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宏祥福农特产品 广元特色农产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5-11 13:14:47

一. 四川省 广元 苍溪县 啤酒鸭

啤酒鸭是一道烧菜,鸭肉+啤酒的烧法可能是一个好酒好饮食的人创造发明的。此菜鸭肉软糯,既有鸭肉的香味又有啤酒的清香。

主材:一只无辜的鸭子,体重大约3斤重,只取一半。

辅材:土豆、青椒、青笋都切成块小块,在开水穿水待用。

作料:老抽、郫县豆办、姜片、几瓣大蒜、草果、香叶、小茴香、桂枝、花椒、八角、陈皮、寇仁、料酒、葱结、啤酒一瓶。

步骤1、鸭子砍成3CM不等的小块,清洗去血水沥干水分,加姜片、料酒、盐码上味。

步骤2、铁锅上油,油热下姜片爆锅后,下鸭子爆炒,段红捞起。

步骤3、锅里留底油,下郫县豆办炒到吐出红油,下姜片,大蒜瓣后,再下鸭子爆炒一会,等鸭子炒上味后转中火,下老抽、草果、香叶、小茴香、桂枝、花椒、八角、陈皮、寇仁、料酒、葱结,啤酒倒入淹没鸭肉为止,盖上盖。鸭子肉刚熟后,倒入土豆、青椒、青笋。等啤酒烧干后,捞起去掉葱结,八角、陈皮等端菜上桌。然后就是甩开膀子争土豆吃了。此菜鸭肉软糯,回味悠长。

二. 四川省 广元 昭化区 元坝生猪

元坝生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元坝生猪’养殖模式示范性、推动性强,可向全国推广”,“希望各级部门加大对‘元坝生猪’的支持力度,做好发展规划,进一步做深产业链条”……4月14上午,“元坝生猪”发展高端研讨会在广元国际大酒店举行,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元坝生猪”产业发展模式展开热烈讨论,积极建言献策。会议由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寿于主持,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华蓉致辞,副市长邓光志作了重要讲话。

图为研讨会现场。唐彪 摄

近年来,我区以生猪为主的现代畜牧业走在全市前列,成为全市唯一的现代畜牧业试点县区,形成集种猪生产、饲料供应、屠宰加工和市场销售为一体的生猪产业链条,成功探索出“三链合一、种养结合、适度规模、循环低碳”的“元坝模式”,创建为国家级生猪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元坝生猪”地埋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注册。2010年,我区出栏生猪72.18万头,人均养殖3.36头,生猪产值7.6亿元。

邓光志最后在讲话中说,我市将认真悉心采纳践行各位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不断转变发展理念,迅速掀起普及现代养殖技术高潮,不断提高现代化养殖水平。

又讯(记者 邹贤良)14日下午至15日,第六届中国�西部(国际)猪业论坛举行。中国畜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乔玉峰,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马闯,省畜牧食品局副局长兰明建出席,市、区领导王菲、张兴德、邓光志、王华蓉、张寿于等参加会议。

据了解,本届论坛以“通涨下的猪业突围”为主题,由中国畜牧业协会主办,元坝区人民政府、中国饲料经济委员会、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四川铁骑力士集团承办,广元市畜牧局、广元铁骑力士饲料有限公司协办,包括“元坝生猪”发展高端研讨会、论坛开闭幕式、论坛主题报告等活动。

王菲在致辞中希望,元坝区积极发挥元坝生猪品牌优势,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努力在发展现代畜牧业和循环产业方面积极探索并走出全省、全市新路子,进一步拓宽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三. 四川省 广元 剑阁县 核桃饼

广元核桃以其个大,皮薄,籽粒饱满,色泽深浅适度,香味浓郁可口,容易取仁,出仁率高而出名,核桃饼选用上等核桃仁,再加适量的芝麻磨成浆状,在发酵面上涂上辣椒、食盐,做成圆饼,放入炉中烤熟即成核桃饼。若擀成薄片烘烤,称为“薄脆”。特点:“核桃饼”松脆酥香、色泽金黄、十分可口。

四. 四川省 广元 旺苍县 香煎鱼

(1)买来的小鱼化冻,除去鳞,内脏,清洗干净。在小鱼的两面,薄薄撒上一层盐和胡椒粉,腌一会儿,用纸巾擦干水分。再把鱼的两面都撒上薄薄的一层面粉。

(2)锅加热,放一点油,转小火,把小鱼放进去。

(3)盖上锅盖,等底面煎成漂亮的金黄色之后,就用铲子和筷子翻过来,把另一面也煎黄之后,盛到盘子里,就是好了。吃的时候,可以挤点柠檬汁。

五. 四川省 广元市 旺苍县 旺苍土鸡

旺苍土鸡是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的。旺苍土鸡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市场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旺苍土鸡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

旺苍县地处川北山区,山林资源极其丰富,非常适宜发展土鸡养殖,当地农民历来就有饲养土鸡的习俗和经验。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进一步发展壮大土鸡产业,该县启动了“千万只土鸡”工程,把推进土鸡产业发展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开展技术指导、建立专合组织等方式,在继续扶持传统的零星分散养殖农户基础上,积极引导广大养殖户向适度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模式转变。

据旺苍县畜牧部门介绍,目前该县现有规模及适度规模土鸡养殖户已达800余户,拟将在全县18个乡镇推广土鸡林间散养模式,大力发展森林土鸡,努力打造无公害绿色禽产品。预计到2015年,全县将建成标准化生态土鸡养殖小区220个,出栏土鸡可达1200万只,土鸡专业合作组织得以全面规范,土鸡动物卫生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也将更加完善。

六. 四川省 广元 朝天区 曾家山甘蓝

曾家山甘蓝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曾家山甘蓝是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的。曾家山甘蓝色泽蓝绿,叶球紧实,叶片肉厚,口感清脆,略带甜味。曾家山甘蓝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曾家山地处平均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寒山区,辖六乡一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湿润,蔬菜品质优良,绿色无公害。追溯蔬菜产业的发展,始于2001年,十年磨一剑,如今成功地走出了一条高寒山区蔬菜产业发展之路。据农业部门统计,2011年曾家山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实现总产量45万吨,人均蔬菜收入达5500元,占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曾家山已成为川陕甘渝地区最大的绿色蔬菜基地,成为川北最大的“菜篮子”,朝天曾家山甘蓝成为曾家山蔬菜主要产品。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曾家山甘蓝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曾家镇、两河口乡、李家乡、汪家乡、麻柳乡、平溪乡、临溪乡、中子镇尧坪村、小安乡余垭村、白泉村、全胜村现辖行政区域 《广元市朝天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曾家山甘蓝”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广朝府函〔2012〕95号 四川省广元市(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0812/T06-2012《曾家山甘蓝》

七. 四川省 广元 朝天区 朝天天麻

朝天天麻是朝天区传统特色产品之一,以其野生量大、价值昂贵、品质优良而闻名。朝天区山多地广,森利资源丰富,朝天野生天麻驯化种植由来已久,最早从事天麻野生变家栽科学研究就在朝天曾家山区,曾获科技进步三等奖。朝天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为天麻种植带来了优越的地理环境,全区高达85%的农户都有种植天麻的习惯,种植规模庞大,目前全区天麻种植规模60万窝,产量达500万斤。历年来,朝天区依托现有自然优势资源,以群众共同致富为目标,立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强化政策扶持,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产业链发展有机结合,稳步推进朝天天麻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朝天天麻产业已成为引领朝天区高山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八. 四川省 广元市 利州区 利州灵芝

利州自古盛产灵芝.利州地处位于川陕甘三省交汇处,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历史上利州就产灵芝。境内野生灵芝分布较广,海拔500米以上的中高山地带,在阴暗潮湿的阔叶林里,枯树腐枝和伐桩周围都可见野生灵芝生长,药农一直把野生灵芝的采集作为挖采中药材的一个重要品种。

利州灵芝人工栽培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1990年2月,县科委农科所引进灵芝栽培技术,并在利州区白朝乡、荣山镇开展灵芝栽培试验,两地共有41户参加,种植灵芝12亩,灵芝夏季出菇,长势良好,产品全部售出,小范围试验获得成功。1992年5月,外地公司与利州食用菌种厂合作,采取赊销灵芝菌种的办法在白朝乡开展灵芝短段木栽培生产,并获得大丰收,其中有一姓王的农户当年灵芝子实体收入5000元,灵芝孢子粉收入25000元,在利州区农民中引起轰动,从此,灵芝生产在利州区迅速推广。1995年,白朝乡灵芝栽培农户超过100户,产量达10余吨,广州、江苏、福建等地客商纷纷前来采购,利州灵芝在全国开始小有名气。1996年,利州灵芝栽培区域从白朝扩大到宝轮镇、荣山镇、大石镇、-镇、三堆镇等乡镇,灵芝产量105吨,孢子粉14吨,产值680万元,其中白朝乡灵芝产值为360万元,是利州灵芝总产量的48%左右。1997年,全区增加了几个乡镇栽培灵芝,灵芝产量510吨,总产值1650万元。1998年,白朝乡灵芝达到高峰期,年产灵芝620余吨,产值2800万元,全乡仅此一项人均增收1400元,四川省内多家媒体都进行了报道,白朝乡成为“全省灵芝第一乡”。2003年,全区灵芝总产量1250吨,其中孢子粉300吨,总产值达6000万元。之后利州区调整灵芝发展战略,坚持总量控制、合理布局、持续发展的原则,年规模控制在550万棒,产量550吨左右,仍是四川省最大的段木灵芝生产基地之一。由于利州灵芝发展较早,在全国有很高知名度,年利州灵芝交易量达千吨。

九. 四川省 广元 朝天区 麻柳刺绣

麻柳刺绣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麻柳刺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麻柳刺绣是朝天区柳乡的民间挑花刺绣。麻柳刺绣女用各色土线在各种土布上挑绣,所绣图案,或爱情幸福,或耕种收割,或娱乐舞蹈,或花鸟虫鱼,无一不是川北风情,乡土气息极浓。由于是手工挑绣,麻柳刺绣个性强,极富收藏价值,国内外众多游客和收藏家视为珍宝,以收藏为乐。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麻柳乡,以其古朴的麻柳风情和民间刺绣,享誉中外。相传,麻柳人是由羌族汉化而来。麻柳人喜欢穿绣有精美图案的服装,住“正房配转阁”的吊脚楼;喜欢唱山歌、打锣(鼓)、舞龙狮……淳朴的民风,都与羌族相似。麻柳刺绣,是从祖先开始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手工艺品。麻柳一带,普遍流传着“谁家女儿巧,要看针线好”的说法。麻柳姑娘四五岁开始学习刺绣,到十七八岁便能绣出成套的精美嫁妆。麻柳刺绣不用底稿,通过“数底布的丝线”来确定图案的大小和位置。所绣的帐帘、枕套、围腰、袖套、手帕、花鞋、笔袋等生活用品,色调鲜明,对比强烈,组合巧妙,装饰味浓,给人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可赞麻柳绣花女,装点秦岭巴山秀”,是专家学者对麻柳刺绣的由衷的评价。2008年6月,麻柳刺绣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特定品质

“麻柳刺绣”就地取材,所用材料仅用简单的针、线、布,通过黑、白、红、蓝等土布和彩色棉线,配置以不同明暗的冷暖色块。所绣制品,针线详密,色彩鲜艳,组合巧妙,令人赏心悦目。所绣图案,或耕种收割,或婚嫁礼仪、或爱情婚恋、或人物鸟兽,花色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典型的川北风情。

文化典故

“麻柳刺绣”是流传于广元市朝天区境内的麻柳、鱼洞、临溪、小安等一带的刺绣总称,是一代一代亲族传承而继承发扬的民间美术,是麻柳先民在自给自足的悠闲生活中创造发明的纯朴精美的民间艺术珍品。

麻柳刺绣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现辖行政区域

《广元市天朝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麻柳刺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广朝府函〔2012〕114号

四川省广元市(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0812/T09-2012《麻柳刺绣》

十. 四川省 广元 旺苍县 鼓城纯粮酒

旺苍县鼓城纯粮酒厂,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英萃镇桑林子。这里风景秀丽,山水环抱,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又是闻名中外的“中国红军城----旺苍县城”;天下第一鼓----鼓城山等红色旅游胜地。……

本厂建于一九七二年五月,距今三十八年之久,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是一家采用传统工艺酿造的白酒企业。企业利用鼓城山蓝天门下,流经8千多米洞泉之水,采用进口先进设备过滤处理,与优质地方苦荞、花荞、玉米、小麦、野生果类、中药材、等原料。秉承周氏祖传传统工艺,结合现代科技,精酿出特别的鼓城山系列酒。如:苦荞酒、花荞酒、梅子酒、枇杷酒等,多年来深受新老顾客的好评。

本厂秉承“质量第一,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愿以高品质的健康美酒取信于海内外的朋友,创造美好未来!

欢迎各界朋友莅临旺苍县鼓城纯粮酒厂参观、指导和业务洽谈。

原料三绝:水----酒之血,采用高山天然洞泉之水、酸碱软硬适度。

粮----酒之肉,选用高山绿色无污染、世界公认的苦荞。

曲----酒之骨,选名厂用中草药特制而成。

深窖发酵:窖泥、糠、糟、有益微生物比例精确。

土坛储存:自然醇化、祖传秘制、高科技检测达标

广元土特产批发市场在哪里广元八珍坊土特产专卖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