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元江县特产 玉溪十大特产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19 07:10:28

一. 云南省 玉溪 红塔区 油卤腐

玉溪油卤腐相传始制于明清之际,当时境内家家户户腌制,作为家用咸菜,或作馈赠外地亲友的礼品。后来发展为小商品生产。油卤腐的腌制,以黄豆制成的臭豆腐为主料,要求质地细腻,块状均匀,厚薄一致。臭豆腐经阳光照晒,排去外层水分,分别浓淡不同的口味,配以适量的粮食白酒浸裹,再以白糖、精盐、辣椒、优质八角、花椒粉等卷在皮层,并渗以炼熟的上好菜油,腌制而成。玉溪油卤腐以其色、香、味的佳美深受省内外群众的欢迎,远销北京。1982年获云南省商业系统优良产品称号。

二. 云南省 玉溪 红塔区 玉溪卤饵块

“看上去油晶晶,吃起来香喷喷”的玉溪卤饵块,由于卤汁紧裹,油而不腻,绵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人们的欢迎。

玉溪卤饵块约有70多年的历史。相传在20年代,玉溪的名厨师翟永安在昆明端士街经营“永顺园”小食店,以出售饵块、小锅米线为主。翟师傅对各种米线、饵块的加工颇有研究,不断增加花色品种。一次,有位伙计提出,煮饵块吃腻了,能不能增加一个玉溪口味的卤饵块。翟师傅和大家合计,觉得肝有卤肝、鸭有卤鸭、肉有卤肉,饵块当然能卤。于是他博采了炒饵块、小锅煮饵块等的长处,用卤法加工成了吃味鲜美的玉溪卤饵块。由于他们加工考究、用料精细,这种独特风味的饵块制品,很快就受到了广大顾客的青睐。“永顺园”的生意越来越兴旺。

玉溪卤饵块以它独特的风味,一直相沿至今。其制作方法也不费事:将小锅放在火上,放进鸡汤,煮沸后依次将韭菜、酸菜、饵块丝、鲜肉末,酱油,油辣椒、味精放进去,待汤汁快干时放进猪油,用手勺滑锅底,使油包住饵块,在小锅内翻颠几下,便可以了。

今日,玉溪街头有不少食店能烹制卤饵块,南来北往的人们,常常停车下马,以一饱口福为快。

三. 云南省 玉溪 江川区 九溪糍粑

九溪糍粑是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九溪镇的特色小吃

糍粑是用糯米加工而成的一种食品,尤其是九溪乡农民加工的糍粑,是餐桌上不可多得的佳肴。每年春节群众就有加工糍粑的习惯。遇远方来客,当地群众就会拿出自家加工的糍粑,用香油炸熟,招待客人。炸热的糍粑白里透黄,色香俱佳,食之酥脆味甜,令人赞不绝口。

九溪糍粑,加工方便。用糯米泡水一日左右后蒸熟,倒入石臼中舂烂至八成,撒入事先碾碎的黄果皮、花椒和白糖,接着舂到看不到饭粒即可。舂好后的糍粑,用手打成月饼状,用青松毛盖好,凉二至四天,就可用特制的推刨,把糍粑推成均匀的长条片,再用菜刀切成长形小方片,晒干就成。晒时要掌握火候,一次晒干。晒老了易碎,反之夹心,若是第一次没晒干,则应抬入家中,不能让风吹着,让其自行晒干。

四. 云南省 玉溪 江川区 冬瓜蜜饯

到玉溪市旅游的游客,以能够买到本地冬瓜蜜饯带回家去而感到不虚此行。热情好客的玉溪主人,在待客的糕点中缺少了冬瓜蜜饯,就会表示歉意。亲友之间,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也常以馈送冬瓜蜜饯作为一种礼品。玉溪市冬瓜蜜饯具有清凉甜脆、透明无渣的特点
相传玉溪制作冬瓜蜜饯始于明代后期,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民国初年玉溪凤香斋糕点铺名师唐家荣,增创"水晶蜜饯,使玉溪蜜饯声名大震。玉溪冬瓜蜜饯则分为红蜜饯和白蜜饯两种,两种蜜饯均呈透明状,且色泽鲜艳,故而红蜜饯被誉为"琥珀蜜饯",白蜜饯被誉为"水晶蜜饯"。 玉溪冬瓜蜜饯,虽然称蜜饯,却并非以蜜制作,而是选用上等红、白糖精工制成,质优味美,让人吃后真有"不是蜜味胜似蜜味"感觉。制作各种蜜饯,首先选用水分适中的冬瓜,削皮成净片,再将冬瓜净片切成块状后,用石灰水浸泡、漂洗一星期,待冬瓜净片呈丰满的透明状态时,先用糖浸一日,然后反复煮、清三次。成品后,按干装和水装两种藏于阴凉干燥处,较长时期不会变质。玉溪冬瓜蜜饯畅销省内、远销北京、福建等地,1982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 玉溪)

五. 云南省 玉溪 红塔区 水晶蜜饯

水晶蜜饯

玉溪市的冬瓜蜜饯,形状和色泽与水晶无异,被誉为“水晶蜜饯”。吃起来清凉爽口、脆嫩无渣。甜而不腻,并有生津、润肺的功效。

相传玉溪制作蜜饯始于明代后期(公元1573年之后),到了民国初期(公元1921年以后),州城的糕点作坊凤香斋的唐家荣,在制作传统的“琥珀蜜饯”的基础上,增创了水晶蜜饯这一新品种。其制作方法是选用优质的冬瓜,切成片后用石灰水浸泡、漂洗多次,待呈现透明状态的时候,以上等白糖水浸泡、复煮制成。如今玉溪市百姓食品厂虽然生产量大,仍按精工细作的方法制作,特别坚持不以化学物品代替石灰的作用,以保持产品的优质和保证人体的健康。

享有美誉的玉溪水晶蜜饯,质量高于外地同类产品。售价只相当于中等糕点。真是价廉物美,是本地居民喜购,外地旅客爱买的著名土品。该产品在1

982年的全省食品工业会上,被评为优质产品。除销售省内各地,北京、福建等地也很畅销。

近年来,玉溪百姓食品厂还创制了水晶蜜饯罐头,蜜饯浸泡于蜜汁之中,食味比盒装块状水晶蜜饯更胜一筹,更受顾客欢迎。

六. 云南省 玉溪 澄江县 澂江藕

澂江藕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荷藕在澂江县栽培历史悠久,在滇中享有盛名。

《本草经疏》中记载:“藕,生者甘寒,能凉血止血、除热清胃,故主消散淤血、吐血、口鼻出血,产后血闷,署金疮伤折热、霍乱、烦闷、解酒等功。熟者甘温,能健脾开胃,益血补心,故主补五脏。实下焦,消食,止泻,生肌,久服令人心欢止怒也。”《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若阴虚,肝旺,内热,血少及诸失血症,日熬藕汤饮之,久久自愈,不服他药可也。”除了食用和药用外,荷藕还有着很高的观赏价值。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将荷叶、荷花描写得惟妙惟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名句更是脍炙人口。荷花还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被誉为“花之君子”,花期较长,花色各异,有白色、粉红、深红、淡紫等多种。荷藕也以花和叶艳丽多姿、高雅清香,在中国园林中常作为水景布置的重要植物材料。 澂江藕种植历史悠久,据新纂《云南通志》第四十八册卷文十二“物产考五”中记载:“藕:名莲根,乃莲之地下茎部实非直根,属睡莲花(即荷花),供观赏外莲叶可入药,根茎部即藕可作蔬食,内含淀粉可制藕粉,以永昌澂江产者最佳”。《 澂江县地誌资料清册》和《澂江县文史资料》中记载:“藕产于境内烂田各地,属于地茎植物,长二三尺,肥大有节,中空有丝,色白,年约产七万余斤,生熟均可供食”。据《澂江府志》记载:“康熙五十八年,澂江暖于云(即昆明),寒次之,盛暑极热,雨即凉,霜雪严寒,一晴即湿,有四时皆春之谣,盛产稻藕”。 澂江藕常年种植面积在1—1.2万亩之间,按资料来推算,有300年以上种植历史。 随着本县旅游业的发展,澂江藕产品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创新,澂江藕迎来发展的机遇。由于澂江藕生态、优质、安全、保健、医用等作用和浓郁的历史文化、区域特色,深受消费者喜爱(如:澂江“仙湖”牌藕粉和“德春”牌藕粉等系列加工产品)。澂江藕种植方法简单,中耕管理历史习惯粗放。2011年12月,仙湖牌藕粉被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2011年6月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2011年12月德春牌旅游藕粉被省农业厅评为云南名牌农产品。澂江藕销往广西、广东、北京、江西、香港、缅甸、泰国等地,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申请人:澂江县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领导小组办公室

所在地域:2013年

地域范围

澂江藕产地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澂江县境内,产地区域范围涉及澂江县的凤麓街道办事处、龙街街道办事处、右所镇、海口镇四个街道办(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2°47′—103°04′,北纬24°29′—24°47′,南北长39.6km,东西宽26km,种植总面积36730公顷,年产量6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澂江藕植株高160—190cm,叶为圆形、绿色,叶茎65—80cm,藕花初开时为红色,开放为粉红色,落花时为白色,落花无莲子。主藕4—6节,长100—120cm,茎粗5—6cm,横断面呈椭圆形,洗干净表皮白色,单支重3—5kg,入泥深30—50cm,带泥卖藕。澂江藕较其它荷藕多生了一个孔,人称“七孔八眼”。 (2)内在品质指标:澂江藕炖肉易熟,汤为白色、味鲜,鲜藕炒食脆而香并带甜味。具有开胃消热、营养丰富、益血生肌,其中,总淀粉≥11.5%,支链淀粉≥7.5%,直链淀粉≥3.9%,蛋白质含量≥2.8%。 (3)质量安全要求:澂江藕产地环境按照NY5238—2005《无公害食品水生蔬菜产地环境条件》执行,产品达到NY5331—2006《无公害水生蔬菜》质量标准。

七. 云南省 玉溪 红塔区 洒琪玛

洒琪玛

“洒琪玛”是满语的译音,是一种油炸面筋和糖粘合而成的糕点。传入玉溪后在长期制作过程中经不断改进,现已因其选料讲究,制作细致而颇负盛名。

制作洒琪玛的主要原料是面筋、白糖和猪油。选用一级面粉经沉淀取出面筋,再将面筋擀成薄片切作细丝,用细箩筛筛去表面所沾的面粉,用上等纯白猪油炸成酥条,然后以白糖浆搅拌成形,洒上青红蜜饯丝,即可简装入袋、精装入盒。

玉溪洒琪玛外观红白相间,鲜艳瑰丽,口味香,甜、酥、软,食之即化。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保存时间长不易变质,是馈赠亲友的佳品,更适于老年、儿童食用。

自1982年以来,玉溪市食品厂生产的洒琪玛,连续保持省商业系统优质产品称号,大量销往昆明和各地,州、市。1985年虽已年产10万斤,仍供不应求,经常脱销。近年首批运往北京展销,获得好评。

八. 云南省 玉溪 峨山县 峨山牛肝菌

云南省峨山牛肝菌类资源丰富,有不少优良的可食品种,主要有白、黄、黑牛肝菌。白牛肝菌,又称美味牛肝菌,生长于海拔九百米至二千二百米之间的松栎混交林中,或砍伐不久的林缘地带,生长期为每年五月底至十月中,雨后天晴时生长较多,易于采收。白牛肝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云南省各族群众喜爱采集鲜菌烹调食用。西欧各国也有广泛食用白牛肝菌的习惯,除新鲜的作菜外,大部分切片干燥,加工成各种小包装,用来配制汤料或做成酱油浸膏,也有制成盐腌品食用。 云南省从一九七三年起出口白牛肝菌,销往西欧,极受欢迎,供不应求。

九. 云南省 玉溪 峨山县 峨山银毫绿茶

峨山银毫绿茶是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的。峨山银毫外形圆浑略弯曲,白毫满披,香气鲜嫩持久带花色,汤色杏绿,滋味鲜醇回甘,叶底肥嫩匀亮。

峨山银毫产于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区。茶园分布在2200米的自然保护区,茶树生长环境优越,是一种产于产于云南峨山的条形烘青绿茶。

峨山银毫1991年研制。采摘云南大叶种一芽一叶初展、开展和一芽二叶初展,经摊青、杀青、清风、摊凉、揉捻、炒二青、做形(炒三青)、提毫、烘焙制成。

峨山银毫分特级、一级、二级。外形圆浑略弯曲,白毫满披,香气鲜嫩持久带花色,汤色杏绿,滋味鲜醇回甘,叶底肥嫩匀亮。主销上海、广东、江苏、湖南和云南等省市。

十. 云南省 玉溪 元江县 热带花卉

元江独特的气候优势和区位优势,最适宜发展热带名贵花卉。省内外花卉商看好元江这块热土,争先恐后地到元江来发展。到目前为止,元江的名贵花卉,如红掌、情人草、晚香玉、天堂鸟等已发展到1120亩,元江花卉品质优,产量高,畅销全国各地,红掌花远销日本。

玉溪十大特产排名元江必买十大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