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府谷县有什么特产酒 榆林地区有哪些本地白酒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3-31 19:20:09

一. 陕西省 榆林 府谷县 调豆芽

调豆芽绿豆芽、黑豆芽都可调着吃。将豆芽簸去皮,在开水里焯熟,刚熟即可,不可过熟,捞凉水里浸凉,不可干放自然晾凉。否则不及时除去热量,会使豆芽过熟,就不好吃了。捞适量豆芽在容器里,红胡萝卜切丝,韭菜切段(也可用绿辣椒丝或芹菜丝)点缀,加入适量盐、干姜面、味精、鸡精、醋,淋入芝麻油调匀即可。色味俱佳,增进食欲。

二. 陕西省 榆林 府谷县 小米凉粉

府谷有名的小吃,小米掏净,冷水泡十至二十分钟捞出,配合清水磨成米浆,入锅熬煎,边熬边搅,快熟时加入蒿籽粉。把熬熟的米浆在高粱箔子上摊成薄饼,晾冷后再摊一层,如此反复摊晾即成。吃时切成细条,调上芝麻、芥末、辣椒油、香油、醋、等调味品、凉吃味道甚佳。

三. 陕西省 榆林 府谷县 府谷拔丝山药

拔丝山药府谷人把土豆叫山药,不是薯蓣。将土豆削皮洗净,滚刀切瓣,放入油锅炸金黄捞出备用。炒瓢里加少许油放火上炼热,再加入白糖一大勺,用勺不断搅动,待糖炼成汁,色变微红,立刻放入炸好的热山药块,快搅使糖汁裹匀,装盘上桌,趁热快吃。做此菜讲究一个快字,糖色刚变,即放山药,慢了糖炼老则焦;装盘上桌也要快,慢了糖冷则硬;上桌要快吃,不然糖冷凝结,不仅拔不出丝,土豆被糖凝成一块,撬也撬不开了。同样方法,也可做拔丝红薯。用苹果拔丝稍复杂些,苹果削皮切瓣去核,裹上面糊,急火炸成金黄,必须用急火,使面糊快熟而苹果尚冷,即所谓“皮焦里头生”才好。后面做法与拔丝山药相同。

四. 甘肃省 天水 甘谷县 白条党参

甘谷县是全省白条党参产销的五大重点县之一,也是党参、当归、红芪、黄芪等大宗小药材的三大重点集散地之一。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特别适宜党参种植,所产党参质地优良,具有皮白、含粮质高,纤维小等特点,已列为国内党参系列最佳品,深受国内外特别是东南亚及港澳台区客商的青眯。该系列产品经精加工、精包装将会进一步占领市场,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五. 陕西省 榆林 府谷县 黄菜

黄菜黄菜有两种。一种是冬储的,把白菜煮熟了,攥干沓着控去大水,待晾凉后一层一层放瓮里,加少量盐,压上菜石。若干天后菜发酸了,即可取食。可以和土豆等烩了吃,也可以切碎调着吃。另一种是夏天取蔓菁或别的鲜菜礤丝或切碎煮熟攥干,放坛子等较小的容器里加适量盐,用菜石压实,再加些凉开水,两三天后,发酸了便可食用。酸凉解暑,增进食欲。

六. 陕西省 榆林 府谷县 府谷铁矿

铁矿主要分布于府谷、海则庙、老高川、三道沟、大昌汗、庙沟门、新民、孤山、哈镇、赵五家湾等地,储量1亿吨。

七. 甘肃省 天水 甘谷县 甘谷菜豆

菜豆是人们喜食的家常蔬菜,可供煮食、炒食、凉拌,还可进行干制、速冻等加工,是一种鲜嫩可口,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的优质蔬菜,市场需求十分巨大。

甘谷菜豆生产基地位于南后山区,空气清新,土壤肥沃,腐殖质含量高,农田用水以自然降水为主,施肥主要以腐熟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复合肥,且基地四周无污染源,产地环境完全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标准.采用地膜覆盖种植,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 油菜后复种菜豆于6月上旬播种,8月中下旬收获上市。其产品色泽嫩绿、肉荚肥厚、皮色青翠诱人,纤维素含量极低,新鲜菜豆嫩荚富含叶绿素91.93mg、VC133.62 mg、有机酸172.0 mg、蛋白质含量高达4.27%、总糖为3.12%,含水量为90.24%,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提高免疫能力等药用价值,单位种植效益是当地小麦效益的10—15倍,其产品外销陕西、兰州、宁夏、青海等省区各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青睐。

八. 陕西省 榆林 府谷县 山杏

山 杏 山杏是本县农林,产量居全省首位。现有山杏林5000多亩,年产山杏200吨,杏仁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可润肺、养颜、生津、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府谷)

九. 甘肃省 天水 甘谷县 甘谷香包

又称香袋、香囊、荷包,古称“容臭”。据说此俗来自对屈原的纪念。屈原因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故喜佩香草之类植物以示其志,人多慕其志改佩“容臭”以念。后经发展变化,年轻人将其作为情人的互赠信物,也可佩在身上作为“压邪”之物,挂于床头作为吉祥装饰之物。

甘谷香包,色泽艳秀,风格独特,内填香草,用绸缎包裹,再在其上绣以各种锦文图案,缝、绣、绘各工艺十分精细,既可驱虫防蚊,又可做为礼赠饰品。甘谷香包种类繁多,题材丰富,有玉兔拜月、葫芦剑、如意袋、鸡心袋、绣球袋、蟾蜍袋、蝎子袋、蜈蚣袋、鸳鸯袋、桃形袋、荷花袋等,最具代表性的是传统型十二生肖香包,做工精巧,夸张传神,古朴稚趣。香包在有意无意间保留了许多传统文化的信息,既是一种静态的工艺品,又是一种活态的文化遗存。甘谷香包有的用钩针扎制,清新素雅,富有时代特色。

十. 广西 河池 宜州 红兰酒

红兰酒

红兰酒,源自于明朝末年刘三姐故乡宜州,至今已有三百年历史。本酒采用民间传统工艺,选用优质糯米为主料,佐以壮族人民称之为仙草的红兰草,制成后置于天然岩洞中,在冬暖夏凉的环境中醇化,窖存三年以上。酒体天然红色,晶莹馥郁、香甜醇和。清代诗人郑献甫曾有“人言德胜酒,色夺洞庭绿”、“闻香十里远,开坛千人醉”的绝妙佳句赞誉红兰酒。

宜州市德胜红兰酒厂始建于1958年,属国有企业。是全国唯一一家生产红兰酒的企业。企业注册商标为“红兰牌”。2007年企业改制后更名为宜州市德胜红兰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红兰酒作为广西壮族最具代表性的佳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从清朝末年起一直出口东南亚。在本地已作为一种,长期以来在河池地区及周边县、市有着广阔的市场,深受消费者喜爱,并有广泛的影响力,曾被评为广西名酒。1991年经国家民委、国家税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轻工业部批准我厂为全国少数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并于1994年经宜州市人大会议审议通过认定为“宜州市市酒”。

榆林市府谷县有什么特产榆林哪里能买到当地特产酒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