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特产扒鸡 山东扒鸡好吃得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31 02:12:29

一. 内蒙古 赤峰 翁牛特旗 扒鸡茸发菜

内蒙古名菜。以内蒙古发菜为主料,鸡茸为辅料扒制而成。将发菜用温水泡发、清洗整理干净。鸡脯肉制成茸状,加蛋清、淀粉和精盐、味素调成糊。净发菜拖鸡茸糊下入热水锅汆熟捞出,码在盘内。勺内放底油,葱、姜丝炝锅,烹料酒,添鸡汤,加精盐、味素等烧开,捞出葱、姜丝,撇去浮沫,用淀粉勾成芡汁,点香油浇在主料上即成。此菜具有质地软嫩滑爽,口味清香鲜咸,色泽黑白相同等特点。

二. 山东省 青岛 市南区 海滨小金

当您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山东省的青岛市,当您漫步在蔚蓝色的大海边,徜徉在繁华的青岛商业集聚区,您一定会听说一个名字 “海滨小金”。她就是源自一个有着近90年商业历史文化积淀,传统经营之道与现代消费理念融汇贯通,其产品质优价实、放心健康,品牌价值享誉全国的“中华老字号”企业——青岛海滨食品有限公司,她是一块将传统精湛生产加工工艺与先进技术、设备有机合成,品真质优、安全健康,代表了青岛地方特色海参等干海产品的一块“金字招牌”。 “海滨小金”牌产品,是传承了“老字号”企业精湛加工工艺与配方,采用天然、无公害水域养殖、采购的原材料,根据当今市场消费需求自主研发,在获得QS食品质量安全认证、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基础上,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标准,运用先进生产加工技术和现代化设备,生产加工出海参、干海产品等为代表的共8大系列,近1000余个品种规格的产品。曾先后获得过:国家合格评定质量达标放心食品;青岛市十大旅游特色商品;青岛市消费者放心满意产品;最具消费价值海参品牌;山东中老年人最喜爱的滋补养生品牌等众多荣誉称号。

三. 山东省 德州 禹城 五香脱骨扒鸡

山东历史传统名吃——五香脱骨扒鸡,最早创产于禹城,因其工艺独特、用料考究、肉烂脱骨、营养丰富等特点而远近闻名。据传乾隆年间就盛传全国,被列为山东贡品之一。1919年载入《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列为《中国名菜谱》145中名菜之首,并有“脱骨扒鸡、宗法禹城”的记载。

《禹城县志》记载,制作扒鸡最早的禹城城北月牙湾村民王明奎,其祖辈皆以煮鸡为生。他家把杀好的鸡将两腿交叉别入膛内,把两翅膀从鸡脖的刀口插入,让翅尖从嘴的两侧伸出,然后放上常用的佐料,曰“扒鸡”。后来,为招揽生意,他请一名老中医开了丁香、桂皮、花椒、大料、小茴香等5味调味品,煮出的扒鸡,大开胃口,那时叫作“五香扒鸡”。王明奎18岁那年(清光绪十七年,即公元1891年)秋季的一天傍晚,他把20多只鸡煮在锅里,灶中多加劈柴,燃起火就去歇息,由于劳累,醒来时天已大亮,炖时大过,锅里的鸡塌了下去,一提鸡腿,骨肉分离。他哭笑不得,只好用铁笊篱小心地把鸡捞到篮子里提到县城去卖,并将煮烂的鸡取名叫“五香脱骨扒鸡”。在县衙门口叫喊了几声后,“脱骨”二字便引起众人注意,霎时间招来了许多食客。从此,他家煮鸡都长时间炖煮,直至脱骨,形成了独特的制作工艺。因此,禹城五香脱骨扒鸡便名声大振,南北驰名。于次年初(1892年)在德州办起了以经营脱骨扒鸡为主的小饭庄,从此,禹城五香脱骨扒鸡便传入德州。另外,王明奎有个儿子叫王吉三,爷俩凭着一手高超的技术,先后在禹城火车站、德州、济南、沾化、利津等地开设了扒鸡铺,禹城五香脱骨扒鸡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自从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起,随着津浦铁路的修筑和通车,禹城以制作扒鸡为生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其中有一名老厨师名叫王玉亭,是城关马屯村人,他不断改进工艺,制作的扒鸡质量超过了王明奎,使扒鸡这一美食更加发扬光大。到了民国年间,禹城火车站逐渐添设了“福和居”、“祥胜居”、“八大处“等扒鸡铺,当时就有“闻香下车,品尝为快”之说。

全国解放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领导下,禹城扒鸡业也有了更快发展。1956年,有公私合营过度为国营禹城扒鸡厂,在此基础上,禹城扒鸡不断改进加工工艺,提高了质量,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开发禹城扒鸡,使这一历史名吃发扬光大,禹城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种鸡饲养——雏鸡孵化——肉鸡饲养——扒鸡加工——专业销售”生产链条,推动了全市扒鸡业发展。截至2002年底,全市已发展扒鸡龙头企业10家,加工户(店)100多家,年产销量达200余万只。金帅、乐星、傻小二、屠记、云亭扒鸡加工企业及其产品美名远扬。特别是我市产业化龙头企业德州市金帅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金帅牌扒鸡,2005年成为扒鸡有史以来第一个“山东名牌”。将扒鸡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被沃尔玛等国际超市巨头选定自有品牌产品,产品在全国21个省市70个大中城市的沃尔玛超市均有销售。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普遍青睐。新华社、中国新闻社、香港《大众报》等新闻媒体,都为禹城扒鸡作过专题报道,从而使禹城扒鸡驰名中外、誉满八方。

信息来源:禹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四. 黑龙江省 大庆 龙凤区 扒鸡

以独道的扒鸡工艺,配各种名贵佐料,用陈年老汤和独特工艺精制而成。其味清香四溢,滑嫩爽口,是典型的黑色食品与绿色食品一体化的代表作。本品具有低脂肪、低血脂、低胆固醇的优良特性。

五. 山东省 青岛 即墨 水煎包

水煎包 又称炉包,系即墨历史悠久的传统风味食品,1985年被山东省商业厅列为地方名吃之一。据传,明朝初期,胡姓兄弟3人由河南省洛阳迁至即墨城南定居,一面开荒种田,一面于县城墨水河沙滩上搭棚做水煎包生意。至清末,水煎包铺遍及全县城乡,形成地方风味食品。水煎包的主要原料为精制面粉、猪肉、蔬菜(大白菜、韭菜、茭瓜等)、花生油、干面酱及各种调料。其制作工艺讲究,面要硬软适度,味道香而不腻,火候恰到好处。制作时先将平底锅加油烧热,再密集放上包好的圆形包子,待烙上黄色的嘎渣时,即添上适量浆水,将包子逐个翻转,然后用急火将锅烧开,待锅中水尽时,再用文火使包子底层烙上又薄又脆的嘎渣。出锅之包子呈金黄色,晶莹透亮,具有香、脆、鲜之特点。1953年秋,即墨饮食业应邀参加青岛市物资交流大会,即墨水煎包倍受食客赞赏。1978年以来,具有地方风味的即墨水煎包又在全县城乡恢复生产,1987年仅县城就有水煎包铺30多家。2002年水煎包被评为即墨十大地方名吃之一。

六. 山东省 青岛 即墨 田横石砚

田横石以产于秦末至西汉初田横五百壮士殉难处---田横岛而得名,其地今属即墨县管辖。此砚石为黑色粉砂质泥岩,用它制成的砚台称“田横石砚”或“田横砚”。明嘉靖《即墨县志》有“田横石,可琢砚”的记载。清《即墨县志》称:“田横石质坚,色黑如墨,少有文彩,偶见金星。以其制砚,下墨颇利。”清末民间制成的田横石砚有梅、莲等浮雕,也有无雕饰的“墨海”,常销售于胶东一带。

七. 山东省 青岛 市南区 鱿鱼炖肉

最具特色的一道菜莫过于鱿鱼炖肉了。原料:鲜鱿鱼、大白菜、猪肉,其制作过程和猪肉炖白菜差不多,但唯一不同的是菜全部干炒以后加入的不是白开水,而是鱿鱼汤或虾汤或用其他海鲜的汤,所以不要尽挑菜吃,关键在于汤,美味尽在汤中。

八. 山东省 青岛 黄岛区 烤小鸡

烤小鸡是中国菜系鲁菜菜系中很有特色的菜式之一,是以生菜为主要材料,烹饪以烤菜为主。

菜品特点

颜色金黄,肉嫩淡香,用生菜佐食风味更佳。

历史文化

1. 烤小鸡为山东青岛的传统菜三烤之一,是由青岛40 年代著名厨师研制而 成的。此菜选用当年的雏鸡,劈成大片,人油烹炸,再烤制成熟。成菜后按鸡的原形摆在盘中,浇以原汁,以生菜佐食,别具风味。
2. 此菜营养丰富,是一道深为人们喜爱的佳肴。

做法

做法一

制作食材
鸡1000克。 生菜30克。精盐5克、酱油10克、葱油10克、姜10克、菜子油1500克(实耗油100克)。
制作流程
将雏鸡从脊背中间劈开(腹部相连),再将鸡的大腿处割开一刀,翅膀用刀背拍断,去掉爪尖洗净。然后将鸡身沾匀酱油。入九成热(225℃)的油锅中一触即出,放入烤盘内。加葱段、姜片,再倒入清汤、酱油、葱油等,入烤炉内烤10分钟左右至熟,呈金黄色时取出,剁成条状,按原鸡形状摆入盘内,浇入原汤。生菜洗净切段,放在鸡的两边佐食即成。 烤小鸡

制作关键
1. 此菜须选用当年的雏小鸡、一般在500克左右;
2. 烤制时的温度应掌握在150℃~200℃。

九. 山东省 青岛 即墨 葛村榼子

葛村榼子

即墨民间有逢年过节等喜庆日子用面粉做成鱼、桃、虎、元宝等象征吉祥的面食品的风俗。1802年,王家葛村(今属龙山街道)王丕良根据这一风俗,自己设计图案,用圆凿、弯铲等刻制而成面模(俗称榼子)。模内花纹清晰,有荷叶、莲蓬、金鱼、桃子、元宝等多种图案。产品曾销往上海、天津及省内各地。这一技艺于王家世代相传,同时招徒授艺。1981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刻制面模达到最盛,年产量达200万件,全村纯收入300万元。到1995年后,由于原材料缺乏,刻制经营者逐渐减少。2003年,全村从业人数60余人,刻制的面模供不应求。

十. 山东省 青岛 城阳区 青岛油焖大虾

油焖大虾属于经典的鲁菜特色菜品之一。它选用渤海湾晶莹饱满、体形硕大、滋味最佳的海捕野生大对虾作原材料,皮薄色青下锅见油就红,成菜后艳丽红亮。油焖是鲁菜特有的一种制作技法,先用煸炒或油炸进行初步熟处理,再以调味油和调料汁进行焖制。鲜美的原材料加上特有制作技术,使得细嫩洁白的虾肉油润适口,鲜、香、甜、咸四种味道相辅相成,既不失原本的海鲜鲜味又富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山东特产正宗德州扒鸡德州正宗扒鸡特产一斤四两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