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玉溪抚仙湖特产 玉溪特产便于携带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18 06:51:46

一. 云南省 玉溪 澄江县 澂江藕粉

澄江藕粉产于玉溪澄江县坝区。它杂质少,色纯白,含水低,含有较高的成丙种维生素和磷质糖分子。澄江藕粉之所以有名,主要是这里的莲藕大部分的顶端不结莲米。所以藕节粗壮肥大,汁多肉嫩,淀粉含量高,它的营养成分都集中到了淀粉里,所以淀粉的质量较高。澄江藕粉性平和,对肠胃病还有通气解热的作用,即是保健营养品,又可作辅助药物,馈赠病人最佳。

澄江藕粉

澄江气候温和,水域丰富,种藕历史悠久。据《澄江府志》记载:“澄江暖于云(即昆明),寒次之,盛暑极热,雨即凉,霜雪严寒,一晴即湿,有‘四时皆春’之谣,产稻藕。”有诗赞城南荷花十里云:“禄谷平铺十里长,红孽袅袅映湖光。风吹菡萏香生韵,雨浮琅玕影信凉。”

澄江荷藕以其肥壮、粉多、味浓而受到人们的欢迎。以鲜藕为原料加工的澄江藕粉,是一种很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名特食品。它以质地纯净,冲调后透明如晶,食之醇甜清香,细腻润滑,余味无穷,使人感到舒畅,故而誉满全省。

澄江藕粉建国前均由个体户和农户加工。20世纪30年代,赵茂堂进行专业生产创设“永茂祥藕粉精制造厂”,产品称为“永茂祥藕粉精”。因选料认真,加工精细,质量较好,又在昆明市“大娱乐”电影院制成幻灯片进行宣传,加之抗日时期迁到澄江的中山大学师生购买馈赠亲友,使得名声大振。那时年产藕粉二万余斤,大部产品通过赵家的亲戚及民国时期“云南省食品协会”主席黄佩然介绍销往省外,远至香港。县内大仁庄宋浩然随后进行了专业生产,号称“藕粉大王”。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仍以加工藕粉作为副业生产。合作化后由集体组织加工,产品由供销社收购,最高年产达到五万多公斤。

为了确保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维护和发扬光大先人所创的名特食品,增加产量满足需要,自1986年开始,由供销社系统自行加工,采用先进的工艺和科学的生产流程,改变了过去湿粉用日光照晒,受大气尘埃污染杂质多和阴雨天气需多日凉干质量差的问题。仙湖食品厂于1989年推出了“仙湖牌旅游藕粉”新品种,精纯度大为提高,食用更加方便。凤麓供销社“明珠食品厂”继承传统加工工艺生产,十分注重质量,改革沉淀工艺,产品质量稳步上升。

“仙湖牌”藕粉,经云南省产品质量检验所检测,冲烫后具有藕粉的特有清香,无异味,无杂质,无铅、砷有害物,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先后获玉溪地区“优质食品”,全省供销社系统“优质产品”金钟奖,“中国妇女儿童食品四十年博览会”铜奖,并参加第十届亚运会购物中心展销,又获“中国旅游购物节旅游产品天马银奖”。

藕粉是淀粉类之精品,传统食用方法是:取少量凉开水溶化干粉,调成糊状,用沸开水冲烫即成透明如晶的熟食品,加入适量食糖即可食用。“仙湖牌”和“明珠牌”藕粉,勿需先调成糊状和放糖,取干粉直接用沸开水冲烫即可,食用更为方便。

地域范围

澂江藕产地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澂江县境内,产地区域范围涉及澂江县的凤麓街道办事处、龙街街道办事处、右所镇、海口镇四个街道办(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2°47′—103°04′,北纬24°29′—24°47′,南北长39.6km,东西宽26km,种植总面积36730公顷,年产量6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澂江藕植株高160—190cm,叶为圆形、绿色,叶茎65—80cm,藕花初开时为红色,开放为粉红色,落花时为白色,落花无莲子。主藕4—6节,长100—120cm,茎粗5—6cm,横断面呈椭圆形,洗干净表皮白色,单支重3—5kg,入泥深30—50cm,带泥卖藕。澂江藕较其它荷藕多生了一个孔,人称“七孔八眼”。 (2)内在品质指标:澂江藕炖肉易熟,汤为白色、味鲜,鲜藕炒食脆而香并带甜味。具有开胃消热、营养丰富、益血生肌,其中,总淀粉≥11.5%,支链淀粉≥7.5%,直链淀粉≥3.9%,蛋白质含量≥2.8%。 (3)质量安全要求:澂江藕产地环境按照NY5238—2005《无公害食品水生蔬菜产地环境条件》执行,产品达到NY5331—2006《无公害水生蔬菜》质量标准。

二. 云南省 玉溪 红塔区 洒琪玛

洒琪玛

“洒琪玛”是满语的译音,是一种油炸面筋和糖粘合而成的糕点。传入玉溪后在长期制作过程中经不断改进,现已因其选料讲究,制作细致而颇负盛名。

制作洒琪玛的主要原料是面筋、白糖和猪油。选用一级面粉经沉淀取出面筋,再将面筋擀成薄片切作细丝,用细箩筛筛去表面所沾的面粉,用上等纯白猪油炸成酥条,然后以白糖浆搅拌成形,洒上青红蜜饯丝,即可简装入袋、精装入盒。

玉溪洒琪玛外观红白相间,鲜艳瑰丽,口味香,甜、酥、软,食之即化。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保存时间长不易变质,是馈赠亲友的佳品,更适于老年、儿童食用。

自1982年以来,玉溪市食品厂生产的洒琪玛,连续保持省商业系统优质产品称号,大量销往昆明和各地,州、市。1985年虽已年产10万斤,仍供不应求,经常脱销。近年首批运往北京展销,获得好评。

三. 云南省 玉溪 峨山县 玉林泉酒

玉林泉酒是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的。玉林泉酒是中国白酒中工艺独特、品质优良、个性明显的小曲白酒,口感兼容性很强,以其绵、甜、净、爽的独特风格及个性魅力,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玉林泉酒是中国小曲清香型白酒的一朵绚丽的奇葩。云南玉林泉酒业有限公司坐落在玉溪市峨山县玉林泉水资源自然保护区内。这里青山环抱、四季如春,甘冽的泉水,清新的空气,纯厚的民风。

玉林泉酒始创于清朝中叶,民国年间便驰名滇中,距今已有280多年的历史。玉林泉酒始终固守云南传统的小曲小罐发酵工艺,坚持纯粮酿造,以其绵、甜、净、爽的独特风格及个性魅力,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日久弥香,给人们带来热情与欢乐。

2005年,玉林泉酒业借势而上,与世界500强企业——泰国TCC集团联姻,实现强强联合,成为中国白酒行业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依托泰国TCC集团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管理理念、良好的人脉关系和优异的产品品质,将玉林泉打造成中国大型小曲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和国际知名品牌。公司注册资本6000万元人民币,拥有员工500余人,通过外引、内培等方式,造就了一支能吃苦、懂管理、善经营、技术精的专业团队。 2008年玉林泉酒业基础白酒产量达到7000千升,可实现销售收入过亿元,利税超过2000万元。公司顺利研制成功53°原浆酒、12年50°陈酿酒、20年52°陈酿酒,以其独特优异的品质、精美的包装装潢引领云南小曲白酒跻身于中、高档白酒行列,改写云南有好烟、好茶、无好酒的历史。

在玉林泉酒业发展征程中佳信频传,2007年玉林泉酒在“云南十佳名酒”评选中获得专家评分第一名。获得“云南著名商标”,连续8届蝉联“云南省消费者喜爱商品”,2005年中国酿酒工业协会把玉林泉评为“全国酒类产品质量安全诚信品牌”和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换届考核样品酒,国家商务部举办“中国名酒”评选活动,玉林泉作为云南省唯一参评品牌获得专家好评。最值得欣慰的是玉林泉酒业成为了云南省唯一参与中国“小曲白酒”国家标准的制定企业。玉林泉酒作为云南省小曲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其产品品位和行业地位得到了大幅提升,成为了全国37家重点白酒生产企业。

四. 云南省 玉溪 通海县 锭子眼药

锭子眼药 通海县城“老拨云堂”药店于清雍正六年创制的“锭子眼药”,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其功能是清热解毒、消炎镇痛。对暴发火眼、目赤肿痛、风痒流泪等眼疾疗效显著。同时兼治无名肿痛、内外痔漏、风火牙痛。

五. 云南省 玉溪 新平县 耀南火腿

耀南火腿

耀南地处新平县哀牢山中段,海拨1960米,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自然优势,耀南火腿选用本地土猪,饲养周期为两年。宰杀后用后腿肉,以盐巴腌制15~20天,水压干,再置阴凉、干燥、通风的农家火房楼上烟熏3个月即成。切开肌肉呈玫瑰色,脂肪雪白,肉质滋嫩,清香味浓,香气四溢,香彻肺腑,皮酥脆,肥肉入口即化。

六. 云南省 玉溪 通海县 通海甜白酒

通海甜白酒是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的。通海甜白酒主要采用糯米酿造而成,营养丰富,色泽金黄,清凉透明,口感醇甜,糯米甜酒特有的香气,风味独特,老少皆宜。

曲陀关是通海历史文化胜迹之一,如今因盛产甜白酒而留名。曲陀关具有悠久的甜白酒生产历史,是通海县有名的甜白酒之乡。目前已有30多户生产经营户,年产值达近千万元,甜白酒成为了通海县的特色产品之一,产品远销昆明、红河、思茅等地,深受消费者喜爱。

目前曲陀关甜白酒在玉溪已占有7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昆明的市场占有率近20%,并且呈快速增长的态势。通海甜白酒已经毋庸置疑成为通海的一大旅游特色产品。

七. 云南省 玉溪 江川区 玉溪风味小吃

如果你在昆明街道上漫步,经常可以经看到:“真正玉溪风味”、“最佳玉溪风味”的小吃招牌。玉溪烹调技艺誉满全滇,玉溪烹调技师遍及三迤

玉溪市因水得名,玉溪河即《水经注》所记之桥水,明代文献中已称玉溪,取其清流如玉之意。而玉溪风味与水有关,其著名食品如炒鳝鱼、炖鳅鱼、烧鸭均以水产品为原料,而向负盛名的玉溪米线则与玉溪水稻品种有关。明、清以来,玉溪即有滇中谷仓之美称,这些,都是玉溪风味的物质基础

玉溪风味小吃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就在昆明风行,近百年来不断发展。尤其是吸收川味、苏味之长,麻辣鲜香兼备。最能代表玉溪风味的小吃品种,注重汤味,佐料齐全的是玉溪米线。玉溪米线名目繁多,花色多样,有闷肉米线、鳝鱼凉(热)米线,还有肉米线、鸡米线。根据季节变化,还有什锦凉米线,以凉菜为主,脆香爽口,佐料多样,炎夏时节,为冷饮佳品。民间碗豆粉盖面酸汤凉米线,价廉物美,老幼爱吃

玉溪小锅米线独具特色,汤味求鲜,多用筒子骨和鸡熬成清汤,选用韭菜、碗豆尖等鲜嫩绿叶菜,配以玉溪酱油,采用新鲜剁肉,加适量水腌菜,一锅一碗。另外小锅卤饵块,油重而不腻,香而不脆,熟而不粘。近来在小锅煮品的基础上发展了炒饵、炒卷粉、炒米线。加火腿、腌肉或香肠提味,配以韭菜头,成品绿黄分明,鲜香爽口,滑而不腻

小吃不妨一尝,席面更为可观。玉溪烹饪,炖、炒、爆、蒸、烩、溜、卤、烧均有拿手好菜

炖鳝鱼向称玉溪名菜,是玉溪烹调技师们的拿手技艺。汤汁红亮,加入油炸泡肉皮入味,得薄荷清香,再垫以韭菜,得其鲜甜,鳝鱼滋嫩味浓,油而不腻。炒鳝鱼品种较多,有红油卷筒鳝鱼、炒鳝鱼丝等,辣麻鲜美,入口爽脆

炖鳅鱼却又是一番风味,粑而不烂,夹鱼头入口,身尾留口中而拖出骨头,鲜美无比

爆双脆以猪肚头和鸡、鸭肫为主要原料,旺火旺油,急速成菜,脆、嫩、纯、香具备

蒸鸡集、香、鲜于一体,老少适宜。垫以蚕豆、红薯、洋芋,更是增色不少

溜里脊、醋溜卷筒鳝鱼,清淡可口,滋嫩无渣

卤菜在玉溪较为流行,从鸡、鸭、火腿到豆腐,都可卤出各种名菜,卤味纯香,配料多样,注重火候,吃味爽口,佐酒下饮均不宜缺

著名经济学家朱应庚教授,对“玉溪风味”的形成和特点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民国初年建成的玉溪街,是昆明当时唯一的一条饮食街,其热闹程度不亚于正义路、晓东街、南屏街。窄窄的街面两边摆满了饮食摊点,从早到晚人来人往,趋之若骛。人们以到此一饱玉溪风味的口福而为快事。这一盛况一直持续到50年代。说明玉溪风味在云南饮食文化中的地位。“玉溪风味”的内涵是包括一系列独具风味的菜肴和名特小吃等烹饪食品,它的创立和形成,不知包含了多少前辈的艰辛和智慧。其菜肴的最大特点,在于刀工精细,注重火候,主配料讲究鲜、活、滋、嫩,调味则以鲜为主,重辣轻麻,酸甜适中,不管炒、烧、煮、卤、烩、焖、炖等,其色、香、味、形均属上乘。其在玉溪,又因地方的物产不同,形成各自的特色。各种小吃之所以堪称一绝,则在于制作的独特及原料的新奇、精细。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有了专门的饮食服务管理机构,对历代烹调大师的智慧结晶--玉溪风味的烹调技艺、曾先后采取"以师带徒"或办培训班等办法,培养出许多新一代有知识有文化的中青年烹调师,使玉溪风味得到了继承(玉溪)

八. 云南省 玉溪 华宁县 华宁豆汤米线

华宁豆汤米线是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的特色小吃。华宁豆汤用优质豌豆脱壳磨成面粉炒香,加鸡汤煮成,把雪白的米线倒入金黄翻滚的豆汤中,倒入碗里,加上配料,浓香沁人,其味无穷。

华宁豆汤米线的制作方法:

配料:酸菜、碗豆尖、葱、盐、辣椒、椿果、姜、蒜等。

制作程序:

1、选饱满上好的碗豆为主料。

2、用碾米机纳壳。

3、用小钢磨磨成面粉。

4、面粉中放入草果、八角面拌匀。

5、在锅里炒10-20分钟抄起。

6、煮时将面粉放入鸡汤锅里,在沸水中搅匀,待煮前将豆汤舀入小锅里,放入卷粉或米线,然后倒入碗中便成了味道鲜美的豆汤面了。

九. 云南省 玉溪 通海县 鸡丝米线

鸡丝米线

鸡丝米线是通海广大群众喜欢的一美食。由米线为主要原料,将宰杀洗净后的土鸡翅膀下部的肋骨肉剔下,放入滚烫的开水中进行暴煮,熟透后取出,用手将鸡肉撕成丝,带帽在米线上面,再倒上鸡汤,撒上葱、薄荷、芫茜等佐料就可食用。米线的细腻中裹绞着鸡汤的鲜甜,鲜香美味。

十. 云南省 玉溪 澄江县 鱇浪白鱼

名称:鱇浪白鱼
科属:鲤科
学名:Anabarilius sgrahami (Regan)
地方名:抗浪鱼

形态特征

体细长,略圆,背部稍平直。腹棱自腹鳍基至-。头长,其长显著大于体高。吻尖。口亚上位。颌部突起和凹陷不明显。无须。鳃耙35~38。侧线位体侧中线的稍下方,前端急剧下弯。背鳍无硬刺;臀鳍起点位背鳍末端的后下方。

生存习性

生活在开阔水面的中上层。以食浮游动物为主。生殖期集中在6~7月。个体小,数量多,肉味鲜美,为云南经济鱼类之一。分布于云南抚仙湖。

云南玉溪特产排名前十名云南玉溪土特产有哪些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