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的恩施特产有哪些 恩施适合送礼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3-30 03:44:50

一. 湖北省 恩施州 恩施市 恩施黄牛肉

恩施黄牛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恩施黄牛肉肌肉有光泽,呈玫瑰红色,大理石花纹明显;脂肪呈乳白色;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不粘手;指压后的凹陷立即恢复;香味浓郁。恩施黄牛肉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恩施黄牛”是目前全国少有的具有原生态品质和没有“杂交污染”的优质地方品种,是优良的地方畜禽遗传资源,被列入《湖北省畜禽遗传资源志》。肉牛养殖业已经成为恩施州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

恩施黄牛肉产地范围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8个县市现辖行政区域

一、种源

本土山地黄牛。

二、饲养条件

1.饲养环境:饲养地位于产品产地范围内的武陵山山区地形,海拔300米至2000米,分布有成片的巴东红三叶、白三叶、山豆根、野豌豆、杂灌木等组成的天然植被。以清江水系的山涧溪流为饮水。

2.饲料条件:以天然植被为主要饲料,补饲适量青贮料和青干草。

3.饲养方式:放牧加补饲。

4.圈舍条件: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平坦或缓坡地,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牛舍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通风换气和卫生条件。

5.饲养管理:

(1)去势:公牛在10月龄前去势。

(2)冷季饲养管理:11月至次年3月期间,平均每天放牧不少于4小时。

(3)暖季饲养管理:4月至10月期间,平均每天放牧不少于6小时。

6.出栏:2至3岁,体重280kg至350kg。

7. 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三、屠宰加工

宰后1小时内用水冲洗胴体后,在0℃至4℃环境下排酸24小时。在后续分割、流通和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0℃至4℃范围内。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肌肉有光泽,呈玫瑰红色,大理石花纹明显;脂肪呈乳白色;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不粘手;指压后的凹陷立即恢复;香味浓郁。

2.理化指标:肌间脂肪≥6%,硒含量≥0.05mg/Kg。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二. 湖北省 恩施州 恩施市 恩施紫油厚朴

恩施紫油厚朴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恩施紫油厚朴是湖北省恩施州的传统名贵中药材,因主产区位于双河乡双河桥, 图1 恩施紫油厚朴

.又名“双河厚朴”。恩施州栽培历史悠久,产品质优、色紫、油润,故称“紫油厚朴”。恩施市双河桥的紫油厚朴最为著名,数量多,树龄长,被誉为上品。2005年8月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获得保护。.

恩施是紫油厚朴原产地,也是中国厚朴的集中产区。恩施市双河乡(200 图2 恩施紫油厚朴基地

.1年乡镇机构合并,双河乡合并到新塘乡.)厚朴种植历史悠久,该乡水杉坝农民16世纪就开始栽种厚朴,并世代相传。《施南府志》载“凡生儿育女,须栽厚朴一坡(一般100余株),待儿女长大成人,砍伐剥皮,经加工后出售,以备婚嫁用物”,如此代代相传至今。因此恩施双河产的厚朴树龄长、皮厚、香气浓、油性重、质量好。通过在恩施多处发现的公元1841年(清道光21年)刻有府县颁布的种桑、植桐、栽漆、育厚朴、播乌桕劝令的石碑,可以看出,清代当地0已经对厚朴的种植进行指导。20世纪70年代,国家在厚朴主产区建立了湖北恩施(双河)、四川都江堰、广西资源、浙江景宁四个万亩厚朴基地,恩施双河为其它产区提供了大量厚朴种子、种苗。厚朴的种植、加工一直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20世纪初,双河厚朴已远近闻名,引来了湖北、湖南、四川、江西等地客商,他们长年驻地加工、收购和外销,并且将周边相邻县市的厚朴集中在水杉坝加工,产品由各地药商运到沙市、长沙、武汉后,再整装出口香港、日本及东南亚等地,形成了厚朴收购、加工、销售集散地。当时的商品加工质 图3 紫油厚朴基地

.量、规格要求相当规范,操作技术要求严格,并形成了一套严格、独特的采收、加工技术。
20世纪70年代国家投资在建设了四大厚朴药材基地,恩施万亩紫油厚朴基地是其中之一。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厚朴市场行情飙升,当地农民无节制的砍伐,导致厚朴面积锐减,至20世纪90年代初,恩施成年厚朴林留存面积不足万亩。而厚朴采收年限在15年以上,造成接下来10多年内,紫油厚朴有名无货的尴尬局面。
2001年厚朴同时列入国家和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2006年厚朴又被列入“十一五”重大项目“湖北省地道药材生产和质量规范体系的建立”,2010年厚朴又被列入“十二五”湖北省六个重点地道药材品种。建成了以恩施新塘乡双河管理区长岭岗为中心的厚朴规范化种植基地5000亩,同时建成了相应的恩施紫油厚朴良种繁育基地。其中建立了母本园500亩,育苗基地250亩,指导公司和农民办育苗基地500亩。年提供优质厚朴种子10000公斤,苗木400万株,为从源头上控制种子、苗木质量,提高厚朴规范化种植水平创造了条件。同时辐射周边厚朴种植面积近30万亩,种植规模在中国国内首屈一指。
2010年恩施市种植面积31.2万亩,最高年收购量是1988年的2120.8吨,占当年中国厚朴(包括温朴)收购量的60%,2010年前几年的年产量在1000吨左右,仍占中国厚朴(包括温朴)产量的30%。优良的地方品种和长期形成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初加工技术,赋予了恩施紫油厚朴更多的文化底蕴,并于2005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了对恩施紫油厚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批准自2005年8月25日起对恩施紫油厚朴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公告2005年第112号)。.

保护范围

恩施紫油厚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湖北省恩施市人民0《关于界定恩施紫油厚朴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建议的函》(恩市政[2004]66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北省恩施市辖行政区域的崔坝镇、沙地乡、太阳河乡、红土乡、新塘乡、白果乡、板桥镇、盛家坝乡等8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三. 湖北省 恩施州 恩施市 油香儿

将大米、黄豆按一定比例和好,用水浸泡一个晚上,次日用石磨磨成糊状放入桶中,再用特制的铁勺盛装,一般加上肉丝、土豆丝、洋葱、大蒜、花椒等佐料在锅中煎炸而成(内馅可随客人口味而变化)。油香儿呈圆状,深红色,清香可口,有“中国汉堡包”之美称。

四. 湖北省 恩施州 咸丰 土家烧饼

土家烧饼又名掉渣烧饼、抖掉渣烧饼,因烤后外层酥松,稍一震动就可掉渣而得名,有“中国比萨”之美称。土家烧饼是恩施地区极富地方特色的小吃之一,尤以恩施老城区六角亭田发勇家族制作的“田烧饼”为典型代表。“田烧饼”为祖传工艺,远近闻名。

曾风靡全国的掉渣烧饼(土家烧饼),因部分商家不得要领,质量难以保证使声誉受到影响,但在恩施地区,这一传统工艺是源远流长,正在发扬光大。

土家烧饼的主料是面粉,先用老面发面,后以肉、葱、花椒等为原料做成馅,掺合在一起做成椭圆形饼状,抹上酱油、芝麻等,在瓦缸内用木炭烤制而成。烤熟的土家烧饼面色金黄,外酥内软,清香诱人。

五.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利川山药

利川山药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利川山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又名"薯蓣"。多年生缠绕藤木,有青、白、红藤三种。四月生苗延蔓,紫茎绿叶,叶有三尖,似白牵牛花叶而更光润。五六月开花成穗,乳白色。结荚成簇,荚凡三棱合成,空而无仁,大小不一,皮色土黄而肉白,可用以繁殖,煮食甘滑与其根同。地下具圆柱形肉质块茎,如脚掌者,称"脚板苕"。多用块茎或珠芽繁殖,块茎供食用;中医学上用作益健脾胃、补肺肾药,性平、味甘,主治脾虚泄泻、消渴、遗精、带下等症。据浙江农大《高等院校教材》载:山药含水分76.76%,碳水化合物19.68%,蛋白质1.89%,脂肪0.06%,粗纤维0.45%,灰分1%,还含有维生素A、B、C、E,胆碱、粘液汁、酶、薯芋皂甙等。利川山药以块茎大、根须大、根须少、皮薄、肉细、味美而著称。主产团堡、元堡、凉雾等地,年产达1000吨以上,主销川、鄂、湘诸省。( 利川)

利川山药,在利川市有1500多年的种植历史,地道的山珍佳肴,是来自山野的“绿色之风”,富含硒、锗等稀有微量元素,性平味甘、无副作用,是医疗上一种常用中药,也是人们喜食的一种上乘滋补蔬菜和天然保健品。利川山药中尤以利川市团堡镇产的红皮山药品质最佳、药用价值高,其特点为皮薄(呈淡紫红色)、色白、质实、高粘液质、水分含量低、味清香怡人、口感绵和。 2007年,利川山药成为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8年,利川山药产地被国家绿色食品中心认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009年,利川山药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同年,在农业部信息中心举办的首届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论坛上,“利川山药”的品牌价值为2.32亿元;2010年,“龙船水乡”牌利川山药获国家有机转换食品认证;同年,“龙船水乡”牌利川山药被选定为上海世博会专供产品,在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成功签约160万美元。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利川山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现批准自即日起对利川山药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利川山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湖北省利川市人民政府《关于拟界定利川山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函》(利政函〔2006〕50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北省利川市团堡镇、柏杨坝镇、建南镇、忠路镇、谋道镇、汪营镇、元堡乡、凉雾乡、文斗乡、沙溪乡、毛坝乡、南坪乡、都亭街道办事处、东城街道办事处等1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六. 湖北省 恩施州 建始县 白肋烟

建始县花坪乡这个地方,因长期种植白肋烟而享有“烟大乡”之美誉

七. 湖北省 恩施州 恩施市 恩施酱香饼

恩施酱香饼是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的特色小吃。恩施土家香酱饼以香、甜、辣、脆为主要特点,它香中有香,甜中带绵,辣而不燥,外脆里软。

土家酱香饼也叫香酱饼,是湖北省恩施长阳土家族的一种特有的小吃。

恩施酱香饼的制作方法:

面料:高筋面粉20斤、干酵母50克、泡打粉65克、糖2、吉士粉半匙、水12斤、色拉油400克、

馅料:生猪肥肉末(不要瘦肉)11斤、蒜5两、姜5两、孜然5半匙、辣椒油适量、辣椒粉适量、豆瓣酱适量(炸熟)鸡精粉适量、蚝油半瓶(或老抽适量)盐适量辣椒油: 色拉油(适量)在没开的时候倒放辣椒粉(适量)中搅匀制作饼表面油: 色拉油30斤,大葱5根,大蒜,姜各半斤,麻椒20克,芹菜4两,花椒25克,大料20克,桂皮30克,当油开的时候把这些料倒入炸至无水份捞出既成.

制作:

1.面粉,面料倒入和面机和面,色拉油分二次倒入和匀。

2.面揪剂子每个135---150克,擀皮抹一层满薄薄的馅,包起来擀成饼,在饼的上面抹上一层匀称的馅。在馅的上面在抹一层表面油。

3.在饼的上面撒上一些芝麻(生)葱花

4.饧三至五分钟,放入烤箱,烤至表面金黄色即可。

八. 湖北省 恩施州 建始县 花坪牡丹

丹皮是常用的中药,以根皮入药。它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功效。主产于四川、安徽、山东、贵州、湖南、湖北等地,建始县花坪乡自1988年来就着力在适种村发展丹皮这一名贵药材,到目前种植面积达3000亩,产值在600万以上,建起了全县乃至全州最大的丹皮基地,其周塘村还被州政府首批命名为药业专业村。

九. 湖北省 恩施州 恩施市 恩施酸萝卜

恩施的酸菜的确是一绝,很遗憾外地人对这个不以为然,他们理解的酸菜无非是四川的袋装泡菜,或者东北的酸菜。恩施的酸菜跟这两种酸菜味道大不相同,这里就给你介绍一下恩施的酸萝卜,我希望能让你垂涎欲滴。

要有好的酸菜,先要有好的酸水坛子。一口好的酸水坛子,有几个条件。首先,坛子本身的质量要好,要肚大口小,封闭严密,不透气,坛沿能装适量的清水(可加盐,防止蚊子产卵,长出跟斗虫)。最重要的是,在揭开坛盖的时候,坛沿的水不能返流进坛子里,以免损坏酸水的品质。其次,跟酒一样,酸水的年代越久味道越醇厚。有的坛子是传了十几代人的,那里面说不定还有乾隆年间丢进去的姜块呢。第三,要注意保养酸水,防止变坏。不能频繁揭开坛盖,揭开之后要尽快盖上,防止“喝风”。要注意有些蔬菜虽然泡了之后很好吃,却可能让酸水走味,所以要尽量少往里面放,比如包菜、白菜帮、萝卜缨子。有些蔬菜却不妨多泡,如新鲜的嫩大蒜、新姜和开春之前的萝卜,这些是养坛子的。尤其是大红辣椒,坛子里不可没有。还有一些东西本身并不是吃的,或者不是很好吃,却可以丢一些进去,也有助于保养酸水,比如花椒、紫苏。除此之外,在酸水保养上最重要的就是,坛子要注意加水和加盐。

有了好的酸水坛子,就可以泡制出自己喜欢的酸菜了。

各种酸菜中,最普遍的是酸萝卜,大概是因为萝卜水分很多,容易进味,口感又脆,即使泡过了头,也不会因吸收过多的酸水而软烂。

萝卜有白萝卜和红萝卜,一般人喜欢泡红萝卜(不是胡萝卜。武汉人称胡萝卜为红萝卜),可能因为颜色好看,形状也比白萝卜精致。

十.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利川莼菜

利川莼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利川莼菜,指产于湖北省利川市所辖行政区域内生产的莼菜。莼菜是珍贵的水生蔬菜.,莼菜口感滑润,为其他任何蔬菜所不及,堪称一绝。同时,莼菜的胶质中所含的葡萄糖甘露聚糖确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利川莼菜,由于生长环境独特,在口感和胶质含量方面都优于其它产区产品。2004年,被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地理标志产品予以保护。..

利川属云贵高原东北的延伸部分,为高寒地区。巫山余脉和武陵山余脉在这里交汇,境内四周山峦环绕,中部平坦,海拔一般在1000~1300米,全境地势高于相邻各县(市),是一个典型的高山悬圃。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使这里夏无酷暑,云多雾大,日照较少,雨量充沛,空气潮湿,非常适宜莼菜这种水生草本植物生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通过了对利川莼菜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批准自2004年12月23日起对利川莼菜实施原产地域保护(公告2004年第200号)。.

地域保护范围

利川莼菜原产地域范围以湖北省利川市人民0《关于界定利川莼菜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利政函[2004]95号)提出的地域范围为准,为湖北省利川市所辖行政区域。

恩施州适合带走的特产恩施特产有哪些值得带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