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阿坝州特产药材 四川阿坝藏羌特产名贵药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31 17:41:23

一. 四川省 阿坝 红原县 红原羌活

羌活为伞形科植物,可入药。味辛、苦,性温。归肾、膀胱经。功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红原县刷经寺是红原县羌活主要产地,只有在这里才可以买到纯正的羌活。

二. 四川省 阿坝州 黑水县 黑水酸菜

黑水酸菜是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的。黑水酸菜是黑水地区最常用的菜肴,它酸度适宜,可和来炒着吃,更常用于煮玉米面汤、麦面块。在酸菜汤里加上大蒜泥、海椒面、花椒麦,更是味美。

黑水酸菜的做法:酸菜的原料有元根叶、萝卜叶、白菜及莲花白菜,其中以元根制作的酸菜为最佳。将元根叶洗净,放入锅内煮熟,待冷至微温时,将其装入一木桶内渗入煮熟的稀玉米面汤拌匀后,加盖放在火塘边,保持恒温使其发酸。夏秋三天左右,冬春六至七日即可食。

黑水酸菜的风味特色:味微酸。食后胃舒心畅,少生疾病。

酸菜面块是黑水县老百姓很浓、很地道的一种藏族传统饮食,也是外来游客非常青睐的饮食。

三. 四川省 阿坝 红原县 阿坝酸菜面块

阿坝酸菜面块,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一道特色小吃,同时也是一种特色很浓的藏族传统晚餐,到阿坝州藏胞家做客,主人一般都会请你吃酸菜面块。

阿坝酸菜面块是一种特色很浓的藏族传统晚餐,到藏胞家做客,主人一般都会请你吃酸菜面块。其主要原料是酸菜,酸菜的制作方法很简单:把菜叶煮到快熟时,取出冷却,然后装入坛子或木桶里,密封好放在阴凉处,一星期左右就可以食用。制作面汤时首先加酸菜,其次加本地阴干的腊肉或新鲜牦牛肉,再加进土豆,面块和盐、葱等煮熟,香喷喷的酸菜面块便做出来了。a2E

阿坝酸菜面块的制作方法:a2E

原料:泡酸菜、手赶面块(或饺子皮)、菜油、鸡油、鸡精、盐巴、葱花、姜、蒜。a2E

做法:先下菜油烧至七成热后加鸡油再下姜和蒜煸香,下酸菜炒3分钟左右加水(看你下多少面块为准),待水开后加盐和鸡精,煮熟起锅,撒上葱花即成!a2E

四. 四川省 阿坝 壤塘县 佘江荔枝

佘江所产荔枝,量大质佳,居全国具有较高的名气。是四川地区名优产品。

果实心脏形或球形,果皮具多数鳞斑状突起,呈鲜红、紫红、青绿或青白色,假种皮新鲜时呈半透明凝脂状,多汁,味甘甜。

营养价值

1. 荔枝所含丰富的糖分具有补充能量,增加营养的作用,研究证明,荔枝对大脑组织有补养作用,能明显改善失眠、健忘、神疲等症;

2. 荔枝肉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蛋白质,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3. 荔枝有消肿解毒、止血止痛的作用;

4. 荔枝拥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促进微细血管的血液循环,防止雀斑的发生,令皮肤更加光滑。

荔枝味甘、酸、性温,入心、脾、肝经;

果肉具有补脾益肝、理气补血、温中止痛、补心安神的功效;核具有理气、散结、止痛的功效;

可止呃逆,止腹泻,是顽固性呃逆及五更泻者的食疗佳品,同时有补脑健身,开胃益脾,有促进食欲之功效。

五. 四川省 阿坝州 九寨沟 地雪茶

又称“地雪茶”。有青雪茶、白雪茶两种,生长环境一样,功效相同,产于九寨沟县海拔3000米以上的长时间积雪的柏树林中,常与雪地为伍,在雪中生长。对肺炎咳嗽、癫痫狂燥、神经衰弱、高血压疗效显著。九寨沟人常常代茶泡饮健身。

六. 四川省 阿坝 壤塘县 菠汁蒸饺

菠汁蒸饺,蒸点,特点:形似豆荚,浅绿色,馅嫩鲜爽口。烹制法:蒸。

特粉、菠菜汁等制成饺皮。猪瘦肉、荸荠分别剁细,下调料制成鲜肉馅。

取皮分别包馅,呈豌豆荚形,上笼蒸熟装盘。

操作要领:蒸制时要掌握好火候和时间。

七. 四川省 阿坝 九寨沟 贝母鸡

九寨沟一带有川贝和暗紫贝母两种。它性味苦甘、凉口,能清肺散结、止咳,并能治疗吐痰咯血、心胸郁结、肺痿、肿痈等病症。( 九寨沟)

贝母是药用植物中的“名门望族”,九寨沟一带有川贝和暗紫贝母两种。它性味苦甘、凉口,能清肺散结、止咳,并能治疗吐痰咯血、心胸郁结、肺痿、肿痈等病症。

做贝母鸡时,将鸡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在开水锅中煮去血水捞起,再用清水小船坞一下。然后将贝母用水洗过,用一铝锅或沙罐装水1.5公斤,将鸡放入,同时下黄酒少许及贝母,盖严后用旺火烧开,然后小火炖两小时即成。

八. 四川省 阿坝 红原县 红原牦牛奶粉

红原牦牛奶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红原牦牛奶粉是四川阿坝红原县的。

高原纯净的空气和水源、天然的动植物,成为食品品质的第一道保障。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来自高原的产品就以天然、纯净的品质备受国人爱戴喜爱。同样在高原上的四川阿坝藏族羌族州的红原县,就因出产纯天然牦牛奶粉而名声在外。

红原县出产的牦牛奶粉在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就是国内奶粉市场中最畅销、最受欢迎产品。由于产量有限,质量把控严格,产品供不应求,甚至出现了由政府出面定量供应“红原牦牛奶粉”的局面。

“红原牦牛奶粉是从红原县农牧民家中自养的牦牛奶里提炼出来的”,柳白清说,“这里的奶源来自放养牦牛。这些牦牛在红原县3500米的高原上,吃的是纯天然的草,挤出来的也是纯天然的奶。”

奶源控制只是第一步,优质的牦牛奶品还需要严格的生产过程和检验,才能保证到消费者手里的是真正的好产品。

在红原全县的70多个采奶站中,有很多专业的采奶人员。他们到农户家中收集最新鲜的牦牛奶,再经过检验筛选,最后,只有达到9个检验标准合格的牦牛奶才会被收集到厂区生产。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添加任何其他物质。

来自高原的牦牛,是大自然的馈赠。温热的奶汁哺育了高原人,现在也越来越多地走进了内地、走出了国门。 红原牦牛奶粉的低调走红,是人们对高原食品认可的体现,也是藏区农牧民的经济生活向现代化产业靠拢的成果。

红原牦牛奶粉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现辖邛溪镇、刷经寺镇、瓦切镇、安曲镇、色地镇、壤口乡、江茸乡、查尔玛乡、龙日乡、阿木乡、麦洼乡11个乡镇

《红原县人民政府关于报送“红原牦牛奶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图的函》,红府函〔2013〕127号

红原县(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3233/T002-2014《红原牦牛奶粉生产技术规范》

信息来源:中国阿坝州门户网站

信息来源:中国阿坝州门户网站

九. 四川省 阿坝 理县 猪油麻花

猪油麻花,面食,特点:色泽茶黄,形如麻绞,酥脆香甜,散口化渣。烹制法:炸。此品是四川民间小吃,老幼皆宜,又名“麻花”,因形如麻绞而得名。

川味猪油麻花的做法:58H

1、面粉配红糖(化散)、白糖、化猪油、发面、纯碱,加清水。58H

2、先与面粉充分和匀,再用力揉和至熟,拉成9厘米宽、2.5厘米厚的扁形片子,抹上菜油。58H

3、待15分钟后,用刀横切成重约80克的一字条,搓麻花形。58H

4、下油锅炸成浅茶黄色,起锅沥去余油即成。58H

操作要领:和面是关键,加水时要把面粉尽力和匀后才揉合,否则就会成“包浆面”;炸时要掌握好火候,火大了麻花要散,以中火为宜;要根据季节温度变化掌握好面的碱性。58H

阿坝州13个县的土特产四川阿坝藏羌特产名贵药材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