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凤特产合渣 恩施合渣粉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23 01:10:36

一. 湖北省 恩施州 来凤县 林麝

林麝属国家濒危、珍贵的一级保护动物。雄麝所产麝香是最珍贵的中药材,具有“通诸窍、开经路、通肌骨”功效,也是一种昂贵的香料。目前国内货源奇缺,市场价格是黄金的3—5倍,国际价格为60—80美元/克。

凤县林麝驯养业起步早,业务技术全面。从八十年代初,就开展了人工驯养林麝技术研究,现已掌握了林麝的饲养、管理、繁殖、防疫治病及活体取香的整套成功技术,并得到国家林业局和华东师大的肯定。

凤县林麝驯养业发展迅速,每年以45%的速度递增,全县目前共有养殖场42个,林麝存栏439只,已经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林麝繁育基地。

凤县林麝产品质量高、 产量大、管理严。凤县林麝所产麝香,俗称“秦香”,由于其有效成份高于其它麝科动物所产麝香,早于两千年前就闻名华夏,历为皇家贡品。仅人工活体取香年产2000余克,产量在国内名列前茅。秦香必须在县野生动物管理部门的监督下,由林麝养殖协会专人活体取香,当场封库管理,统一包装销售,为纯天然产品。

二. 湖北省 恩施州 来凤县 来凤腊猪脚

主要以猪脚为食材,炖着吃起来味道醇香,肥而不腻,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具有开胃、驱寒、消食等功能。土家腊肉保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特点。

三. 湖北省 恩施州 来凤县 土家绣花鞋垫

来凤二丫土家制品有限公司坐落在美丽的清江河畔。公司以传承民族文化,追求生产与生态和谐之美的发展宗旨。欢迎来电或来信咨询:

以土家族独特的刺绣工艺,生产、经营绣花鞋垫、西兰卡普工艺品;以传统的雕刻、编织工艺、生产、经营根雕、藤竹编织工艺品。绣花鞋垫工艺品全为纯棉布料,辅以五彩丝线、运用《十》字交叉针法刺绣;图案清新自然,巧妙绝伦,或《鸳鸯戏水》、或《龙凤呈祥》,用十二生肖、花鸟虫鱼、山水草木等栩栩如生;再以十几味土家名贵中草药浸制而成,具有通脉活血、除臭透气保健功效。竹木根雕、藤竹编织工艺品,均采集武陵山腹地的优质竹木,自然藤络经能工巧匠加工,编织而成,产品因势象形,巧夺天工

四. 湖北省 恩施州 来凤县 来凤藤茶

来凤藤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来凤----藤茶其味甘淡性凉,具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祛风除湿、强筋骨、降血压、降血脂和保肝等功效,是一宝贵的食药两用植物资源,民间常用于高血压病、感冒发热、心脑血管疾病、湿疹、皮炎等的防治,在缺医少药年代发挥了功不可灭的作用。经中国药科大学等科研单位对其提取物进行研究发现其有效成份为蛇葡萄素及双氢杨梅素等黄酮类化合物,最小抑菌及杀菌浓度相当于等量黄连素。

藤茶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迄今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经传统技术与现代工艺精制而成的藤茶产品,可以直接开水浸泡饮用,甘甜清香、回味长久。

一、品种

葡萄科蛇葡萄属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Hand-Mazz) W.T.Wang)。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选择400至800米、坡度45度以下,沙质壤土的坡地、山地种植,土壤pH值5.5至6.5,有机质含量为1.5%至2.0%。

三、栽培管理

1.种苗繁育:选择土质肥沃的沙质土壤,选用茎粗0.2至0.4cm的1至2年生健壮显齿蛇葡萄枝条作扦插材料,扦插时间为12月上旬至元月上旬。

2.移栽:11月份上中旬移栽,移栽密度每667m2(亩)1000至1100株。

3.土肥水管理:在萌芽至芽枝长10cm时中耕除草,每隔30天中耕除草,保墒一次。7月中旬停止除草,10月沟施腐熟农家肥每667m2(亩)2000kg以上。

4.搭架:在植株长到30cm至50cm时,及时搭架。

5.打顶:嫩茎长到20cm时开始打顶,以后每隔10天打顶1次。

6.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摘

1.采摘时间:每年4月至9月。

2.采摘标准:特级茶要求一须二芽;一级茶要求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二级茶要求一芽二叶至一芽二叶初展。

3.采摘方法:提手采,不应捋采和抓采,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分级采摘。

五、加工工艺

1.工艺流程:鲜叶采摘→摊青→杀青→揉捻→自然堆放→烘干→复干→精选分级→灭菌→包装入库。

2.关键工艺:

(1)摊青:鲜叶必须进行摊凉,摊放厚度不超过5cm,鲜叶失水率应控制在15%至20%之间。

(2)杀青:杀青温度为180℃至200℃,杀青时间为20分钟至1小时。

(3)自然堆放:盖薄膜,自然堆放,堆放时间6至12小时。

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须:絮状,灰色,表面披白霜,汤色黄绿,气清香,滋味微苦而回甜,回甘持久。

(2)芽叶:条状,表面灰白隐绿,汤色黄绿,气清香,滋味微苦而回甜,回甘持久。

(3)珠:圆球形,表面黄绿色,直径1.5 mm至2mm,汤色黄绿,气清香,滋味微苦而回甜,回甘持久。

(4)曲:纺锤状,表面深绿色,汤色黄绿,气清香,滋味微苦而回甜,回甘持久。

(5)露:卷曲状,表面灰白隐绿,汤色黄绿,气清香,滋味微苦而回甜,回甘持久。

2.理化指标:水浸出物≥28.0%,总黄酮(以二氢杨梅素计)≥20.0%,硒(以Se计)5至100ug/100g。

3.安全和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五. 湖北省 恩施州 来凤县 生姜炒腊肉

制作工艺简单,食材以腊肉和本地生姜为主。成品色泽鲜美,原滋原味。脆又香的味道,配合腊肉独特的香味,味美可口,也是土家传统菜之一。

六. 湖北省 恩施州 来凤县 来凤山茶油

山茶油(又名野山茶油,茶籽油,油茶籽油)取自油茶树的种籽。山茶油的制作过程可分为:去壳,晒干,粉碎,榨油,过滤,全过程均为物理方法,因此它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用油。茶油中不含芥酸,胆固醇、黄曲霉素和其它添加剂。

七. 湖北省 恩施州 来凤县 来凤桐油

桐油,用来制造油漆、油墨、油布等。婴儿拉肚子、感染风寒之后,母亲在手心点一滴桐油,用火烤热,把温暖的手掌放在婴儿的背心和肚脐上揉搓或抚摸,其疗效有时候比吃西药更好。迷信鬼神的人,还用桐油炼妖、炼鬼。所谓炼妖、炼鬼,就是把桐油淋在石头上、树桩上、牛粪上,火烧之而已。

榨桐油的作坊,叫油坊。油坊里有巨大的石碾磨。用马或牛拉动石磨,碾碎桐子树的种子。

把碾碎了的种子,放进木榨。木榨的前方,油坊的梁上,悬挂着一根巨大的圆木,叫杵。几个男人,抱着杵,使出吃奶的劲,向前撞击木榨。

嘴里发出“嗨”一声喊,杵与榨撞击时发出“啪”一声响,桐油便一丝一丝地流了出来。这就是俗称的打油。

除了榨桐油之外,油坊还榨菜油和茶油。

油榨出来之后,渣滓被压成饼状,叫枯。菜枯可以做肥料。茶枯,除了做肥料之外,还用来闹鱼(闹:方言,即毒杀的意思)。茶枯很香,在河里撒几饼,鱼群就游过来吃。吃了茶枯的鱼,便一条一条地肚皮朝上,浮出水面,任人捕捉。桐枯也是很好的肥料。栽红薯苗的时候,在根部裹一点桐枯,就不用施别的肥料。红薯藤上不长虫,挖红薯的时候,连土里也见不到蚂蚁。

来凤桐油甲天下,卯洞(漫水乡、百福司镇)桐油甲来凤。

八. 湖北省 恩施州 来凤县 麻辣唆螺

原料:唆螺一斤,朝天椒,花椒,大香,蒜,白糖,酱油,生姜、料酒。

制作:蒜、姜切丝,

烹制:

锅中放少许油,待油8成熟时倒入朝天椒、姜、蒜,翻炒至香味出来。倒入唆螺,翻炒2分钟,倒入酱油3调羹、白糖,大香、料酒翻炒几下,然后中火焖6-9分钟入味。最后放味精翻炒2下起锅装盘。此菜香辣可口,色泽鲜艳。

做菜心得:

买唆螺的时候,一块同去的朋友说好象两斤不够,结果就又来了一斤。唆螺被他们只打去了屁股,浑身是泥巴。回到家,我就用牙刷一个一个地刷,好累~~~换了不下20盆水,养了一个晚上。当然了唆螺也被洗得很干净了,要是卖唆螺的象我这样做唆螺,得累死不可~~。朋友说以后再不去外边吃唆螺了,现在才知道只有在家自己做的才干净!当然了这样炒来的唆螺自己没有臭味了!

唆螺炒出来怎么觉得没有我在南方吃的那样颜色深,我怀疑是我家的酱油不好。妈妈一语道破天机“人家的那有你这样一个一个刷干净的,当然人家炒的就颜色深了....” 不过,我炒的是很香,汁浓味重。吃的时候汁就顺着手指头流下了,香得你唆指头!

九. 湖南省 湘西州 凤凰县 合渣

合渣是张家界凤凰古城土家极喜欢的菜肴。以黄豆粉掺青菜叶温火煮,味美易咽,营养丰富。

合渣,又名懒豆渣。在湖北西南山区的恩施等地是民间常吃的便菜,当地土家人称合渣为懒豆腐。恩施土家人对合渣有着深厚的感情,特别是在兵荒马乱之年,由于粮食奇缺,合渣救下了不少人的性命,流传有“辣椒当盐,合渣过年”的民谚。当恩施人吃合渣已不是逢年过节才能吃的奢侈品时,许多餐馆更是把它当成一道特色菜。

在土家族的民间歌谣中,有这么几句:

辣椒当盐,合渣过年,一条裤子穿它几十年……

这几句话夸张地描述了土家人在解放前的辛酸生活。其中,“合渣”是土家人的一道家常菜。

合渣的制作比较简单,只是在开头“推”的阶段辛苦些,因此,土家人称制作合渣为“推合渣”—将黄豆用水泡胀后,在石磨上一转一转地磨成豆浆,再将豆浆兑水放进锅,架火煮开,然后放进切好的菜丝,又煮开,就制成了一锅乳白带绿的合渣。由此可见,“推合渣”比起打豆腐来,要容易的多,难怪土家人又称合渣为“懒豆腐”。

合渣有几大妙处:一、黄豆富含蛋白质,青菜富含维生素,因此合渣的营养价值高;二、合渣的味道特别,清淡,带乳香,百吃不厌;三、土家人的第一大主粮的苞谷,性粗糙,但就是汤汤水水的合渣,口一张,哧溜哧溜,却极易下喉。

在炎夏,喝一碗合渣,既解渴,又消暑;还可以将其放置几天,让其变酸—土家人称之为“酸合渣”—进口,就酸得人的神经痒酥酥的,怪舒服的,更解渴,更消暑。寒冬,可在酸合渣中放土辣椒、猪油、盐、大蒜等调料,架在柴火中猛煮,煮到一定程度,就边煮边吃,比之麻辣豆腐、臭豆腐,又是一番风味。

正因为制作合渣很容易,它营养价值又高,味道也美,所以勤劳的土家人特别亲昧它,他们在农忙间隙“推”一锅合渣,在田里劳作好几小时后归家,将合渣热一热,就能及时填充饥肠。而一锅合渣,一家人可以对付好几天。

在土家山寨的农村中小学里,寄读生几乎只有一饭一菜可供食用.饭是苞谷饭,菜就是合渣.原因也是合渣营养好、味道美制作简单,刚好能满足学校这个大家庭的需求。因此,可以说,土家孩子都是喝着合渣长大的.

土家儿女既健康又聪明,绝对有合渣的一份不可磨灭的功劳.

如今,土家人“推合渣”已不需要“推”了,因为农村已有电磨,只需几分钟就能磨出一锅合渣所需的黄豆粉(而石磨却需要一两个钟头)。再说,市场上也有袋装黄豆粉,买回家就能很容易地制成合渣。

如今,土家人早就不用“合渣过年”了。大年三十,在土家人团圆喜宴的餐桌上,除鸡鸭鱼肉外,还有煮、煎、炸、炒的各样菜肴。但在餐桌外,往往还有一盆合渣。一家人吃足大鱼大肉后,喝一碗清淡的合渣,就消解了胃里的油腻,既爽身又爽心。

共青城特产排行榜前十名来凤十大特产排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