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特产推荐理由 定西特产必买十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2-23 14:30:41

一. 甘肃省 定西 岷县 岷县根雕

岷县山大沟深,山中老树桩、树根,千奇百怪,苍老古朴,形态多姿,新颖别致,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按自然原型稍加修雕,或小鸟,或雄鹰、或凤凰等凌空展翅高飞、逼真生动。树根不但缩影为山石、楼台,反映独特的大自然美景,而且还可以作为花卉盆景的底座,提高人们的欣赏水平。

根雕是根艺的一种,它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根雕艺术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所谓“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就是说在根雕创作中,大部分应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少部分进行人工处理修饰。因此,根雕又被称为“根的艺术”或“根艺”。

二. 甘肃省 定西 安定区 安定马铃薯

马铃薯是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的。安定马铃薯薯块大、薯皮光滑、薯型整齐、干物质含量高、口感好、耐运输、耐贮藏,产量和质量在全国均处于一流水平。

定西市安定区是全国最适宜于马铃薯种植的三大区域之一。区内海拔高、气温低、温差大,雨热相对充足期正好与马铃薯块茎膨大期相吻合,所产马铃薯薯块大、薯皮光滑、薯型整齐、干物质含量高、口感好、耐运输、耐贮藏,产量和质量在全国均处于一流水平。

2008年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103万亩,平均亩产1250公斤,总产130万吨。2009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04万亩,占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的一半以上,占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的1/8。各乡镇都建立了5000亩以上的示范基地,其中凤翔、李家堡、宁远、内官、香泉等乡镇还打破行政地域限制,建立了万亩以上示范基地,基地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安定区已成为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总产量最大的县(区)。2001年被中国之乡推荐暨组织宣传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

依托“中国马铃薯之乡”这一品牌,相继申请注册了“新大坪”、“陇中大坪”、“鲁家沟”、“金定”、“环宇”、“超兴”、“金大地”等10多个商标,获得了脱毒种薯原产地、绿色A级食品、有机食品、定西马铃薯原产地商标等国家级认证。

三. 甘肃省 定西 渭源县 黄香沟鸡

黄香沟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渭源县因地处黄河最大支流——古老渭河的发源地而得名。是黄河上游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境内发现大量仰韶文化、马家窖文化、齐家文化遗址,是三大古文化的融汇之地。它是中国古丝绸南路的必经之地。 丝绸南路由汉代长安出发,沿渭河西行,经渭源,最终入河西走廊。县内有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的全国独一无二的悬臂式纯木拱桥灞陵桥、葬有孤竹国二圣伯夷和叔齐的首阳山、鸟鼠同穴渭水源、秦长城遗址等渭河流域丰厚的文化积淀。历代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诸多手迹。 渭源县有着悠久的养鸡历史。据《渭源畜牧志》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本地群众就有饲养土鸡的习惯;清代乾隆年间举人吴镇诗云:“坡前草壮禽满园”,足以说明300年以前当地就有养鸡的传统,并有放养的习惯。直至今日,当地尚流传着:“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养羊为赶毡,养鸡下蛋为换油盐钱”的民间谚语。 当地相传 ,在很久以前,这里的农牧民有饲养斗鸡的历史,在五百年以前,当地养鸡供肉用和蛋用现象以相当普遍。在清代当地所养的土鸡,鸡肉味道独特,纯正鲜美,供当地衙门和贵族食用。 黄香沟鸡产区具有优越的饲草料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为黄香沟鸡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世界养鸡业的蓬勃发展,也促使当地人们对当地传统的优良进行品种选育,从而培育出了肉质鲜美细嫩、营养丰富、味道纯正的地方优良品种—黄香沟鸡。黄香沟鸡在草地丛林中自由运动、栖息,主要觅食嫩草、砂粒、小虫、植物茎、叶、籽等,适当 补充一些原粮,由于生长在独特的自然环境、独特的饲养方式和独特的饲料来源,形成了黄香沟鸡典型的品质特性:体质结实、抗病力强,肉质好、营养丰富、风味鲜美的纯天然营养食品。 黄香沟鸡生产规模及经济效益:黄香沟鸡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16 个乡镇的217个行政村,年饲养量达到500多万只,出栏量350多万只,黄香沟鸡肉产量达到5200吨,实现产值近1亿元,给农民带来经济纯收入1700多万元,产品销往国内外。

黄香沟鸡是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黄香沟牧场的。黄香沟放养鸡可自由在山坡上采食中药材茎叶、 嫩草、小虫,故鸡的毛色鲜亮、肉质细嫩、鸡肉味鲜、味纯、口感好、营养高,是地道的绿色食品,也是物美价廉的高营养滋补品,市场前景广阔。清水粉壳蛋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渭源县具有发展南山放养鸡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县不仅天然草场面积大,而且经过几年的退耕还林(草),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已达到12万多亩。全县有孵化场两个,年孵化小鸡100万只,育雏户40多户,贩运户50多户。现正在组建南山放养鸡协会,通过“协会”的示范、引导、带动,使南山放养鸡饲养规模不断扩大,逐步形成“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饲养模式。

黄香沟牧区有优质天然草场20多万亩,观己围栏改良5000多亩。黄香沟社有农户16户,基本上以养殖为主,今年结合天然草场恢复与建设项目实施,每户除留两三亩耕地种植蔬菜、洋芋等外,其余耕地全部种植牧草和饲料。全社种植紫花苜蓿和红豆草等多年生牧草232亩,种植豆类、大麦等饲料70亩,改建牛、羊圈20栋, 851平方米。养鸡100只以上的有5卢,全部是放养。该点科技人员直接进入项目区积极参与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黄香沟南山放养鸡示范点现放养鸡群4000只,正在育雏2000只,四月份投放的鸡群开始出栏,单鸡重达4—5斤,售价20—25元/只,成本为14元/只左右(包括鸡苗、饲料、疫苗、人工、折损等)。由于放养鸡可自由在山坡上采食中药材茎叶、 嫩草、小虫,故鸡的毛色鲜亮、肉质细嫩、鸡肉味鲜、味纯、口感好、营养高,是地道的绿色食品,也是物美价廉的高营养滋补品,市场前景广阔。该示范点打响了南山放养鸡的品牌;唱响了畜牧强县的主旋律。

该县不断加大技术支撑,畜牧部门打造骨干团队,全力以赴为畜草产业大发展、大跨越提供技术支撑。“借船出海”,坚持招商引资与激活民资并举,先后引进金宁科技养殖公司、高远牧业公司等企业27家,投资总规模3亿元;引导和扶持养殖大户、致富能人兴办养殖企业、领办养殖小区。今年,新发展养殖企业和养殖小区128家,新注册养殖专业合作社38个,新发展规模养殖户1707户;建成南山放养虫草鸡规模养殖点43个、孵化场3个;引进金宁科技养殖公司和神农现代农业科技公司建设两家屠宰加工厂,填补了县域畜产品加工领域的空白。品牌打造实现新突破。继该县南山放养虫草鸡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A级绿色食品认证”、“秀峰牌”商标被评为“甘肃省著名商标”之后,“秀峰牌”南山放养虫草鸡在去年省农产品交易会上被评为“金奖农产品”、在上海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被评为“畅销产品”。

2013年,渭源县南山放养虫草鸡协会申报的“黄香沟鸡”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黄香沟鸡产地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西南部的渭源县,渭源县东连陇西,南接漳县、卓尼,东北与安定接壤,西北和临洮毗邻,西南与康乐、临潭隔洮河相望。属陇西台地黄土高原边缘与西秦岭北坡地带。全境山岭纵横,形成山多川少的地形,地势东北低、西南高,最高峰露骨山海拔3941米,最低渭河谷地的三河口1930米。黄香沟鸡产地范围以甘肃省渭源县黄香沟为主,涉及渭源县16个乡镇,所辖217个行政村。东径103°44′-104°20′,北纬34°53′-35°25′,东西长60公里,南北宽56公里,总面积2065平方公里,海拔1930-3941米,区域内有广阔的天然草场,无工业污染。黄香沟鸡年总生产规模500万只,出栏量350多万只,鸡肉产量达到5200吨。

四. 甘肃省 定西 安定区 定西马铃薯

定西马铃薯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定西马铃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定西马铃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定西马铃薯

甘肃省的马铃薯产量名列全国,而定西县马铃薯产量又是甘肃省之首,所以,定西市委、县政府把发展甘肃定西县的马铃薯种植及销售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抓,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加工销售不断增值,经济效益日益突出。

甘肃是全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定西又是甘肃马铃薯最大主产区。经过多年发展,定西在马铃薯种植基地建设、良种工程、优质新品种应用与试验、仓储体系、合作经济组织、外销加工及市场扶植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鲜薯及薯制品走俏全国20多个省市区,并远销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为进一步宣传定西马铃薯,提高知名度,定西县委、县政府按照“争优创精”的思路,打响“名牌”攻坚战,于今年4月上旬向中国农学会经济委员会提出申请,命名该县为“中国马铃薯之乡”。4月6日中国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副主任兼中国报社社长刘真、中国农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翔等一行5人来定西县实地考察论证后,报请中国农学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审定,同意命名定西县为“中国马铃薯之乡”。

甘肃省定西县迅速扩大了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于1999年全县种植面积48.9万亩,总产50.66万吨,农民人均马铃薯增收340元;2000年种植面积达到53.7万亩,以均增收306元;2001年种植面积达60万亩,预计总产达93万吨,销售突破70万吨,实现产值3.72亿元,销售收入2.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

地域范围

台子、五峰、威远、西山、蔡家堡、东沟、东和

五. 甘肃省 定西 通渭县 通渭荞麦

甘肃省通渭县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气候干旱,生态条件差,属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区。荞麦是我县主要的复种作物,其抗旱、耐瘠性强,生育期短,营养价值独特,不仅是一种备荒救灾作物,而且还具有开发保健食品的广阔前景。长期以来,荞麦被视为小宗作物,由于对其科研与生产不重视,致使品种混杂,耕作粗放,产量一直低而不稳,加之荞麦的深加工和出口商贸滞后,荞麦生产的商品化程度低,生产没有形成规模。

六. 甘肃省 定西 陇西县 陇西牡丹

陇西牡丹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牡丹在唐、宋时期的西安、洛阳和彭城是盛极一时的。后来又有“菏泽牡丹甲海内”之说。这样人们就只知洛阳、菏泽、彭城牡丹之名贵,而不知天高土厚的西北牡丹,更不知陇西地区的优质紫斑牡丹。

陇西牡丹,历史悠久。据清乾隆《陇西志》记载:“牡丹为名胜,品最多”,卷十一、十四页记载《南安辛氏牡丹园》最有名,并赋诗赞誉。相传唐时陇西有“龙宫花园”每年向长安进贡大量优质牡丹。现今老人们还时常提到的清代进士祁荫杰的“祁家花园”、春家巷“王家花园”、新街巷“陈家花园”名气就很大,并流传下了许多歌咏牡丹之丹青词赋,例如《陇西志》记载《咏南安辛氏牡丹园》:爱惜芳园香满枝,天然国色费胭脂。花王富贵名相称,学士风流酒最宜。芸阁双青人共倚,朱栏百宝日初移。归来勒马诗千首,不许青莲笑我迟。

民国年间,丙戌浴佛日,陇西学士马君、祁作霖、王新三、陈海泽等畅游于陈氏牡丹园,赏谈之余,众发感慨,由祁作霖执笔撰写了《丙戌浴佛日游陈氏花园咏牡丹芍药赋》:世之论花者,谓菊有坚节能耐寒,能傲霜,为人所艳称而嘉赏。至于牡丹芍药,人多以为繁花不久而鄙视之。余窃以为菊之有节,固甚佳。而菊之有节傲霜,尤不知牡丹芍药之际遇隆盛焉……此吾所以每睹牡丹芍药而羡慕,对菊花而太息也。

陇西独特的自然环境为牡丹生长提供绝佳条件。陇西牡丹属多年生落叶灌木植物,与中原牡丹和蜀地牡丹不同,其花头大、层瓣多、植株高、根系发达、喜阳、花期长且抗病虫害,寿命长达百年。更为奇特之处是牡丹花在陇西绝大多数为紫斑牡丹,无论何种花色,它的每瓣花片根部都有如同扇状形的墨紫色或深红色斑点,是牡丹王国里的瑰丽奇葩。再者历史底蕴浓厚,陇西自古是郡府所在地,官宦商贾往来频繁,尤其是达官显贵之人对养植牡丹情有独钟。在陇西经商为官都要带上家乡牡丹花种,培植于庭院、官府之中。一曰可美化环境,取富贵长久、春风得意之寓;二取怀念家乡,不忘根本之意。而所植花木就像襁褓中的幼儿在天高土厚的南安福地纳天地之灵气,茁壮成长,出脱得质朴、壮实。

昔日多为贵族雅士们赏玩的紫斑牡丹现已成为寻常百姓的心爱之物。当今的陇西,种植牡丹之风更盛,仁寿山公园、西北铝加工厂花园、昌谷乡、菜子沟、西郊二十铺村、三台乡、北关城壕、董家河滩、王家门、北山陈家庄等都是牡丹种植重点地域。

七. 甘肃省 定西 通渭县 通渭苦荞麦

通渭苦荞麦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通渭苦荞麦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现辖行政区域

《通渭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通渭苦荞麦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通政发〔2016〕81号

甘肃省地方标准:

《通渭苦荞麦》(草案)

八. 甘肃省 定西 岷县 铜铝铸造

铜铝铸造技艺是流传于甘肃省岷县清水乡清水村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1982年被国内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该技艺主要以翻沙铸造工艺制作铜铝带锅、铜火盆、铜香炉、铜钟、铜柱基等日常用品,产品主要销往西藏、四川、青海等少数民族地区,其加工已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传统手工生产程序,而且因每一次翻沙模具都只能使用一次,因此产品被深深地打上了手工制作的印记,具有很强的不可复制性。有些器具如铜锅、铜火盆、铜香炉等在少数民族地区经过长时期的使用已经成为财富与文化的象征,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它的生产工艺,器物造型保留了中国最传统的铸造工艺,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九. 甘肃省 定西 漳县 漳县蚕豆

漳县气候湿润 、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发展蚕豆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蚕豆栽培历史悠久,己有2100多年。漳县蚕豆以粒大、色白、籽粒饱满 、营养成分高、无病虫害而享誉四海,深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依托自然资源优势 ,积极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蚕豆、中药材和马铃等具有区位优势的产业,为当地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培植 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拓展了广阔的领域。据统计,2001年漳县蚕豆种植面积11万亩,产量达2750万公斤,分别占全县粮食面积和粮食总产的28%和31%;2002年漳县蚕豆面积扩大到15.6万亩,预计产量将达到3900万公斤,约占全县粮食总产的35%,收入将占全县粮食总收入的51%。目前,全县从事蚕豆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从业人员己达1.26万人,年实现利税 2450万元,成为出口创汇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特色产业。

十. 甘肃省 定西 漳县 把把肉

把把肉

俗称“份子肉”,又叫“打平伙”、“凑份子”,源于盐川民间社火、祭祀活动。一般在二月二、四月八、五月五、六月六、七月十二、八月中秋、九月重阳、腊月初八等传统的民间节日期间进行。或猪一头,或羊几只,在农闲时节,村民少则十多户,多则三五十户,联合宰猪、杀羊,请厨师调做。将整条猪羊煮熟放在案板上,取肉褪骨,将割下的熟肉剁成糊状。是猪肉者,佐以大香、花椒、大蒜、大葱、香菜,少许食醋。是羊肉者,佐以丁香、小茴香、紫兰、大蒜、大葱、香菜。然后将调料拌匀、攒紧,使调料和熟肉粘接一起,按凑份子的人数或户数分成小堆,一户一堆或一人一堆,分而食之,味酣肉美。据说漳人王宪任河南巡抚时,爱吃家乡美食,随带盐川厨师专做“把把肉”,并请同僚品尝。

甘肃定西特产必买十种定西特产前十名排行榜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