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的徐州特产香油 香油的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17 13:16:07

一. 江苏省 徐州市 丰县 丰县苹果

丰县苹果---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二. 广东省 茂名 化州 化州九六香油鸡

化州九六香油鸡

但凡茂名人,都喜欢吃鸡,而说到吃鸡,茂名的美食家可谓头头是道:大酒店的鸡不如大排档的好吃,大排档的鸡好吃不过化州九六鸡。

说到九六鸡,土生土长的化州人可谓家喻户晓,而茂名人也许就不太了解了。其实九六是一个人的名字,他有三兄弟,在化州有“三把刀”之称。九六是老大,做厨工,是“菜刀”,九七是砌房子的,拿的是“泥水刀”,九八是理发匠,抓“剃刀”,其中又以老大九六的名气大,因为他用毕生的心血钻研出远近闻名的“化州九六香油鸡”。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九六当时还是一个二十岁的小伙子,那时他在公社食堂做“伙头军”,做出的饭菜特别可口,化州人有吃鸡的喜好,做多了,九六对制作香油白切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决定要做出一道九六品牌的香油鸡,他不断实践不断摸索,终于掌握了一套独特的制作香油白切鸡的方法。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还没有开饭店的意识,九六在家把鸡做好后,沿街摆卖,由于九六的香油鸡味道特别鲜美,入口特别香嫩爽滑,而一传十,十传百,当时化州街知巷闻,久而久之,九六鸡的名声就叫开了。

九六鸡的特点是鸡肉皮脆肉嫩,入口香滑,油而不腻,过齿不忘。九六鸡的制作很讲究原材料和制作工序,首先鸡必须是精选农村阉鸡,然后是严谨的制作工序,制作白切鸡有一道工序是要浸水,这个很讲技术,时间不够或稍过,鸡的味道就会大打折扣,还有就是配鸡的香油,其调配手法有别于其它香油鸡,也是十分特别的,香而不燥,吃后不上火也是九六鸡的特色之一。

九六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去世,其子女便承其衣钵,在化州一口气开了六间分店,食客络绎不绝,晚晚爆满。不少人驱车远道而来,也只是为了吃上一餐九六鸡,饱饱口福,可见九六鸡其味道实在是“鹤立鸡群”,香飘上百里啊。

三. 江苏省 徐州 铜山区 道家菜

徐州是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故乡,也是道教饮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道教的饮食文化是以求长生养生为目的,有食素与食荤两派,不过在节日大典、例祭、道事活动时均用蔬食菜馔。素菜又称斋食,所用原料有豆腐、面筋、竹笋、菌类等。荤食原料多用野味、山珍,调料惯用药料,以汁浓味厚见长,具有养生的特点。道家宴席主要有:“三清托荤宴”、“太极宴”、“三五宴”、“四四宴”等。托荤菜有:“阴阳鱼”、“乾坤蛋”、“四方肉”、“太虚丸子”、“黄芪竹荪”、“陈皮鸡”、“胭脂肉”等。

由徐州“太极宴”研制组制作的“托荤太极宴”菜点共有4组28品。第一组:先上主拼太极图,外围五行碟;第二组,先上两小件,跟上一汤,后上八大件;第三组:上四道点心;第四组:上一品锅、四菜碟,两样主食。

四. 江苏省 徐州市 丰县 丰县山药

丰县山药是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的。丰县山药以其硕大的块茎畅销国内20余个大中城市,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60%,同时还远销日本和东南亚市场,出口量达40%,成为名扬全国的特色产品。

丰县属黄河冲积平原,土壤、气候非常适宜山药的生长,山药栽培历史悠久,品种主要有水山药和淮(怀)山药。在长期山药种植栽培中,丰县人民积累了丰富经验和技术,尤其重视良种选育。上世纪中叶的一次良种选育,对山药的高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1953年,丰县金陵乡(现为范楼镇)金陵村村民李全顺、李全忠在自家田里发现几棵不接山药豆,且叶片小、秧蔓细的山药,以为这几棵山药可能施肥少或其它原因长势不好,也就没管它。但到收获时,却发现其块茎长的特别大。一家人感到好奇,决定第二年再进行试种。结果同样是叶小、蔓细、不接山药豆,块茎却又粗又长。经李全忠、李全顺兄弟繁衍推广,越种越多。到1960年,金陵全村都开始种植这种山药。1962年推广至本乡部分村,

1965年由金陵乡齐阁村传入沛县孟集,随后逐渐传开,在苏北逐渐代替了过去的淮山药,形成了新型淮(怀)山药品种。目前已传播到山东、河北、河南、湖北、云南、陕西等山药产区。

1993年丰县农民李善文发明了山药、牛蒡开沟机(已获国家专利),使山药种植面积大增,形成了范楼镇、梁寨镇、王沟镇等山药生产基地。如今,我县又引进了优质高产新品种日本大和长芋和水山药,全县山药种植面积5万余亩,产量达16万吨,其中日本大和芋的面积1万亩,产量达3.5万吨。成为全国山药种植面积最大的县份。

五. 河北省 唐山市 乐亭县 罗锅香油

乐亭罗锅香油三代祖传,历史悠久。采用东北天然芝麻做原料,在传统工艺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精制而成,色正味纯,较同类产品色泽红润,开瓶后香味始终如一,食后余香持久。一九九七年被评为“人民大会堂《中国世纪行》发行暨研讨会指定专用产品”,厂长田务秋先生被评为“全国千名模范新闻人物”。

2001年本产品又获得“河北省第六届消费者信得过产品”荣誉称号。我厂不断开发新产品,开创了黑色食品的新纪元,生产的黑芝麻系列香油富含高蛋白、高精氨酸、高硒、高钾、高锌,对心脑血管等疾病具有较高的医疗保健作用,实为营养、保健、赠送亲友之佳品。

六. 宁夏 石嘴山 平罗县 香油

香油:分为机榨香油和小磨香油



小磨香油:小磨香油的保质期、保存期较长。小磨香油在低温下制取的过程中,其所含的营养成分不易被破坏流失,因此营养价值较高。



机榨香油:因此机榨香油比小磨香油的保质期、保存期短。机榨香油在高温下榨取的过程中,其所含的营养成分在高温高压下被破坏流失较大,因此机榨香油营养价值相对降低。

七.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傈僳族的“麻布衣”

居住在大理地区的傈僳族,新中国成立前,大都是居住在高寒山区,穿着都用自己栽种的1籽剥下的丝皮加工制作的衣服,傈僳族群众叫它“麻布衣”。

傈僳族男子服饰,上身穿一件用10多个麻布丝纽子对排相扣的麻布对襟短农;个别地区男子着长衫,下穿一条大裆麻布裤子,有的头戴瓜皮小帽或以青布包头,或不戴帽而喜蓄一咎发辫缠于脑后。头人及个别富庶人家的男子,则爱在左耳上戴一串大红珊,以表示自家富有,在人们心目中和社会上享有的荣誉、尊严和地位。大多数男子脚穿自家编织的草鞋或用麻线编织的麻草鞋。特别不可缺少的是,成年男子都要左腰配腰地右腰挂一个用熊等兽皮制成的箭包,用来盛箭,身背导弓,犹如一名武士,给人有一种粗护、洒脱、刚毅、威武的感觉。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又与男子截然不同,它给人的感觉又是美观、大方。妇女习惯在前额打一种人字形状的叠式包头,头缠丈二长的黑布绕子。而年轻妇女的头饰打扮要分三层底为黄色或蓝色,二层用花毛巾,三层为青包布。傈僳族妇女不论老少,都喜爱戴银耳环,手戴镯子,年轻妇女则显示自己年青漂亮,再配戴一些贝壳、银币等装饰品,有的还成串挂于胸前,妇女下身着用火草或白布、青布加工制作的百格裙,裙长及地,走起路来人如在云中,蹲下裙散开,又如人在花中。妇女多数腰系自制的白麻布腰带,带上绣有花、叶图案。脚穿布鞋或胶鞋。这种装束使傈僳妇女行走时长裙摇曳摆动,显得购娜多姿,有一种独特的风韵,使人见之不忘。

1949年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改变,傈僳族人民的服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古朴风雅的服饰添进了现代风采,让傈僳族服饰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就象那开放的马樱花,散发出独特的芬芳。

八. 江苏省 徐州市 丰县 蛙鱼

“蛙鱼”不是鱼,而是用淀粉做的美食,类似于烟台小吃焖子,不同的是焖子吃之前还需再炒熟,“蛙鱼”则是已经蒸熟的,直接拌上蒜,醋,咸菜丝和辣椒即可食用,口味清爽极致。

苏北及豫东、鲁西南的蛙鱼,同陕西风味的“面鱼子”,不论是在制作上,还是食用上均有相似之处,因形似蝌蚪,故称“蛙鱼”。

制作“蛙鱼”的原料,现在大多选用山芋淀粉,也有的用绿豆淀粉或豌豆淀粉,而陕西风味的“面鱼子”是用荞麦面调释,用漏勺漏在开水中氽熟,然后加入调料食用。“蛙鱼”的制作是将淀粉用水稀释搅开,倒入烧开的沸水中,淀粉受热膨胀,糊化成淀粉糊,然后趁热倒入钻有洞眼的盆中,将盆支架在盛有冷开水的大盆上,这样淀粉糊就从洞眼流出来,落在冷开水中,冷却后形似蝌蚪。

食用时加入:甜醋、辣椒、榨菜。也有部分地方喜欢加入香油和蒜泥。调味时最关键是甜醋的味道。

九. 吉林省 辽源 东丰 野生的山菜

东丰县地处吉林省中南部、长白山余脉,是“五山一水四分田”半山区县份,属季风区中温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县内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合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素有“山区小粮仓之称”;林业生产在全省和全国久负盛名,森林面积达11.3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2.07%,是全省林业先进县、全国百万亩人工林基地县之一、全国生态建设县之一。半山区的地理环境,为林品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十. 江苏省 徐州市 贾汪区 徐州米线

徐州米线综合了各地风味小吃的特点,佐料讲究鲜、浓。和徐州丰县、沛县(主要是丰县)一带的冷面有相似之处,却又不一样,不同于南方米线多以米粉制成,徐州米线除米粉还有淀粉成分。成色微黄或灰白,丰县冷面则发黄居多。

米线先用热水煮开,一般是放在煤炉上的锅里煮的,等熟了以后捞出来。然后拌上佐料,多以肉汤(骨头)汁为主要调味。另外加虾米、萝卜干、炒熟花生、香菜、辣椒油、鸡精等,味道很别致。并且徐州人很热情大方,佐料不够可以随时跟老板要,老板忙的话自己可以去拿,自己去弄,都很随意的。

徐州米线并且价格很实惠哦,分量又很足,物超所值,低价格高质量,吃徐州米线时你就会体验这句话的含义了。不信可以去尝尝,独特的味道忘不掉!

徐州特产香油口碑好徐州特产香油专卖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