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特产西瓜酱豆 买河南特产正宗西瓜酱豆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09 11:15:33

一. 山东省 聊城 莘县 莘县西瓜

莘县西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莘县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是鲁西最大的西瓜、蔬菜生产基地,2000年我镇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命名为绿色食品西瓜生产基地。

莘县西瓜是山东省聊城市莘县的。莘县西瓜又以董杜庄镇为佼佼者,被誉为中国西瓜第一镇。主要品种为京欣、鲁青、礼品等三大系列十几个品种,远销韩国、北京、上海、石家庄、新疆、东北三省等。莘县西瓜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中国目前的西瓜产地分为南北二地:南方以海南岛为主要产区,海南岛依其独有的气候一年四季均盛产西瓜;北方以山东为西瓜主要的产区,主要集中在鲁西北地区的德州、聊城莘县等地,其中尤以莘县西瓜最为出名。

山东莘县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之地,东依京九铁路,北靠济邯铁路、济聊高速公路,临商、蒙馆、临观、齐南省道穿越县境,交通便利。

莘县西瓜又以董杜庄镇为佼佼者,被誉为中国西瓜第一镇。董杜庄镇是已故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曾广福的故乡,西与河北省大名县、河南省南乐县接壤。自1995年开始种植大棚西瓜,采用三膜一苫或四膜保护地种植,目前面积已达8万亩,总产10亿斤,主要品种为京欣、鲁青、礼品等三大系列十几个品种,远销韩国、北京、上海、石家庄、新疆、东北三省等。2000年,该镇生产的西瓜因无污染、无公害、高品质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绿色食品称号。绿色食品西瓜已成为该镇的主导产业。2001年,该镇注册了“仙果”牌商标,“仙果”牌西瓜已成为董杜庄镇的乡镇名片。

山东莘县西瓜批发市场建在镇政府以南2公里处的段王庄,该村为莘县西瓜第一大产区,而且紧挨丈樱公路,交通十分方便。市场采用统一管理,诚信经营;同时山东人好客之风也会让您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2013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莘县西瓜”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二. 陕西省 汉中 洋县 洋县西瓜

洋县西瓜是陕西省汉中市洋县的。洋县具有种植西瓜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地理市场优势,种植西瓜历史悠久,洋县西瓜以个大、瓤红、汁多、肉脆、味甜而闻名遐迩,素有陕南瓜乡之称。

洋县是陕南最大的西瓜生产大县。2004年全县生产面积4万亩,年产量8万吨,建成了戚氏镇、洋州镇、贯溪镇、黄安镇等5000亩以上专业乡镇5个,2000亩以上基地村15个。

三. 重庆市 武隆 沧沟西瓜

沧沟西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早中熟种,长势中等,高抗枯萎病耐重茬。座果力强。瓜成熟期32天左右,单果重9公斤以上,最大20公斤,果实长椭圆形,深绿花皮,太阳暴晒不易变色,红瓤肉质细腻。耐贮运。适应性强。是本社和当家品种,种植面积9000亩。

四. 山东省 济南 章丘 黄河乡西瓜

黄河乡西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章丘黄河乡“鲁汇佳”西瓜采摘节开园迎客,从今日起,黄河乡西瓜开始上市。其中“华欣”、“金蜜童”、“双色冰淇淋”等主打品种,曾多次获得济南市优质西瓜金奖、西瓜瓜王等称号,并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我们鲁汇佳品牌的西瓜都是用矿物肥浇灌的,是全国首创!”当地瓜农向记者介绍,独特的沙土质和黄河水灌溉,让黄河乡“鲁汇佳”西瓜肉质酥脆、细嫩多汁、甘甜爽口。

五. 山东省 青岛 胶州 和睦屯西瓜

和睦屯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产地位于胶州市胶北镇和睦屯村,村里已有二百余年的西瓜栽种历史,种植土壤以砂姜黑土为主,富含微量元素,所产西瓜具有糖度高、汁多、沙瓤、皮薄等优点。2004年成立了胶州市胶北镇和睦屯村西瓜协会,2006年注册了“和睦”商标,2009年成立了青岛胶州市和睦屯西瓜专业合作社。产品严格按照《胶州市无公害西瓜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种植生产,达无公害质量标准。目前,全镇西瓜种植面积已达10000亩,产品销往上海、福建、北京等大城市。

地域范围

和睦屯西瓜生产区域位于胶州市西北部,北起袁家岭村,南到北台村,西起楼子村,东至秋连庄村。和睦屯西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包括和睦屯、西小屯、肖家屯、刁家屯等21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9°89′00″~119°96′00″,北纬36°31′00″~36°37′00″。西瓜种植面积3万亩,年产量12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和睦屯西瓜生产区域独特的小气候和优越的地理条件,形成了和睦屯西瓜的独特品质:大小适中(单果重3-5kg),果实球形、深绿,条纹清晰,瓜皮薄,果肉沙质,汁多,甜度高。 2、内在品质指标:和睦屯西瓜产品维生素C含量≥6.0mg/100g,总酸含量为0.1%~0.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0%,钙含量≥10.0mg/100g,钾含量≥100.0mg/100g。 3、安全要求:商品西瓜必须达到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西瓜”(NY5109-2005)的卫生指标。

六. 湖北省 襄阳市 宜城 宜城流水西瓜

湖北省宜城市地处鄂西北,是全国四大河流-汉江上镶嵌的一可璀璨的明珠。此地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栽培西瓜、甜瓜有着悠久的历史。西瓜、甜瓜生产普及到流水镇、板桥镇、王集镇、新街乡、讴乐乡、南云办事处等六大乡镇一百万亩。品种丰富:特大青皮瓜、黑皮无籽、黄皮、花皮、黑美人、特小凤、新红宝、黑蜜二号、美国黑将军等十多个系列。上市时间6月至8月,产品主要特点:形体兼顾大中小、口感脆爽、汁多,含糖量,全部为无公害!是湖北省内的最大的西瓜生产基地。在全国深有影响!

七. 安徽省 淮北 濉溪 土型西瓜

土型西瓜 产于濉溪县土型,闻名淮海地区,风销淮北。徐州、蚌埠等地。该瓜品质优良,皮薄肉厚,脆嫩多汁。清香爽口,甘甜文“蜜。熟透之瓜,刀划其皮,自动裂开,瓜瓤突起,不可复合。品种有青核杉1纹、手中条、大毛秧、季子灰等。主要品种是青核桃纹,属中熟种,果型较大,为椭圆形;皮青绿色,有细网纹,厚约1厘米;瓤红、质沙、籽黑。单瓜重约20斤,大的30余斤,亩产4000斤左右,最高达7000斤,每年栽培面积约300亩。

八. 江苏省 苏州市 常熟 王庄西瓜

“王庄西瓜”是尚湖镇的传统农产品,以“皮薄、汁多、味甜、口感爽、脆”而著称。早在五、六十年代,王庄西瓜就享有名气,特别是在上海、苏州、南京等华东地区有很高的声誉度。当时只种植华东6号、解放瓜等品种。一九九八年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推动下,王庄西瓜迅速发展,建基地,创品牌,增效益。基地涉及福寿村、河金村、家鑫村等,总面积500亩,王庄西瓜成为农业生产的亮点和农民增收的热点。

基地引进新疆的新佳(花皮红肉)、京欣一号(绿皮红肉);台湾的小兰(花皮黄肉)、早春红玉(花皮红肉)等优质西瓜品种,并且聘请省农科院专家作为西瓜种植技术顾问,常年进行技术指导,在种植西瓜过程中注重加大科技投入,包括西瓜优质栽培的土壤处理配套技术;提高食品品质的肥水运筹技术;避免农药污染的病虫害控制技术;并开展产后分级处理方面的规格标准工作,以确保西瓜的品质。

王庄西瓜在1999年获得“苏州市品牌产品”、2000年获得“推荐商品”、2001年获得“放心食品”、2002年王庄西瓜被江苏省农林厅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王庄西瓜基地被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认定中心认定为“无公害基地”。2006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

九. 安徽省 滁州 明光 古沛西瓜

明光古沛西瓜是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古沛镇的。明光市古沛镇是一个具有西瓜种植传统的西瓜生产大镇,去冬以来,该镇转变思路,变“大路西瓜多生产”为“精品西瓜创品牌”。念好“早”字经,做好“创”文章,大力扶持大棚西瓜生产。同时,主动对接超市提升档次。西瓜上市时间提前20多天,亩均效益提高了3500余元。

明光市古沛镇1.8万亩西瓜喜获丰收,目前西瓜日均外销几十万公斤。

古沛镇今年西瓜种植面积由去年1500亩猛增到18000亩,镇里还为瓜农举办了18次西瓜种植培训班。由于瓜农掌握了种植技术,今年18000万亩西瓜平均亩产达2500公斤。为让瓜农既丰产又丰收,早在6月初,镇里就派出经纪人前往南京、上海、杭州、合肥等地进行了解行情,帮助瓜农给西瓜“找婆家”。 6月下旬西瓜一上市,各地瓜商就纷至沓来。

十. 河南省 郑州市 中原区 河南糊辣汤

糊辣汤历史悠久。传说,三国时期,曹操率军与袁绍对峙于官渡,曹军粮草告急。曹军粮官万般无奈之中,只好命令伙夫们搜集红薯叶、红薯干,又将马肉切成丝状,一同烩于锅中,再拌以炒熟的红薯面糊,放盐并杂以大葱、辣椒、胡椒等菜蔬作料,聊为兵士夜间充饥之用。不意其味竟异常鲜美,且食后耐饥顶饿。曹操偶然品尝到了这种又糊又辣的汤食,大加赞赏,遂亲将其命名为“糊辣汤”。

一碗糊辣汤竞能和三国扯上关系可见北方小食的悠久和文化的厚重了。

糊辣汤配料以鲜肥羊肉、面筋、面糊为主,杂以大葱、生姜、花椒、胡椒、辣椒、茴香、金针菇等20余种菜蔬作料。其色褐,其味鲜。食前加几滴小磨香油、陈醋,则更是异香扑鼻。

制作糊辣汤的关键环节,是“臊子”内各种作料比例要掌握得恰到火候。有些祖辈以经营糊辣汤为业的人家,家内多有祖传配方,上面记载着各种作料以及面筋、羊肉、食盐及水的配兑比例。

糊辣汤还有四种不同的风味,但是以河南周口西华县逍遥镇的糊辣汤为代表,另外还有开封糊辣汤、许昌糊辣汤、南阳糊辣汤。而关于糊辣汤的典故也有好几种版本,所以我也不知道那一种是“正宗”的,但是我想不管它到底是谁先做出来的,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绝大多数河南人的早点就是糊辣汤,这一点你随便去那一个早点摊上都可以发现。

喝一碗冒着热气的糊辣汤当早饭,即便宜又顶饥,只要一块钱,真是价廉味美啊。不过这家因为卖出了名要一元五一碗早上卖完了就收摊了。

以后要有朋友去河南的话,建议你去喝一回糊辣汤,准保你忘不了那个味,就算你不喜欢喝的话你也会对它的味道留下深刻印象的。

西瓜酱豆河南特产哪家好吃河南特产西瓜酱豆地道老家味道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