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介绍巴中特产 巴中名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23 09:10:21

一. 四川省 巴中 巴州区 巴中罐罐饭

巴中罐罐饭,米食,有腊肉的、三鲜的、玉米火腿的、莲叶等多种口味,是巴中地区的著名小吃。

所谓“罐罐饭”,是巴中的土话。罐罐是一个容器,沙锅的样子。在沙锅里焖出的米饭口感很好,一颗颗的米又白又滑,像珍珠一样。等到米饭半熟的时候,加入腊瘦肉、玉米、火腿……焖片刻即端上桌,配以四川的泡菜,或者豆瓣,吃起来爽口爽心。Wns

巴中人说“罐罐”,带有一种亲切的情感。以前,那时侯生活是很拮据的,一家人只有谁得了重病,或者生了孩子,才有资格吃“罐罐饭”。罐罐饭里的内容也就比平时的餐饭不同,多了些“精华”。但那个时候,大不了就是有一点点的肉、鸡蛋,或者是煮的稀烂的粥。这就是所谓的“开私伙食”。Wns

巴中罐罐饭的做法:Wns

淘洗好的米,放入砂罐,放上适量的水,然后加上荷叶盖上罐盖,把饭闷至半熟后加猪肉,辣椒,然后煮到饭熟,取出、揭盖即可。如加入三鲜料、火腿等即成不同口味。Wns

二. 四川省 巴中 南江县 南江竹笋

南江竹笋,四川省南江县。因主产于风景秀丽光雾山景区而得名。2012年,经国家质检总局审定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南江竹笋植株矮、分枝低、叶片密、叶量多、产量高、纤维高、低蛋白、无脂肪,含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味道鲜美,风味独特,在国内外被誉为“第一绿色保健食品”,是国内罕见的食用笋品种,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在历届南江县政府的重视下,一是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推广科学栽培措施。抽调技术人员组成科研小组,深入到各个生产基地考察,总结群众生产经验,总结出一套南江竹笋高产栽培技术,并大力推广,建立了高产栽培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促进南江竹笋栽培技术水平的提高。二是完善科技推广网络。使广大群众都能掌握运用先进技术,从而提高笋农种笋技术水平。三是加强笋制品的研制开发。为实现南江竹笋的深度加工和多层次转化增值,与国内外部分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利用他们的技术优势和信息优势,开展科研攻关,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档次,引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四是加快标准化建设。笋制品是该县外向型农业的一个主导产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标准,制定了《南江竹笋综合标准》,并把技术标准应用到生产中,建立了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逐步将规范化栽培管理标准扩大到全县,规范了南江竹笋栽培技术,保证了南江竹笋产品质量。

三. 四川省 巴中 南江县 南江魔芋

南江魔芋,又名鬼芋,属单子叶植物纲,多年生草本状球茎植物。南江魔芋营养丰富,使用价值高,是魔芋之珍品,尤其在南江独特的气候、地质、土壤和无工业污染的环境中,更具色白、沙细、肉包边、葡甘露聚糖高的特点。南江魔芋始种于20世纪30年代,早已闻名全国。据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测定,南江魔芋与国内其他生产的魔芋相比较,晒干率高出1倍,所含葡甘露聚糖高出30~40%,出粉率高出20~30%,被外商誉为国际魔芋“王牌”。南江魔芋系列产品多次荣获天府国际食品博览会“名、优、特、新”金银奖。在2005年12月10日第二届四川•中国西部国际农业博览会上,南江推出的南江魔芋系列产品中,南江魔芋精粉荣获金奖,魔芋角荣获银奖,魔芋丝获优质奖。在国际市场上,以南江魔芋为本源生产的系列产品已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港、澳、台等东南亚国。

四. 四川省 巴中市 四川芦笋

芦笋是一种高级名贵蔬菜,食用芦笋成为发达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因为它含丰富的氨基酸和组织蛋白,对抗癌和抑癌有明显的作用,所以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芦笋制品也开始走进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中城市的宾馆、饭店和超级市场。我市已有种植芦笋10多年的历史,不断积累了种植经验,最近已引进种植美国优质芦笋1万亩,规划三年建成年产芦笋5万吨的全国第二大芦笋基地。政府已将此项目更为巴中市支柱产业,配备了领导力量亲自抓。

五. 四川省 巴中市 南江县 南江大叶茶

南江大叶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江大叶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南江大叶茶

南江大叶茶产于四川省南江县汇滩、流溪、元顶子山等高山茶区,产地森林环抱,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无公害,茶叶含富硒和30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微量元素。1965年中国茶叶学会将“南江大叶茶”定为全国21个地方良种之一,95年四川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再度认定其为合格茶标品种。用“南江大叶茶”为原料加工的系列产品“云顶茗兰”“云顶绿芽”荣获九二年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银奖,并收藏于中国茶叶博物馆,九五年十月在农业博览会上“云顶茗兰”“云项绿芽”双获金奖。2000年五月“云顶茗兰”“云顶绿芽”双获国际(成都)茶叶博览会银奖。

地域范围

南江大叶茶产于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所辖区域内的汇滩乡、流坝乡、贵民乡、杨坝镇、上两乡、赶场镇、寨坡乡、坪河乡、光雾山镇、南江镇、东榆镇、下两镇、长赤镇、黑潭乡及四川省元顶子茶场等48个乡(镇)的171个自然村。南江县地处四川省川东北盆州边缘,大巴山南麓,长江上游地带,北纬31°50′-32°45′,东经106°27′--107°10′。南江大叶茶保护面积6200公顷,年产量2800吨。

特定品质

原料考究,制作精细,外形扁直光滑,色泽黄绿光亮,香气鲜嫩、清香持久,滋味鲜甘醇厚,汤色碧绿明亮,叶底嫩黄成朵如兰。

南江大叶茶四川省南江县茶叶产业发展中心南江大叶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所辖区域内的汇滩乡、流坝乡、贵民乡、杨坝镇、上两乡、赶场镇、寨坡乡、坪河乡、光雾山镇、南江镇、东榆镇、下两镇、长赤镇、黑潭乡及四川省元顶子茶场等48个乡(镇)的171个自然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7′-107°10′,北纬31°50′-32°45′。

六. 四川省 巴中 平昌县 川红花

川红花

红花又名草红花、红兰花等。为中医妇科要药。以花供用,具有活血通经、祛淤、消肿、治痛等功能,主治通经、经闭、子宫淤血作痛、冠心病心绞痛、跌打损伤等症。红花除供药用外,还是1种天然色素和染料。红花主产河南、浙江、四川、河北、新疆、安徽等省区。

七. 四川省 巴中市 通江县 包谷细米干饭

包谷细米干饭 先将干包谷籽淘洗去尖,磨成瓣,将瓣子存放一两天,俗称“叠瓣子”。再磨细,去其粗米和面,只取细米。用铁罐煮,水开后先放细米的三分之一,用木棒或竹棒搅匀;等煮沸后,再放细米的三分之一,待煮沸后,再放余下的细米,搅匀加盖蒸煮。煮沸后将铁罐放在火边煨烤,煨烤一阵子转一次铁罐的方向,直到煨烤干水分。包谷细米干饭松软有弹性,香气四溢。 

八. 四川省 巴中 平昌县 金钟小角楼酒

该产品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把小角楼这个具有地方风情的平昌酒业发源地,历史上起甑时的金钟作为酒瓶,配以极富民族特色的礼合包装,在酒坛上独树一帜,已成为平昌酒业的又一朵奇葩。

九. 四川省 巴中 通江县 空山马铃薯

空山马铃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空山马铃薯”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通江空山马铃薯

近年来,该着力挖掘、培育、打造通江空山马铃薯品牌,规模化、标准化发展马铃薯产业,通过育、繁、推模式,全县种植“空山马铃薯”40万亩。

通江种植马铃薯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常年播种面积18万亩左右,占全县粮食总播面的15%左右,年产量4.8万吨,总产量居全县粮食作物的第四位。 “通江空山洋芋”因为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和科学的栽种技术,以其良好的品质早在清末民初就已名满巴蜀,在万源、南充、重庆等地倍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已成为川东北片区的马铃薯种源基地,常年可向外提供种薯7000吨以上。 自2005年以来,通江县与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由县农业局牵头,以空山为基地,启动实施了川东北马铃薯种源基地项目先导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初步建立了通江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项目实施,初步形成了品种资源征集、筛选→脱毒原原种生产→品比试验→原种生产→生产种生产→大田标准化生产的脱毒马铃薯繁育体系。二是初步建立了马铃薯产业化的运作模式。项目实施由具有法人资格的农业服务企业农资连锁科技服务公司为项目业主,以川农大和省农科院等专业科研院所为依托,以县农技、植保、种子等专业职能推广机构为协作单位,初步建立了“科研单位+农业企业+农技推广机构+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三是着力打造“空山洋芋”品牌。通过地方品种的送检和脱毒培育、试验、审定,选育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和丰产性好的地方特色品种,进一步提高通江洋芋声誉。

地域范围

空山马铃薯产于四川省巴中市,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通江县空山乡在内的151个乡镇(含巴中市南江县、平昌县、巴州区三县一区境内所有乡镇),1520个村。巴中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属盆州边远山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0′-107°49′,北纬31°15′-32°45′。东邻达州,南接南充,西抵广元,北接陕西汉中。保护面积50万亩,年产量8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空山马铃薯薯型圆型或椭圆形,芽眼中等分布均匀,表皮光滑、光泽度好。适宜鲜食菜用和种薯。口感香甜,不易断裂。 (2)内在品质指标:空山马铃薯淀粉含量≥10%,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3)安全要求: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食品薯芋类蔬菜》NY5221-2005标准。

十. 四川省 巴中市 平昌县 巴山小角楼酒

防伪玻瓶巴山小角楼酒是勤劳智慧的巴山人用心血和汗水将巴山之灵气化为优质的红粮、玉米、小麦和糯米。小角楼酒厂的全体职工将巴山人的累累硕果,掺和清冽亮丽的巴河水,把传统工艺与先进科技相结合,通过人工强化窖泥技术,精酿成芳香浓郁,绵甜净爽,回味悠长的浓酽醇液,配以新奇的防伪包装,外观潇洒奔放,内质热烈含情。是宴宾和馈赠亲友的佳品,成为小角楼酒厂跨世纪的品牌。
用英语介绍贵州的特产产品四川省巴中市特产是什么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