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特产枕头馍的做法 安徽枕头馍怎样制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9-24 21:01:09

一. 安徽省 阜阳 阜南 地城黄牛

地城黄牛是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地城镇的。

地城镇位于阜南县南部,地处洪河分洪道沿岸,面积55.2平方公里,全镇下辖7个村,88个自然庄,197个村民组,人口4.0023万,土地面积5.2万亩,其中低洼地1.8万亩。历史悠久,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是阜南县南部农业重镇。地势北高南低、岗湾皆有,低洼地面积大,水草资源丰富。

近年来,阜南县地城镇结合实际,大力发展以黄牛为主的畜牧养殖业。目前,全镇黄牛养殖量达1.4万头,远销河南、湖北、江苏、天津等省市,成为当地群众创业致富的“金钥匙”。

二. 安徽省 阜阳 颍州区 店集芹菜

店集芹菜素有“芹菜王”之称,叶片肥绿,叶柄及茎杆墨绿,鲜嫩色润,无丝多水,质脆味香,肥美适口。

店集芹菜产于阜阳市店集行政村清朝年间,慈禧太后闻之,传旨进贡,品尝后赞不绝口,从此店集芹菜名声远传,年年进贡。不仅当地人视为珍品,而且行人路过必到店集买些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

三. 安徽省 阜阳 颍上 粉鸡

粉鸡有-鸡和白粉鸡两种,-鸡是油炸的,白粉鸡是水煮的。

选用上好的鸡脯肉,切成条状。加入盐。也可以打一个鸡蛋清,和红芋淀粉,充分摔打揉搓,让肉和淀粉充分粘和,放半个小时。旺火把鸡汤煮沸,鸡肉分开放入锅内,轻轻搅拌,把旺火改为慢火煮十分钟即可。加入适量的盐、鸡精、胡椒、香菜,点入香油就可以了。如果想做-鸡把鸡汤改为油炸,然后把粉鸡放入鸡汤煮沸,放入作料同上即可。

粉鸡:阜阳经典小吃。

粉鸡是用嫩鸡肉,拌上厚厚的水淀粉、鸡蛋,然后在盆里可劲的摔(摔的过程很重要,一定要很大力气),摔到淀粉不脱落,然后下到滚开的清水中,煮熟后捞出

然后在用鸡汤做汤底,放上葱姜,材料,下入粉鸡,放点小白菜、黑木耳,一碗鲜嫩的粉鸡就出锅了。

四. 安徽省 阜阳 颍东区 新华波尔山羊

新华波尔山羊

新华办事处自1999年推广波尔山羊杂交改良技术以来先后由农民个体兴办了“三友波尔山羊繁育中心”和“严峰波尔山羊胚胎移植基地”,并建立了“新华办绵羊湖家畜改良点”,开展波尔山羊鲜精输配技术推广,已经形成波杂羊生产基地。

五. 安徽省 阜阳 阜南 菜卷馍

在阜南县街头,卖有一种叫“菜卷馍”的方便小吃,深受广大市民喜爱,尤其是在校的青少年朋友喜欢。这种食品是用薄面饼卷菜,主要以豆芽菜和新鲜蔬菜为卷料,方便食用,价格不高很容易被人们接受。

六. 安徽省 阜阳 颍州区 油角糖糕

油角糖糕是两种食物。油角用面、油做胚,包上粉丝、韭菜、豆腐做的馅儿,入锅热油炸,外表金黄,松脆,馅儿是咸鲜软嫩。糖糕传统的做法是,把红薯蒸软,拌上烫面(开水和的面)做胚,包上白糖,同样入锅炸。外表酥脆,和油角不同的是,里面软糯,包入的白糖都溶化成糖汁儿。

七. 安徽省 阜阳 阜南 黄岗柳编

黄岗柳编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黄岗柳编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黄岗柳编和郜台板鸭同为阜南名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杞柳种植可上溯千年,编织历史亦达500多年。据文献所载,洪淮两岸有滩涂湿地,自然生长着大片喜湿之柳。柳制品之兴起缘于十七世纪末。明末清初,柳编业兴旺。据明正德《颖州志》记载:“淮濛盛产水荆(注:当时把杞柳称为水荆),采伐加工,洁白如玉,坚韧如藤”。
黄岗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高雅,通过新颖的设计,可以编织成各种朴实自然、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的实用工艺品。其产品包括:柳条箱(包)、饭篮、菜篮(圆、椭圆)、笊篱、针线笸箩、炕席、苇箔等。随着产业不断发展,产品不断创新,会有更多的新颖实用美观的柳制品展现在客户的面前。
柳编制品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手工艺品,“编筐、编篓,家家都有”。这是因为这种工艺的原料来源十分广泛。北方用于编筐编篓的主要原料有柳枝、柽柳枝、桑条、荆条、紫穗槐条等多种,在盐碱地和沼泽地都有出产。其中数阜南黄冈地区的柳编最为出名。

富裕、民主、文明,农村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阜南县杨寨村的领导干部植根乡村实际,扬长避短,积极探索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的有效途径,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和谐发展路子。

一排排米色与橙色相间的二层楼房,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整洁;一户户院落里的村民舞动着手中的柳条,编织出一件件精美的柳编工艺品,欢声笑语荡漾其间……12月25日,记者在阜南县黄岗镇杨寨村采访时,被这里农民和谐幸福的生活场景深深陶醉。

杨寨村背靠淮河分洪道,低洼地连成了片。千百年来,这里的农民因地制宜,在河滩上种植了大量耐淹的杞柳。前些年,当地一些脑瓜灵活的农民,改变传统柳编编织方式,创新产品样式,编出了“花篮”、“器皿”等工艺品,在广交会上受到“老外”的青睐。这种既有观赏性、又有实用性的工艺制品,卖出了大价钱。后来又经过不断摸索,黄岗柳编农户逐渐掌握了许多全国一流的编织技术,能生产20个大系列、上万个柳编新品种。随着市场的打开和知名度的提高,黄岗镇建立了大小36家柳编加工厂。如今,杨寨村“家家户户是工厂,男女老少都能编”,一般的编织户每年收益都有五六万元。农民勤劳又灵巧的双手,创造出“立编”、“经编”、“拧编”等全国一流的技术,增大了产品附加值。去年,黄岗镇柳编销售收入达1.9亿元,其中1.1亿元留在农民自己的手里。

富裕起来的杨寨村不久前与相邻的二郎村合并成为杨寨村。记者到村民家串门后发现,这里不少人家已有了电脑、手机,喝上了自来水,用上了阳能热水器。没事儿上上网,在杨寨村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不少村民还把孩子送到县城去读书。这个村在进行旧村庄整理改造的同时,还另外选址,请县里的专家对新居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村民们亲切地把新居住地称作“新庄”,喻意为新时代、新景观、新气象。村支书孙传付高兴地告诉记者:“新庄的楼房经过县建筑设计院专家设计,效果就是不一样,村里人都高兴得不得了,嚷嚷说比城里的别墅也不差!”

黄岗柳编产地范围为安徽省阜南县黄岗镇、郜台乡、中岗镇、张寨镇、曹集镇、老观乡、王家坝镇、于集乡、王化镇、朱寨镇、焦陂镇、地城镇、柳沟镇、苗集镇1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八. 安徽省 阜阳 阜南 阜南杞柳

全县已发展杞柳十万亩,年产鲜条一点五亿公斤,年创产值二点五亿元,面积、产值均居全省第一,是全国四大杞柳产区之一。该县柳编工艺已有500年的历史,产品畅销国内二十多个省市、出口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该县有二十余万人从事柳编加工。2000年,阜南县被评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

沿洪、淮河蒙洼地胜产杞柳,采伐后的杞柳,洁白如玉、坚韧如藤,是柳编工艺的上等材料。

九.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瓦店羊肉

选用纯正黄淮白山羊,精制而成,肉质肥嫩,味道鲜美,膻味较低,口感清爽,具有独特的风味,十分好吃,令人喜食。是属合当今人类健康饮食标准的绿色肉类食品。

十.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临泉芥菜

临泉地处淮北平原中部地区,盛产一种长象难看,外形似萝卜的蔬菜,书名芥菜,临泉人叫辣瘩菜(长满疙瘩而味道辛辣)。有很好的清肺润肺降火降压的中药功能,2000年里,临泉人民手工腌制,味道独特。临泉书华果蔬有限公司以腌制手切芥菜丝维为主,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研制开发出梭鱼芥菜丝、杏仁芥菜丝、虾仁芥菜丝等系列产品,产品均选用农家无公害产品作为原辅材料,采用祖传秘方和现代工艺精制而成,并参加了安徽省三届名、特、优、新农副产品博览会及上海农展会,书华牌手切芥菜丝深受与会者的青睐。
阜阳特产枕头馍配文阜阳特产枕头馍制作过程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