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 特产葫芦 葫芦岛十大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9-30 03:32:51

一. 黑龙江省 牡丹江 东宁 糖葫芦

糖葫芦

糖葫芦是北方冬令的风味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它在冰城的大街小巷,形成一道别致的风景线,给冰城的生活增添了独特的色彩。糖葫芦主要是由山楂和白糖做成的,山楂含有山楂酸、酒石酸、柠檬酸、皂甙、果糖、维生素

C、蛋白质、脂肪油等多种成分,具有强心、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对治疗心绞痛和冠心病有一定功效。山楂尤其可助消化、利肠胃。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山楂消食健脾,行气疏滞。凡事物不化、胸腹胀满。食后嚼二、三枚绝佳,别有消肉积之功。”而蘸了糖以后的山楂,其作用更大。着大概就是冰糖葫芦产生的原因。在哈尔滨冰雪节期间,一串串红艳艳的糖葫芦摆在各食品摊床上,“又甜又脆的糖葫芦”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无论是本埠人还是中外游人,都愿意品尝它。那又酸又甜,爽爽,凉凉沁沁的小食品,常常博得赞扬声。

二. 辽宁省 葫芦岛 建昌县 大黑山板栗

大黑山板栗
大黑山板栗更是以补肾、补脾、独特的保健作用而深受欢迎。

三. 辽宁省 葫芦岛市 绥中 野生气泡鱼

河豚鱼学名暗纹东方鲀,又名气泡鱼,属鲀形目,是暖水性海洋底栖鱼类,在我国各大海区都有分布,常见有数十个品种。河豚鱼身体浑圆,头胸部大腹尾部小;背上有鲜艳的斑纹或色彩,体表无鳞,光滑或有细刺。同名游戏“气泡鱼”是经典的搭配三种游戏。如果三个或更多相同颜色的气泡在同一行或列,单击“泡沫消除相同颜色的气泡。

几乎所有种类的河豚都含河豚毒素(TTX),毒素主要存在于河豚的性腺、肝脏、脾脏、眼睛、皮肤、血液等部位,卵巢和肝脏有剧毒,其次为肾脏、血液、眼睛、鳃和皮肤,精巢和肉多为弱毒或无毒。

河豚毒素比较稳定,不易用盐腌、日晒、一般加热烧煮等方法消除。渔民们加工处理前先去除内脏、皮、头等含毒部位,洗净血污,或长时间烹煮、或腌制食用。如果一个环节操作不细致,毒素会很快发作,且一般无法抢救。

在日本,烹饪河豚鱼设有专职厨师,严格加工处理,而且一般由厨师亲尝第一口,再静待20—30分钟后才可端上餐桌。即使这样,日本每年10月至次年4月间总有数十人因误食河豚丧命。在我国沿海和长江下游地区,因误食河豚丧命的,每年都有数十人。

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鉴定报告显示:中洋无毒或微毒河豚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7.71%,脂肪含量仅为0.62%,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20%,其中DHA(脑黄金的主要成分)占15.36%,EPA为6.19%。

毒性鉴别

预防河豚鱼中毒,首先要认识到河豚鱼有毒,并能识别其形状,以防误食中毒。河豚鱼体形长、圆,头比较方、扁,有的有美丽的斑纹;有些则没有斑纹,而是一片黑色的鱼。又有形容河豚鱼外观呈菱形,眼睛内陷半露眼球,上下齿各有两个牙齿形似人牙。鳃小不明显,肚腹为黄白色,背腹有小白刺,鱼体光滑无鳞,呈黑黄色。

中毒症状

河豚鱼中毒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潜伏期很短,短至10-30分钟,长至3-6小时发病。发病急,来势凶猛。开始时手指、口唇、舌尖发麻或刺痛,然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四肢麻木无力、身体摇摆、走路困难,严重者全身麻痹瘫痪、有语言障碍、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中毒严重者最后多死于呼吸衰竭。如果抢救不及时,中毒后最快的10分钟内死亡,最迟4-6小时死亡。有报告显示,日本人河豚鱼中毒病死率为61.5%。

中毒处理

对于河豚鱼中毒暂无尚无特效解毒剂,发生中毒以后应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抢救,尽快使毒物排出,并对症治疗。预防中毒的最有效方法是管理部门严查,禁止零售河豚鱼,如果发现,将河豚鱼集中妥善处理。

因特殊情况需要加工食用的河豚鱼应在有条件的地方集中加工,在加工处理前必须先去除内脏、皮、头等含毒部位,反复冲洗肌肉,洗净血污,加2%碳酸氢钠处理24小时,经检验鉴定合格后方可销售,其加工废弃物应销毁。

当然,为了预防意外发生,人们还是不要抱着侥幸心理,为了贪一时的口味享受而去吃河豚鱼。

四. 辽宁省 葫芦岛市 绥中 绥中拍黄瓜

绥中拍黄瓜

调料:蒜泥4克,香油3克,醋10克,酱油5克,盐1克,味精0.2克。

做法:黄瓜洗净,切去瓜尾,用刀拍酥裂,横切成块,放入盘中,木耳洗净用沸水焯烫至熟,捞出控水放在黄瓜上,将调料洒在木耳上,吃时拌匀即可。

注:黄瓜除热量低,可除湿利水,清热解毒外,其所含膳食纤维有促进有毒物质排泄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鲜黄瓜中特有的抑制糖转化为脂肪的-二酸有减肥功能。

五. 辽宁省 葫芦岛 连山区 盘道沟晚蜜桃

盘道沟晚蜜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盘道沟晚蜜桃

葫芦岛市连山区盘道沟晚蜜桃协会

蜜桃特点是个头硕大,形态秀美,色泽鲜艳,皮薄肉嫩,果肉细腻,汁甜如蜜。

六. 辽宁省 葫芦岛市 建昌县 建昌核桃

建昌核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建昌县境内核桃种植已有百余年历史,由雷家店、黑山科一带逐步扩展到整个岭下地区。据《承德府志》、《凌源县志》载:凌南(今建昌县)盛产核桃,皮薄肉厚,购者云集。早在清朝末年,建昌县核桃就远近闻名,远销内蒙、绥远及关内数省。

“建昌核桃手扒皮”

建昌县位于辽宁省西部,燕山余脉松岭山脉由东南至西北贯穿全县,形成了西北高、东南低的岭上岭下两阶梯,土壤为石灰岩坡积土,呈弱碱性。发源、流经县境的河流有40多条,境内建有大、中、小水库31座,总蓄水量为1.74亿立方米。建昌为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少雨,蒸发量大,回温快;夏季多雨炎热;秋季少雨降温快;冬季寒冷少雪,空气干燥。年平均降水量566毫米;年平均气温8.2℃,平均太阳辐射总量144.5千卡/平方厘米,日照时间2,915小时,是我国北方太阳总辐射量最高的地方。

建昌地处我国六大核桃产区之一的东部沿(近)海分地区,占县域面积一半的岭下15个乡镇,全年大于10℃以上的有效积温为3,600℃至3,750℃,平均无霜期161天。这里远离工业区,植被覆盖率接近100%,是建昌核桃的主产区。

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孕育了建昌核桃的独特品质。建昌核桃耐寒、喜光,少有病虫害,一般3 — 5年结果,最多时每株核桃树可产果万余枚。建昌岭下的气候周期与核桃生长周期同步,充足的日照有利于核桃在生长过程中将光能转化为生物能,弱碱性土壤非常适宜核桃生长和果实发育。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建昌核桃果实大小规整,壳面光洁,核桃的品质优点得到充分体现,主要生化和营养指标都超过了国家标准。

建昌核桃现有“辽宁”和“礼品”两个系列,主栽品种都经过了省部级鉴定。根据果皮的厚度又分为“纸皮核桃”和“薄皮核桃”两类:“纸皮核桃”皮薄如纸,指掐即开,因果实内隔膜退化,故掐开后果仁完整;“薄皮核桃”手捏即开,开后可取整个或半个果仁。因此,当地素有“建昌核桃手扒皮”之说。从1993年起,建昌核桃屡屡在国内外各类农产品博览会、展览会上摘金夺银,市场收购价已达每斤20至30元,供不应求。

统筹规划,建设特色农业主导产业

长期以来,建昌核桃一直处于少数农民分散种植、自产自销的状态。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只有雷家店乡等七个乡镇种植,1956年全县仅有核桃树5,700株,1958年不到7,000株。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在改革开放大环境的推动下,建昌核桃产业的发展开始提速。在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的指导下,该县雷家店乡的核桃栽植逐渐形成规模,到2009年,这个乡的优质核桃栽植面积已达到10,200亩,被专家誉为“东北核桃第一乡”。但这一年,全县核桃栽植总面积只有12,000亩,核桃总产量70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420万元。

建昌是典型的农业县,全县62万人口中,85%以上是农业人口,农业经济是建昌全面发展的基础。以建昌核桃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虽久享盛誉,但就全县经济社会建设的全局而言,特色农业经济仍未形成规模产业。建昌核桃“躲在深山人不识”,根本原因是产量太少,缺乏足够的市场影响力。进入本世纪后,建昌县全面启动建昌县特色农业建设工程。县委、县政府将核桃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优势产业,编制了《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这一方案获得省科技厅咨询论证专家组专家的一致好评,并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立项。在各项扶持政策的引领和核桃专业栽植户致富效果的启发下,建昌农民栽植核桃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并逐步从农户分散栽植向自发组建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化方向发展。截至2009年,全县已成立核桃专业合作社三个,核桃产业协会八个。

2009年11月,在对全县宜植土地做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建昌县制定了2010年至2013年的《核桃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四年投资1.06亿、推广十万亩优质核桃栽植、实现4.95亿元产值的发展目标。根据规划,成立了以县长樊大成领衔的“核桃经济林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多项扶持政策,引进和推广先进栽植技术,引导和鼓励规模经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规划”的出台,为建昌核桃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规划中的16个乡镇的农户栽种核桃的热情空前高涨。规划出台的当年,占地260亩的“建昌县良种核桃繁育中心”同步建成,中心繁育的100万株优质核桃苗2011年春天即可交付栽植户。

2010年,“建昌核桃”地理标志已获得国家商标局核准,县工商局正在组织设计和制定建昌核桃地理标志标识、产品包装、检测标准及相关管理办法,确保核桃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先进科技成“建昌核桃”产业发展强劲动力

在建昌县核桃良种繁育中心的温室大棚中,记者看到,100万株优质核桃苗枝叶繁茂,绿油油的煞是喜人。中心主任梁正喜是当地的林业专家,从1999年开始从事核桃栽植研究。他告诉记者,这个中心是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的试验基地,这里繁育的百万株核桃苗都经过反复筛选,是适宜建昌岭下地区土壤和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中心设有催醒室、恒温库、嫁接室,全部由中央空调进行恒温控制,总投资超过4,600万元。

县林业局下属的合作生产办公室招聘了三名农学院的毕业生,专司研究和推广核桃栽植技术。2010年5月,县科协、科技局、林业局在大屯镇核桃育苗基地举办了核桃丰产栽培技术培训班,他们聘请大连经济林研究所核桃专家王仕海教授为十个乡的70多个核桃种植户授课。县科协同时出动科普大篷车,利用图板展示、播放光盘等形式,为专业农户讲解核桃栽培与管理技术,当地技术人员还讲授了核桃与中草药间作方法。在建昌,经常举办这样的培训。

县政府制定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户科学栽植,精心管理。核桃栽植农户从良种繁育中心每领取一株核桃苗要交纳三元钱的保证金,如果当年的存活率达到95%,就退回一元钱,如果第二年的存活率达到85%,再退回一元,第三年的政策和第二年一样。如果第四年仍保持85%的存活率,政府对每株存活的核桃苗奖励一元。

2008年12月31日,雷家店乡核桃栽植户刘汉军打电话给乡党委书记,要给乡里的工作人员每人发100元钱的奖金。核桃树在生长期和结果期是可以和某些低杆儿作物间种的,但不适宜与高杆儿作物间种。这一年,刘汉军在核桃地里间种了玉米。乡领导半说服半强迫地让他铲掉了玉米,当时他极不服气。结果那一年他的核桃获得了大丰收,挣了两万多块钱。他想用发奖金的形式表示对乡政府的感谢,遭到拒绝后的第二天,正是2009年元旦,他定做了锦旗,买了香烟,送给了乡政府和乡林业站。不久,他又请来了建昌县电视台,执意要求把乡政府帮助他科学栽种核桃的事情拍成新闻。消息在电视台播出后,在当地引起了很好的

反响。

科学让建昌县的核桃栽植专业户尝到了甜头。今天,学习和应用先进技术已经在全县核桃主产区蔚然成风。

2010年,是建昌县实施《核桃产业发展规划》的头一年,形势喜人。具有百年历史的建昌核桃,正在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优势产业。

七. 甘肃省 兰州 皋兰县 兰州刻葫芦

兰州刻葫芦:为用手工在葫芦上刻画的工艺品。兰州小葫芦为经多次改良培植的优异品种,大者如鸡卵,小者若算珠,皮质细腻,外表光滑,圆美可爱。其形美色雅,刻画精湛。该工艺在清代民间已有流传。

八. 河南省 开封市 祥符区 王葫芦镰刀

王葫芦镰刀开封王葫芦镰刀是由老艺人王友才创制,相传三代,已有百余年历史。

该产品选用能吃火的钢和铁,经三次烘炉热锻打和冷加工。然后蘸火,再进行正平、净面等冷工,钉上镰把,成为完整产品。镰刀长138厘米,中宽36~39厘米,背厚3.5厘米,镰拐头宽18~20厘米,长28~30厘米,重0.15~0.2市斤。

王葫芦镰刀形如木梳,具有钢宽、面平、背厚、底薄、刀口锋利、不掉豁、不卷刃、经久耐用之特点。产品销至开封附近各县及黄河以北部分地区。

该产品1962年前最高年产量11000多把。1962年改进操作方法,3个人日产量达55把,比原产量提高57%。随着农村社队企业的兴起,王葫芦镰刀于60年代停止生产。

九. 湖北省 黄冈市 红安 红安煨葫芦

红安煨葫芦是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的特色美食。煨葫芦是红安县北部居民喜欢制作的一道特色干菜,因其制作方法独特,食用味道鲜美,现已成为红安县居民喜爱的菜肴。

红安煨葫芦的制作原料是本地生长的鲜嫩葫芦,到了采收季节,摘下后,放置在稻草燃烧后尚未熄灭的热灰中,待葫芦变柔软后,从灰中取出,用木板缓缓加压,直到葫芦冷却,又放入热灰中加热,至葫芦柔软后再加压,如此反复5-6次,直到将葫芦压成厚1-2厘米的薄片,然后凉干,即可食用或出售。 煨葫芦在制作中,葫芦未遭破损或其它处理,故既保持了原有特色,又别具风味。风干后易于保存,是红安县大力推广种植和制作的特色蔬菜。

红安煨葫芦的食用方法:食用前,取葫芦浸米泔水中,3日后去粗皮,切薄片,烹法同珍珠花菜,味近玉兰片。

葫芦岛特产十大名单葫芦岛特产哪里买的便宜又正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