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之星天然特产 青海的五种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20 16:02:00

一. 江西省 新余 分宜县 天然竹笋

竹笋自古视为“菜中极品”。清代文人李笠翁把竹笋誉为:“蔬菜中第一品”认为肥羊嫩 猪比不上。竹笋中所丰富含蛋白质及人体所需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胱氨酸。另外,竹笋具有低脂肪、低糖、高缮食纤维素等特点,食用竹笋能促进肠道蠕动,是理想的减肥、排毒佳品 。

竹笋既为“山珍”,在吃法上也不同于一般蔬菜。古人有训:“食笋譬如治药,得法则益人。”

二. 青海省 黄南 同仁县 青海湖裸鲤

湖裸鲤鱼是青海的,其体长,稍侧扁,头锥形,吻钝圆,口裂大,亚下位,呈马蹄形。上颌略微突出,下颌前缘无锐利角质。下唇细狭不发达,分为左右两叶;唇后沟中断,相隔甚远;无须。体裸露,胸鳍基部上方、侧线之下有3-4行不规则的鳞片;-和臀鳍两侧各有1列发达的大鳞,向前达到腹鳍基部,自腹鳍至胸鳍中线偶具退化鳞的痕迹。侧线平直,侧线鳞前端退化成皮褶状,后段更不明显。背鳍具发达而后缘带有锯齿的硬刺。体背部黄褐色或灰褐色,腹部浅黄色或灰白色,体侧有大型不规则的块状暗斑;各鳍均带浅红色。生殖期间雄性个体的吻部和臀鳍、尾鳍以及体后部均有白色颗粒状的珠星。

文化:由于青海湖地处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上,水温低,食料生物贫乏和生长期短,故此鱼生长缓慢,除第一年生长达3.5厘米外,一生中的体长生长无明显的阶段,4龄以下体重增长较快,体重250克者平均为8-9龄,500克者约为10龄;一般能长到50-60厘米,重约5公斤,25龄;最大个体长可达95厘米,重约6.5公斤。群体中雄鱼多于雌鱼,繁殖力较低,怀卵量平均为16242粒。有明显的生殖洄游,每年3月下旬至8月由青海湖进入河中繁殖。产卵场所一般在流速缓慢,底质为石砾、卵石或细纱,水深在0.1-1.1米清澈见底的河道中。在繁殖季节内,当水温低于6℃或超过17.5℃时,便无繁殖活动。产卵旺季为5月中至6月中;产卵活动是昼夜进行,以23时至次日3时为最旺盛;卵产于聚卵窝内,卵沉性,微粘。

分布:分布于青海湖及其支流中,克鲁克湖、扎陵湖、鄂陵湖也有出产。它是青海省极为重要的经济鱼类。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青海湖周围几十万亩草原被开垦为农田;流入青海湖的108条河流被人为拦河筑坝,阻塞繁殖通道,许多河流干涸断流,致使湟鱼无法到淡水中产卵,造成大量湟鱼在河口地带死亡。有关资料表明,青海湖现有湟鱼资源量约为7500吨,不足开发初期的1/10,而目前,鸟岛栖息的鸟类每年要吞食近千吨的湟鱼,湟鱼资源的衰竭无形中使鸟类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

三. 青海省 海北 祁连县 祁连藏羊

祁连藏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祁连藏羊是青海海北祁连县的。

祁连藏羊产区祁连县地处相对封闭的青藏高原,是世界公认的“超净区”之一,产品地域保护范围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域内峨堡镇、阿柔乡、八宝镇、默勒镇、野牛沟乡、央隆乡、扎麻什乡,县域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草场面积1764.11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1552.05万亩。祁连藏羊属“高原型”藏羊,是我国古老原始品种之一,能适应恶劣的气候和变化无常的高寒环境,保持纯天然自然放牧,白天放牧,夜晚归圈。祁连藏羊胴体肉色红,有光泽,肌纤维致密,富有韧性弹性好,脂肪呈白色;煮沸后无膻味,味道鲜美纯正、口感好,肥瘦相间、香味浓郁。其肉质富含18种氨基酸,铁、锌、硒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丰富的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种类齐全,在羊肉中独具特色。祁连县本为羌人居地,按《说文羊部》解释:“‘羌’、西戌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祁连人民传承传统的方式,在羊宰杀后将大块羊肉下入大铁锅,用猛火炖煮,开锅后即食,俗称“开锅肉”,入口鲜嫩、口感纯正。羊血灌入洗净的羊小肠中,煮熟后称为“血肠”,是牧民招待客人的必备之品。藏族群众经常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炖煮时还要在尾巴末处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

所在地域: 青海

申请人: 祁连县畜牧业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祁连藏羊地理标志地域范围是: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域内峨堡镇、阿柔乡、八宝镇、默勒镇、野牛沟乡、央隆乡、扎麻什乡,县域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草场面积1764.11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1552.05万亩。地理坐标为:东经98°05′35″—101°02′06″,北纬37°25′16″-39°05′18″。东与门源回族自治县接壤,南与刚察县、海晏县相连,西南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为邻,北及西北与甘肃省酒泉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民乐和山丹县为界。县域内共有祁连藏羊100.15万只。

四. 广东省 阳江 阳东县 天然耐火石

天然耐火石

东平镇口洋李屋寨村背,有一座山叫口洋山。这山的西北边,从山顶到山腰,石质呈白色,质地疏松,可用刀具削切成各种形块。1971年,经市、县有关技术员化验鉴定:该石含铝、硅矿物质。能耐高温1600°C以上,是一种较好的耐火砖、耐火炉、电热炉等耐火村料,销往广州、佛山、江门等地。

五. 青海省 西宁 城东区 青海老酸奶

青海老酸奶在青海民族饮食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641年唐朝文成公主经过青海湖畔的日月山、倒淌河等地进藏的民间故事中,就有关于酸奶的记述。在可称之为古代藏族社会百科全书的史诗《格萨尔》当中,也有许多关于酸奶的记载。可见酸奶在青海问世至少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营养

酸奶的营养价值远远超过新鲜牛(羊)奶。它含有多种乳酸、乳糖、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酶等。有胃病的人喝了它,可促进胃酸分泌,食后非但不气胀、腹泻,反而通气、消食。青海老酸奶的不只是简单的酸奶,而她代表的是青海三江源地区自然无污染的纯生态绿色食品,酿造过程都不使用任何人工添加剂(防腐剂),属真正的绿色食品;更以高原回族(撒拉族)人民酿造技术见长,青海老酸奶可以清真生产;真正清真,绿色,营养食品,非青海老酸奶莫属。

发展

如今响应国家农业产业化号召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青海酸奶为品牌的酸奶食品产业已经初见规模,并且已经立足高原,走出高原,走向世界。青海老酸奶将为青海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目前,青海酸奶储存技术有待发展,保鲜期短,在青海原产地酸奶,只能通过空运到达全国市场。而富含营养,味道纯正的牦牛酸奶更是,家居,馈赠佳品中的佳品。 请大家先注意现在市面上来自国产品牌的主要是些小包装,果味的东西,而且大多与青海传统酸奶味道是有区别的,更甜而酸味淡。由于酸奶的保质期短,外地的产品口感与本地的区别,因此对本地的酸奶市场冲击不大。怀古的感觉,让目前老青海人更多的喜欢传统酸奶纯正的口感和味道。

满街老酸奶 谁家是正宗?

800多年前,老酸奶就在青海诞生了,不过出远门遛遛、见见世面还是前两年的事。为此,他特意给自己设计了件仿青花瓷的褂子,上面印着“青海老酸奶”的招牌。他从高原晃晃悠悠地一路往东,终于走进了祖国的首都北京。 令他郁闷的是,原本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子”,但进了北京城没几天,却发现满大街都是穿着跟自己一样大褂的“老酸奶”,他们的产地包括东北、内蒙古和山东,甚至还有安徽和湖北的。这时,青海老酸奶有点懵了。

进京后迅速蹿红

从今年初的北京庙会开始,青海老酸奶正式进入北京市场,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口口相传,一度出现“洛阳纸贵”的局面。夏天到来时,网络论坛上的邮购和代购业务热火朝天,而互联网的放大效应使老酸奶成了一种时尚消费品。目前,北京的街头小店和大型超市均有出售,驻足街边买杯饮料的消费风气催生了“买杯老酸奶”。 新品的热销吸引了众多大牌厂商扎堆儿往里挤,其中不乏蒙牛和完达山等知名企业。它们扯出的旗帜由青海蔓延至东北、山东、内蒙古甚至湖北等。企业的大量进驻也掀起了舆论战,各方都称自己才是正宗。 “史书上都有记载,青海牧民的这种食用方法已经有800年的历史了,是我们最先将这种制作方法工业化。”青海小西牛生物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维生坚称,他们才是目前市场热销的青海老酸奶的源头。在此前的一些采访中,内蒙古和东北都有企业宣称当地有食用老酸奶的传统,因此自己才是正统。在众说纷纭背后,到底是谁

谁继承了“道统”?

青海老酸奶的故事是这样的:在800年前的一个夜晚,一对农奴夫妇替主人放牧,走了很远很远,碰到了暴风雪,两人慌忙躲避,不小心将一罐煮熟的牛奶忘在了帐篷外面。第二天,牛奶凝固发酵之后,变成了状如豆腐花、需要咀嚼食用的酸奶,他们就靠这桶酸奶支撑着回到了家里。好吧,我承认,这可能只是美好的杜撰。事实上,史书只是记载了牧民在800年前就开始食用老酸奶。时至今日,在青海各地,牧民仍然在食用这种传统酸奶,他们用碗盛奶,用小勺挖取食用。由于这种酸奶制作工艺独特,许多到过青海的游客都被吸引。它之所以能够以商品的面貌大规模进军现代都市,根源在于其制作方法已经脱离了传统的手工艺,实现了大规模的量产。 “我们早就通过青海工商局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了 青海老酸奶 的商标,目前已进入公示期。”王维生强调说,由于带有地域标示的商标很难得到相关部门批准,往往要与历史文化和传统相关才行,而如果最终申请能够通过,那么“道统”之争也就不言自明了。

六. 西藏 拉萨 达孜区 唐嘎藏鸡蛋

唐嘎藏鸡蛋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唐嘎藏鸡蛋是西藏拉萨达孜县的。

由达孜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申报的“唐嘎藏鸡蛋”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商标注册证,这是拉萨市申报成功的第6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也是2017年新增的第5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七. 青海省 海西州 格尔木市 唐古拉藏羊

唐古拉藏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唐古拉藏羊是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的。唐古拉藏羊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藏羊又称藏系羊,英文名称Tibetan sheep ,是我国三大原始绵羊品种之一。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青海是主要产区。分布广,家畜中比重最大。依其生态环境,结合生产、经济特点,可分为高原型、山谷型和欧拉型3类。高原型占全省的90%,是藏羊的主体,主要分布在高寒牧区。

2014年,格尔木市畜牧兽医工作站申报的“唐古拉藏羊”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所在地域: 青海

申请人: 格尔木市畜牧兽医工作站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唐古拉牦牛地理标志保护的范围是:唐古拉藏羊地理标志保护的范围是: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行政区域。地理坐标为:东经91°38′49—93°20′22,北纬33°52′14—35°12′31。保护规模为: 1427755公顷。南与西藏那曲地区为邻,东与、北与玉树州相邻,西至新疆;区内海拨4500—6000多米,属高原大陆性气候。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独特的感官特征:唐古拉藏羊是在高寒高海拔等特定的自然气候和生产方式下,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工选择而逐渐育成的。体格大,身躯长,胸深广,前胸发达开阔,背腰平直,整个体形似长方形;头部粗糙,额部较宽,鼻梁隆起,公母羊多有角。公羊角粗大,长而扁平,呈螺旋形或捻曲状,尖端向外,向左右伸展,母羊角扁平、比公羊角稍小,多呈捻曲状, 有的呈小柱角;四肢粗壮,筋腱发达,蹄黑色或深褐色,蹄质坚实;尾瘦短,圆锥形。主要分布在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行政辖区区域内。2、独特的内在品质指标:肌肉有光泽、色泽红润,脂肪乳白色; 肌肉结构紧密、有坚实感、肌纤维韧性较强,纤维清晰有坚韧性,弹性好,指压后的凹陷立即回复; 外表湿润,不粘手;无异味,具有鲜羊肉的特有气味; 肉汤透明澄清,脂肪凝结于肉汤表面,具有羊肉汤固有的香味和鲜味。唐古拉藏羊肉所含蛋白质总量≥22%、脂肪含量≥2%、17种氨基酸总量≥19%。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种类齐全,具有理想的外观要求及优良的贮存稳定性,是生产优质羊肉的理想原料。3、安全要求:由于唐古拉山镇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素有“中华水塔”之称的三江源保护区核心区,区内没有任何工矿企业,因此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唐古拉牦牛生产区的环境影响几乎为零。因此,唐古拉藏羊饲养产地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的相关规定;饮用水符合NY2057无公害牲畜饮用水水质标准;土壤环境质量符合HJ 568 —2010畜禽养殖产地环境评价规范。

八. 辽宁省 辽阳 文圣区 石油、天然气

是本市近年勘探发现的能源矿产,分布于小北河镇兴胜台和佟二堡镇牛犋一带,油田面积约17平方公里,储量可观,目前已初具开发规模。石膏矿分布于灯塔县铧子镇荣官屯地区,成矿规模较大,远景储量1.2亿吨, 矿产品位优良,是东北地区已发现的较大石膏矿之一。( 辽阳)

九. 青海省 海北 刚察县 刚察藏羊

刚察藏羊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刚察藏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刚察藏羊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的。刚察藏羊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藏羊又称藏系羊,是我国三大原始绵羊品种之一。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青海是主要产区。刚察县位于青海湖北岸,隶属海北藏族自治州,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平均海拔3300.5米,全县总面积8138.07平方公里,草场面积7239.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74万亩。经营各类牲畜102万头(只匹),母畜比例达到56.76%,2007农牧业总产值21386.9万元,农牧业人均收入3709.11元。是青海省环湖重点牧业县之一。2013年,刚察县特色农畜产品营销会申报的“刚察藏羊”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刚察藏羊划定的产地地域保护范围:刚察县哈尔盖、沙柳河、伊克乌兰、泉吉、吉尔孟等5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99°20′44″~100°37′27″,北纬36°58′06″~38°04′04″。刚察藏羊属“高原型”藏羊,是我国古老原始品种之一,能适应恶劣的气候和变化无常的高寒环境,保持纯天然自然放牧,白天放牧,夜晚归圈。刚察藏羊胴体肉色鲜红,有光泽,肌纤维致密,富有韧性弹性好,脂肪呈白色;煮沸后无膻味,味道鲜美纯正、口感好,肥瘦相间、香味浓郁。其肉质富含18种氨基酸,铁、锌、硒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丰富的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种类齐全,在羊肉中独具特色。刚察县本为羌人居地,按《说文羊部》解释:“‘羌’、西戌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祁连人民传承传统的方式,在羊宰杀后将大块羊肉下入大铁锅,用猛火炖煮,开锅后即食,俗称“开锅肉”,入口鲜嫩、口感纯正。羊血灌入洗净的羊小肠中,煮熟后称为“血肠”,是牧民招待客人的必备之品。藏族群众经常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炖煮时还要在尾巴末处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

刚察藏羊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的。刚察藏羊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藏羊又称藏系羊,是我国三大原始绵羊品种之一。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青海是主要产区。

刚察县位于青海湖北岸,隶属海北藏族自治州,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平均海拔3300.5米,全县总面积8138.07平方公里,草场面积7239.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74万亩。经营各类牲畜102万头(只匹),母畜比例达到56.76%,2007农牧业总产值达21386.9万元,农牧业人均收入3709.11 元。是青海省环湖重点牧业县之一。

2013年,刚察县特色农畜产品营销会申报的“刚察藏羊”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刚察藏羊产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境内,刚察县地跨东经99°20′44"-100°37′27",北纬36°58′06"-38°04′04",全县位于州境西部,青海湖北岸。县府驻沙柳河镇,人口2.9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72.4%,还有汉、蒙古、回、东乡等民族。面积1.2万平方公里,辖2镇3乡。东隔哈尔盖河与海晏县为邻,西与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天骏县毗邻,南隔布哈河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相望,北隔大通河与祁连县接壤。县境北部高山连绵,南部低缓,地域宽广;北部为大通山地段,中部为丘陵,南部为平原地带。平均海拔3300.5米,绝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500米以上,海拔最高点4775米,位于县境西部的桑斯扎山峰;最低点3195米,位于县境南部的青海湖湖滨地带。

十. 黑龙江省 牡丹江 海林市 天然黑木耳

横道河镇食用菌产品主要是黑木耳,原料产品有椴栽黑木耳和地栽黑木耳,椴栽黑木耳,通过最仿真自然环境的栽培方式,生产出的产品品质优、口感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由于木椴的缺乏,椴栽木耳在我镇占有很小的产量;地栽黑木耳,以其生产原料丰富,人工化程度高,产量、品质和口感在人为控制下,也很不错,因此地栽木耳占我镇黑木耳产量的绝大部分。初加工产品在我镇主要有“森王”牌盒装干鲜木耳、元蘑、棒子蘑等 20 多个品种。

青海必买的十大特产青海独有特产排行榜前十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