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巴河县土特产 哈巴河最好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4-03 15:26:04

一. 甘肃省 临夏 广河县 临夏回族砖雕

临夏回族砖雕是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在西北地区颇负盛名。当地的寺院庙观、馆舍建筑及民宅的山墙影壁、大门通道、屋脊栏杆等处,常常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的砖雕艺术品,令人叹为观止。临夏回族砖雕有着悠久的历史,北宋年间就已产生,到了明代,工艺发展成熟,能工巧匠辈出,作品多姿多彩,雕镂精湛细致,构图严谨典雅,有着极强的想象力和表现力。1980年,在临夏县南龙发掘出一座金代砖墓,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从墓内出土了大量的砖雕作品。其中的《龙腾图》、《仕女图》、《飞天》等,虽然雕刻技术不如现代精细,但所刻的人物、动物、花卉图案等,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临夏砖雕(亦称河州砖雕)是和建筑物紧密结合的一种实用艺术,它源于北宋,成熟于明、清,到近代它又吸收了绘画、木雕的艺术特色,使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更加完美。在临夏市的一些建筑物上,丰富多彩的砖雕几乎到处可见了,而红园和坐落在市区八坊东南面的东公馆是临夏砖雕艺术保存最集中的地方,其中有不少是出自名家高手的佳作,显示了临夏砖雕艺术的独特风采和精湛技艺,因此具有很好的收藏价值。

二. 云南省 红河 红河县 红河木耳

木耳,别名黑木耳、光木耳。真菌学分类属担子菌纲,木耳目,木耳科。国内有8个种,云南现有7个种。文山、红河、保山、德宏、丽江、大理、西双版纳、曲靖等地州市都有分布,是中国木耳的生产区,产量居全国第2位。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单生或群生。

木耳子实体胶质,成圆盘形,耳形不规则形,直径3-12厘米。新鲜时软,干后成角 质。口感细嫩,风味特殊,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著名食用菌。含糖类、蛋白质10.6克、脂肪0.2克、热量306焦、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有益气、充饥、轻身强智、止血止痛、补血活血等功效。富含多糖胶体,有良好的清滑作用,是矿山工人、纺织工人的重要保健食品。还具有一定的抗癌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功能。

三. 安徽省 蚌埠 五河县 五河桂鱼

学名鳜鱼,又名桂鱼、鲈桂。在鱼类分类学上属鲈形目。其中以翘嘴镢生长最快。桂花鱼肉质丰厚坚实,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肉刺少,可补五脏、益脾胃、充气胃、疗虚损,适用于气血虚弱体质,可治虚劳体弱、肠风下血等症。

四. 云南省 红河 红河县 红河棕榈

红河棕榈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红河棕榈是云南红河红河县的。

红河县棕榈种植历史悠久。据《红河县志》记载:“清乾隆年间,境内山区已有棕树种植,本世纪(20世纪)20年代有所发展”。红河县哈尼族、彝族棕榈种植和利用历史源远流长,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棕片与棕板已成为山区群众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并形成了种棕、采棕、食棕、歌棕、舞棕、颂棕的独特棕榈文化。 很久以前哈尼族的祖先就会用棕片缝成蓑衣,是人们外出劳作理想的防潮防寒必需品,更是红河人南下“走坝子”的行装之一。后来,棕片在哈尼族的生产生活中用途极广,也就开始人工驯化、培育和大面积栽培种植了。所以,红河县境内哈尼族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习俗都与棕榈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吃、穿、住、行都离不开棕榈制品,至今流传有“年青人不砍棕榈树,只有老年人才能砍棕榈树”的习俗,人们歌颂棕榈树说“不吃你的饭,不穿你的衣,每年还送上一层皮”,也就有了“千年桐,万年棕,世代儿孙吃不穷”的美名,当下,用棕片加工棕丝做成高档床垫,是人们享受健康保健睡眠最理想的绿色家居产品,深受消费者青昧。 阿扎河是红河县棕榈树的原产地。据说远古时候,在红河洛孟和哈普后山经常有老虎出没,曾有人被老虎紧追不放,危急之时,穿上蓑衣,老虎大惊,以为怪兽,竟落荒而走。后来蓑衣就成为圣服而受到山里人的崇拜和爱戴,人们出入皆披之,一避风雨、二防凶兽。 红河县棕榈种植源远流长,采剥棕片加工棕丝是哈尼族、彝族传统的产业和重要经济来源。在哈尼族、彝族居住的山区就是一片棕榈林园,如今,棕榈树成为了哈尼族、彝族一种富贵、祥和、幸福的圣树,并把棕榈树称之为“红河哈尼梯田卫土”。平时,哈尼族和彝族老人都会讲“蓑衣圣服”、“年青人不吹棕树”的故事;每逢哈尼族、彝族六月年和十月年,无论男女老少都去街上跳“棕扇舞”,唱“棕榈山歌”;每年冬春季节可尝棕笋、棕苞、棕花菜果等美食,四至五月可品棕米饭或棕米粥等有机食品。每蓬街天,可欣赏和采购琳琅满目的棕榈工艺品作纪念。勤劳朴实的哈尼族、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一系列的棕榈文化,我县《棕煽舞》舞蹈、歌曲《棕榈情愫》已成为红河流域哈尼族聚居地区民族节日活动不可缺少的民族特色表演节目。散文《棕榈》、《棕榈情》、《棕榈林间也耕田》《棕榈树与哈尼族》等文献是红河县棕榈文化之乡的代表作品。 世界上可产纤维的棕榈科植物超过16个属100余种,但红河棕榈纤维是自然界最耐腐蚀的天然纤维,品质优良,用途极广,广泛用于工业、农业、渔业、交通运输、建筑、海产养殖、民用等方方面面。云南省80多个县(市)出产棕片中,红河县棕榈种植面积、棕片及棕丝纤维产量及质量均居全省乃至全国第一位,是全国最大的棕丝纤维原料生产基地县。红河县是有名 “棕榈之乡”。“红河棕榈”已成为红河县的一张名片。对此,中央电视台在农业综合频道(《每日农经》栏目)于2011年4月对我县的棕榈产业发展进行了专题报道。 近年来红河县委、县人民政府非常重视“红河棕榈”产业发展工作,成立了以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为组长,农科、林业、棕业公司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红河县棕榈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红河县棕榈产业科技开发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全县的棕榈产业发展和科技开发。到“十一五”末全县种植面积已达25万亩(县林业局统计数),县内棕榈企业有棕丝加工、棕丝软垫加工和棕机械加工三种类型。据不完全统计,至2012年12月,全县棕个私企业有1800余户。在此基础上红河县制定了《红河县棕榈产业发展规划》,计划最终使全县棕榈种植面积达100万亩以上,年产棕丝30万吨左右,棕丝软垫系列产品10万立方米,建成全国棕榈纤维原料种植基地、产品加工基地和技术研发基地;努力把棕编工艺产品技术开发培育成为红河县、红河州乃至云南省民族区域特色的优势旅游产品名牌之一。我县现已申请和批准的棕制品商标有“红榈”、“红河迤萨”、“阿姆山”和“棕榈之乡”4个。下一步我县还要加大对红河棕榈棕花、棕果的食用及红河棕榈药用的利用开发。 红河棕榈纤维用途广泛,可用于编织各种工业用品和日常生活用品,用于生产垫、毯、刷、帚以及绳索,如棕榈床垫、座椅靠垫、地毯、棕榈绳、棕榈扫把、棕榈衣等,红河棕榈出丝率高,棕片出丝率达70%以上,棕板出丝率达30%以上,纤维长而粗细不一,纤维长度在15~60cm,最长达100cm以上,外观呈棕色、红棕色或褐色。纤维不蛀虫,具有拉力强,耐磨擦,耐腐蚀,耐水湿等特点。生产出来的坐垫、床垫、枕头等产品,具有舒适性、透气性、无污染、不受虫蛀等特点,深受人们青睐,产品远销昆明、贵州、重庆、成都、广州、深圳、苏州、杭州、上海等地。

红河棕榈

所在地域: 云南

申请人: 红河县棕榈产业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红河棕榈产地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境内,涉及辖区内迤萨镇、阿扎河乡、石头寨乡、洛恩乡、甲寅乡、宝华乡、乐育乡、浪堤乡、架车乡、大羊街乡、车古乡、垤玛乡、三村乡,共13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1°49′~102°37′,北纬25°05′~23°26′之间,东西长81km,南北宽40km,种植面积66666.7公顷,棕丝年产量为30万吨。

五. 安徽省 蚌埠 五河县 沱湖风味鱼

沱湖风味鱼是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沱湖的。五河沱湖风味鱼以传统渔家风味为主,辅以多种中草药保健配方,味道独特,美味、食疗保健功效俱佳。

沱湖是皖北最大的无污染淡水湖,面积10万多亩,沱湖岸线曲折,芦苇丛生、菱藕连片,水质清新无污染,以盛产鱼虾蟹而闻名皖北,是蚌埠市菜篮子基地。以螃蟹为主的沱湖水产品获有“中国十大名蟹”、“安徽省名牌农产品”、“绿色食品(A级)”、“蚌埠市名优农产品”等称号,畅销国内大中城市,远销日本、韩国及港澳台等地,深受消费者青睐。

沱湖风味鱼以沱湖所产的纯天然鲜活鱼、虾为原料,经渔家传统工艺精制而成。产品以传统渔家风味为主,辅以多种中草药保健配方,味道独特,美味、食疗保健功效俱佳。目前上市有休闲即食系列有风味鱼(甜味、咸味、麻辣、微辣、五香)、烤香鱼(虾)10多个品种,是馈赠佳品。

六. 广东省 汕尾 陆河县 陆河青梅

陆河青梅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陆河青梅是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的。种植历史悠久,面积广、产量丰、质量好。品种主要有:青竹梅、白粉梅、黄梅等。果实富含多种有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能,是很好的生理性碱性天然食品。陆河被“中国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评定为“中国青梅之乡”。

陆河县位于东经115°24′—115°49′,北纬23°68′—23°28′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县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均气温21.5℃,年均降雨量2187mm,日照时数2138小时,无霜期350天以上,十分有利于各种生物的繁衍和生长。

陆河建县以来,县委、县政府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把水果生产摆上重要的战略位置,因地制宜,立足山区资源优势,在发展以青梅为主的果品生产产业化方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不断改良品种,把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实施果品产业有机结合,发展水果种植和加工贸易,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陆河县三家农业龙头企业(伟能食品有限公司、生宝绿色水果种普基地、南万茶叶公司)逐渐发挥龙头辐射带动作用,使农业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目前全县水果种植面积22.5万多亩,其中青梅种植面积10万亩,农村人均水果近1亩,出现了许多种果专业户、富裕户。

青梅由于对气候条件要求严格,且开花期很早,在春寒之地往往花而不实,因此在全国而言分布不广。陆河县气候环境最适宜梅的生长,是广东省最适宜生态区A1小区,在该县东坑、水唇、河口、河田、螺溪、南万、上护、新田、吉石溪林场均有分布种植。其中东坑、水唇、河口种植面积最多,石塔、竹园、共光、福新、罗洞、剑门坑等乡村被人们称为“青梅之乡村”

七. 新疆 阿勒泰 哈巴河县 新疆手抓饭

抓饭是新疆各族人民普遍喜爱的食物,维吾尔语称其为“波罗”。做法是先用油炒洋葱、胡萝卜条、羊肉块,然后放入淘净的大米加水焖蒸。抓饭营养丰富,具有食补的功效,是维吾尔民族过节、待客的必备食品之一。因为最初是用手抓食的,故得此名。不过现在大家吃抓饭都改用筷子或勺子,不再直接下手抓啦。

原料

羊排、胡萝卜、洋葱、大米。

调料

孜然粉、盐、酱油、姜、花椒、干山楂片

做法

1、胡萝卜洗净去皮,切成较粗的丝;洋葱切丝;姜切片;花椒和干山楂片放入一次性调料包中待用; 2、大米洗净,用清水浸泡30分钟; 3、羊排洗净斩成小块,锅中加适量凉水放入羊排和姜片,大火烧开后将浮沫撇干净,调入酱油、盐、孜然粉,放入花椒和山楂料包,盖上锅盖转中小火煮15-20分钟。待羊肉煮至用筷子可以顺利戳出小洞即可关火; 4、炒锅倒油烧热后,放入洋葱煸炒变色后,加入胡萝卜翻炒约2分钟盛出; 5、先将羊肉放入电饭锅,然后放入炒好的洋葱和胡萝卜,再将泡好的大米沥干平铺在最上层。将煮羊排的汤倒入电饭锅,汤以刚好没过所有材料为宜。盖上锅盖,执行正常的煮饭程序,饭煮熟后用勺子将饭搅拌均匀即可。

提醒

1、煮羊排的时候,水一开就要立刻撇去浮沫,浮沫要撇干净,因为之后要用这个汤代替水来焖米饭。 2、煮羊排的时候放几片山楂可以有效的去除羊肉的膻味。

3、胡萝卜不能切得太细,否则和米饭同煮的过程中会化掉。

八. 陕西省 安康 白河县 玫瑰包子

原料配方:面粉450克 老酵面50克 小苏打5克 白糖300克 化猪油150克 蜜玫瑰25克 清水275克 熟面粉75克

制作方法

1.发面:将面粉、清水、老酵面调制成团,发酵。

2.放碱:将发酵后的面团加入小苏打、白糖(50)克、化猪油(50克),反复揉匀,用湿纱布盖好饧15分钟左右。

3.制馅:先将白糖、熟面粉置案上,拌和均匀,再把蜜玫瑰用化猪油调散,加入白糖、熟面粉反复搓揉,直至白糖、熟面粉、化猪油、蜜玫瑰均匀地混合为一体即成馅心。

4.成型熟制:把饧好的面团揉匀,搓成直径为2.7厘米的圆条,均分为10个面剂;再用手分别按成直径7厘米的圆皮,包上馅心收口,收口处贴蒸纸,放入蒸锅内。用旺火沸水蒸约15分钟即熟。

产品特点:色白松泡,香甜油润。

九. 贵州省 黔东南州 剑河县 香禾

黔东南自治州黎平、从江、榕江等地香禾--稻中的珍品。香禾叶、茎、花、种子都有香味。扬花时节,一亩香禾十里香。香禾品种很多,香味最浓郁、经济价值较高的有白毛香禾、把塘香禾、红毛香禾、大香禾等。香禾芒长穗大粒饱,一般产300公斤上下,粒谷粒黄、白、黑、红色,不同品种颜色深浅不一。香禾耐瘠、耐阴、耐寒、抗锈,从江一县,常年种植面积达400公顷。香禾饭香气四溢,糯性,营养丰富。经分析,香禾蛋白质、赖氨酸、脂肪等含量,都超过一般优质稻米。

十. 新疆 博尔塔拉 精河 精河县棉花

精河县棉花种植面积21万亩,总产为42万担,全部种植品种棉花中棉24号和新陆早系列,822品种为主栽品种。这两个品种的特点是强度高,马克隆值适中,纤维长度29mm以上,含糖量低,可纺性好。1995年被国内贸易部定为国家商品棉基地,1995、1996年连续两年被国内贸易部评为“科技兴农”先进单位。( 博尔塔拉)
哈巴河必买的特产哈巴河土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