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特产钢丝面 忻州特产高粱钢丝面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5-18 05:11:47

一. 山西省 太原 迎泽区 莜面栲栳栳

莜面栲栳栳,是山西中北部高寒地区民间的家常美食,现在已作为杂粮小吃在饭店酒楼大受欢迎。其制法、名称来历,要追溯到1400年前的隋末唐初。民间相传,唐国公李渊被贬太原留守,携家眷途经灵空山古刹盘谷寺,老方丈特制了这种莜面食品以款待。李渊问:"手端何物?"老方丈答:"栲栳栳"。栲是植物的泛称,栲栳指用竹篾或柳条编的盛物器具(《辞海》)。唐寅有诗云:"琵琶写语番成怨,栲栳量金买断春。"看来当时方丈是以手端的小笼屉作答了。后来李渊当了皇帝,便派老方丈到五台山当住持。老方丈带领众僧赴任,路过静乐县,看莜麦初收,便把莜面栲栳栳制法传给当地。再后来这种民间面食传遍了晋、陕、蒙、冀、鲁等地,成为北方山区人民的家常美食。民间还有一种说法,相传李世民父子在太原起兵,用的就是这种面食犒劳三军,一举建立大唐王朝,栲栳是由犒劳一词流变而来。

此是民间传说,但莜面栲栳栳在山西民间除了是家常美食外,确实还有犒劳亲朋贵宾之意。在雁北和吕梁山区,人们赋予吃莜面栲栳栳以"牢靠"、"和睦"等美好象征。每逢老人寿诞、小孩满月或逢节待客,多以此进餐。山区有些人家婚配嫁娶时,新郎新娘也要吃,意谓夫妻白头到老。年终岁末时更要吃,以祈全家和睦、人运亨通。

美食习俗多来源于地方物产与历史传承。山西北部高寒地区,盛产莜麦(也称燕麦、玉麦),从民谣"雁北三件宝,莜麦、山药、大皮袄"就可见一二。过去艰苦的自然条件锻炼了山区人们杂粮细做的本领,新媳妇在婆家第一次上锅,要先在莜面上露一手;而新女婿春节登门也要吃上十种花样的莜面饭。莜面栲栳栳,就是这种莜面饭的一种,因形似"蜂窝",所以当地老百姓也称其为"莜面窝窝"。其制法关键有三:一是沸水和面,二是快速搭卷,三是掌握火候。莜面栲栳栳,工艺讲究,成形美观与口感劲道完美结合,加上"羊肉臊子台蘑汤,一家吃着十家香",便成了地地道道的美食,就连康熙皇帝朝拜五台山时,也以品此为人生快事。若论营养价值,微量元素含量高,可健脑醒目,还可降低现代"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因此,莜面栲栳栳被视为"太原十大面食之一"。

二. 内蒙古 乌兰察布 丰镇市 钢丝面

玉米面制成金黄色细丝。在我儿时,经常到院里的加工作坊看着大人把玉米面倒进机器里,等着成板的钢丝面压出来,多数的时候大人们会给每个孩子扯一块,然后我们便会蹲在小院的自来水管旁,就着自来水把它扯开一条条的送进嘴里。这几年人们懂的保健了,作为粗粮的钢丝面又回到了餐桌。可和肉炒着食用或像攸面那样拌羊肉汤食用。当然它并非是内-有的。

三. 山西省 长治 沁县 三合面

三合面是长治市民间的一种古老的面食。它用白面粉、黄豆面粉、小粉面粉按比例拌和而制成。这种面条柔韧光滑,久煮不溶,浇卤滴醋食之,口味鲜美,豆香气浓。

四. 香港 油渣面

油渣面给人的印象是一种廉价食品,所谓“油渣”正是人们用肥猪肉炸油所剩下来的肉渣,而油渣面主要是上海面底再加上这些油渣及火腿丝、香菇丝、榨菜、冬菜等丰富配料,即时令味道更加滋味,是不少人喜欢的下午茶小食。



油渣面的成本比一般的猪肉面可能还要高,因为多了制作油渣的过程,但这种食品却勾起不少老一辈香港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

五. 陕西省 宝鸡 岐山 岐山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臊子面属岐山风味名吃,以其做工精细,用料讲究,色香味形俱佳而久负盛名。臊子面从做工烹调到色香味形眼观口感可以用“煎、稀、汪、薄、筋、光、酸、辣、香”九个字概括。该小吃始于西周早期,相传是周文王的母亲,为招待周文王的亲朋和左邻右舍所做的一种面食,距今已三千多年历史。

岐山臊子面香味飘香省内外,其肉臊子的制作算得上是一门绝活。先将肥瘦各半的猪肉切成肉丁,然后用文火烂,不能炒,更不能煮。

在这方面流传有“紧锅馍,慢锅肉”之说。即蒸馍时要用紧火烧,烂肉却是用温火,还要慢慢翻搅,性急不得。这样才能使肉“出油”,达到去腥生香吃起来不腻的效果。等肉烂到八九成时再下花椒、桂皮、生姜、八角等佐料并加陈醋,这样一锅酸香四溢的肉臊子就成了。另外红萝卜、蒜苗、豆腐、黄花菜和黑木耳都是汤锅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岐山臊子面的历史典故

相传周朝时,文王姬昌带人出外狩猎,在渭河畔遇见一条蛟龙从水中腾空而起,张牙舞爪,残害无辜。周文王令将士一齐射箭,一时空中箭鸣不止。顷刻之间长五丈重千斤的蛟龙眼瞎喉断,从空中跌落下来。由于蛟龙肉食后有延年益寿和驱恶除邪的作用,文王让厨师将蛟龙剁成厘米见方肉丁,加上佐料烂(音“兰”)成臊子,把煮好的面条捞在碗里浇上汤和蛟龙臊子。

只吃面,不喝汤,再把汤倒进汤锅,如此循环不但将士们吃上了蛟龙面,就连当地乡亲也沾了光,品尝了鲜美的蛟龙面。从此,西岐人仿效这种吃法,将猪肉烂成臊子,浇汤而食,这就是世代流传千百年至今的臊子面。还有一种传说是,岐山有户人家娶了个贤慧能干的媳妇,她做的面条家人食后无不称赞滑爽鲜美。后来,她的小叔做了地方官员,邀请同僚到家里做客。当人们吃了嫂子擀的面条后,赞不绝口。从此“嫂子面”便出了名。由于“嫂”与“臊”谐音,嫂子面便叫成了臊子面。

六. 山西省 忻州 宁武县 高梁面鱼鱼

高梁面鱼鱼,本是忻州地区乡间百姓粗粮细做的一种日常食品。近年来一些宾馆、饭店,捕拾民风,将其发展成了招待内外游客的风味食品。高粱面鱼鱼,是用普通高粱经过淘煮漂晾,碾磨成面,用开水和好,人工搓成的。其做法是在面案两头各摆五块大似蒜瓣的面疙瘩,然后用两手掌按压和搓动,由远及近,逐渐靠拢,观之手下10条鱼鱼儿由短变长,汇成一片。搓成的鱼鱼儿一般有高粱米粗细,盘起来放在一起长短一致,粗细均匀。高粱鱼鱼蒸熟后,配以羊肉或西红柿汤调和,清爽利口,别具风味
( 忻州)

七. 陕西省 咸阳 三原 咸阳浆水面

特点:汤清利口、酸香醒神,食后有周身凉爽之感。

类别:风味名小吃

主要原料:面粉、酸醋、芹菜、调料。

简要介绍:浆水面是一种大众化的夏令风味食品。其关键是制作好后捞入碗内,浇上浆水(热浆水更佳)加入适量精盐、花椒油、辣椒油即可食用。

八. 浙江省 宁波 宁海 茶院番薯面

茶院"铜岭脚"番薯面,以高山上种植的纯天然红薯为原料,采用独有的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精制而成。无农药化肥污染,不含色素,保持天然本色,该面条具有晶莹透亮、洁净韧滑、晶莹纯净、营养丰富、经久耐煮、不浑汤、不断条、柔软可口的特点。

本番薯面属低热能、低脂肪的健康绿色食品,口感好,风味独特,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也是送亲人的最佳礼品。备受宁波、温州等地客商的青睐。该面条晶莹透亮、洁净韧滑。

九. 山西省 大同 阳高县 莜面块垒

大同历史悠久,古文化民俗民风颇多,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大同的特色小吃也自然是少不了的!

莜面块垒就是其中一道,莜面和山药(土豆)明明是两种不相干的食物怎么会和在一起吃呢?其实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得。

好东西大家分享!我把莜面山药块垒的做法介绍一下,供食客们尝试。

蒸块垒将土豆放入锅内,加适量的水,用小火焖约半个小时,出锅后,待不烫手时将皮剥去,再用礤子(一种擦萝卜丝的厨具)擦碎,再加1:1的莜面、适量的食盐,用手搓成碎块状,然后撒在铺有纱布的笼屉内,厚约5~6厘米,盖上锅盖蒸约10分钟,闻到香味出锅后即可吃。吃时可以就着生葱、大蒜、腌菜吃,最好再配上小米粥,稠稀搭配再合适不过了。

炒块垒它有两种不同做法:一种是炒蒸块垒,一种是炒普通块垒。第一种炒蒸块垒:块垒像上述那样蒸熟后,在锅内倒入少量胡麻油,油熟后将切好的葱花、蒜片放入锅内炝出香味,然后倒入块垒用小火翻炒3~4分钟出锅即可。第二种炒普通块垒:搓擦好的块垒不必上锅蒸,直接用干锅翻炒约10分钟左右,待闻到莜面香味后出锅,然后倒入少量油,油熟后加入葱、蒜,再倒入炒过的块垒,直到块垒颜色变焦黄。这样做出来的块垒吃起来口感香脆,越吃越香,不防试着做一做。

老大同还有很多美味的特色小吃,希望各位外地友人来大同品尝!

文/兰月婷

信息来源:中华阳高人

十. 甘肃省 酒泉 敦煌 敦煌臊子面

敦煌臊子面是一件传统手工麦面制品,作法是将面粉加水和匀,用面杖把面团擀薄,切成长条煮熟,加汤食之。面条细长而匀称,尤像韭中,加之汤的味道鲜美,吃上一碗,使人顿消饥饿疲劳。臊子面关键在汤,汤的制作很讲究,先将臊子(猪羊肉、萝卜、洋芋等)在锅内适火炒好后加入水,再辅之豆腐、葱、蒜、香菜、虾片、芝麻等佐料,然后将面挑入汤中,即成一碗难得的美食。用臊子面待客,是敦煌人最好的款待。( 敦煌)
山西特产钢丝面去哪买忻州特产高粱钢丝面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