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独山特产米线制作 贵州独山凉拌粉做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10 06:15:25

一. 贵州省 黔南州 平塘县 贵州剪粉

贵州剪粉

贵州剪粉在贵州全省各地均有家庭或手工作坊生产,是全手工制作,无任何添加剂。

素剪粉是纯绿色小吃。它以酸、辣、清爽、柔软、可口、开胃的独特风味吸引着人们的食欲,在众多小吃行业中往往不哀,且占据着一定的位置。近几年它以冲出吉区域,被部分外出打工的罗甸人带到江浙从业,这独俱罗甸地方特色风味的素剪粉,不断受到当地人的赞赏和喜爱。

素剪粉的制作原料就只大米一样(选较造的米,现在当以“贵曹米”为首选)。制作方法也较简便,先将选好的大米淘洗干净,用凉水泡八小时后(用温水时同减半),按1:2.5:0.1千克的米:水,熟饭的配比混合磨成浆用器皿装起,再把特制的杉木蒸笼(长52公分,宽45公分,每架蒸笼三到五层不等,每层间隔10公分)放置在直径100-110公分的炒菜锅上,在锅中放三分之一容量的水,用火将水烧沸后,再用小汤勺盛一勺米浆倒入粉盘中(一勺0.05千克,粉盘50公分,宽35公分),然后摇动粉盘使米浆自然流动铺满底后,从蒸笼侧面(特别的盘口)插入,三分钟即可取出,将已熟的米粉从盘中取下叠为五折,再用十公分剪口的剪刀按一公分一条依次剪装碗里(这就是“剪粉”名称的来历),再加以辅料即可食用。

二. 贵州省 黔南州 独山县 布依血豆腐

在黔南独山布依族农家中,逢年过节或招待贵客时,餐桌上总少不了一味佳肴--血豆腐。血豆腐物美价廉、营养丰富,而且制法简单,食用方便,因而深受广大布依同胞的喜爱。

制作血豆腐的原料是水豆腐、猪血、肥肉末及常见的佐料。具体制作过程是:第一步,先把手洗干净,然后把一定量的水豆腐放到盆中用手揉碎,再倒入一盆新鲜的猪血,同时加入两斤剁成肉泥的肥肉末及适量盐末花椒末,再一次用于细心地把它们搅拌揉捏均匀。第二步,把混和均匀的豆腐面用手挤捏成拳头状大小,用已经焯过的青菜叶一片或二片细心包好,然后把它们放在灶台上烘烤,使部分油水流出来,烘烤时要注意不时翻动,使之受热均匀,不至烤糊。第三步,等过些时日烤得较干较硬时,就可用干净密封性能较好的坛子把它们装起来,这样便于长时间贮存而不变味。 待食用时,从坛子里取一两坨出来,用菜刀均匀地切成片,排在盘子上拿去蒸个10分钟左右,端出来即成一盘清香扑鼻、色香味俱佳的美味。食来脆中带酥,爽口而不觉细腻,麻中略有香甜,实在是贵州众多美食中之倥使者。

三. 贵州省 黔南州 独山县 独山皱皮辣椒

独山皱皮辣椒是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的。皱皮辣椒是独山传统的特色产业,在国内国际市场都享有较高声誉。

独山县建立无公害皱椒高效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在基长镇、本寨乡、尧梭乡、上司镇、下司镇等乡镇实施1000亩核心示范栽培,带动种植优质辣椒5万亩。

四. 云南省 玉溪 红塔区 周氏肥肉米线

提起玉溪风味名特食品,在三四十年代生活过的澄江人,无不异口同声地盛赞可口的肥肉米线。特别是周沛、周灿俩兄弟经营的肥肉米线馆,更是老少皆知,誉满全县。

清光绪末年,澄江府新兴州(玉溪)童生周洪翔,赴府治河阳县参加庠生(秀才)应试不第,就在县城都市桥租一铺面开起茶室,生意还较为兴隆。后来就把家小从新兴迁来河阳居住,同时把新兴州的风味小吃膳鱼米线也带到河阳,在茶室前面增设一个鳝鱼米线摊。河阳人一开始都感到很新奇,来品尝的人比较多。但由于人们受佛教思想影响,一般认为黄鳝是“放生”之物,吃了有“罪过”,尤其是妇女,不仅不敢上口,连在家里煮黄鳝也在禁忌之列。因此,吃缮鱼米线的逐渐减少。周洪翔根据群众的习俗,改鳝鱼米线为肥肉米线,生意又恢复正常。

周氏榨制米线所用的大米,是高价专门购买一堡田所产的冬吊米来做,泡米由有经验的专人负责。米泡好后用石磨磨成米浆,压干水分做成粉砣放入锅内煮熟,取出用石雅冲匀搓成条状,又放入锅内再煮,由有技术的师傅掌握火候,煮到软硬合适时,再用石碓细冲。然后揉成筒状置于木榨内榨成米线,米线流入锅里煮沸即为成品。经过这么多工序处理而制作成的米线,吃在嘴里润滑爽口,不软不硬,使人们百吃不厌。

作为米线“帽子”的肥肉也十分考究。要选用上好的前夹猪肉,先用清水漂透,然后划成手掌大的方块,放入铁锅内煮。当煮到汤变成白色,且用筷子戳得穿时,取出装入土锅置于灶心内,以粗糠作为燃料,用哑火炖一夜,至次日方可使用。这样的肉,把而不腻,层次分明,即使不爱吃肥肉的人,一到嘴中就化了,感到舒适可口。煨pa肥肉的汤,即作为米线的配料——“老汤”,而使用的清汤也有其特色,是采用鲜肉和筒子骨混合熬成,吃起来既鲜又甜。

周氏把肉米线其他的配料也独具一格。辣椒是从宜良选购,炸油辣椒时,先是把香油高温炼透,然后适当降温到一定程度,再炸辣子面。这样的油辣椒,辣味正、色红,且有香味,为乡人喜好。使用的酱油,全是从通海、玉溪采购色味具佳的名品。花椒油也专门定购真椒炼制。酸菜常年有专人腌制,韭菜只用下半部,尖叶弃掉不用。

抗战爆发后,中山大学迁入澄江,周家兄弟根据沿海同胞的饮食习惯,独创了“冷热米线”。就是凉米线装碗后,不再用开水烫,只在凉米线上加入清汤、老汤和各种佐料,增放少许酸甜醋,人们吃了别有一番风味,赢得了较好的声誉而经久不衰。

五. 贵州省 贵阳 云岩区 贵州芦笙

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歌舞之乡”的称誉。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采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芦笙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远在唐代时期,贵州少数民族人民就开始制作芦笙,并涌现了不少的优秀芦笙吹奏家。古代进京朝贡者,就曾带着芦笙到宫廷演奏过,得到朝廷官员的高度赞赏。

随着时代的变迁,芦笙的形状和演奏技巧,除保持了原有的风格外,有了新的改进。如今的芦笙有六管、十管及十二管的,其长度有二尺、五尺及一丈多的;芦笙的曲调,除保持原来的古朴、悠扬之外,曲调多变,节奏明快,特别是伴之深沉、雄浑的芒筒声,使芦笙的声响和音量加重,格外委婉动人。其跳和舞姿的变化更大,不但跳步踢腿刚健有力,而且舞姿潇洒自如,动作优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芦笙会规模宏大,少则几千人,多则几万人,十几万人。十里外,便能听到嗡嗡悠扬的芦笙吹奏的声音。

六. 贵州省 贵阳 云岩区 贵州布依地毯

布依族在贵州省分布广泛,是至今保留本民族传统习惯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特别是妇女制作蜡染、刺绣、编织、挑花的技艺保留至今并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为贵州独特的民族民间精湛技艺和强烈的民族艺术风格。安顺地毯厂生产的布依地毯,就是在这块民间艺术沃土上开出的新花。她融汇了民族民间优秀纹样,推陈出新,在继承基础上,加以发展,为中外人士喜爱并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图案有代表自由、幸福、长寿的“石榴、桃子”,有象征着快乐、美满的“蝴蝶、鱼和花”等。它选用优质羊毛精工织造而成,富有弹性,产品纹样清晰、活泼,有立体感,新颖别致。配色一般为白和蓝,使人感觉淡雅、明快、朴实和富有乡土气息。布依地毯现有九十道、一百二十道等品种。

七. 云南省 红河 泸西县 逸圃大锅凉粉米线

泸西逸圃“大锅凉粉米线”主要原料是豌豆凉粉,把凉粉打成3厘米左右的正方体,放入八角、草果、豆芽等作料在大锅中煮上一个小时以后,把米线放入凉粉汤中烫上4、5分钟捞起来,盛入碗中加上葱、芫细、辣椒老陈醋等作料,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凉粉米线便可呈现在你的面前。

八. 广东省 广州 海珠区 赤岗过桥米线

在赤岗路口附近的金堤过桥米线,环境优雅,出品也不错,人均消费15元左右即可。这里除了过桥米线,还有米饭供应,更有大塘烧腊、住家菜等。米线够大碗,材料又新鲜,吃饭还有例汤送,最紧要是味道也不赖。三四人围着吃,还可以点小炒菜和打火锅,最抵食的6元酸豆角粉也十分好味。

九. 云南省 红河 开远 开远米线

开远米线是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的特色小吃。滇南地区素为米线之乡,开远自然也有融入地方特色的米线作法。

开远市比较有名的是尚记凉米线、清真凉米线、红疆饭店的小锅米线、临江南路东城公安分局对盈慧烧烤的小锅米线、越南小吃临江北路店的罐罐米线和烧肉米线、东风路上段(州农资公司对面)的铜锅米线、天利和烧烤城内的田鸡米线、北城牛菜馆的牛肉米线、武庙街梁记鸡肉米线、崇文街四季春的鸡肉米线、河滨路0警队对面的东桥鳝鱼米线、龙虾米线和鱿鱼米线。

十. 云南省 曲靖 麒麟区 鳝鱼凉米线

鳝鱼凉米线,是以米线为主料,配以鳝鱼、肉皮、薄荷、韭菜、豌豆粉凉拌而食。成品麻辣鲜香,是夏季名吃。 猪肉皮的营养比猪肉还高,并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我国古代名医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中有“猪肤汤”一剂,载其功用为“和血脉、润肌肤”。

【原 料】

主料:米线1000克。 配料:豌豆粉200克,鳝鱼、水份肉皮各100克。 调料:精盐、花椒面、咸酱油各5克,面酱8克,味精3克,辣椒面、韭菜、大蒜、油渣泥各10克,鲜薄荷15克,醋20克,熟菜子油50克,红糖30克,肉汤100毫升。

【制作过程】

(1)鳝鱼宰杀,剔去骨,除去内脏,切成长3×5厘米的段。水发肉片切成小块。韭菜烫熟切段,薄荷洗净。蒜切成米粒。豌豆粉切成1×1厘米的快。

(2)炒锅上中火,注入油炼透后,下蒜粒(5克)、面酱炒香。再下辣椒面(5克)炙香,下鳝鱼煸炒至黄色时,下盐 、花椒面2克、酱油、味精,注入汤以没过鱼为度,烧熟装盆。锅上火,舀入鳝鱼汤,放入肉皮煮烂装盆。

(3)大蒜5克捣成泥,加醋、红糖对成汁。锅上火,注入油15克,七成热时下花椒面3克。油渣泥、辣椒面5克、芝麻炙成油。

(4)取碗5个,每个放米线200克,豌豆粉40克,将上述配、调料分5份浇上拌食。

贵州独山下司特产米线正宗贵州特产干米粉米线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