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蔬菜有哪些 各地蔬菜特产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26 11:53:54

一. 山西省 晋中 寿阳县 南燕竹蔬菜

南燕竹镇位于寿阳县城西部,面积150平方公里,土地面积9.7万亩,全镇辖21个行政村,53个自然村。

南燕竹镇的设施蔬菜品质好,设施农业是高效农业,是带动农民致富的有效方式。2010年南燕竹镇确立了“产业发展规模化、园区建设标准化、强化基础惠民生、城乡统筹促发展”的基本思路,以奋力打造特色产业强镇为总体目标,突出农业大镇特点,“粮、林、牧、菜”四轮驱动,大力度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0030亩,其中茴子白14955亩,西葫芦1500亩,白萝卜1400亩,大白菜1100亩,套种豆角10000亩,土豆8500亩。该镇将蔬菜试验示范基地项目、新品种种植园区建设以及世博会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等进行整合,整片流转土地140亩,全部采用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化和管理服务集约化技术。

二. 黑龙江省 哈尔滨 道里 新兴露地无公害蔬菜

道里区是全国百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之一,是黑龙江省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

新兴村是露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之一,是典型的露地蔬菜节水灌溉示范区。该村农业生产主要以春、夏,秋菜生产为主,生产品种有西葫芦、甘蓝、豆角、茄子、柿子等。该村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保证农作物及时定植、提前上市,抢占市场,实现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同时也提高了抵御干旱灾害的能力,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 山东省 青岛 黄岛区 东漕汶村蔬菜

青岛市胶南市王台镇东漕汶村现有耕地面积1478亩。近年来,该村以“产业强村、产业富民”为突破口,集中优势资源发展蔬菜种植,有效地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全村93%的农户种植蔬菜,蔬菜种植面积达1200余亩,户均3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0元,其中80%来自蔬菜产业。该村2008年被评为青岛市“一村一品”蔬菜示范村;2011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东漕汶村历史上就有种植蔬菜的传统,为进一步做强做大蔬菜产业,该村挖掘现有优势资源,推动蔬菜种植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2006年,全村建成蔬菜大拱棚860个,户均建棚2-3个。2008年,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406户。

该村先后引进推广了以色列考曼奇彩椒、韩国黑珊瑚紫茄等30多个名优蔬菜新品种和大棚滴灌、生物灭菌等30多项先进生产技术,蔬菜基地新品种覆盖率达到100%。聘请中国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农业专家和市、县两级农业技术员长驻村指导生产,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目前,番茄和彩椒被评为国家级绿色食品。

该村组建营销网络,搭建信息平台。建立信息中心,及时搜集和发布农产品营销信息,积极开展网上销售。目前,该村蔬菜畅销青岛各大超市、集贸市场,远销俄罗斯、东北三省。2010年,全村蔬菜年产量3800万公斤,产值达2000多万元。

四. 天津市 蓟州区 蓟县无公害蔬菜

蓟县无公害蔬菜,无公害蔬菜整个生产过程必须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的生产技术标准。如土地3年内不得使用化学农药、化肥等违禁物质等,前期水净化等。天津五谷丰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多家国家认证机构生产供应无公害蔬菜,农业部无公害蔬菜认证产品。

五. 重庆市 潼南区 桂林无公害蔬菜

重庆市潼南县桂林街道办事处位于潼南县西北,由原桂林镇与梓潼镇东风片区合并组成。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降雨充沛,具有冬暖春早、夏热秋凉的特点。冲积坝土地肥沃属中性,水资源丰富,适合蔬菜、水稻、小麦、油菜的生长,坡地适合红苕、玉米的生长,是富饶的“鱼米之乡”。

桂林镇农业优势明显,具有无公害蔬菜、杂交水稻、油菜、玉米、柑桔等优质农产品。其中,无公害蔬菜是桂林农业的绿色品牌。

2000年桂林蔬菜基地成为全国无公害蔬菜重点示范基地。

2004年,桂绿牌辣椒、蕃茄、冬瓜、苦瓜、黄瓜、萝卜6个蔬菜产品,通过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农业部授予全国统一的无公害农产品专用标识。

到2011年为止,桂林街道已建成6个集中成片、各具特色的常规蔬菜种植片区,建成基地面积3.6万亩,年复种面积10万亩,总产量达30余万吨,年产值达到3.6亿元。

六. 福建省 福州 闽侯县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系美且有糕饼店于清咸丰年间创制,已有130余年历史。有椒盐、桂花、核桃等品种。

七.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蔬菜宴

蔬菜宴

以蒸、灼、炒、盐水、上汤浸等不同烹法做出的菜式,都是蔬菜宴中的主角,然而说到经典,还要重点推荐这味油炸珍珠菜。新鲜摘洗的珍珠菜须沥干水分才能下油锅,为保持营养和口感,厨师对油温和时间的控制必须恰到好处。

八. 福建省 厦门 同安 郭山蔬菜

厦门市同安区洪塘镇郭山村总人口2800人,耕地面积4500亩。该村是中国科教兴村计划试点单位、国家紫长茄大棚栽培示范基地、福建省科技示范村。拥有“郭山”牌紫长茄、“古樟”牌系列蔬菜知名品牌。全村98%的农户从事蔬菜种植,年种植面积达4500亩,其中紫长茄种植基地2300亩,产值4600万元。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5万元,位居洪塘镇首位。被评为“厦门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福建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2003年12月郭山村成立了“厦门市同安区郭山蔬菜协会”;2008年10月成立“厦门市郭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统一基地建设、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指导,实行规模化、标准化、高效益生产,大力推广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合作社积极为社员与菜农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等一系列服务,并依靠合作组织与市场带动,初步形成“合作社+市场+农户”的运作格局。通过把农民单个无序种植吸纳到协会或合作社,形成有组织、有系统,产、供、销一条龙的模式,助推了紫长茄规模化、效益化发展。每年推广反季节紫长茄嫁接栽培2000多亩,茄子通过嫁接栽培,达到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青枯病、抗根结线虫,延长采收期,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每亩产值可达1.8-3.0万元。2011年,郭山村(紫长茄)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九. 内蒙古 乌兰察布 凉城县 凉城蔬菜瓜果

凉城县麦胡图镇,地处集宁、丰镇、大同三角交通要道,因日照充足、土壤肥沃、水源丰富,自古以来就是种植瓜果蔬菜的基地,麦胡图香瓜、麦胡图吊瓜、麦胡图123苹果等得到来往客商和各地群众的一直好评和喜爱,产品远销江南。

2007年麦胡图建成60个蔬菜大棚(每个一亩),2012年由凉城县富康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120万元建成蔬菜储备库一个,2013年在工商局商标管理人员的培育指导帮助下,申报了“麦胡图”商标,并已通过初审,凉城县麦胡图瓜果蔬菜产业正在朝着集约化、品牌化方向大踏步前进。

十. 内蒙古 巴彦淖尔 杭锦后旗 陕坝蔬菜

杭锦后旗位于巴彦淖尔市西部,地处河套冲击平原,土壤性质属沙壤土。境内土壤肥沃、灌排便利、气候适宜,自古就是农耕放牧的好地方。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8℃,无霜期141天左右;年日照时数3200小时,昼夜温差大,是全国光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充裕的光热资源,得天独厚的引黄河水自流灌溉,为发展农牧业生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全旗盛产小麦、玉米、花葵、油葵、黑瓜子、番茄、西瓜、蜜瓜、大豆及大白菜、青红椒、黄瓜、豆角、西红柿等各种蔬菜。

旗政府所在地陕坝镇辖8个镇、107个村。总人口308324人、有蒙古族、回族、满族、达翰尔族等少数民族,占全旗人口的1.6%。陕坝镇凭借城郊优势,蔬菜产业一直较为发达。近年来,该镇积极引导农民改变过去粗放的蔬菜生产方式,努力把“菜篮子”工程做精做细做优,探索出一条“品牌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陕坝镇按照“一村一品”的特点,调整种植结构和生产布局,形成反季节蔬菜、西甜瓜、常规蔬菜和脱水蔬菜四大生产基地。

全国各地蔬菜特产大全一览表全国特产蔬菜一览表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