“三宽”(头、胸、尻宽)、“四窄”(蹄缝紧)、“五粗”(颈、四肢粗)、“六光”(两眼、四蹄光亮)。仰慕牛户常不辞劳苦,牵发情母牛跋涉十里外,挑选优秀公牛配种。

四. 四川省 达州 万源 肉牛

肉牛,我市市全国商品牛基地县(市),九九年被列为国家级秸秆养牛示范(市)。近几年在继续抓好重点乡的基础上,建设了15个商品牛生产基地乡,大力开展秸秆养畜、种植优质牧草和草山草坡改良,引进良种海福特牛100余头,安格斯15头;同时,建设牛种改良站12个。( 万源)

五. 四川省 达州 大竹 观音豆干

观音豆干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观音豆腐干,又名"仁"字豆腐干。主产大竹观音乡,有百多年历史。因装压豆腐箱版上刻有36个"仁"字,制成的每大张(一市尺见方、重二两五钱)豆腐干上的36个小块中均显一个"仁"字,故称"仁"字豆腐干。视之,皮面光洁润滑细腻,呈金黄色;闻之,甘香味浓,芳香四溢,引人食欲;食之,甘甜可口,越嚼越香,回味悠长。同时,具有绵实特点,每张折成三折,可承受约25公斤重的拉力。由于质量长久不衰,声名远播,产品除畅销邻近各县外,还远销重庆、成都、广州等地。随着社会需求量的不断扩大,1982年,大竹县城关区粮站粮油加工厂建起了"观音阁"牌豆腐干机械化专业生产线,年产量60万袋。由于采取真空包装,延长了贮藏时间,且便于携带,成为馈赠亲友之佳品,受到省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大竹县)

六. 四川省 达州 宣汉县 宣黄连

宣黄连因形如鸡爪,又名鸡爪黄连。中国医科院注释称“四川宣汉县生产的黄连称宣黄连”。宣黄连主产于渡口、龙泉、自由、鸡唱等山区,全县现有种植面积40公顷(600亩),年产8000公斤,畅销全国各地。

七. 四川省 达州市 开江县 任市板鸭

任市板鸭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任市板鸭

任市板鸭为开江县地方名之一,用开江麻鸭作为原料,经腌制、烘烤而成。《开江年鉴》(2006-2007)记载“唐板鸭制作技艺产生并流传于开江县任市镇,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开江县志》等资料中也记载有1958年在县城东街新建食品加工厂,主要生产板鸭等。2008年9月,开江任市唐板鸭传统制作技艺被达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

任市板鸭粗脂肪含量低于0.5%,粗蛋白含量高于20%,胆固醇(mg/100g)低于30mg,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因板鸭独特的加工工艺和鸭肉的脂肪含量少、氨基酸种类多等特点,产品色泽金黄、肉质绵韧、风味独特、香味浓郁、营养丰富。任市板鸭是开江麻鸭产品链的延伸,是提高开江麻鸭产品附加值的重要途径。开江境内现有四川尚禾青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任市唐板鸭、李板鸭、杨板鸭等多家板鸭加工企业,年加工板鸭能力可达50万只,产值达4000万元。

所在地域:

四川

申请人:

开江县家禽产业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划定的地域

地域范围

任市板鸭主要产于四川省开江县。产区位于东经107°42'06''—108°05'07'',北纬30°47'40''一31°15'28''之间,分布于开江县的新宁镇、普安镇、永兴镇、新太乡、灵岩乡、回龙镇、天师镇、骑龙乡、长田乡、沙坝场乡、梅家乡、讲治镇、宝石乡、甘棠镇、靖安乡、任市镇、新街乡、广福镇、长岭镇、拔妙乡等20个乡镇,产区面积1033.8平方公里,年加工任市板鸭300万只,年产量2000吨。

八. 四川省 达州 达川区 龙会红桔

龙会红桔

四川达县龙会乡的红桔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早在解放前就由当时的“背儿”挑向汉中(即今天的陕西一带)。历经百年的龙会红桔现早已闻名全国,畅销全国各地。龙会红桔的特点是个大、皮红、肉甜、易保存。

九. 四川省 达州 渠县 渠县三汇果醋

三汇果醋是渠县三汇醋厂研制成功的畅销产品,深受全国老百姓的欢迎和喜爱,远销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三汇果醋是以当地的水果为原料,选用多种优良酶菌,采用先进的液态制醋设备,经破碎、入罐、酒精发酵、过滤、灭菌等40余道工序精酿而成,具有浓郁的果香味和特有的食醋香味。

十. 四川省 达州市 达川区 木瓜铺松菌鸡

达县斌郎乡木瓜村的香格里拉避暑山庄是一家主要以经营各类烹饪鸡以及野生菌菜品为主的特色餐饮店。该店占地约7亩,设有10余间包房和绿树成荫的后花园。在这里,消费者能体验到别样的感受。

达州特产送人便于携带四川达州特产送人必买清单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