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的特产都有什么呢 湖南长沙特产有哪些可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21 03:41:02

一. 湖南省 长沙市 宁乡市 宁乡花猪

宁乡花猪原产宁乡县,作为全国四大生猪地方名种之一,1981年国家标准总局颁布GB273-81《宁乡花猪》,宁乡花猪国家级保护区(5张)正式确定宁乡花猪为全国四大优良地方品种之一,2003年再次颁布实施了新标准,2006年农业部讲宁乡花猪列入《国际级家畜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07年取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证书,2010年宁乡花猪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向工商局注册"宁乡花猪"证明商标。

宁乡花猪必须在完全天然、健康的环境下生长,远离任何人工生长素,因此它们的武冈铜鹅一起被誉为湖南"三宝"。1981年国家标准总局正式确定宁乡猪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肌肉更有弹性、口感好、肉味香浓、没有异味腥味等特点。

宁乡花猪曾与湘莲,因此有机猪肉较普通猪肉具有胆固醇含量低、、为国家级优良地方品种,并于1981年颁布了代号为“GB2773-81宁乡猪”的《宁乡猪标准》。从此宁乡猪作为我国四大优良地方猪种得到迅速推广,并走向全国,曾经在生长周期比普通生猪生长周期长近两个月,由于有足够的时间沉淀足够的营养物质湖南省及全国各地广泛养殖,还有一部分出口到国外。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家畜遗传资源》杂志曾选宁乡猪图片作为封面,向全世界推介,60多个国家曾派人前来考察。2006年7月宁乡猪进入农业部确定的首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宁乡牲猪,历史悠久。民间传说:明朝正德皇帝龙游,行至宁乡草冲,腹中饥饿,便到一农户家里,农民用猪肉款待,皇帝感到猪肉味道极美,龙颜大悦,说:“这猪肉好吃,一天长一斤就好了。”皇帝开了御口,于是生猪长得很快,肉味更美,声誉日盛。清同治《宁乡县志》载:“牲猪家家畜之,较他地产者更肥美。”

民国《宁乡县志》称:“流沙河、草冲两地相连数十里,猪种极良,家家养母猪产仔,湘乡、安化、宝庆、新化、益阳贩客络绎。”

宁乡生猪按体形分为狮子头、福字头、阉鸡头3种。宁乡猪皮薄毛稀,后腿高于前躯;大腿欠丰满,皮肤有皱褶,俗名“穿裤腿”;尾很粗,垂直不卷曲,称为“泥鳅尾”;四肢开张,蹄形如猴掌,故称“猴子脚”;毛色光泽,额部有白斑,胸腹部下方和四肢为白色,肩肿骨部前方有一白色环带,其他部位均为黑色覆盖,故有“乌云盖雪银颈圈”之称。

二. 湖南省 长沙市 岳麓区 长沙麻仁香酥鸭

是长沙特一级厨师石荫祥大胆推出的优秀之作。此菜集松软、酥脆、软嫩、鲜香于一体,深得四方宾客称赞。此道菜选良种肥鸭。烹饪时在锅内放入花生油,烧至六成热,下入麻仁鸭酥炸,面上浇油淋炸,至麻层呈金黄色时倒去油,撒上花椒粉,淋入芝麻油,取出切成条状,整齐地摆放盘内,配下头、翅、掌,以示鸭入席,周围拚上香菜,造型美观,色调柔和,焦酥鲜香,回味悠长。( 长沙)

麻仁香酥鸭特点形态美观,色调柔和,集松泡、酥脆、软嫩、鲜香于一体

作法:1、将净鸭用绍酒、精盐、白糖、花椒和拍破的葱姜腌约2小时,上笼蒸至八成烂,取出晾凉,先切下头、翅、掌,再将鸭身剔净骨,从腿、脯肉厚的部位剔下肉切成丝。火腿切成末。肥膘肉切成细丝。鸡蛋在碗内,放入面粉、干淀粉10克、清水50克,调制成糊。香菜摘洗干净。

2、将鸭皮表面抹一层蛋糊。摊放在抹过油的平盘中,把肥膘肉丝和鸭肉丝放在余下的蛋糊内,加入味精拌匀,平铺在鸭皮内面,下入油锅炸呈金黄色捞出,盛入平盘里。

3、将蛋清打起发泡,加入干淀粉40克,调匀成雪花糊。铺在鸭肉面上,撒上芝麻和火腿末。炒锅内放入花生油,烧至六成热,放入麻仁鸭酥炸,面上浇油淋炸,至底层呈金黄色滗去油,撒上花椒粉,淋入芝麻油,捞出切成5厘米长、2厘米宽的条,整齐地摆放盘内,周围拼上香菜即成。注意:盛蛋清的容器要净洁,不能有油、盐、碱和生水,用抽子顺一个方向搅打,中途别停,一气呵成,打成雪花状,以插入筷子立定不倒为度。

三. 湖南省 长沙市 宁乡市 和记米粉

粉皮由手工制成,洁白柔软,粗细均匀,盖码选料严格,充分煨后,肉质鲜美,汤汁浓郁,尤以牛肉米粉,滋味最佳。创始于20年代初。

四.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驰名中外的湘绣

    湘绣起源于民间刺绣,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已发现最早的实物是1958年从长沙楚墓0土的一幅龙凤图。1972年,马王堆汉墓又出土了40件刺绣衣物和一幅铺绒绣锦。这些绣品图案多达10余种,绣线有18种色相,并运用了多种针法,达到针脚整齐、线条洒脱、绣工纯熟的境界。至清代,长沙刺绣遍及城乡。    

湘绣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它是以画稿为蓝本,“以针代笔”,“以线晕色”,在刻意追求画稿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故其独特技艺,尽在“施针用线”之中。湘绣针法多变,以掺针为主,并根据表现不同物象、不同部位自然纹理的不同要求,发展为70多种针法。线色万千,根据各种不同画稿的题材,运用各种不同的针法,选配各种不同色阶的绣线——丝线或绒线,凭借针法的特殊表现力和绣线的光泽作用,使绣制出来的物象,不但保存着画稿原有的笔墨神韵,而且通过刺绣工艺,增添了物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起到了一般绘画所不及的艺术效果。以致湘绣独成一派,到清末“湘绣盛行,超越苏绣,已不沿顾绣之名。法在改蓝本、染色丝、非复故步矣。”从此,湘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人士,1910年在南洋劝业会上被誉为“浑笔墨于无痕,”“字格簪花,迹灭针线”。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上,湘绣出尽风头。长沙锦花丽绣庄送展的一幅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半身湘绣像,引起轰动。时湖南省主席何键授意以他人名义赠给罗斯福,传为佳话。该绣像现藏于芝加哥亚历山大博物馆。    

解放后,湘绣工作者一改过去传统产品多为单面绣的工艺,着力发展双面绣艺术,同时又创造出难度更大的“双面全异绣”,使湘绣艺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它在一块透明底料的正反两面,绣制出两个主题、构思、色彩、针法各异的物象。如双面全异绣“花木兰”绣屏,取材于《木兰词》中的名句。一面绣的是“万里赴戎机......寒光照铁衣”,一面绣的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样不仅出色地反映了木兰女扮男装,披坚执锐的英雄形象,又反映了“脱去战时袍”身着女儿装的少女姣态,而且使对比的形象更加生动。一面戎装,一面红装,其构思之巧妙和绣艺之精湛,堪称巧夺天工,令人拍案叫绝。湘绣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绣品丰富多采。著名绣品有传统名牌“虎”、“狮”和“百鸟朝凤”等挂屏;有获“省优产品”的百鸟、百鱼、百花、百童、百蝶“五百”被面;还有众多的双面全异绣湘绣精品。(长沙)

五. 湖南省 长沙市 芙蓉区 嗦螺

长沙传统美食嗦螺

江南一带流行吃炒螺丝,长沙人也爱吃“嗦螺”。之所以叫嗦螺,大约与吃食时的动作以及声音有关。吃嗦螺时,老手一般用手指或者筷子夹着嗦螺,嘴凑上轻轻一“嗦”,螺肉就出来了,再用牙齿咬断,连着汤汁一起吃下。

六.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排冬菜

排冬菜是用鲜排菜(又名芥菜、鲜雪里蕻)在冬季采收加工而得名。随着湖南人民爱食汤菜的历史习惯,未被破坏叶绿素、呈青绿红、味道新鲜的排冬菜亦应运而生。它可作早餐的豆腐脑汤,馄饨店不可缺少的佐料,也有用作蒸肉的辅料,还由于它具人体特需的营养成分,超过脱水叶类菜,因而长年缺少蔬菜的山地矿区,亦把它视为珍品。该品种是湖南长沙老传统产品。

原料配方:生排菜50公斤食盐1.25公斤茴香25克精盐1.25公斤(包括封口盐)

工艺流程:生排菜加工整理切洗盐腌上榨拌料成品

制作方法:

1.原料选择:排冬菜的主要原料为鲜排菜,以长沙市郊(如砂质土地带、傅家州等处)所产的细叶鲜排菜为最好。在采收季节上冬菜优于春菜,因春菜水分多,菜老易黄,对质量或成本都有影响。采收冬菜时,要以茎叶青绿、肥壮、质嫩、未抽苔、无黄叶者为宜。

2.处理:先将生排菜削去老蔸,去掉黄叶,抖去泥沙,再将嫩蔸直剁成条状,并将菜茎叶切成3.3厘米长,入缸内清水洗净泥沙,沥干转入另缸。

3.盐渍:一层菜一层盐逐层踩,以踏出深绿色菜叶为止,然后用石头压紧,冬季可压放24~48小时,春季只能压放12~24小时(必须防止菜叶转黄)。

4.榨干:压缸后取出上木榨榨干,第一次榨10~12小时后松榨将菜取出耙散,再放缸内榨第二次,要榨至每100公斤鲜排菜得到:冬季18~20公斤,春季14~16公斤为准(如第二次还不能榨成标准干度,则须再榨第三次)。

5.拌料:榨好后,放大篾(木)盘内将成块状的扯散,拣去老梗黄叶,按配比拌入精盐、茴香粉,揉拌均匀,装入小口坛压紧,密封即成。

质量标准:

感官指标:色青绿,质脆嫩,味鲜,气香,长度适宜,无泥沙,杂质,无酸苦,无异味。

理化指标:按部标(SB98-80)执行。

规格:鲜排菜切成3.3厘米长一根,盐腌后要有2.6厘米长,而且长度均匀,无未切开的蔸块和老梗。

注意事项:

1.排菜泥沙最多的是菜叶靠蔸处,必须将蔸部切成小条状才能洗净泥沙。

2.为保持产品青绿色泽,压缸时间不能过长,特别是春天更注意第一天腌菜踩缸,第二天上午必须上榨。压缸和榨的时间都要严格掌握,如在操作方面的选、踩、压缸、榨中某道工序不很好掌握,就会产生变质,完全脱离它固有风味特色。

七. 湖南省 长沙市 雨花区 长沙茉莉花茶

长沙毛尖茉莉花茶有独特的风味,其条索紧结,茶叶浓醇,花香鲜灵,纯正持久。冲泡后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匀嫩,耐冲泡,饮后满口留香,为花茶类的佼佼者。长沙产茶叶和茉莉花有悠久的历史,明嘉靖《长沙府志》即有"杂货之品曰茶,(贡)岁进茶芽六十二斤"的记载;清嘉庆《长沙县志》也有"茉莉夏开白色,清丽而芳"的记载。长沙茶厂采用自己加工的毛尖茶配以洁白、肥壮的茉莉鲜花,以传统的手工窨制工艺,制成了猴王牌毛尖茉莉花茶,被指定为湖南省出国人员礼品和首都钓鱼台国宾馆招待外宾用茶。( 长沙)

八. 湖南省 长沙市 望城区 长沙姐妹汤圆

长沙姐妹汤圆

长沙一家餐馆的著名风味小吃,已有60多年历史,由于早年经营这款食品的是姜氏二姐妹,故此得名,其制法是以糯米、大米磨浆,取粉制皮,用枣泥、白糖、桂花做馅。其色泽雪白、晶莹光亮、小巧玲珑、香甜味美。

九. 湖南省 长沙市 浏阳 白沙豆腐

白沙豆腐,浏阳一绝,而“乡下人”霉豆腐更是白沙豆腐中的极品。她产于湘赣交汇处、浏阳河发源地、群山环抱中的革命老苏区名镇——白沙古镇的湖南浏阳市白沙乡下人豆制食品厂。产品以色香、味美、口感细腻著称,并有健脾开胃之功效,被一度戏称为 “送饭冤家”。自98年上市以来,即获如潮好评,倍受消费者青睐。

其中,“白沙廖妈豆腐”是白沙豆腐之王的极品,有湘东明珠食品“一枝花”之称。产于山青水秀的浏阳河源头大围山北麓白沙集镇。

浏阳市白沙豆腐制品厂位于山清水秀的浏阳河源头 —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脚下,是一家已具有十多年加工历史、集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食品企业。本厂自1998年成立以来,一直坚定“团结、务实、积极、上进”的企业理念,深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食品安全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严格按照ISO质量管理体系及国家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对生产中的每一道工艺都严格操作。现工厂面积1200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800万元,拥有“白沙山泉”、“湘妹子”等三个商标。2004年被评为“长沙市消费者信得过单位”,2006年在中国湖南第八届(国际)农博会上荣获银奖,2007年通过了食品安全,2009年通过ISO9001 : 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2010年评为长沙市重合同守信用单位,2011年被评为长沙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同年,“白沙山泉+图形”商标被评为2011年度湖南省著名商标。本厂主要生产白沙山泉霉豆腐﹑湘妹子腐乳,选用非转基因东北大豆和无污染纯净甜美的浏阳河源头山泉水,依托传统工艺,结合现代化加工技术精制而成,使产品既具有香辣突出、鲜嫩可口、色醇味美、清香四溢的特点,又不含任何防腐剂及人工色素,是一种健康安全的调味食品,现产品已远销江西,湖北,浙江,广东,上海等地,深受消费者喜爱。

十.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子龙脱袍

子龙脱袍是一道以鳝鱼为主料的传统湘菜。因其鳝鱼在制作过程中需经破鱼、剔骨、去头、脱皮等工序,特别是鳝鱼脱皮,形似古代武将脱袍,故将此菜取名为子龙脱袍。解放前,李宗仁任中华民国代总统时,曾在曲园南京分店大宴宾客,席间对子龙脱袍赞不绝口,因此,曲园曾名震金陵古都。子龙脱袍不仅制法独特,且菜名别致新奇,耐人寻味,一直吸引着不少名士。如齐白石、吴晗、田汉等曾光顾曲园,品尝此菜。解放后,曲园的老厨师还曾召往中南海,为毛泽东主席献艺。现今只有又一村饭店芙蓉厅预约生产供应。

湖南长沙有什么特产可以带湖南长沙有什么好吃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