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县的美食特产 龙游特产小吃说明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3 04:10:00

一. 内蒙古 兴安盟 科尔沁右翼前旗 酥香、焦脆的烤羊腿

酥香、焦脆的烤羊腿

据传,烤羊腿曾是成吉思汗喜食的一道名菜。成吉思汗东征西伐期间,掌管伙食的-,为了缩短成吉思汗的吃饭时间,以便让他稍事休息,并未征得成吉思汗同意就把成吉思汗经常吃的烤整羊,改为切块烧烤了。当时,成吉思汗战事繁忙,并没有留意这些事。而侍从却天天向给他端一盘烤羊腿让他吃。由于烤羊腿肉质酥香、焦脆、不膻不腻,他非常爱吃。以后,他每天必食,逢人还对烤羊腿赞赏一番。从此,牧民们的餐桌上便多了一道名菜。

随着时间的流逝,居住在城市里的厨师,吸取民间烤羊腿的精华,实行科学烹调,它就逐步成为当今宾馆、饭店的名肴,受到人们的注目和青睐。到鄂尔多斯草原观光游览,畅饮马奶酒,饱饱吃上几顿烤羊腿,对初来乍到的人来说,这是多么美的一种享受啊!

二. 陕西省 宝鸡 麟游县 麟游烤烟

麟游烤烟

当最后一筐烟叶放上磅称后,麟游县的5.1万担烟叶全部收购完毕,并且在产值、户均收入、烟叶税等各项指标均实现了历史最好水平。麟游县把烤烟产业做为强县富民的主导产业,不断加大政策扶持,跟进烟水配套,健全综合服务,通过几年来的发展,种植面积及产值逐年增长,使全县群众普遍尝到了种烟的甜头,同时也涌现出不少种烟大村、大户。今年,麟游县烤烟种植面积由去年的2万亩增加到了2.5万亩。在烤煤及物资价格大幅上涨、大田移栽后长期干旱等诸多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县乡分别出台了各项奖励政策,并着重从田间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入手,组织抽调了100多名技术好、能吃苦的专业技术人员,长期驻扎在乡镇、农村,协助农民作务烤烟,防治病虫害,烘烤烟叶,并在烟叶交售前来到烟农家里,逐户帮助指导烟农分捡烟叶等级,提高烟叶纯度,以此来提高烟农的收入。通过努力,麟游县今年烟业生产实现产值2774.48万元;亩均产值达到1094元,较上年增长154元;烟农户均收入11826元,户均增收3881元;烟叶税达610万元,同比增加195万元,增长47%。丈八乡桑坪村农民魏义龙今年种烟人均收入上了万元,而丈八乡全乡仅烤烟一项,人均纯收入也达到了811元。

三. 山东省 聊城 莘县 伊尹治国美食养生宴

伊尹,商初大臣。出任前,曾在我县莘亭一带躬耕。《孟子》中记载:“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伊尹是商朝五朝元老,历佐商汤、外丙、仲壬、汤孙太甲和沃丁,理政安民60余载,治国有方,权倾一时,为商朝600年基业奠定了基础。伊尹是中国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宰相、第一位帝师,被孟子称为“圣之任者”。同时,伊尹还被中国烹饪界尊为“烹饪鼻祖”和“厨圣”。

伊尹治国美食养生宴,把握了伊尹治国、养生、美食三个理念。伊尹以鼎烹说汤,分析天下大势与为政之道,主张“居上克明、为下克忠”,注重尊贤、用贤。“治大国若烹小鲜”是对他的高度评价。《汤液经》为后世食疗、养生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伊尹五味调和等烹饪理论,被历代宫廷食典延续使用。本套宴席既体现了伊尹时期的美食养生文化,亦体现了伊尹的治国理政思想,是上古治国美食养生的生动再现。

四. 浙江省 衢州 龙游 龙游笋竹

龙游县境内有竹种7属33种,竹林面积达32.04万亩,占全县林地的35.49%;总立竹量4795.61万株,素有"浙西竹库"之称。

全县以中国星火总公司龙游压板厂为龙头,大力扶持发展以笋竹为原料的林产品系列加工业,建成了800余生产竹胶板、建材、造纸原料、食品、文化用品、工艺品、农具等10大类200余种笋竹制品的生产厂家。龙游压板厂是当今国内规模最大的积成式竹胶板生产专业厂家之一,年加工生产能力达1.4万立方米。所生产的"腾龙"牌积成式竹胶板广泛应用于汽车底板、篮球架板、火车车厢板、国际集装箱板等,产品销往六省一市。该企业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节约木材?quot;、"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全县有水煮笋加工企业20多家,成为全国水煮笋生产、经营的集散地,年生产、经营达80万罐(1.5万吨)以上。"之江"牌水煮笋被评为免检产品,产品远销日本,年创汇450万美元。随着龙游"林野"牌冬笋荣获1997年度浙江省优质农产品银奖,鲜笋出口形势看好。1997年开始出口鲜笋12吨,创汇3.83万美元,1999年春出口就达23吨,创汇9.55万美元,全年出口约25吨。 随着生产的发展,形成了一批笋竹产品加工业乡(镇)。梧村乡以一家私营企业为龙头,联合全乡半数以上农户加工"春湖"牌竹签,产品销往日本、韩国等地。灵山乡每年八百万只竹编桔篓销往本省杭州、金华、衢州、丽水等地,成为浙西桔篓加工生产基地。

五. 陕西省 宝鸡 麟游县 优质烟叶

麟游县生产的烟叶经郑州烟草研究所化验评级认为具有“杂气轻、劲头适中、吸味醇和、烟碱含量较高”的特点,深受厂家青睐。

六. 陕西省 宝鸡 麟游县 血条面

陕西麟游血条面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陕西省麟游地区有名的特色风味小吃。这一风味小吃,相传还是唐王李世民来麟游九成宫避暑,去乡间视察民情时发现的。由于皇上的喜爱,血条面才得以发扬光大,流传至今。麟游血条面有着它独特的地方风味,它是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麟游人招待亲朋好友的风味食品。

制作步骤

一、血:

选取新鲜健康的猪血或羊血,加盐后反复搅拌,使血不再凝固,然后用细纱网过滤,取缔杂质,放干细调料适量,兑凉开水少许,以备用。

二、面

1、选料:选优良白麦三种以上混合细磨,每百斤取面七十斤。以阳山老红麦面为最优。

2、和面:每十斤面掺碱三钱,用兑好的血浆和面,先拌后搓,以硬为宜,反复揉压,揉面块,以软为宜。

3、擀切:用擀面杖擀薄后,在面上反复擦遍热大油(菜油也可),以互不相粘为宜,然后折叠、晾凉、切细。

4、蒸:将切好的血面,分成若干份,以半斤为宜,上笼蒸二十分钟蒸熟即可食用。

5、晾晒:将蒸熟的血面及时晾晒,晾干后保存,以备日后食用。

三、菜:

1、底菜:取红萝卜、蒜苗、黄花、木耳、豆腐若干,切碎,用菜油炒熟。

2、漂菜:把鸡蛋摊成薄饼,切成菱形小片,取蒜苗或韭菜少许切细。

四、臊子:

取大肉若干切成小片,肥瘦分放;把大油入锅化开,加入适量菜油,先将肥肉放进油锅,文火将肉油浸出,再放进瘦肉,文火至七成熟,依次调上食醋、酱油、食盐、五香调料、辣面。再文火十至十五分钟即可。

五、调汤:

在锅内放菜油少许,烧熟,倒入生姜末、葱或蒜苗炝炒,加入适量肉汤(没有肉汤以开水代替),然后,放入臊子、漂菜。调汤切记少醋多盐。汤要始终保持近乎煎沸的热度。

六、食用:

取适量血面入汤,浸泡3—5分钟,再放入少许凉粉、豆腐片,以配其色。每碗捞血面不可太多,一般一两左右,将汤舀足,再放少量炒好的底菜即食。若在汤中泡上软蒸馍,连吃带喝,其味更香。

七. 台湾省 云林县 云林美食

云林堪称是台湾民风最淳厚的农乡,境内多为淳厚朴实的农渔村景色。在饮食文化方面,同样具有朴实无华、料好实在的乡土特质,麻糬、豆皮、麦牙酥、当归鸭面线……,完全以地道传统的美味为招牌,不需大肆宣传,食客照样远从南北而至。浊水溪孕育了名扬中外的浊水米,西螺人将其做成好吃的麻糬,其中尤以传承四代的正庄麻糬名声最为响亮;目镜仔麦牙酥乍看之下,与金门贡糖颇为相似,但口味及做法上略有不同;排骨大王除做工一流外,精选肉质鲜嫩多汁的温体猪肉,也是其制胜的关键;魏家当归鸭面线是土库镇上最有名的小吃店,店内仅卖鸭肉面线、冬粉、鸭血等几样料理。( 云林县)

八. 浙江省 衢州 龙游 龙游小辣椒

龙游小辣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名称:龙游小辣椒

产品产地:浙江衢州

产品特性:色泽鲜亮、口感脆嫩、咸甜适中、解腻助食、风味独特

产品成分:胡萝卜素C(即维生素A原)、维生素B、C和D

产品功能:开肠胃、助消化、特别是冬季食用还能起御寒作用

产品历史:“王正丰”牌龙游小辣椒,始创于清朝咸丰元年,咸丰三年被御封为皇室贡品,是龙游艺机的著名传统。

产品简介:产品以龙游小辣椒胚胎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经科学配方精制而成具有色泽鲜亮、口感脆嫩、咸甜适中、解腻助食、风味独特等特点,深受中外消费者的青睐。一九七二年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在杭州期间,曾慕名品尝过龙游小辣椒,对其特有风味赞不绝口。产品于一九九八年被浙江省优质农产品金奖,著名商标称号。

九. 江西省 上饶 婺源县 婺源的特色菜

婺源的主要特色菜有:糊豆腐----------- 特点:色香味齐全,常作为宴席上第一道下酒菜。粉蒸菜 ---------- 特点:味道不同于锅炒,香醇可口,为传统地方菜。粉蒸菜 ---------- 特点:肉嫩味美,滋阴补肾,营养丰富。粉蒸肉 ---------- 特点:肉香味醇,常吃不腻。粉蒸鱼----------- 特点:鱼肉起丝状,鲜嫩味美。清炖荷包鲤鱼----- 特点:红艳之色不变,鱼肉嫩而汤味鲜,壮阳补肾,营养丰富清炖甲鱼--------- 特点:香味诱人,肉汤鲜美,蛋白质丰富,滋阴养血
( 上饶)

十.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龙游特产在哪买好吃又实惠龙游好吃的特产有哪些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